Thursday, July 7, 2011

中國市場對蛋白質與多肽類藥物熱潮!!

技術進步推動行業發展 多肽類藥物引發資本競逐2011-07-07中國證券報  多肽類藥物的發展不僅引發醫藥界的關注,翰宇藥業等專業制藥企業上市後更是引起資本市場的興趣。海王生物旗下海王英特龍在近期也表示將大力推進多肽和蛋白質類藥物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業內人士認為,技術和工藝的進步有望令多肽藥物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技術進步推動行業發展作為生物體內各種細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多肽涉及到激素、神經、細胞生長和生殖等各個領域。與小分子化學藥相比,多肽類藥物往往更為安全、副作用更小,很少引起嚴重的免疫反應。市場研究機構莫尼塔在研報中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多肽類藥物的研發速度相對比較緩慢,但隨著化學和生命科學的進步,近年來多肽類藥物的研發和上市出現了逐步加速的趨勢。多肽類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癌症、代謝類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傳染性疾病,內分泌類疾病、血液病和疼痛緩解等眾多方向也都可應用多肽類藥物。目前,全世界獲批上市的多肽類藥物已經超過了50,有約140個多肽類藥物在臨床研究中,而在臨床前研發階段中的多肽類藥物達到500600個。2010,多肽類藥物的全球市場規模約為130億美元,部分多肽類藥物的全球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國內市場方面,我國多肽藥物的市場銷售額從2006年的110.82億元上升至2009年的194.7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0.68%.而且,目前國內在售的多肽類藥物只有十餘種,新品引入空間很大。從公開信息上看,多肽類藥企的盈利水準較高。以今年四月份上市的翰宇藥業為例,2010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淨利潤5284萬元;2011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3311.62萬元,同比增長103.83%;實現淨利潤1275.09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7.10%.

合成與重組產品"各領風騷"目前,市場上的多肽類藥物主要來源於動物組織提取,化學合成和基因重組表達三種生產方式。據瞭解,由於原料成本降低、規模效益和分離技術的進步,化學多肽合成特別是固相多肽合成成本顯著下降。我國化學合成多肽藥物市場銷售規模逐年擴容,銷售額由2006年的26.34億元上升至2009年的56.01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28.59%;化學合成多肽藥物在我國多肽藥物市場的份額也在逐年提升,已從2007年的26.92%上升至2009年的28.75%.而且國內化學合成類多肽制藥企業在不斷引進新品的同時,在佈局技術創新方面也有跡象。2011622,翰宇藥業公告稱擬投資9000萬元,用於購買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21個口服緩控釋製劑品種"製備專有技術專案。在化學合成多肽藥物快速成長之際,基因重組表達製備多肽藥物也引起業內關注。海王生物614表示,控股子公司海王英特龍將以多年科研經驗積累形成的高效表達融合蛋白專利技術、多肽藥物的化學及生物修飾技術和製劑技術為平臺,以海王已進入臨床階段的自有專利生物制藥產品"重組人胸腺肽α1"為導入品種,實現多肽和蛋白質類藥物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據介紹,與化學合成相比,基因重組方式更適於長肽的製備;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基因重組方式生產多肽藥物的成本也在不斷降低。莫尼塔在研報中認為,來自動物組織提取的多肽藥物將逐步被淘汰,化學合成和基因重組表達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互為補充的多肽藥物生產方式。

靠選票救台灣醫療制度??? 好遙遠!!

醫療崩壞 要靠選票自救 2011-7-6自由電子報◎ 蔡秀男  近日貴報連日刊載賴其萬教授、柳林瑋同學之大文,關心醫學教育與醫療社會議題,言簡意賅,辭真意切,心有戚戚,值得大力喊讚!賴教授呼籲,媒體能持衡地報導醫療新聞,行政與執法機關能加強醫院安全保護,遏止急診暴力事件以及醫療糾紛的不合理處分,確是苦口婆心。然而,台灣醫療立法怠惰,政策失當,效能不彰,步步邁向日本「醫療崩壞」的後塵。血汗健保問題不斷浮現,這些醫療制度因素,如何不影響醫學生的選科決策呢?其實,隨著人權意識抬頭,世界各國之醫療形態,普遍從傳統的父權主義,轉變到病人的安全與權利保護,各國醫療糾紛與法律訴訟案例日漸增多,美國、日本皆然,台灣也不例外。國外醫療糾紛的處理模式,係以解決問題的取向為中心,區分訴訟上與訴訟外處理模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著重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如日本二○○四年即通過《裁判外紛爭解決促進法》,通稱《ADR促進法》。在台灣,目前醫療糾紛之訴訟外解決機制法規,不論是《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病人安全及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醫療糾紛傷害補償法》及《生育風險補償辦法》等等,則仍在未定之天!雖然法規尚未完備,就醫院管理而言,各醫院《醫療糾紛處理程序書》,都訂有詳細流程,然而,程序上,要迅速明確有效率,實務上,要兼顧情理法,可謂處處充滿挑戰。因而每天都還是有醫療糾紛,甚至還有醫生告醫生,業務過失致死要坐牢!日本對醫療制度「醫療崩壞」的反省是,「長年醫療衛生行政的無策」!然而,台灣朝野兩大陣營,對於醫療衛生政策議題,似乎仍是漠不關心;對於台灣醫療制度崩潰危機,依然冷淡無感!要改變現況,醫界與整個社會的溝通及合作很重要,然而,要改變醫療困境,選票更重要!醫藥護放檢等各醫事人員及眷屬、各醫事團體、醫學院師生、衛生政策學者,對台灣「長年醫療衛生行政的無策」,應該加以反省批判與戰鬥,好好監督兩大陣營提出政策,才能改革當前瀕臨崩潰的台灣醫療健保制度!(作者為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台灣大學法律系博士生)

DRGs/看病成本 變相轉嫁民眾

2011/07/07 聯合晚報】針對民眾抱怨健保給付制度DRGs,消基會前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如果實施新制,反而給民眾帶來更多困擾,則這個作法有必要全面檢討。謝天仁表示,他所聽到比較多抱怨DRGs的案例,是有些醫院會讓民眾提前出院。過去民眾看病所使用相關的醫療器材,都是由健保來給付的,但如果因為DRGs制度實施,本來要由健保給付的醫療項目,變成由民眾自行負擔,等於將看病成本變相轉嫁給民眾,有必要檢討。

DRGs/健保局:原防止醫院鼓吹自費

2011/07/07 聯合晚報】健保對多項住院手術實施DRGs,卻讓部分想自費「升級」醫材的民眾受限,健保局表示,DRGs的定額給付規定,是為防止醫院大力鼓吹民眾自費,絕非為了圖利商業保險。已在檢討改善DRGs的支付制度,疝氣手術的「無張力人工網膜」今年已調整給較高給付,希望符合民眾的需求。健保局實施DRGs的項目,除非如人工水晶體、心臟血管支架等現行已有差額負擔,民眾可以多花錢選擇較昂貴的醫材,其他的DRGs手術,健保局則設計定額給付。健保局醫管組專門委員李純馥表示,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弊,免得醫院不想辦法提升醫療品質、減少患者住院天數,只要求患者自費購買貴的醫材。李純馥說,今年也對醫療院所推出「特材加計方案」,包括脊椎固定器、疝氣手術的「無張力人工網膜」等新的醫材,另予醫院較高的給付,可以使用較新醫材,但是醫院仍不能跟患者額外收費。

為何健保局DRGs新制 圖利保險公司!!

DRGs/省過頭 肥了保險業 惹民怨 2011/07/07 聯合晚報】治療疝氣,不能使用較先進的「無張力人工網膜」。雙側疝氣,還得同時開刀,不能分開動刀。健保局去年初開始實施DRGs給付新制,原想省醫療成本,減輕民眾負擔,但矯枉過正,引發不少民怨及醫師反彈。私立醫院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批評,台灣平均每個人有三張保單,一旦生病,包括住院、開刀及相關醫材,都能獲得保險理賠,但DRGs規定嚴格,如醫院以材料差額名義向病患額外收費,則全額不予給付。 如此一來,醫院不敢、也不願向患者介紹較好的醫療材料,即使病患主動向醫師表達願以自費方式,使用好一點的材料,醫院通常也會婉拒,就怕跟健保局收不到錢。「健保局根本就是圖利保險公司!」吳明彥指出,健保局表面上好像在幫患者省錢,卻忽略了絕大部分民眾都已自掏腰包購買私人醫療險。原本可以申請保險補助,享用更好的醫療,現在卻受限於「自費」的框架中,只肥了保險業者。據統計,99年度我國「個人健康險」保費收入約2253.7億元,規模約為全民健保年度保費的一半。全民健保入不敷出,但保險公司年度理賠金額只有622.3億元,僅占保費的27.6%,不到三分之一。吳明彥認為,保險公司獲利驚人,全拜DRGs之賜。健保局一竿子打翻一艘船,把所有醫院都當成賊,卻只肥到保險公司。如果健保局依然故我,他將至監察院檢舉健保局瀆職。對於DRGs,台灣疝氣協會秘書長、博愛疝氣專科醫院副院長林鼎淯也有一肚子氣。他指出,醫病關係變得更緊張,就曾遇過病患在診間拍桌大罵,繳了好多私人醫療險保費,現在生病開刀,想自費使用較好的手術材料,醫院卻說不行。有疝氣病患抱怨,以前可以自費購買「無張力人工網膜」來修補疝氣,由健保支付手術費用,保險公司則會給付材料費用。但現在卻不行,如果自費使用人工網膜,居然連手術費用也得自費。事實上,健保局日前已經准許醫院使用高單價的「無張力人工網膜」,但給醫院的手術給付仍舊一樣。林鼎淯坦承,醫院基於成本考量,使用無張力人工網膜,得多支付一萬多元,算一算反而賠錢,因此,乾脆告訴病患,醫院沒引進這類耗材。事實上,DRGs對於醫師的專業認知也造成衝擊。例如,在未實施DRGs前,成人雙側疝氣手術可以選擇一次手術,或是分兩次動刀。基於術後併發症的情況,醫師大都選擇分兩次手術,來減少尿儲留、傷口感染等併發症。但現在DRGs規定,雙側腹股溝疝氣屬於獨立診斷碼,不可以分兩次手術治療及住院及治療。如果醫師幫病人分兩次動刀,給付全部刪除。因此,現在只要是雙側疝氣患者,就沒得選擇,只能同時解決兩側疝氣。林鼎淯無奈地說,健保局實施DRGs一年多來,目的想兼顧醫療成本與品質,但結果證實,嚴重干涉到醫療專業,損害至病患權益,確實有必要檢討。

健保局:低價藥品調升是為跟高價藥品做競爭??

藥價調查做白工?健保局:策略性調藥價達到整體降價  2011/7/5衛生署健保局進行藥價調查,希望給民眾更好的用藥品質,卻遭到立委與民間團體質疑,藥價黑洞越查越大,竟出現學名藥價格高於原廠藥的不合理現象,讓全民一起當冤大頭。對此,健保局回應指出,調高低價藥品價格後,藥商為了競爭,最後反而會一起降價,民眾最後仍會受益。衛生署健保局推動藥價調整,宣示健保藥價朝向「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的方向訂定。但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和民間監督健保聯盟5日舉行記者會表示,藥價調整結果造成前200大藥品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品項,在同成分藥品中,學名藥價格高於原廠藥的荒謬現象。黃淑英質疑,健保局修正藥價基準後,健保反而花更多錢,購買沒有獲得國際GMP標準的學名藥,藥價差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健保財務更加緊張。黃淑英說:『(原音)我們原廠藥調降的比例大概是18%,學名藥往上調的比例是75%,調藥價並不是要把學名藥藥價調漲,而是希望把原廠藥藥價調下,以致於我們可以合理給付學名藥;另外藉著這樣的機會減少藥價差,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結果。』健保局專委施如亮回應表示,健保局每2年依市場實際交易價格,以既定公式,調整藥品價格,因此會出現藥品價格參差不齊的情況;而為了增加同成分藥品間的競爭,所以才會策略性調高低價藥品的價格,希望達到同類藥品同步降價的結果。施如亮說:『(原音)那我們為什麼要去把低的調到高的?因為通常價錢比較高的藥,在販售具有優勢,低的藥品你去把它核地很低,事實上它是沒有辦法跟高價藥品做競爭;有一個策略就是,利用這一次把它給調升之後,它可能會跟高價藥品做競爭,藥品有競爭的時候,價錢就會降低,等於當我們讓它有競爭力的時候,它是會可以一起把它調下來的。』施如亮解釋,健保局將展開第7次藥價調查,對於還沒有獲得國際GMP標準的藥品,健保局會以同成分別、同定價為目標,減少沒有獲得國際標準的學名藥價格反而高於原廠藥的現象。

這是健保局給的黑洞嗎??

黑洞越查越大 藥價越查越貴? 自立晚報2011/07/05─黃淑英  歷經六次藥價調查,藥費調整了,然藥費給付卻仍然節節攀升,健保藥費971235億、981300億、991312億,是因為健保局所謂的『給付新藥、新科技』?『人口老化』所造成的?還是錯誤的藥價政策的結果?前年(98年)健保局鄭守夏局長啟動第六次藥價調查時,向媒體宣示該次健保藥價將以「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方向訂定,以避免不同廠牌別所造成的藥價差。然而,在第七次藥價調查前夕,健保局卻重新修改藥價基準,竟然朝『擴大不同廠牌別藥價差』發展,我們赫然發現『同成分、同品質、不同價格』,甚至『同成分、品質低者,價格更高』的情形,除了產生全球罕見的學名藥價格高於原廠藥的現象外,亦有非『PIC/s』藥價高於『PIC/s』,其中更有藥品出現高達1.83倍的漲幅,讓我們不禁懷疑,是否藥價調查已經『突搥』?不僅無法消弭藥價黑洞,黑洞反而越查越高?藥價越查卻越貴?去年健保法修法之際,全民對於藥價黑洞改革期望甚深,政府以推動PIC/S GMP作為品質確保的承諾,並且以『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為支付目標。而健保局日前修訂的藥價基準中,原意應為獎勵符合PIC/S GMP規範之藥品,給予合理之價格,提升民眾用藥品質,我們發現事實卻不然。從今年六月底前健保局調整健保前二百大藥品價格資料中(前兩百大藥品支出,98年佔791億元),我們發現部分藥價調整價格中,竟然出現同成分組別最高價格既不是PIC/S GMP廠的藥,也不是原廠藥的荒謬情形,符合PIC/S GMP規範之藥品,並沒有得到相應之價格,如果PIC/S GMP是政府向民眾承諾的唯一品質,何以這唯一的品質,沒有反應在藥價上面?沒有PIC/S GMP的較低品質藥品,價格反而高,藥廠有何動機要進行PIC/S GMP認證?如此,PIC/S GMP形同虛設,我們不禁懷疑是否PIC/S GMP與品質無關,難道那只是我們墊高藥價的另一種藉口?藥價調查乃為降低藥價差,為加強政府處理藥價黑洞的決心,新修訂之健保法更明文規定逾專利期之藥品,五年內要調降至合理價格(新健保法第46條),然而此次健保局調漲逾專利期藥品價格的做法,完全與此背道而馳。在第六次藥價調查後,前二百大藥品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品項,不但出現全球罕見的學名藥價格高於原廠藥的情形,不可思議的是更有某些藥品價格高達原廠藥的1.43倍或1.7倍的情形,甚至調漲的43項藥品中其漲幅最高達186%,政府應該告訴民眾,政府應該告訴民眾,PIC/S GMP是政府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要求藥廠應確保其提供的藥品應與原廠藥有相同的品質,但民眾為了使用這些有品質的藥物,為何卻得花比原廠藥更多倍的錢?縱使藥價因品質而提高,醫院會因此提高採購價,降低藥價差嗎?以署立醫院98年四種藥品用量為例,在不計算藥價差下,除非全部採購核價較低之原廠藥,否則健保至少多支出2700多萬元,亦即採購學名藥反而必須多付出2700多萬元,這完全顛覆了鼓勵使用『便宜又好用』的學名藥,以減少健保支出的世界趨勢!在歷經六次藥價調查後,依此藥價基準,藥價調查不但不必繼續做,光是一個PIC/S GMP的價格調漲政策,就足以使健保破產。以部分排名在二百大藥品來說,我們一方面好不容易調降了原廠藥價格平均18%,卻同時調漲了學名藥約75%藥價,我們不敢計算的,在前二百大藥品佔近八百億的市場而言,整體藥價支出真的會降低嗎?這符合『逾專利期藥品逐年調降至合理價格』的法規嗎?更令人擔憂的是越查越貴的藥價,更會直接擴大了藥價差,當原本十元的藥,價差是三元時,現在如果給付二十元,藥價黑洞還會是只有原來的三元嗎?黑洞將會越來越深……第六次藥價調查隔年,我們漲了保費;健保法修法後,政府以要更合理化健保資源配置為理由,要民眾以增加補充保險費擴大費基來支應,但是此時,藥價支付卻出現廣泛又制度性的浪費,不是因為民眾愛吃藥浪費,也不是新藥新科技增加藥費,更不是老化使藥費節節升高,而是因為不當的藥價支付政策,擴大了藥價差,讓我們的健保資源配置更加不合理、醫療更加浪費!十六年來亟欲弭平的藥價黑洞,健保改革前夕,竟是以大幅調漲逾專利期藥品價格作為支應,讓全民都當了冤大頭!我們向來支持藥價調查,但藥價調查是『要把高的價格調下來,不是把低的價格調上去』、『要降低藥價差,不是要擴大藥價差』,我們呼籲,只有真正的好品質才值得支付,請健保局儘早實施非PIC/S GMP藥品不予支付,並且即刻修正不當的藥品價格政策!藥價調查不應使學名藥價格反高於原廠藥,藥價基準更不應該出現非PIC/S GMP藥品高於PIC/S GMP藥品之荒謬情形!2011/07/05【本文作者為現任立委】

台灣藥廠通過PIC/S GMP 保障藥價!!

藥價調查 學名藥竟比原廠藥貴  自由電子報  健保局即將進行第七次藥價調查。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全民監督健保聯盟昨質疑,未來將出現學名藥比原廠藥貴的怪現象,直接提高藥價,更會進一步擴大藥價差,讓藥價黑洞愈查愈大洞。

綠委質疑 將擴大藥價差黃淑英召開記者會指出,健保局歷經六次藥價調整,但藥費給付卻是節節攀升;前年啟動第六次藥價調查時,時任健保局長的鄭守夏宣示將朝「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的方向邁進。但健保局卻在第七次藥價調查前夕,重新修改藥價基準,未來將出現「同成分、低品質、價格更高」的怪象,甚至還有學名藥比原廠藥貴的罕見現象。讓原本已達二五%的藥價差,進一步擴大。黃淑英說,政府為了鼓勵藥廠通過PIC/S GMP,將其藥價調整提高,可達分組最高價的八成;然而,分組最高藥價並不等於品質最優,只是全面墊高藥價。黃淑英舉例,高血壓用藥VALSARTAN,二十元的安壓寧是最高價,但這既非原廠藥,也非PIC/S GMP藥廠所製;原廠藥德安穩才十八.三元,由PIC/S GMP藥廠生產的舒心樂也才十六元。黃淑英比較健保給付前兩百名的藥品,有三分之一學名藥比原廠藥還貴。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以九八年署立醫院用藥舉例,以抗癌藥DOCETAXEL而言,未來學名藥汰杉注射劑將比原廠藥剋癌易注射劑多出一成的價差,可能因此增加一六二八萬元的藥品給付。滕西華質疑,在第七次藥價調查前,原廠藥平均降幅是十八%,學名藥平均漲幅卻是七十五%。滕西華譏諷,健保局又不是經濟部,無需擔負照顧藥廠的責任吧!健保局專門委員施如亮表示,健保給付一萬七千多項藥品中,只有兩百五十五種學名藥,給付價格略高於同成分的原廠藥,但差別很有限。絕大多數原廠藥的價格,依舊高於同成分的學名藥。施如亮表示,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的分組給付標準逐漸普及後,未來藥廠間的競爭,仍會使藥價進一步調降。少數原廠藥的健保給付價甚至低於同成分的學名藥,是因醫院採購量大,故可議到較低的市場價格所致。

提升本土學名藥品質與競爭力!!

學名藥比原廠藥貴 健保局挨批 2011/07/06 聯合報】為提升學名藥品質,健保局修改藥價基準,學名藥若通過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 GMP)認證,給付將提高。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如此使學名藥價格高於原廠藥,十分荒謬。健保局表示,第七次藥價調查將重新評估,避免上述狀況。民進黨籍立委黃淑英、督保盟昨天指出,第七次藥價調查前夕,健保局修改藥價基準,原廠藥平均調降18%,學名藥卻平均調漲達75%,前兩百大藥品中,近三分之一品項學名藥價高於原廠藥,最高甚至達1.83倍。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說,以98年署立醫院4種藥品用量為例,健保因此多支付2,735萬元,健保黑洞愈查愈大。黃淑英舉例,原廠藥「得安穩」18.3元,同成分藥品「定壓寧」卻20元,學名藥價卻高於原廠藥,藥價調整根本做白工,讓民眾成冤大頭。她說,藥價調查方向是對的,但不該為了提昇競爭力把低藥價調高,應該調降高藥價的藥品。滕西華說,健保局修訂藥價基準,本是獎勵並提升符合PICSGMP規範的藥品,提昇用藥品質,但現在醫院購買學名藥,反而多付錢。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施如亮回應,為讓低價藥品有競爭力,才策略性調高藥價,提高競爭力。她也強調,等到第七次藥價調查,會把同成份、同品質藥物歸同一類價格給付,學名藥價格最高與原廠藥相同,絕不會超過。

 

台灣自費隱形牙套 吸引陸客!

隱形牙套 陸客有興趣 2011/07/07 聯合晚報】陸客來台灣觀光,順便作牙齒矯正。國內近來引進齒列矯正的隱形牙套,取代傳統「大鋼牙」的金屬材質矯正器,有牙醫師表示,近來有陸客勤打聽,並預約幾個月後來台治療。牙科的自費商機鎖定陸客族群,最近引進國內的隱形牙套,已有診所開放陸客預約。開業牙醫診所醫師吳碧礽表示,透明的隱形牙套,利用電腦模擬設計估算牙齒調整進度,以牙齒每2周移動0.25mm的速度製作一系列矯正牙套。患者到診所製作牙齒模型,23個月可以拿到完成的20 30副牙套,回到家每兩周換一套新的、自行穿戴,只需大約三個月回診一次,不像傳統矯正器需每月複診,可以配合台商、陸客來台時程進行矯正。齒顎矯正學會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主委洪清暉表示,隱形牙套所費不貲,但方便、較不痛,可拉長回診時間,成了適合觀光順道治療的項目。但吳碧礽說,隱形牙套因為是活動式矯正器,患者除了刷牙吃飯時間需拔除外,每天需戴足22小時,若偷懶沒養成習慣,無法達到預期的矯正效果。

台灣酸棗仁湯助睡眠 登國際醫學期刊

中藥酸棗仁湯可治療女性睡眠障礙 2011/07/07 聯合晚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臨床研究發現,中醫常用的酸棗仁湯可改善更年期婦女睡眠障礙,不僅讓她們更易入睡,且睡得更好、更久。這篇研究論文,不久前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補充及另類實證醫學」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醫生當下的抉擇_葉克膜!!

新生報社論----葉克膜的台灣傳奇2011-07-07 【中央網路報】健保局上周發布的統計顯示二○一○年台灣有一一二六人使用葉克膜,其中四九九人存活,醫療支出總額達九億元,而每位被裝上葉克膜的患者平均醫療費用是七十九萬元,其中支付葉克膜的費用約十五萬元;換言之,葉克膜的使用占了病患醫療費用的二成。葉克膜在很多場合被謔稱為「葉醫師」,但葉克膜不是人,它是冰冷的機器。做為一種體外維生系統,其名稱來自「ECMO(體外膜氧合)」,之所以被戲謔為「葉醫師」是因為有幾位知名人士曾經使用過葉克膜而獲救,導致有些人不明就裡,誤以為葉克膜是醫師,於是「葉醫師」之稱不脛而走,成了醫界和媒體取笑用的代名詞。急重症治療需要龐大的醫護人力和後勤支援,但也仰賴先進且頗為昂貴的醫療科技,而葉克膜正是這一類昂貴的醫療科技,它被用來做體外循環;換句話說,葉克膜的作用類似一種人工心、肺臟,用來維持病患的生命跡象,當病人的心肺功能因為各式各樣原因突然或即將喪失時,裝上葉克膜可以降低心臟負荷,讓心、肺休息,醫師因此可以爭取到一些時間讓病人的心肺功能自行修復或等待器官移植的機會。很多家屬甚至醫師對葉克膜產生過度期待,因此葉克膜在台灣有被過度使用的嫌疑,根據台大醫院柯文哲醫師的說法是美國人口是台灣的十三倍多,但一年平均只有約二千人使用葉克膜,看來台灣使用葉克膜的頻率高出美國數倍之多。葉克膜也許救了邵曉玲、星星王子,但是葉克膜救不了廖風德,對於危在旦夕的病人,葉克膜的併發症並非罕見,它可能形成血栓、溶血、出血、肢體壞死、中風、敗血症等副作用。葉克膜固然是加護重症的利器,但正如柯文哲所說:如果救活之後變成植物人或很快死亡,那有什麼用?他認為健保局應追蹤葉克膜使用後的一年存活率,這樣才能進一步解讀葉克膜的效益。葉克膜議題顯示了加護病房和臨終照顧在台灣的一些困境,醫師的訓練是救人,他們普遍缺乏面對死亡逼臨時與病人和家屬溝通的意願和能力,加上台灣規範死亡的法律落伍,醫界對於死亡議題似是而非的見解蔓延猖獗,一代傳一代;一般而言,醫師對於死亡議題缺乏整體鳥瞰的能力,其心中的訴訟恐懼凌駕在人道和關懷的價值之上!醫療的不確定性往往促使醫師、病人和家屬站在一邊,但是「無效醫療」的蔓延和「分配正義」又往往使得像柯文哲一樣的急重症醫師傾向於和必須節制醫療費用上飆的健保局站在另一邊,葉克膜數據的公布顯示健保局已經意識到「無效醫療」、「中止或撤除醫療」的嚴肅性;因為許多簽下不急救(DNR)的病人在死亡當天仍然接受積極的治療以及包括影像和抽血的檢查,而加護病房如果住了一個「活的死人」,那便是剝奪其他人的救治機會;而「邱小妹雖然已經腦死,但是我們醫護人員不放棄救治的努力」這種奇怪邏輯仍然流行的話,醫界恐怕會被謔稱為拙劣的「演藝界」。好的醫療抉擇要慎思熟慮,必須以病人的最佳利益為原則,即使這種抉擇無可避免地指向死亡;因為不這麼做,醫師應該清楚不僅「通往地獄的道路是善意鋪成的」,而且還是民脂民膏打造的!

瘦肉精目前暫不影響台灣總統大選!!

好險!瘦肉精 我還是不解禁 2011/07/07 聯合晚報】台灣是否解禁瘦肉精,將瘦肉精視為合法的動物用藥?中午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明確指出,正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並未達成共識,我國仍不會解禁瘦肉精。農委會表示,CODEX審查瘦肉精案雖未通過,明年開會再議;萬一開放,政府仍會持續溝通民間接受。溝通內容包含「延長停藥期」、「標準訂得比美國低」等。由於瘦肉精是農委會明文禁止使用的動物用藥,依規定不管國內生產或是國外進口的肉類食品都不得檢出瘦肉精。近來有相當數量美國牛肉被退運,都因檢出瘦肉精。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更爆料,扁政府承諾美方不檢驗瘦肉精。在在使瘦肉精成為高政治性的爭議焦點。據了解,對於這次會議做出「沒有共識」決議,讓衛生署鬆了一口氣。總統大選在即,瘦肉精成敏感議題,如果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認為瘦肉精可以使用在肉品上,美方就更有理由要求台灣解禁,對於執政黨將成燙手山芋。據統計,迄今已有數百噸美國牛肉在海關被抽驗出瘦肉精,不能進口至台灣。最近幾個月來,美方透過各種管道,希望台灣可以解禁瘦肉精,制訂殘留容許值量。對於這次會議結果,康照洲相當關心。中午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參加會議的專家對於是否訂定肉品瘦肉精殘留容許量,最後沒有共識,我國現階段並不會對瘦肉精解禁。康照洲強調,截至目前為止沒有收到具有科學性的實證研究報告,可研判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衛生署不會貿然開放。

台灣受美瘦肉精壓力!禁令能撐多久或重新協商??

瘦肉精國際無共識 台灣還是不解禁 2011/07/08 聯合報】正在瑞士日內瓦開會的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針對肉品瘦肉精殘留容許量沒有共識,台灣仍維持瘦肉精禁令,農委會也重申,還沒解禁前,「原則不變、立場不變」。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許天來說,CODEX會議維持傳統採「共識決」,雖然美、加與澳洲等廿六國贊成開放,但歐盟與中國等廿八國仍堅決反對,投完票仍無共識,決定延至明年七月開會再議。許天來表示,美國等貿易國一直希望台灣依科學證據訂定瘦肉精殘留容許量標準,而不是等國際組織有結論,但前提是國人是否能接受,加上國人飲食習慣和歐美不同,不能照單全收。國內是否訂定瘦肉精殘留標準?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說,CODEX未達共識,衛生署仍需視農委會是否解禁。瘦肉精在歐盟、台灣禁用,美國等多國則允許使用,自從食藥局全面檢驗進口肉品,已有數百噸美國進口肉品,因檢出瘦肉精,被擋在海關。康照洲指出,若CODEX這次訂出標準,國內就可盡快討論,並公告殘留標準,但並無共識。不過,衛生署仍會密切注意,農委會是否解禁瘦肉精培林,改為合法動物用藥,再邀專家討論國人體質對瘦肉精的健康風險。衛生署已於民國九十六年預告「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增列培林瘦肉精在豬、牛肉可允許殘留容許量為10ppb、豬、牛肝臟可驗出殘留標準為四十ppb,但因國內豬農抗議,至今未正式公告。

四大腫瘤治療模式: 手術、化療放療、生物調節理論(癌症疫苗)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倍受關注,2011細胞治療技術研討即將召開

美通社(亞洲) (2011-07-07)本次會議邀請到國內細胞治療研究及臨床領域的頂級專家:陳東風,陳虎,曹誼,高岱清,郭亞軍,黃平平,欒佐,錢程,譚曉華,童春容,王福生,項春生,徐迎新,朱劍虹等14位專家就細胞治療技術領域中的熱點展開討論。內容涉及:細胞治療安全、腫瘤的樹突狀細胞(DC)治療技術、T 細胞過繼免疫治療技術、干細胞移植治療技術、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臨床技術,基因修飾化細胞治療、微囊化細胞移植治療等。通過本次會議促進交流,將提高我國細胞治療研究與應用的水平。各有關單位將分享自身臨床研究的寶貴經驗,為體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健康發展提供指引。細胞治療技術近年來迅速發展,取得了一繫列可喜的研究成果,並且部分基礎研究成果已經在腫瘤、心血管繫統疾病、神經繫統疾病、肌肉骨骼相關疾病、糖尿病等的臨床試驗中得到應用。 細胞治療技術作為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克服了臨床常規治療的局限性,為人類疾病的治療打開了新思路,對於開發治療多種疾病的新療法,促進人類健康有著巨大的應用潛能。近期,生物谷對數萬位業內的專家和學者以郵件形式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細胞治療技術在腫瘤、神經繫統疾病、肌肉骨骼相關疾病、心血管繫統疾病、糖尿病等領域的臨床應用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受調查者表示關注細胞治療在腫瘤方面的臨床應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免疫室主任張叔人教授認為相對於傳統的化療、放療,細胞治療技術具有很大優勢。張教授指出,"目前每一種抗腫瘤的療法都有局限性。化療、放療遇到的關鍵問題是腫瘤的耐藥性及其毒副作用。前者使得化療失效,後者即殺傷了腫瘤,也破壞了機體的免疫功能,有加速病情惡化的可能。而細胞治療技術中的腫瘤疫苗與放化療最大的不同點是可以產生腫瘤特異性殺傷細胞,並能產生免疫記憶。因其特異性強,安全性顯著優於放化療。目前,腫瘤疫苗臨床效果有限,但該治療技術與腫瘤三大常規療法有明顯的互補性,尤其在大的腫瘤負荷清除後,應用腫瘤疫苗對於亞臨床病灶的清除,預防腫瘤的覆發和轉移具有重要意義。"腫瘤生物治療方法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使其具有了充分的科學根據,進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國形成了生物調節理論,使這一治療方法成為優於手術、化療、放療三種治療模式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模式,其後的20餘年,腫瘤生物治療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本世紀初,在美國舉行的"國際腫瘤生物治療及基因治療年會"的總結報告就已經指出 "生物治療是目前知道的唯一一種有望完全消滅癌細胞的治療手段,21世紀是腫瘤生物治療的世紀"。主辦單位:中國醫師協會培訓部  承辦單位:生物谷  協辦單位:BDThermofisher  官方網站:http://www.Cell-therapies.net

Taiwan’s PITDC ties up with US CRO PharmaNet

6 July 2011 Taiwan's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ITDC),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for the express purpose of serving the domestic medical industry, has signed a memorandum on mutual cooperation with US-based contract clinical organization group PharmaNet Development, based in New Jersey.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ll enhance the collaborative progress we look forward to making with Taiwan bio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PharmaNet vice president Isabel Desmarais said at the 2011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in Washington DC, where the signing took place.

FDA Panel votes against Roche's Avastin breast cancer drug

 29 June 2011 Due to a panel of cancer experts ruling against Roche Holding Ltd. (OTC:RHHBY) drug Avastin, for the second time, the U.S. Government has removed its endoresment of the best-selling cancer drug in the world since the panel has ruled it should no longer be used in best cancer patients. The FDA advisory panel came to the same conclusion it reached less than a year ago which voted that Avastin is ineffective, unsafe and should have its approval for breast cancer revoked.  The drug is approved for multiple cancers and will still be available for breast cancer, though most insurers are expected to drop coverage if it loses FDA approval.  Margaret Hamburg, the FDA Commissioner, will make the final decision. Wednesday's vote came after two days of hearings that often resembled a courtroom trial, complete with testimony, cross-examination and a final jury verdict. In a public comment period Tuesday, Avasti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ok the role of witnesses against the FDA. Immediately after the final vote, patients in the audience erupted in shouts against the FDA and its panelists.  After more than 14 hours of discussion, panelists ultimately sided with the government, saying that Avastin's ability to slow tumor growth, which is measured through medical imaging scans, has not translated into meaningful benefit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spokesman for the Abigail Alliance, which advocates for patient access to experimental medicine, said the vote should be overruled. "This was a kangaroo court," said Steven Walker, the group's co-founder. "There wasn't one dissenting thought up there, let alone one dissenting vote." If the FDA follows through on the withdrawal, Roche Holding Ltd. (OTC:RHHBY) could lose up to $1 billion in revenue for its best-selling product, which generates over $6 billion per year. Avastin is FDA-approved for various types of colon, lung, kidney and brain cancer, which are not part of the debate. Doctors will still be allowed to prescribe Avastin for breast cancer, though insurers may not pay for it. When administration fees are included, a year's treatment of Avastin can cost $100,000. Roche's Genentech unit argued the drug should remain available while it conducts more research on which patients benefit most from the injectable drug. The drug is approved for breast cancer that has spread, or metastasized, to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Such cancer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incurable.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