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0, 2012

台灣新藥聯盟效益漸顯!! 打群架理論

國衛院研製抗糖尿病口服新藥 可望2017年問世  〔鳳凰網〕  國內新藥研發再有重大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期通過台灣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的第一期臨床試驗。 國衛院生技藥物研究所所長趙宇生表示,該院研發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動物試驗顯示,新藥相較於現有藥物,更安全有效,預估2017年可望上市,搶攻全球市場商機。 趙宇生說,國家衛生研究院歷經10年,總共投入15千萬,與國內6家藥廠合作研發出「抗糖尿病」的口服新藥,不僅療效比現有臨床常用的5種藥物藥物增加一倍,副作用也減少許多,現在正著手進行二期、三期的人體臨床試驗。衛生署長邱文達指出,國內目前有超過140萬的糖尿病患,根據國際統計,短短30年來,全球糖尿病患倍增,預估2025年糖尿病人口恐怕突破3億大關,糖尿病成為全球健康問題,國衛院成功研發口服糖尿病藥物,而且非常安全且有效。邱文達並說,相當慶幸台灣有這麼堅強的研發團隊,國衛院的這項研究不但是台灣之光,更是華人之光。

Taiwan, U.S. approve trials of locally developed diabetes drug

2012/02/20 Taipei, Feb. 20 (CNA) The first phase of clinical trials of a locally developed anti-diabetes drug candidate, code-named DBPR108, will soon be launched both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NHRI) announced Monday. "Both Taiwan and U.S. health authorities have given the green light to phase 1 clinical trials of DBPR108 compound on humans," Chao Yu-sheng, director of the NHRI's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division, said at a news conference. The compound is the first entirely locally developed drug candidate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diabetes. In type 2 diabetes, with is often weight-related, either the body does not produce enough insulin or the cells ignore the insulin, which is necessary for the body to be able to transform glucose into energy by transferring it from the blood to cells. A lack of insulin results in glucose building up in one's blood. Type 2 diabet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 Taiwan as more people eat Western diets, Chao said, and there are now about 2 millio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 the country. Because type 2 diabetes is also prevalent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pharmaceutical conglomerates have invested heavily in developing medications to treat the condition, Chao said. At present, 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 inhibitor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glucose in the blood, are new and effective medica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 with an annual market value of US$3 billion, Chao said. "The locally developed DBPR108 aims to restore blood glucose levels to normal by increasing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raising glucose tolerability," Chao said. Moreover, DBPR108 is safer and has fewer side effects than many other DPP4 inhibitors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based on toxicity testing on animals, Chao said. The NHRI has spent many years developing the drug, with financial support from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und under the Executive Yuan and six loc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cluding Genovate Biotechnology Co., China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Nan Kuang Pharmaceutical Co., Yung Shin Pharmaceuticals Industry Co., TTY Biopharm Co., and Taiwan Biotech Co. The drug candidate has already been patented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Taiwan, the U.S., China, Australia, South Korea and Australia.

樂觀慢活體會人生!!!

乳癌病友「慢活」體會人生 分享抗癌歷程  日期:2012.02.20  記者林又旻/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在民國97年的時候,曾經舉辦「給生命一個機會──夢想婚紗派對」,邀請10位三陰性乳癌的病友重披婚紗,而且在丈夫與親友的陪伴下許下心願,並承諾未來三年要勇敢逐夢。昨天(19)有4位病友來到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除了打開心願箱外,分享這4年來的故事外,還鼓勵更多的癌友能夠樂觀面對生命。聖馬爾定醫院乳癌防治中心主任莊茂德表示,目前三陰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患者的15%,而且三年內容易復發、病情惡化快速,對於癌友來說,要克服病魔的恐懼,並且還要勇敢圓夢,實在非常不容易。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的衛教文章指出所謂三陰性型乳癌,是指ER陰性、PR陰性,及HER2也呈現陰性的腫瘤。ERPRHER2是癌症檢測中的分子標記,代表雖然檢測出乳癌,但是沒有出現ERPRHER2等分子標記。該文章也表示,三陰性型乳癌有許多不一樣的特點,像是容易發生在40歲以下的病患、乳癌細胞的分化常呈現惡性,且復發的機會較其他類型的乳癌為高,腦部轉移的比例也高,進而導致死亡率也較高;而三陰性型乳癌復發的風險在初次治療後的13年內為最高,之後則會降到與其他類型乳癌差不多的地步。三軍總醫院癌友黃秀嫻4年前被驗出罹患零期乳癌,她感到非常震驚,但是經過先生和親友的鼓勵下,重新檢視過去的生活,發現到過去汲汲營營的生活,失去太多享受親情與生活樂趣。所以她許下希望親朋好友都健康快樂,及每周看一本好書的心願。而這三年來,在先生的呵護與照顧下,逐漸體驗「慢活」人生,常常跟先生一起閱讀、牽手在林間散步,感受到心靈的富有。

何時需預測肝癌?

C肝病患肝癌風險 公式算得出2012-02-19 【中央社】 中央研究院士陳建仁等人發表最新研究指出,依據年齡、肝功能指數、C型肝炎基因型別等指標,可計算出慢性C肝個別病患未來10年或15年的肝癌風險,準確度高達8成。 這項研究昨天在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中首次發表,共同研究者之一的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李美璇,因此獲得學會頒發青年學者獎。 今天陳建仁在記者會中表示,B肝有疫苗可以預防,當B肝獲得控制後,C肝的負面影響與日俱增,因為健保資源有限,透過風險評估模式,可幫助公衛部門決定何種病人需要治療。至於罹癌風險要多高才達到治療基準,有待成本效益評估。 此項模式考慮的因素包括年齡、肝功能指數、肝纖維化程度、C肝病毒的核糖核酸(RNA)濃度及基因型,醫療人員可照表逐項計算風險分數,總分從最低的0分到最高25分,分數愈高,未來肝癌罹癌愈高。 舉例來說,有名53歲的男性肝功能ALT指數80AAR比值大於2,肝臟纖維化,而且感染對亞洲人高度危害的第1C肝病毒,血中測得到病毒,風險風數23分,預估未來10年肝癌機率超過6成,未來15年則達9成。由於資料蒐集對象是亞洲的3931B肝及1095C肝病人,並由李美璇以台南肝炎病患身上獲得印證。陳建仁認為,這項研究應該不適用亞洲以外的患者。 醫界估計,亞太地區約3.4億個肝炎病患,據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對1442處機構近9000個病患的世代研究,台灣、中國大陸和南韓的肝炎病人78成罹患B肝,日本則以C肝占近7成。平均而言,陳建仁說,慢性B肝和C肝病患的肝癌終身罹癌機率都是25%,若同時罹患B肝與C肝,機率上升到60%,如果患者處於低風險狀態,也不可輕忽,應持續定期追蹤。 陳培哲補充,肝炎治療已納入全民健保,20042008年台灣肝癌的發生率降低9%,衛生署也推動成人肝炎篩檢,不管理論或實務都顯示,預防或減少肝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阻斷感染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肝癌前身的肝炎和肝硬化。1010219

有EPS 才能有夢!! 東生華..

東洋旗下東生華通過上櫃審議 最快4月掛牌 開春漲逾3 鉅亨網 2012-02-20  台灣東洋藥品(4105-TW)旗下小金雞專攻心臟血管及腸胃疾病藥品的東生華製藥(8432-TW),通過櫃買中心上櫃審議會,最快4月掛牌交易。由於東生華去年EPS有機會衝上6元以上,加上掛牌時程逐漸明朗,激勵股價龍年開春後一飛沖天,今(20)日站上100元大關,累計開春後漲幅達33.33%。東生華2010年營收2.17億元,毛利率70.65%,稅後淨利4314萬元,EPS2.19元;去年在海外市場開花結果挹注下,前3季營收4.99億元,營業毛利3.51億元,稅後淨利1.35億元,EPS 4.84元,營收獲利均創下史上新高。東生華製藥前身為,台灣東洋的醫療藥品事業處(TTH),產品領域包含CVGICNS領域,20109月從母公司分割出來,資本額為2.5億元。目前東生華心血管、腸胃藥品研發及銷售,產品包含複方降血壓藥品Amtrel、治療心律不整的RytmonormISOPTIN SR、預防血栓及中風的Licodin,、治療心絞痛的ISORMOL、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opride、治療腸躁症的Catilon、治療化療性嘔吐的Gastro-T、治療咳嗽的Regrow、天然黃體素Utrogestan、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Lonine,緩解關節炎症狀的LACOXA、治療癲癇的ALEVIATIN。東生華指出,公司致力於藥品開發及大中華區市場行銷,未來將持續專精於差異化慢性病(CVGIAuto Immune Disease)藥物及Specialty Drug(劑型、配方改良、me-better)開發,擴大獲利動能。目前藥品生產是委由東洋、杏輝等公司代工。目前東生華聚焦組合劑型、長效劑型,產品主攻心血管用藥、腸胃科用藥及中樞神經用藥等,公司未來搶攻的市場將鎖定心臟科和自體免疫,其中的自體免疫是生技學名藥,預計2014年有機會上市。目前手邊已有8款新藥正著手研發,預計每2年都會有一個新藥上市。

台灣西藥產值衰退 但藥物市場每年上升…..

ITIS:今年製藥產值估增4%,原料藥成長居冠  精實新聞 2012-02-20生物技術開發中心ITIS計畫最新預估指出,去年國內製藥產值落在650.4億元,年減1%,其中,主要是因西藥製劑產值衰退,抵銷原料藥及中藥產值的成長。預期今年整體製藥產值將溫和成長至676.7億元,年增4%,其中,原料藥產值可望年增8.9%,增幅居製藥產業之冠。生物技術開發中心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陳麗敏指出,國內原料藥廠商過去幾年來持續拓展外銷市場,帶動產值持續成長,雖去年第23季產值呈現微幅衰退或持平,但第4季再現成長力道,年增率達20%,估計去年原料藥產值達182.4億元,較2010年成長14.7%。反觀西藥製劑,她表示,近年來受到健保藥價七次調降影響,產值持續低迷,2011年前三季產值較前年同期衰退9.8%,第四季衰退幅度趨緩,估計去年西藥製劑產值為393.9億元,較前年衰退8.5%。至於中藥製劑,則因藥材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市場需求穩定成長與外銷增加,帶動產值呈現成長態勢,惟去年第四季成長幅度明顯低於前三季,估計去年全年中藥產值為74.1億元,較2010年成長9.5%。陳麗敏表示,整體而言,我國製藥產業生產雖以西藥製劑為主,占製藥產值的60%,但因原料藥產值逐年大幅成長,使其占製藥產值的比率提高到28%。展望2012年,原料藥仍將因外銷訂單持續增加,帶動產值維持成長,西藥製劑產值預期則將回穩,今年有機會呈現微幅成長趨勢;而中藥仍將在市場供需的調節下微幅成長,今年預估整體製藥產值將達676.7億元,年增4%。陳麗敏指出,隨未來幾年全球面臨暢銷藥物專利到期高峰,如許多暢銷的降血脂、抗精神病、抗潰瘍與憂鬱劑等暢銷藥物都將於五年內專利到期,屆時將由學名藥主導市場。此外,新興市場的崛起將帶動醫療消費支出的成長,而新興市場多以學名藥為主。從這些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對我國向來以學名藥為主的製藥產業而言,如何掌握此一市場商機,將會是未來產業成長的重要契機。另外,在新藥研發部分,她認為,近年我國藥廠或新興生技醫藥公司在新藥研發逐漸展現成果,不論是在類新藥或NMEnew molecular entity)等方面,均有明顯進展並獲國際藥廠授權,又或是與國際藥廠進行合作開發、取得授權後自行開發,對於國內製藥產業而言,可望見到產業逐漸從以學名藥生產為主的產業型態,逐漸轉型為以新藥開發帶動、創造產業價值;她認為,國內在新藥開發上,應鎖定在具市場成長潛力的利基產品,包括癌症、自體免疫、中樞神經用藥等,多屬於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未來市場成長潛力高,將能成為重要的布局方向。

乳房X光監控早期乳癌

乳癌篩檢/早期觸診難發現 乳房X光才無所遁形   欣傳媒2012-02-20「每個月都做自我乳房篩檢,也很難篩出早期乳癌!」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真今(20)日表示,松山健康服務中心的醫護及工作人員接受免費乳癌篩檢,共有兩位護理師發現罹患乳癌,這兩位護理師都是經常幫民眾觸診或教導民眾篩檢的專家,依舊無法摸出早期乳癌。周真真說,臺北市各區健康服務中心運用多元行銷宣導癌症篩檢服務,於社區、機關、職場、學校等定點設站辦理乳癌篩檢活動,接受市民網路報名、電話預約、傳真及親臨現場等服務,該中心的羅秋蓮護理師就是符合免費篩檢年齡,自己「以身作責」預約免費癌篩時發現乳癌,聽到消息後很多沒有預約篩檢的人都趕快安排檢查,就這樣,另一位護理師也發現乳癌,所幸她也是極早期的零期乳癌,治療後一切都很良好。也因為兩位可稱得上「乳房自我篩檢」的專家意外罹癌,周真真提醒:早期乳癌是無法用觸診偵測的,國外曾有研究分析,自我篩檢可以發現的乳癌病灶大小,平均在23公分左右,台灣的統計則更大,而25公分就已經可能變成二期以上的乳癌,和在乳腺管基底層或乳腺葉內的零期癌,及腫瘤小於2公分、沒有腋下淋巴結轉移的第一期乳癌預後相較,就差很多了。周真真提醒,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有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早期乳癌因癌細胞侷限在乳腺管內,未侵犯其他組織,所以從外面是摸不到腫塊的,而臨床也幾乎毫無症狀,若只靠自我檢查、醫師觸診很難察覺發現,但乳房攝影下可清晰顯示微小的乳房組織鈣化點,若及早由乳房X光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九成。以松山區為例,民國100年共有6,318人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篩檢後發現疑似陽性個案有432人,經進一步衛教複診,追蹤後確診為乳癌個案有24人。很多女性不敢篩檢是擔心乳癌X光攝影會很痛,周真真表示,其實進行乳房攝影時,壓緊乳房是要固定乳房位置以獲得清晰影像,讓腫塊無所遁形,並降低輻射量,而且目前新型乳房攝影儀造成的不適感亦已大幅降低,婦女朋友只要忍受3秒鐘的不適感換來乳房的健康,痛一下還是值得的。而乳房篩檢的時機,建議最好不要選擇在月經來潮前一週受檢,因為這個階段乳房較腫脹,受檢時不適感會加重,所以建議不要此時受檢以免不適。另外,周真真也提醒臺北市民把握篩檢時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從去年至今年531日止,舉辦「首次四癌篩檢 刮刮樂拿獎金」活動,凡設籍臺北市且首次參加免費癌症篩檢的市民,就有機會獲得500元或1000元禮券,為便捷市民癌症篩檢服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開放預約癌症篩檢網站網址http://screening.health.gov.tw/,民眾可線上申辦癌症篩檢預約服務或利用電話預約,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Health top concern on beef issue: DOH

  2012/02/20 Taipei, Feb. 20 (CNA) Department of Health Minister Chiu Wen-ta said Monday that public health is the primary concern on whether to lift a ban on a leanness-enhancing drug in imported U.S. beef. "The views of experts will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Chiu said one day before an Executive Yuan task force on U.S. beef was scheduled to hold a second meeting on the banned feed additive ractopamine. Chiu said the DOH will respect the view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will conduct the risk assessment in a professional manner. Addressing remarks by Wang Jen-hsien, a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doctor who serves as commander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CDC) in central Taiwan, that "Jeremy Lin eats U.S. beef and can play in the NBA," Chiu pointed out that scientific evide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ecdotal evidence. Meanwhile that day, a legislator of the opposition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criticized what she described as "outrageous remarks" by officials and scholars recently on the beef issue, which she said "have contravened the instructions of President Ma Ying-jeou." Chen Ting-fei, a DPP caucus whip, was referring to Ma's three preconditions Sunday for the country's position on U.S. beef, including no preset stance, public health, and an overview and risk assessment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on ractopamine. But Chen also pointed to earlier remarks by Premier Sean Chen that "beta-agonists, which are even more toxic than ractopamine, are used in domestic asthma medicine so why can we not use it as a pig and cattle feed additive." Council of Agriculture Minister Chen Bao-ji has also noted that "U.S. consumers have used meat products containing ractopamine for years without any reported problems," according to Chen Ting-fei. Chen Ting-fei also said that a study cited by Huang Kuo-ching, deputy director-general of the Bureau of 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howing that pigs fed with ractopamine suffered from side effects, including mobility difficulties, "is part of a risk assessment." Chen also said that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impending opening to U.S. beef containing ractopamine, prices of cattle and pigs have slumped by 15 percent over the past month. In turn, Lin Hung-chih, a legislative caucus whip of the ruling Kuomintang, said the premier's remarks were "taken out of context." Premier Chen was actually saying that the public has misgivings about the issue and that the COA has to explain the matter clearly.

牙齒矯正器型式

矯正器材/牙齒矯正一定要戴「大鋼牙」? 聯合新聞網 2012/02/20 愈來愈多的選擇,對想兼顧美觀、經濟較有餘裕的熟年朋友,是個好消息。不過,不同種類的矯正器,是否影響矯正效果?該如何選擇,才能達到最大效益?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顧問、開業牙醫蘇明圳說,不同矯正器各有優缺點,端看醫師的訓練、熟悉度,與病患的需求。蘇明圳以「上戰場」來比喻,有時須遠程進攻,有時得運用肉搏戰,要用什麼武器,得「因時因地」,更重要的是操作武器者訓練有素,才能達成最佳狀態。 矯正裝置可分為活動式及固定式兩大類。活動式矯正器僅適用於兒童,在家中或睡覺時配戴,除了矯正牙齒,還能同時矯正下顎骨。固定式矯正器則兒童、成人皆適用,須全天配戴。

矯正器型式  開業牙醫鄭銘鎮說,固定式矯正器分為傳統式(綁橡皮筋)及自鎖式矯正器,皆有金屬或透明的陶瓷材質可選擇。 1.傳統式矯正器:利用橡皮筋綁住矯正線。2.自鎖式矯正器:在矯正器上加裝一個小閘門,矯正線「扣」上後,蓋上閘門,就可固定矯正線。 兩者矯正效果差不多,不過自鎖式矯正器患者,每月回診時所需調整時間較短。 無論哪種固定式矯正器,都要用特殊的牙科黏著劑,將其黏著於牙齒表面,再將金屬矯正線置於其上的溝槽,以矯正線的力量推移牙齒。

矯正器材質  蘇明圳說,隨工藝技術進展,矯正器設計愈來愈輕薄,還有不同高度、弧度,以便施作於不同牙齒上。

1.金屬矯正器  金屬矯正器價格較便宜、強度夠、不易損壞,矯正速度也較快,沒有特殊美觀需求者,建議使用金屬矯正器。

2.透明矯正器   較美觀,價格較貴。第一代樹脂材質不只易染色,還因太軟容易損壞,早已被淘汰。第二代陶瓷材質雖較硬,但較脆,在矯正或取下矯正器時,容易造成缺損,矯正時間要比金屬矯正器多半年到十個月。不過最新選擇,類似水晶材質的透明矯正器,在耐用度上,與金屬矯正器的「能耐」差不多。

防癌險 關懷設計 !!

中信人壽防癌險 還本健康保障一次購足2012/02/20 經濟日報】中國信託人壽20日指出,其「愛心安防癌保險」對於保戶相當有利,還本、健康、意外保障可一次購足。中信人壽指出,保戶一旦確定罹患癌症,就會按「當年度末之保單價值準備金」、「所繳保險費總和」與「保險金額」三者取其大者給付癌症保險金。如不幸罹患的是2054歲癌症死亡人數排名第一的「肝癌」時,加碼給付保險金額的20%。透過保單貼心的設計,讓保戶在休養及復建期間有一筆抗癌基金可運用,即使保戶在保險期間並未罹癌,也能同時享有一般全殘及身故的保障。

夏大醫學院將訪台

【檀香山訊】February 20, 2012駐檀香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章文樑處長,215邀請夏威夷大學醫學院哈吉斯(Jerris Hedges)院長等餐敘時,歡迎哈吉斯院長一行訪問台灣,並表示該學院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締結姊妹校,不僅可促進台美高等教育的交流,並可藉由校際的國際合作交流,達成「醫療無國界」的使命。尤以此行將參觀萬芳醫院遠距診療計畫及海外行動醫療團,進一步瞭解外交部所屬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所推動國際人道援助計畫項下的公共衛生醫療計畫,相信未來台夏兩校能在相互瞭解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醫療合作。夏威夷大學醫學院為夏威夷州唯一的高等醫學教育學院,院長哈吉斯為急症室專科醫生,副院長井筒(Satoru Izutsu)為國際醫療合作計畫主任,呂綸博士為醫學院溝通障礙學系主任。 該校此次組團訪問台灣,除拜會衛生署邱文達署長並在邱署長見證下,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簽約外,並與該醫學院舉行急重症醫學座談,及兩校師生交流座談,同時參觀台北醫學大學院附設醫院、萬芳醫院以及故宮博物院。

南光玻尿酸佈局日本市場

南光 「藥」進美國市場 2012/02/21 經濟日報】生技股南光化學(1752)總經理王玉杯昨(20)日表示,近日已與美國三家前三大醫藥通路結盟,代為設計製造(ODM)多項藥品,正式打入美國市場。南光昨日股價收28.8元,下跌0.45元;王玉杯表示,三年內公司出口比重,從原本占總營收兩成提昇到五成以上。南光為國內主要針劑藥廠,營收比重以內銷為主占80%,其餘外銷市場則為日本、大陸及東南亞各國。其中,又以日本市場為最大宗,占14%王玉杯說,去年公司的無菌製備注射劑生產線,已正式取得PIC/s(歐盟查廠稽核)認證,未來在內銷方面可獲得較高的健保給付外,近期也獲得美、日等國際廠的青睞。其中,日本前三大學名藥廠已於去年和南光簽訂玻尿酸五年訂單,效益應在今年顯現,今年日本出貨金額上看2億元。再加上今年南光大陸申請三張藥證,已經取得其一,預估出貨量可達1億元。光去年營收突破8億元,年增25%的實力來看,今年力道續強,全年營收應可成長到11億元,營運年增率接近四成;若從獲利能力來看,則今年南光每股稅後純益,將有倍數的成長空間,估可達1元。 王玉杯強調,雖然未來公司布局重心將落在美國和大陸,但日本仍是公司主要客戶之一,其市場耕耘不會鬆懈。

僅供研究???健保局賣健保資料?

2012/02/21 聯合報】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多個民間團體昨天表示,行政院擬打造「醫療雲」計畫,創造數兆商機,而「健保研究資料庫」也以販售健保資料牟利,這些都涉及侵犯國人隱私;民間團體要求健保局說明,法令授權來源為何?收入何去何從? 台灣人權促進會指出,健保局自1998年委託國衛院建置「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販售國人健保資料,售價從每讀取1G收費200至每張光碟片2500元不等。台灣人權促進會說,健保局今年透過中國醫藥大學網站,推出「健保加值資料庫」,販售包含原住民、戶籍等統計資料,資料身分欄雖已加密處理,仍可能侵犯個資。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孫友聯質疑,國人健康資料何等重要,卻成為政府商機;民間團體近期將提案,要求健保局在無法律授權前停止以任何形式販賣、授權健保資料庫供他人使用。 健保局企畫組科長王復中表示,目前健保資料僅供研究用,且須事前審核,不論現行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或尚未上路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法律授權都無問題。王復中說,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規定,為學術研究而有必要,且無害於當事人之重大利益,得為特定目的外利用。至於事前徵得民眾同意,他認為執行上有困難,民眾同意某一研究,不見得同意另一項,難道要一一徵詢每項研究? 為確保個別資料無法辨識,王復中說,除身分證號碼會經健保局、國衛院二次加密外,若為個案數較少的資料,不只醫師、醫療院所名稱不會出現,還會把出生月日等做模糊化處理,避免被辨識出來。

什麼是 雙平面複合式果凍矽膠隆乳 ?

醫美融合技術 乳癌患者外觀不NG 中時電子報╱台北訊 2012-02-2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發現,乳癌是女性十大癌症第三名,也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病,而且患者年齡層還漸趨年輕,不過幸好早期發現並治療,存活率可接近百分之百!但是,不少民眾發現乳房有硬塊,常因擔心切除乳房而延誤就醫。其實,治療乳癌也不一定會失去整個乳房,如果擔心豐滿與美觀問題,患者也可以利用醫學美容隆乳手術恢復豐滿胸型,甚至能變得比原本的胸部美麗。菲仕美診所院長林孟羲醫師表示,鹽水袋隆乳、果凍矽膠隆乳…等都是目前醫美隆乳的熱門手術,不過,最近在全國整形美容外科醫師必定參加的「臺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年會」裡,出現了「雙平面複合式果凍矽膠隆乳」,引發所有醫師的熱烈討論。研究者林孟羲醫師指出,這項隆乳有很多優點,義乳上半部有胸大肌覆蓋,能大量減少義乳袋的皺摺,並且增加上半部的豐滿度,還有自動按摩;從乳暈切口能幫助內側胸大肌肌肉附著處,讓乳溝出現;由於下半部是位於筋膜下,因此義乳直接接觸乳房組織,不易形成雙層變形。以往乳癌患者為填補乳房,大多使用一般的果凍矽膠隆乳手術,分為「筋膜下」和「肌肉下」,這些也都有許多的優缺點。林院長分析,「筋膜下果凍矽膠隆乳」的優點為疼痛度低、義乳不隨肌肉亂跳動、乳溝容易形成、不易形成雙層變形…;缺點則為對太瘦者或有可能大幅度減重者,容易看到皺摺,影響完美度。林院長進一步說明,「肌肉下果凍矽膠隆乳」的優點,即是對太瘦者或有可能大幅度減重者依然適用,可減少皺折,能自動按摩;但缺點為疼痛度較高、義乳會隨肌肉亂跳動、較易形成雙層變形、如果手術操作者內側撥離不足時不易形成乳溝…。通常民眾若不會過瘦,醫師一般會建議使用「筋膜下果凍矽膠隆乳」。「雙平面複合式果凍矽膠隆乳」是集「筋膜下」和「肌肉下」果凍矽膠之大成,也是相當建議乳癌患者施行的義乳手術。林院長提到,雖然這是將兩項手術施行的成果優點融合,可是需要較長的學習操作經驗,如果患者想使用這項複合式手術,除了經由腫瘤科醫師評估,還必須慎選醫美院所,和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如此便能安心恢復乳房美觀、重拾自信心。

上海醫藥特色API廠併購(康麗製藥)

衝刺專利藥 上海醫藥加強併購2012/02/21 經濟日報】上海醫藥除擴大銷售面積,也不斷充實產品線,今年以來積極加強併購力度,分別在1月、2月收購金和生物和康麗製藥。兩起併購案也意味著,上海醫藥要強化旗下公司銷售的藥物種類,瞄準原廠藥(專利藥)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上海醫藥收購金禾生物,並繼承其製藥技術後,計劃以三年時間打造成為大陸市占有率最高,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植物源抗腫瘤藥原廠藥企業。併購康麗製藥,則帶來抗病毒和心血管等原廠藥,可豐富上海醫藥的產品線。 大陸製藥企業長期生產學名藥(非專利藥),因為新藥研發具有難度和風險,成本較高。但新的原廠藥上市後,毛利率高、通常約90%,在專利期過後,其他藥商可以推出成分相同的學名藥,以低廉的價格競爭,原廠藥就失去競爭力。因此,持續開發原廠藥,就成為藥商營利的關鍵。 近幾年上海醫藥持續投入研發,已有部分產品進入試驗、產業化階段,更需要有設備先進、團隊專業、產業化能力較強的特色原廠藥基地,以加快新產品上市步伐。上海醫藥總裁徐國雄去年曾表示,將會投入更多資金進行併購。去年醫藥行業整體毛利下滑,上藥逐步推動結構轉型,併購一些握有專利藥的製藥企業,提高創新藥比例,以降低經營風險。 上海醫藥近期密集收購有能力研發原廠藥的企業,展現積極向上游藥物製造的意圖。

Celulas madre regeneran corazones danados

  Un tratamiento inedito con celulas madre cardiacas ha logrado una regeneracion parcial del corazon de una veintena de pacientes de infarto, asi como una reduccion del 50 por ciento en el tamano de la cicatriz causada por el ataque. La investigacion, llevada a cabo por el Instituto del Corazon "Cedars-Sinai" (EEUU) y el hospital Johns Hopkins de Baltimore, y que publica hoy la revista britanica "The Lancet", mostro que las consecuencias de un infarto se pueden revertir mediante una infusion de celulas madre. Los investigadores analizaron el estado del corazon de 25 pacientes de una edad media de 53 anos, ocho de los cuales siguieron un tratamiento estandar basado en medicamentos tradicionales, ejercicio moderado y dieta, mientras que los 17 restantes recibieron la nueva terapia con celulas madre cardiacas obtenidas de su propio tejido cardiaco. El procedimiento utilizado con estos pacientes, descrito como minimamente invasivo, consistio en tomar una muestra de su tejido cardiaco del tamano de media pasa mediante un cateter y bajo anestesia local, que luego fue utilizada para crear las celulas madre. Entre 12 y 15 millones de esas celulas cardiacas fueron luego reintroducidas con un cateter en las arterias coronarias de los pacientes. Un ano despues, el tamano de la cicatriz causada por el infarto se redujo del 24 al 12 por ciento en comparacion con el tamano del corazon, una reduccion del 50 por ciento, al mismo tiempo que crecio la cantidad de tejido sano. Sin embargo, los pacientes que no recibieron las celulas madre no experimentaron ninguna mejora en las dimensiones de la cicatriz. "No se habia conseguido esto nunca antes, pese a una decada de intentos de curar a pacientes de infartos con terapias celulares. Los efectos son considerables y, sorprendentemente, mayores en los humanos que en los animales", afirmo el doctor Eduardo Marban, director del Instituto del Corazon "Cedars-Sinai". Hasta ahora, se creia que la cicatriz era permanente y que el tejido muscular del corazon no se podia regenerar, pero estos resultados suponen una nueva estrategia en la busqueda de un tratamiento para la regeneracion del corazon, segun el doctor Chung-Wah Siu, de la Facultad de Medicina de la Universidad de Hong Kong.

幹細胞漢堡肉 !!

你敢吃嗎? 「試管漢堡肉」今秋問世 2012/02/21 聯合報】荷蘭科學家波斯特19日在一項科學會議中表示,全球首次利用牛幹細胞所製成的「試管」漢堡肉,將於今秋問世。波斯特的目標是在實驗室中找到高效率方式,生產與動物肉完全相同的骨骼肌肉組織,最終全然取代畜牧業。他說,第一個人造漢堡肉成分「仍在實驗階段」,但研究人員努力在今年秋天前,「製作出幾千個小組織,然後組裝成漢堡肉」。他還說 這種合成肉可將傳統肉品的「環境足跡」,即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面積,減少60% 波斯特是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生理學講座教授,他表示,這項研究的25萬歐元經費是由一位匿名的私人投資者提供,其動機是「對世界環境和全球糧食的關懷,以及對改造人生之各項科技的興趣」。 目前波斯特的研究團隊已培植出長兩公分、寬一公分、厚一公釐的小塊肌肉組織。這些肌肉的顏色是黃白色,外形很像烏賊肉。把這種肉和血、人造油脂混合在一起,就成了漢堡肉。 上述研究是在美國科學促進會於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年會中公布,波斯特在其中一場名為「下一個農業革命」 研討會中發表演說。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研究的目的是量產這種人造肉品,以降低傳統糧食生產所造成的環境和健康成本。有專家估計,未來50年內,為因應全球人口需求,糧食生產必須加倍,但如今氣候變遷、水源短缺、都市化程度日增,糧食生產愈來愈困難。

Multiplication de cellules souches embryonnaires : vers de nouvelles découvertes

http://www.bulletins-electroniques.com/actualites/68900.htm  Les cellules souches embryonnaires humaines présentent le potentiel de pouvoir permettre le traitement de certaines maladies métaboliques ou dégénératives comme le diabète, la maladie d'Alzheimer, voire la cécité. Ces cellules se distinguent des cellules souches adultes par une propriété essentielle : elles ont la possibilité de conduire à la formation de tous les tissus de l'organisme. Elles peuvent être isolées et cultivées in vitro à l'état indifférencié. Ces cellules spécifiques proviennent de donneurs du monde entier. Toutefois, en vue d'applications thérapeutiques et pour avancer dans les connaissances de ces cellules, les chercheurs sont contraints de les cultiver en laboratoire afin d'en obtenir un nombre suffisant. Fort d'une expérience importante dans le domaine de la recherche en matière de cellules souches embryonnaires, un groupe de chercheurs, mené par Petr Dvorak, chef de l'Institut de Biologie [1] de la Faculté de Médecine de l'Université Masaryk de Brno [2] a étudié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ces cellules, avant et après multiplication artificielle en laboratoire. Une compréhension approfondie de la culture en laboratoire de ces cellules est en effet essentielle en vue d'une éventuelle utilisation thérapeutique. Des scientifiques de l'Institut de médecine expérimentale [3]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de République tchèque ont également été impliqués dans ces travaux. En surveillant les mutations éventuelles, les scientifiques ont, pour chaque lignée cellulaire, examiné plus d'un million de séquences ADN spécifiques répartis sur l'ensemble des 30.000 gènes de l'ensemble du génome humain. Le fait le plus marquant a été la découverte d'une mutation cellulaire identique entre les cellules souches embryonnaires et les cellules souches tumorales, moteurs essentiels de la progression tumorale en raison de leur capacité d'auto-renouvellement. Selon Ales Hampl, chef de l'Institut d'histologie de d'embryologie de la Faculté de Médecine de l'Université de Brno [4], ceci pourrait être la prochaine étape dans les recherches menées contre le cancer. Dans une autre mesure, une meilleure connaissance des cellules souches embryonnaires permettrait la mise au point de thérapie cellulaire à de nombreuses pathologies dégénératives, comme la maladie de Parkinson que l'on soignerait en régénérant des neurones à dopamine. Les résultats scientifiques de ces recherches ont été publiés dans la revue Nature Biotechnology [5].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