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5, 2014

PI-88 PK Nexavar? (注射 與 口服 比較?!)

基亞肝癌新藥 PI-88搶全球第一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20140313 04:10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PI-88已完成三期收案,第二季將進行期中分析,若分析結果比標準更佳,就會直接申請藥證。基亞肝癌新藥PI-88競爭對手-拜耳藥廠的蕾莎瓦(Nexavar),美國時間311日宣告失敗,此舉意味著PI-88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個治療早期肝癌的新藥,未來並可能成為標準療法,而台灣也將躋身具開發新藥能力的「核彈俱樂部」。德國拜耳藥廠已正式公告蕾莎瓦第三期臨床試驗失敗。蕾莎瓦原本是用於治療末期腎臟癌、末期肝癌和末期甲狀腺癌,2009年時,也延伸治療領域至早期肝癌,從而與PI-88成為競爭者;原本蕾莎瓦領先進入三期的狀況,如今卻因其試驗設計不當和副作用太大,PI-88有機會後來居上,成為肝癌第一線且全球第一個新藥。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PI-88已完成三期收案,第二季將進行期中分析,若分析結果是P0.018比標準的P0.05更佳,那麼不用等到期末分析,就會直接申請藥證。生醫業者指出,蕾莎瓦最被詬病的就是副作用太大,由於已獲有末期肝癌藥證,因此,在進行早期肝癌的臨床中,是直接進入三期臨床,相較於PI-88是根據二期臨床的試驗療效的驗證,再進行三期臨床有很大的不同,且蕾莎瓦副作用太大,也讓很多患者無法忍受而退出。再則,蕾莎瓦的臨床實驗收案病患包括手術、頻射(電燒)或酒精注射治療後的患者,不過,透過電燒消除腫瘤的患者,有20%是屬於血管瘤患者,影像上並無法分辨是腫瘤或血管瘤,而有可能當成臨床實驗對象而投藥,相較於PI-88是鎖定手術後的復發族群,蕾莎瓦的收案和辨識度相對困難。就拜耳公告指出,肝癌是全球六大癌症,每年新增肝癌病患增加78萬人,其中,中國約40萬人、歐洲5.2萬人、美國3萬人,在2012年全球死於肝癌人數約75萬人。由於基亞PI-88今年有機會取得藥證,明年韓國和中國也可望取得,若今年期中分析數據佳,基亞將啟動授權。保守估計,PI-88上市後,全球市場銷售額初估將達200億~300億元,目前已有3家歐美國際大藥廠洽談授權中,授權金目標訂為2億~4億美元。

曾錙翎 專利: 疾病運算公式!!!!

肝病是國病,在台灣二千三百萬的人口中,罹患B型肝炎的人約有三百多萬,罹患C型肝炎的也有幾十萬。正當舉國上下為此「肝」著急之時,工研院生醫所資深總監以及生物標記商業應用開發計畫的總計畫主持人曾錙翎博士,創新研發出診療用的肝腎疾病新穎性生物標記,可提早偵測和防治肝腎疾病的發生。「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曾錙翎指出,台灣罹患肝炎的人都是潛在肝病、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危險群,而台灣的末期腎病變的發生率是世界第一,病人面臨必須終身洗腎的黑白生活,健保更是每年消耗三百二十四億在給付洗腎病患上面,造成國家沉重的負擔。如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無論對病人生活品質或是健保的負擔都是極大的貢獻。體認到肝病防治刻不容緩,曾錙翎在做計畫規畫時,第一個就選中肝跟腎這兩個標的;但是像肝這樣的無聲器官,該從何下手呢?曾錙翎鎖定「肝纖維化」。因為肝病的發展過程是十幾二十年長期累積,從初期的肝發炎、肝硬化到肝癌,在這肝病三部曲中「肝纖維化」是非常重要的轉捩點,人體在肝纖維化時還有治療反轉的可能性,但是到肝硬化便藥石罔效,所以能夠早期發現肝纖維化病變並即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曾錙翎提到,目前超音波儀器對於肝纖維化沒有辦法做到很精準的偵測,必須仰賴所謂的「肝穿刺」,然而肝穿刺是非常痛苦的過程,也因此全球眾多肝病患者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人曾接受過肝穿刺的檢查。病人往往是病症相當嚴重,為了要確定疾病的進程才去做肝穿刺,但都為時已晚。曾錙翎指出:「工研院生醫所技轉給竹科的普生生物科技公司的肝纖維化監測的生物標記套組,基本上是偵測人體血液裡面三個蛋白質的變化,再搭配一個較複雜的演算法公式,達到早期監測的目的。以非侵入式的方式就可以診斷出來肝纖維化,生物標記套組還可以根據疾病進程是一到四期做判斷,病患不需要接受痛苦的肝穿刺,只要接受定期的抽血檢查就可以進行監控。」選定肝、腎這種慢性疾病作為開發標的,除了對人生活品質以及整個醫療資源影響重大之外,肝腎疾病新穎性生物標記更代表了龐大的商機。然而目前的研發成果距離產品上市,曾錙翎還有一條艱苦路要突破,主要原因在於國內醫療開發計畫要跟真正的醫療行為結合起來變成商業模式,過程非常冗長,可能是十年甚至更久,曾錙翎自己評估由目前的研發成果到變成體外診斷試劑儀產品上市可能三~五年跑不掉,還要相當長的時間。曾錙翎表示,從基礎科學研究開始,到實際進行醫療行為,中間需要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來做橋樑,這個計劃本身就是一種轉譯醫學的研究,而國外轉譯醫學經驗其實可供國內參考借鏡。曾錙翎說:「國外生物標記相關產品開發出來,只要去申請所謂的CLIA認證,從研發到上市可能只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搶攻全球超過66個國家高達五十億的市場,發展非常快速。此外還有一種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就是採用實驗室服務(Lab Service)取代販賣體外診斷試劑,整個市場大小是三比一,而以往這個產業75%都被全球十大藥廠旗下的診斷公司或是診斷部門所壟斷,可是2010年這些藥廠的市佔率已經降到45%,或許這正是台灣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攻城掠地的大好機會。」眼見台灣生技業露出一線生機,以肝腎疾病新穎性生物標記得到工研院傑出研究獎肯定的曾錙翎,將繼續深耕轉譯醫學展現台灣生物科技研發實力,為國人健康與相關產業打造一條康莊大道。

國家產業創新獎-創新女傑曾錙翎 開發生物標記技術 爭取分子診療國際商機

2014/02/28 10 年前,曾錙翎帶著豐富的大型臨床應用研究經驗回到臺灣,因緣際會進入工研院,她與所帶領的團隊,以生物標記新穎技術為臺灣生物科技產業開闢了一方新天地。 【撰文/陳玉鳳;攝影/蔡世豪】現任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資深總監,曾錙翎同時也是生物標記商業應用開發計畫總計畫主持人。傳統的生物標記是指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能代表生理狀態的標記。而現代化的生物標記特別是指基因或基因的產物,這些生物標記的表現量及表現形式變化,與疾病的發生或是用藥的反應會產生關連,如此便能以

生物標記為基礎,建立創新的個人化及預放防醫學用分子診斷技術。「相較於藥品開發可能需耗費 10  20 年,而以新穎生物標記的分子檢測產品開發則僅需要 6  10 年,是一個初期發展的新興領域,臺灣生技產業頗有發展機會。」曾錙翎說。

預防糖尿病腎病變 減少洗腎人口  目前全世界先進國家都在競相爭取分子診斷商機,考慮到樣本數的取得難易,以及臺灣、甚至是亞洲地區的需求,曾錙翎首先選擇將糖尿病腎病變的偵測導入預防醫學及慢性病管理的商業化模式中。此技術主要是透過辨識尿液中與疾病有關的蛋白質生物標記,以偵測糖尿病患是否產生腎病變。臺灣的洗腎人口眾多,極大比例的病人都是來自糖尿病末期腎病變,「所以,只要能早期偵測出糖尿病腎病變,就能進行控制,洗腎人口可因而下降,許多病患就可以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更不用說,每讓一名病患的洗腎時間延後 1 年,便可為國家健保支出節省百萬臺幣左右。除了糖尿病腎病變的偵測外,曾錙翎團隊也已發展出針對臺灣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直腸癌的復發預測生物標記技術。就現有的生物標記技術來看,單一的生物標記很難導出準確的預測結果,因此多是採用生物標記組合,在測量出各個生物標記中的濃度後,再利用疾病公式進行運算,「我們在申請專利時,很重要的保護標的就是這個運算公式,」生物標記是知識型產業,並不是靠低價量產的產業,但是一個創新而可以提供更高臨床價值的技術就可能足以打敗其他競爭對手。針對下一階段將生物標記技術導入商業應用,曾錙翎跑遍了亞洲各國,包括日本、馬來西亞、越南及大陸等地,就數據來看,亞洲地區因慢性病導致腎病變的比例的確高於歐美地區,因此在第一步的推廣上會以臺灣及亞洲地區為主,但後續也將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從亞太利基技術出發 布局放眼全球「我們現在已經在進行跨國驗證,拿到了日本提供的樣本,也獲得一家歐洲藥廠的全球臨床試驗專案。」透過這個專案,曾錙翎團隊將能取得來自全球各地的樣本,跨國驗證的成功就意謂在全球市場都能占有一席之地,而非侷限於亞洲一隅。「我們選擇投入在亞太有利基的生物標記技術,市場布局是放眼全球。」曾錙翎經常獲邀於許多國際場合發表專業演講,顯現其研究深獲國際肯定,且能夠成為上述歐洲藥廠的糖尿病腎病變生物標記檢測全球唯一研究夥伴,證明工研院的生物標記技術已達國際水準,超越競爭對手。以糖尿病腎病變的生物標記來說,其他競爭對手只能預測是否會發生病變,工研院團隊則能做到更多,可以針對嚴重程度進行量化,如此才能針對病變進程進行監控,這也正是工研院技術獲得歐洲藥廠青睞的主因之一。

導入商業模式 建立高價值知識型產業 原本是純粹基礎科學家,在世界最頂尖的分子生物研究所 Cold Spring Harbor Lab 從事博士後研究,後因對應用發生興趣,進入美國國家衛生總署(NIH)癌症研究所(NCI)工作,曾錙翎本身就是臺灣生物科技領域少見具有生物技術實務經驗背景的人才,曾錙翎在基礎分子生物科學所累積的深厚專業,藉由透過跨領域系統化的訓練及實務經驗,研究成果得以直接和臨床應用產生連結。然而,生物標記技術需要的同樣是高階知識型人才源源不絕的投入,才能建立起產業規模。為解決臺灣生物科技產業缺乏實務性人才的問題,在未來的商業化路程中,曾錙翎更為自己設定培養人才的任務,要為生命科學領域的畢業生創造學以致用的工作機會。在美國求學及工作 10 年,確立走臨床應用研究的志向,回臺灣 10 年間,開發許多具國際水準的生物標記技術,更榮獲國家產業創新獎中的創新女傑獎。在接下來 10 年,將投入商業化經營。從科學家到公司執行長,曾錙翎下一階段的成功,將不只是人生的再一次輝煌,並將為臺灣建立具有高價值的知識型產業。

曾錙翎  服務單位:生醫所/到職日:92.02.20/畢業學校/科系/學位:紐約州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遺傳學博士/現任職務:資深總監/兼生物標記技術組組長

得獎事蹟或成果介紹:為國內生物標記產業化研發著名專家,申請/獲證>60件生物標記專利,曾任職於美國頂尖科研機構;為工研院biomarker program/project創始者,歷任部門經理分子醫學技術組組長,生醫所副所長及資深總監等職務,行政/研發管理資歷完整。加入工研院十年以來,無論在管理職務上有任何變動,曾博士始終專注於疾病檢測生物標記的研發。在經濟部支持下她所帶領的生物標記開發計畫,為國內少有的系統性規劃,由實際臨床需求之產品面著手設計臨床研究,開發出可以做為早期診斷及慢性疾病管理應用的『肝腎疾病新穎性生物標記』。此技術檢測血液或尿液裡的特定生物標記,這些血液裡的生物標記對「肝纖維化」偵測率(AUROC)高達0.98,未來有潛力取代高侵入性之肝穿刺做為第一線肝纖維化檢測及監控工具,對於診斷C型、B型及酒精性肝炎所引起之肝纖維化皆有類似效果。此外,對「糖尿病引起之腎病變併發症」偵測率高達0.98 這些尿液裡的生物標記,可比微量尿蛋白更早期診斷,提高腎疾病防治可逆轉的機會並大量減少洗腎病例。研發成技術成果,已陸續申請全球專利。其中,肝纖維化生物標記診斷已技轉給國內以肝病相關檢測試劑為主的普生公司,使普生得以完全肝病健康管理服務相關產品線,同時進入高附加價值檢測服務產業。而她本人正積極為將其他相關研發成果規劃新創事業,為台灣開創高複雜度之慢性病/癌病管理的生物標記檢測服務產業。

【得   蹟】NIH Fellows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Genetics-Human 2002/工研院生醫所年度發明獎2006/工研院年度論文獎2007/工研院傑出研究獎-銀牌獎2010/工研院優質專利獎2011/經濟部科專優良計畫2011

半健康行為VS 商業促銷 !!! 打拚精神VS過勞文化

江東亮/追求健康生活 非不願 是不能!2014/02/18 【聯合報╱江東亮】 新春期間,聯合報刊登了6位醫藥衛生名人的新年新希望,包括:「粗茶淡飯、規律生活」、「重視天然,少外食」、「活得像一尾活龍」、「更充足的睡眠」、「適時紓壓,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愛與被愛」以及「據健康檢查,改變生活習慣」等。女兒看完後,我問她有什麼感想?她說:講得很好。確實如此,但一般人和這些名人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的新希望,一般人大都應該知道,甚至也曾想過相同的健康生活,但最後為什麼做不到?

不健康誘惑 抗拒不易 第一,要抗拒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誘惑,並不容易。例如邱文達部長,即使知道珍珠奶茶是垃圾食物,只有空熱量,沒有營養,卻因為喜歡珍珠Q彈有嚼勁的口感,每天至少1杯,直到站上體重計,發現一周胖了2公斤,才決心戒掉。許多人主張,應該透過衛生教育來幫助個人選擇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想法與做法固然正確,但是卻必須面臨商業促銷的挑戰。就經費和規模而言,衛生教育往往是小巫見大巫,何況商業促銷可能更懂得利用行為科學知識。商業促銷的成功,歸結在反映消費者的需要與想要。因此,衛生教育反成商業促銷再出擊的基礎;我們培養消費者追求健康的態度與行為,而商業促銷則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與服務以滿足對健康的追求。例如:我們宣導少吃含高膽固醇食物,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廣告就告訴消費者「含濃縮蛋白質及人體必需胺基酸,不含膽固醇」。遺憾的是,消費者對健康產品或服務的購買,往往只是半健康行為(quasi health behavior)。例如:某人常常交際應酬大吃大喝,為了保護胃,總是在應酬前吃胃藥,而應酬後怕胖,又買了健身器材在家運動。但是,半健康行為可說是亡羊補牢,並不能真正解決健康問題。

沒錢沒時間 選擇不多 第二,有些健康生活門檻比較高,所以做不到。例如,出國旅行需要錢和時間,享受有機生活也要錢和知識,都不是唾手可得。知識不夠,努力學習或許有用,但是錢不多或時間不夠,就應該尋找替代的生活方式。例如選擇在住家附近健走或到國內旅遊,也可以少油、少鹽、少糖、多蔬果、多變化,隨時把健康融入生活當中。但遺憾的是,我們卻常沒有太多選擇機會,因為大企業家給了我們方便,也事先幫我們決定可以選擇的範圍。以食物為例,傳統市場和餐廳雖然存在,但是我們卻愈來愈依賴連鎖大賣場、超市、超商和速食店,這些連鎖企業提供的食物不但種類特定,部分食材還可能由幾家全球食品大企業所掌控。更糟糕的是,我們即使很聰明,也未必能做出正確判斷。再以食物為例,近年來塑化劑風波、大統假油事件、毒澱粉案等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把大家搞得人心惶惶。誰有把握自己選擇了「真食世界」,並且帶給自己和家人的是健康生活呢?政府對於食安問題,理應責無旁貸,但我們立法步伐緩慢,相對於全民健保,政府投入又太少,一旦事件爆發,連救火都來不及。另一方面,也不是政府說說就算,當年在301條款壓力下,我們開放洋菸進口,現在為了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又同意輸入含瘦肉精牛肉。為了討生活 犧牲健康 第三,工作與健康生活,有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管選擇那一種健康生活,多少需要點錢,至少吃飯也要花錢,出國爬山更需要花錢,而一般人必須工作,才有收入。在我們之中,有些人為了使命感犧牲健康生活,非常值得尊敬。最近報導,台東縣有14名婦產科醫師,但多數只看婦科,不願接生,於是重擔落在基督教醫院郭成興醫師身上。他每月深夜待命值勤25天以上,替全縣四分之三的嬰兒接生,結果累出心臟病,自認難以負荷,最近萌生去意。但更多的人為了討生活,沒有太多選擇。台灣是世界工時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人均工時超過2100小時,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高出25%。這種打拚精神,甚至被CNN新聞譏笑為過勞文化,但難道我們都不知道休息,不用休息嗎?親愛的CNN,如果您知道新世紀以來,台灣的實質工資一直倒退嚕,臨時工作及派遣工作人口不斷增加,或許您就不會太見怪?法國哲人盧梭說得好:「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告訴我,您為什麼不過健康生活?是不會、不能、還是不願意?但願您至少能適時紓壓,保持心情愉快,謝謝!(本文作者江東亮,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王先知/ 陳其宏/ 陳重裕: 目標Green-ICT王國

台灣首個『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成立[ 2010/10/08 ]  國內產學研界為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及環保趨勢需求,日前(10/1)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首度召開『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成立大會,綠色概念的相關廠商,包括ICT系統廠及相關上游化學化工材料31家業者積極參與,共同推舉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王先知出任首任會長,明基電通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陳其宏、及台橡公司副總經理陳重裕兩人擔任副會長,正式宣告台灣生質材料產業的啟動,齊力搶攻近100億美元產值的全球生質材料市場。新任理事長王先知表示,石油的枯竭將對石化產業造成極大的衝擊,石化產業的轉型也成為當務之急,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已積極進行生質材料的各項政策推動與技術研究。美國更制定生質塑膠使用計畫,讓生質原料提煉研究受到重視;目前生物塑膠市場每年正以8~10%的速度快速成長,其中生物塑膠約佔全球塑膠市場的10~15%,預測到2020年將可擴展至25~30%。面對龐大且快速成長的市場,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將為國內生質材料的推展注入一股新動力,透過共同合作的平台,積極搶攻2020年全球100億元產值的市場。王先知理事長表示,以往包裝市場是生物可分解特性的生質材料的主力應用,但近年來減碳概念盛行,汽車、電子、家電等產業也開始注重綠色生質材料,推動生質材料的創新與應用。台灣是全球ICT生產王國,上中下游產業體系完整,透過材料與組件驗證平台的優勢推動生質材料產業化,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Green-ICT之生產王國。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由綠色概念的相關廠商包括ICT系統廠及相關上游化學化工材料等31家業者組成,整合農業發展、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等綜合效益之生質材料,發展在各領域的產業應用,提升台灣農業及既有特化產業,以更多潛力的生質產品進行合作開發,以快速建立生質關鍵材料之共通性基礎技術及應用,協助國內產業發展下世代生質材料產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國際競爭力。全世界正面臨石油蘊藏枯竭、溫室效應持續擴大的問題,日本已要求2020年消費的塑膠中需有25%要來自可再生資源;德國禁止將含大於5%有機物的固體廢棄物做地下掩埋;美國於2002年也開始實施「農場安全和農業投資法」。目前國內在石化產品的應用上佔有極高比例,石油的枯竭將對國內產業造成極大的衝擊,石化產業的轉型也成為當務之急。生質材料相關的積極投入將可望以「低化石碳」含量的生質基礎化工材料供應化工業綠色產品之需,並調整原石化業為「低碳高質化」的化學產業,找到國內產業發展新方向與契機。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成立大會,除舉辦數場精采的專題演講之外,明基電通、遠東新世紀和宏力生化科技等公司也共同展出生質相關製品。工研院材化所也展示生質材料相關的研發成果,例如生質合膠ICT Housing組件、PLA擴散板、生質光阻、木質素應用產品等。

王先知 成立 腎臟病針劑 公司

工研院 今年要催生十家公司【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14.02.17 02:21 am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工研院繼去年技轉及衍生達創紀錄的九家公司,吸引包括台肥(1722)、味全、漢磊等企業爭相投資入股後,他預告,今年將會新成立超過十家公司,其中包括由兩名工研院副所長級主管率隊,所成立的二家新創公司。蔡清彥表示,工研院自2011年鼓勵創新創業,三年來成果逐步展現,去(2013)年技轉及衍生公司達九家之多,已創下歷年新高紀錄,也讓三年來的總累計新創公司數達19家。他並透露,目前院內排隊接受「商業化諮詢委員會(CAC)」輔導的衍生案有40餘件,預料這二年都將會是成立新創公司的高峰期。有鑑於新創公司的產業風險性相對大,蔡清彥大聲疾呼,期盼台灣的大企業家能多投資台灣的新創事業,發揮協助為台灣經濟尋找成長引擎的動力。展望今年衍生的新創公司,其中由曾任工研院生醫所副所長、現任生醫所資深總監的曾錙翎,將成立針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做「生物標記檢測服務」的新創企業,已先在開曼成立境外公司、取得國際認證,並已接獲海外訂單。這家新創企業,初期額定資本額目標為2億元,目前已成功募集八成資金,獲得國內電子、生技廠商的踴躍投資,規劃今年3月在台成立公司,由曾錙翎出任新創公司總經理,進駐工研院育成中心。另外,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王先知,將率領近十人的團隊,在今年第2季,成立生產慢性「腎臟病缺鐵性的治療針劑」。目前已完成專利布局及動物實驗,並展開新創公司的募資作業。規劃第2季成立衍生公司,即可展開人體臨床實驗工作。【2014/02/17 經濟日報】

東洋持有智擎約28%/ 想像空間 !

神隆東洋 打造生技航母【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2014.02.17 02:36 am 台股生技族群不乏旗艦型公司,其中體質扎實的包括抗癌原料藥龍頭台灣神隆(1789)、大型生技製藥集團台灣東洋、以及喊出要轉為生技旗艦公司的F-康聯。法人指出,這類生技旗艦公司,其策略都是要打造開發、製造到產品一條龍模式,或以橫向併購方式成立生技航母,囊括最大的綜效、創造最大效益。台灣神隆聚焦抗癌原料藥的開發、製造,該公司成立於1997年,由曾任美國Syntex藥廠副總的馬海怡領軍創辦,背後大股東則為泛統一集團,持股約六成。近年神隆不僅位居全球抗癌原料藥龍頭,生產基地也橫跨兩岸,主要客戶都是全球前20強的製藥大廠。神隆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去年營收逾50.88億元,而稅後純益則來到12.73億元,即使近期股本膨脹,但每股稅後純益也有1.88元,刷新歷年營收、獲利紀錄,雙創新高。展望今年,馬海怡表示,將繼續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推出七項新產品,因此,今年營運也將繼續衛冕。再看台灣東洋,公司自1984年由林榮錦接手後,營運日漸進入軌道,近年在兩岸拓展公司版圖,也屢屢告捷;另外,公司在轉投資部分也受到矚目,其中,智擎的抗胰臟癌新藥產品在美國的臨床進度提前,有機會在下半年申請藥證,明年藥品上市挹注營收,而東洋持有智擎約28%,將同步受惠而受到矚目。至於,F-康聯是大陸回台第一上市的藥品通路商,近期創辦人李欣也喊出要轉型為生技旗艦,而受到矚目。F-康聯近年以代理自天津藥物研究院的肝藥「代丁」而營運鵲起,並陸續在大陸進行藥物通路的購併,也轉進兩岸其他生技領域,如血液、檢驗試劑、醫材等,雄心不言可喻。【2014/02/17 經濟日報】

IMS..全球藥品規模: 2017年1.2 trillion(美元)

生醫特攻隊 吹響進攻號角【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2014.02.17 02:36 am 馬英九總統日前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是未來二年全力拚經濟重要著力點,國際醫療可在當中扮演關鍵角色,政府將催生五家旗艦型生技公司,激勵近來生技族群再吹響進攻號角,吸引市場投資人與法人關愛目光。 法人指出,台灣醫療產業發展迅速、技術獲得國際肯定,不少生技公司具國際級競爭力,尤其在新藥像是神隆、基亞、東洋、晟德、台微體、安成藥、F-康聯、醣聯、美時、智擎等十家公司,都有機會成為政府扶植重點。馬總統指出,政府希望藉法規鬆綁,帶動周邊生技產業發展,加上藥品、醫材透過跨國合作,整合關鍵技術供應鏈,希望在2020年能達5,000億元規模,並催生五家營業額破百億元的旗艦型生技公司,政府與民間將全力配合。生技次領域中,以新藥、原料藥、學名藥組成的藥物次族群產值最大。根據研究機構IMS Health的統計與預估指出,全球藥品市場規模,由2011年的9,555億美元,將一路成長至2017年的1.2兆美元。神隆是MSCI台灣成分股中唯一生技製藥股,為國際資金配置台灣生技股的必然首選,包括大和資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麥格理等重量級外資券商,紛紛給予「優於大盤」與「買進」投資評等,可見神隆在台灣生技製藥領域的地位。德意志認為,神隆在全球活性藥物(API)領域極具領導能力,預估神隆2013年至2017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成長力道強勁。摩根士丹利證券大中華區醫藥行業董事總經理暨高級研究分析師李彬,則率先喊進具藥物、醫材、通路等多重營運引擎的F-康聯。大摩指出,F-康聯在中國建立龐大醫院網路,並擁有肝炎藥物專利權,估計2012年至2017年營收、獲利年複合成長率均為雙位數。此外,F-康聯轉投資興櫃法德藥,累計持股3,000張以上,潛在獲利逾5億元;持有安成藥逾千張,帳上獲利也近4億元,轉投資獲利可觀。國內最大藥水製造廠的晟德,除本業有一定地位,也具轉投資收益優勢。日盛投顧指出,台灣老藥廠的轉投資陸續開花結果,晟德持有智擎、永昕、永信、東洋、台耀、東源等公司,其轉投資價值備受市場關注;晟德本業則以CNS藥水成長,彌補小兒科藥水滲透率的瓶頸,給予「買進」投資評等,目標價81元。【2014/02/17 經濟日報】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