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4, 2015

科技會報 丁詩同 (副執秘): 2015台灣生物經濟發展方案 (10月前完成) !!

生技寒冬已過 投顧喊進5 2015/09/14 10:23:30 (中央社記者羅秀文台北2015914日電)近期台股回穩,加上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釋出利多,台灣工銀投顧看好生技股反彈,喊進浩鼎(4174)、中裕(4147)、智擎(4162)、東洋(4105)、南光(1752)5檔。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行政院「2015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3天議程已於9日圓滿落幕,會後行政院院長毛治國表示,生物經濟將是繼電腦網路之後的重要世界競爭熱點,政府藉由「台灣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的推動,目標朝向2020年達到3兆元經濟規模。在產業焦點方面,因應人口老化的健康福祉需求並追求平衡產業結構,行政院產業策略聚焦「藥品及其服務、醫療器材及其服務、健康照護、食品及農業」5大領域的產業發展,精進產業化技術、充實人才、調適法規、完善資本環境,規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推動措施,同時藉著健康照護的服務模式的建立,帶動多元化領域及產業茁壯。此外,BTC與會委員針對法規、人才、選題與資本市場等提出加速新藥、新醫材在台上市審查等多項建議,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書丁詩同表示,行政院將逐一檢討及研商,預計10月底前提出「台灣生物經濟發展方案」。台灣工銀投顧表示,台股近期在國安基因進場護盤與政策救市下,824日見到波段低點後,一路反彈近千點,生技股也帶動,櫃買中心生技醫療指數(OTC41)910日帶量站上季線142.9點,來到143.38點,短線有機會挑戰半年線153.68點。台灣工銀投顧指出,BTC會議對生技業釋出利多政策,加上近期立法院有機會修改並三讀通過證所稅修正案,可望驅動生技新藥股再攻一波,首選有授權合約、即將解盲或業績展望佳的個股,建議買進浩鼎、中裕、智擎、東洋、南光5檔,目標價分別為45215520810852元。

藥害救濟15週年/ 療效不等性通報 仍需努力

滕西華/學名藥品質的管理失靈與失信 2015-09-11 10:11:50 近日,一些基層醫師們頗感憂慮,「藥品差額負擔」引起的原廠藥與學名藥療效之爭,許多病人拿著藥袋來問,吃的是原廠藥還是學名藥?或是乾脆直接要醫師替他換成原廠藥。民眾哪裡知道原廠藥和學名藥的差別,這場紛擾,說穿了,都是政府咎由自取!讓學名藥蒙上汙點的,是政府的失信於民與失靈輕忽!原廠藥是外國廠的藥嗎?台灣藥廠都是學名藥嗎?其實不然,台灣也有些原廠,只是學名藥廠居絕大多數,國內也有些外國的學名藥。

學名藥 是原廠藥逾專利期後,原廠必須公開當時申請專利時的資訊,如藥品化學主成分等配方,其他合格藥廠就可以尋此生產化學成分相同、劑型、劑量相同的學名藥,因此又稱非專利藥。學名藥生產上市前,必須經過BA/BE(生體可用率/生體相等性)試驗。以白話文來說,也就是必須經過人體試驗,證明與原廠藥有相同療效,經食藥署審查核准後上市,並申請健保價。所以,若無例外,照科學上道理,學名藥的療效應該要跟原廠藥相同!全球健保或是健康服務系統,都會鼓勵或仰賴購買、使用學名藥,以降低財務成本。以台灣來說,我們現行健保給付的16000多種藥品品項中,學名藥品項數佔了九成以上,以處方的市場佔有率來說,門診醫師處方的藥品中,約六成五左右是學名藥,也就是說病人們吃的每100顆藥中,就有約65顆是學名藥,對國內醫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名藥如此重要、如此不可或缺,所以政府必須透過積極管理品質,確保所有核准的學名藥與科學理論基礎上的一致。那麼,政府有沒有努力過?從歷史看起來是有!食藥署資料顯示,我國政府推動國內藥廠優質化,第一波自民國71年推動藥品GMP制度,因此從當時的500餘家藥廠,過程中淘汰體質不良廠商,使藥廠減少至211家,爾後續推國際GMPPIC/S GMP等作業,截至104827日,食藥署網頁公佈通過PIC/S GMP的西藥製藥廠、原料藥廠和醫用氣體廠共計166家。而民國97年底全國藥政會議後,除了與國際接軌的PIC/S GMP,必須於10411日全面實施外,進一步宣示賡續推動的藥品品質國際化策略。其中較為媒體關心的有:104年藥品全面標示賦形劑、108年起全面使用DMF原料藥(drug master file,簡單可說是藥品原料履歷等等,而即使在有雜音下,健保仍花了數十億同時在促進並鼓勵國產學名藥,棒子與蘿蔔並進,健保不但調升符合PIC/S GMP的學名藥價格,使部分學名藥的價格甚至高於原廠藥。進一步於民國103年實施與原廠藥「同成分、同品質、同藥價」的政策,而未能通過PIC/S GMP者,祭出自10411日起不予給付的棒子。然而,即使是我們要花六年才能全面實施PIC/S或進行賦形劑標示,或是不懂為什麼要十年才能夠有藥品DMF?但,這看起來仍是很上進的政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是努力不夠嗎?首先從PIC/S GMP品質管理失信談起,是以第一波食藥署在1021月執行GMP查廠時,發現高達3841項藥品與許可證內容不一致等「與處方不符」的情況,比如說仿單(藥品說明書)或包裝改了、賦形劑變更等等,最嚴重的是應執行BE(生體相等性)試驗而未作,這類藥品至少介於33-54項之間,上市超過15年藥品者超過半數。經民間團體披露之後,食藥署非但未能要求相關產品停售下架或是廢止許可證,反而放水,違反法規以公文解釋准予是類藥品以「臨床使用經驗來取代BE」,因此只要上市五年,沒有通報重大藥物不良反應或是療效不等(意即民眾沒有被通報吃出問題),就能「就地合法」,而如果是98年以後上市的,還可享有「兩年內」補做BE的「法律假期」優待,而且補做期間還能照樣販售該藥品。此外,此波涉及需作BE試驗者部分為賦形劑變更,加上我國賦形劑全面標示的要求尚未全面實施,即便在專家多方呼籲、警告賦形劑會影響療效,甚至過敏與致死案例時有所聞下,食藥署仍悖離專業信賴,堅稱賦形劑的變更不是大事,「藥品安全無虞」,不一定要重新執行BE,還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管理上自廢武功,而且對違規者多方寬容,失去民眾信任!無獨有偶,此波最後確認應重新執行BE33項藥品中,竟高達九成以上為PIC/S GMP廠商製造,佔當時PIC/S GMP總認證家數的15.8%,甚至有單家PIC/S GMP廠違規藥品就佔了13項,第二名是7項!兩家PIC/S GMP廠就包辦了六成違規藥品,PIC/S GMP最重視的製程品管、原料管理等全部失靈,但食藥署仍然再度輕縱,自己為PIC/S GMP認證蒙上陰影,同時波及民眾對政府PIC/S GMP的信賴,也危害了其他守法的PIC/S GMP藥廠的信譽。第三波則是因食藥署規定,未能於104年取得PIC/S GMP認證之藥廠,不得繼續生產販售藥品,健保署亦於101年發佈新聞稿,投入至少22億元鼓勵國產PIC/S GMP的藥品給予支付誘因外,並自10411日起,不再給付非PIC/S GMP的藥品,然而到了10411日,健保發現仍有7215個品項藥品不符PIC/S GMP,藥品適應症遍及民眾常見的皮膚、消化道及代謝疾病、抗生素、心血管、泌尿道與賀爾蒙、抗腫瘤與免疫調節、骨骼、肌肉、神經、呼吸、睡眠等14大類,政府卻做出自我打臉的動作:可以持續給付!三度政策失信於民!緊接著是讓民眾徹底懷疑國產藥品「PIC/S GMP認證、品質不保證」的事件,則是前一波諸多藥廠使用食品級或工業級等,非有藥品使用原料核可證明的碳酸鎂、碳酸鈣製藥,甚或立法院質詢時,都有立法委員質疑「門神」說,証明食藥署品質管理的難以信賴。而遺憾的是,幾次的國產藥廠所出現的嚴重違法事項,不僅罰則輕輕帶過,更是沒有一家PIC/S GMP藥廠因此被撤銷認證!此次逾專利期原廠藥的差額負擔政策,猶如是讓民眾對國產學名藥失去信賴感的最後一根稻草,典型的「三番二次」失信於民的政策!而品質管理的另一端,同樣令人憂慮!此次逾專利期原廠藥的差額負擔的爭論中,出現許多醫師向媒體透漏臨床使用經驗上的學名藥療效疑慮,雖有學者表示不贊同,且依照科學論證,似乎不應有原廠藥與學名藥的療效之爭,老實講,筆者也無法得知箇中奧妙,但有許多達官貴人、醫藥體系內部的人,偏好原廠藥的現象也是不爭的事實。然,客觀的從藥品上市後的幾個監視方式,我們也有理由懷疑,我國上市後的藥品品質管理可能也失靈。從前面談到的「藥品不良反應」說起,我國訂有藥害救濟制度,今年適逢15週年,顯著的藥害(如嚴重副作用),臨床醫師們大概都比較能夠發現和通報,因為病人能夠獲得救濟,也降低醫療糾紛(詳見食藥署新聞稿);然而另一個「療效不等性」通報可能就沒有那麼理想,通報制度對臨床醫師也不夠友善,若病人使用學名藥出現病情不穩定,醫師是否會進行療效不等性的通報呢?還是直接換成原廠藥了事?如果發現病人從A藥換成B藥時,發現B藥的療效似乎不如A,可能就要通報療效不等,但許多臨床醫師要通報時,可能阻礙相當多,如醫院或許擔心衍生醫療糾紛、或是直接怪罪個別醫師的能力有問題、或是擔心政府進一步調閱其他病歷等,也不鼓勵醫師通報,而病人的病情變化,當然也不一定跟藥品的療效有直接關係,加上很多文件要填,所以通報率不高。使得臨床上不易發現學名藥是否有藥品療效的疑慮,所以有些醫師,乾脆就直接使用原廠藥,降低風險,而如果政府主動對上市後的產品抽驗不足,品質的監測就只能是很後端和被動。另一個機制是不良藥品的回收系統,以立法院預算中心102年針對食藥署的評估報告指出,食藥署自99年起至101年從藥品不良反應通報中,應該回收之藥品,回收率多數低於50%,低於10%、甚至0%回收率的多有所見,部分藥品甚至來不及回收完,民眾全都吃下肚了。政府一再失信和失靈,導致民眾對國產藥廠信心動搖。我們國家究竟是要有100多家藥廠,但是其中有良莠不齊,任由劣幣驅逐良幣?還是要花時間和力氣留住、扶持和獎勵優質的本土藥廠?品質的追求永無止盡,優化的過程確實會影響廠商的經營策略與成本,但即使是6年或10年的準備,台灣仍有部分藥廠短視近利,只看有限的國內市場,或是長期以拖待變,能賣多久是多久,不願花成本改善製程環境。但也有廠商相當重視品質的追求,欲放眼國際,品質自我管控比政府還嚴謹,兩者如何相提並論?民眾或是醫師能夠分辨兩者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賠本的生意怎麼會有人做!品質升級的過程必會增加成本,包含原料上的要求,政府應當積極協助、甚至提供經濟上的誘因,給願意花成本去改善並配合真正品質提升的廠商,而不是掩耳盜鈴,一再縱容違法廠商,讓幾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只以學名藥與原廠藥的三同政策(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或是提高PIC/S GMP的健保給付,去拉抬、去跟民眾或醫師保證學名藥的療效,顯然不太有用,更別說對學名藥是弊多於利的差額負擔政策。我們確實需要學名藥,然而提供國人優質學名藥與健全學名藥市場,不能只是個口號!

雷虎生技 法人(秀傳)董事 黃意婷 退/ 柯王正 接 !

雷虎生技:本公司公告法人董事代表人異動 鉅亨網/鉅亨網新聞中心-20150911 上午08:40 第三十四條 第61.發生變動日期:104/09/102.法人名稱:秀傳醫療社團法人3.舊任者姓名及簡歷:黃意婷4.新任者姓名及簡歷:柯王正5.異動原因: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6.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102/06/20~105/06/197.新任生效日期:104/09/108.其他應敘明事項:

杏一 門市灑點 進軍 長照/社區健保藥局/電商 !!

杏一前8月營收增7%;擬拓社區藥局業務、發展電商 MoneyDJ新聞 2015-09-11 08:24:0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醫療健康連鎖門市杏一醫療用品(4175)公告8月營收為3.11億元,年增2.43%、月減1.37%,累計其前8月合併營收為25.01億元,年增7.16%。公司表示,儘管台灣消費市場雖然低迷,但醫療保健相關產業仍持續穩定成長,在跨入社區展店之後,也思考新增社區藥局業務,另在電子商務部分也會選擇適合產品進行發展。 杏一表示,去年積極擴充門市據點之後,今年進入收成期,帶動今年以來營收重回成長軌道,上半年獲利創下新高,EPS2.47元,預期第三季營收將持續成長,公司對今年業績掌握度相對樂觀。 在社區藥局部分,杏一指出,近年公司積極延伸觸角至社區,開設社區門市,未來將跨入社區健保藥局經營,其對銀髮族長期照護有其必要性,公司將透過自行招聘藥師設立藥局,另也不排除併購加速學習曲線。在電子商務部份,公司則表示,近年學習透過網路經營會員,並且進行商品銷售,認為網路有其便利性,只是法規對於醫療用品網路銷售有其限制,公司會選擇適合商品來進行銷售。

林榮錦 力拼 BTC政策方向: 培植台灣本土300億旗艦公司!!

併購效益 晟德明年營收衝百億 20150911 04:10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晟德(4123)併購澳優乳業效益發威,自結8月營收一舉突破10億大關,法人預期,隨著澳優營運結構調整,業績開始起飛下,將帶動晟德明年營收突破百億元,是製藥業首家躋身該門檻公司,可望在2020年前衝破300億元。改寫製藥業新高紀錄的晟德,8月營收10.48億,月增率1040.38%,年增率1262.02%;累計18月營收16.76億元,年增率185.54%。晟德董事長林榮錦表示,8月業績除了本業的水劑外,還有持股都達45%的澳優乳業和豐華益生菌,其中有9.5億是來自於澳優挹注。不過,由於晟德是以每股約3元港幣收購澳優,但因澳優每股資產約1.5港幣,在尚須約5年攤提下,短期內澳優對晟德獲利挹注不大,但卻有現金流可貢獻。林榮錦說,晟德目前加計友好夥伴共持有澳優60%股權,由於澳優已完成百分之百收購荷蘭澳優,在營運體質調整,並擁有羊奶乳源下,目前也積極啟動併購計畫。林榮錦表示,澳優乳業已定位為全方位的特殊營養品平台,預計2025年之前至少將再併購年營業額5千萬至1億歐元的歐美日公司,將產品擴及到一般嬰幼兒奶粉、老年人及病人特殊營養品產品線,目前已經有23家國營乳業公司在洽談中。另外,為因應並穩定中長期的品牌發展及市場經營,澳優也將提高自有品牌占比至65%,預期2020年時全球營收可望突破12億歐元(約人民幣86億)、大陸占56億歐元(約人民幣3643億),且將是一家全球嬰幼兒奶粉第一大領導品牌,占有羊奶的50%市場比率及2%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比率,是大陸及美國第一品牌;而有機嬰幼兒牛奶粉則是全球前五大,有機牛奶粉市占30%及5%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比率,大陸成為前三大;而一般嬰幼兒奶粉在大陸名列前十大。林榮錦表示,今年BTC議程,政府規畫將在2025年扶持3家營業額達300億的旗艦公司,晟德在澳優全面搶進全球和豐華的強勁成長下,將力拚在2020年即達標300億營收。(工商時報)

口腔幹細胞之父 施松濤 領軍中美口腔干细胞峰会论坛!!

中美口腔干细胞高峰论坛在宾大沃顿中国中心举办2015-09-14 09:42: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劲]华声在线讯(记者 李劲)912日,中美口腔干细胞研究峰会论坛在北京举行,全球口腔干细胞领域领军人物和青年学者汇聚宾大沃顿中国中心,共同研讨中美口腔干细胞理论研究、科研转化及临床应用方面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对国际首家、世界最大的以GMP为标准实施的口腔干细胞库应用前景给予高度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教授和与会权威专家一致看好中国同仁在口腔干细胞临床转化和应用发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和宽广未来。据悉,本次中美口腔干细胞峰会论坛由宾夕法尼亚大学首次与中国顶尖口腔院校首次合作举办。未来三年宾大将继续设立专项资金,将在国内举办口腔干细胞及口腔相关研究的峰会,共享干细胞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希望将显微镜下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到临床应用,在组织再生、免疫调节等方面让更多人受益。 据了解,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往的合作峰会多是邀约日本、欧洲等国际友人参会,然而鉴于中国近十几年来在口腔干细胞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丰硕成果,此次与国内知名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当日峰会的演讲者有宾大副院长DANA GRAVES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王松灵教授、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陈智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周永胜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金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蒋欣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刘怡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周彦恒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施松涛教授,同时与会人员还有四川大学陈谦明教授等都是口腔干细胞领域的医学权威和学科领头人。正如施松涛教授所言,中国在口腔干细胞领域方面的临床转化和应用之所以取得了领先于全世界的水平,得益于科研院校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中外合作共享共建机制的确立和推进。今天的我们,只是在口腔干细胞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点点可喜的成就,期待青年学者们肩负重任继续科研攻关,方能在未来实现大规模的临床转化和应用,并惠及全球亿万家庭。在此次宾大主办、口腔干细胞库承办的口腔干细胞峰会论坛,特设颁奖环节,旨在激励在口腔干细胞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和青年学者能继续引领世界,走得更远。从中美口腔干细胞峰会论坛与会专家的分享中获知,目前口腔干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牙髓再生、医治骨创伤、口腔正畸等方面有明显效果。同时,口腔干细胞属于间充质干细胞,而且是活性最强的间充质干细胞,而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已经治愈了顽固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00多例,未来干细胞的应用很可能率先攻克癌症,血癌、肝癌将不再单纯依赖药物和手术治疗,很可能借助干细胞的技术而得到根治。此外,干细胞将在延缓衰老和美容方面有更大市场。作为承接临床转化和应用的关键节点和必要环节,全球最大、国际首家以GMP为标准实施的口腔干细胞库应运而生。口腔干细胞库CEO张建国称,首期坐落于北京昌平区北大医疗产业园的口腔干细胞库年存储约达17万人的牙齿,出于对市场前景的看好,以及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拜博口腔医疗集团、赛德阳光等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广,口腔干细胞的存储将发生指数级的变化。张建国先生表示,在上海即将创建更大的口腔干细胞库,届时年存储量将扩大至180万人份,为提升存储质量、惠及更多国人,口腔干细胞还将在武汉、成都、广州等城市落地。宾大912日主办的中美口腔干细胞峰会论坛,向我们强烈传递出这样一个讯息:口腔干细胞的科研和临床应用必将成为临床医学的革命性创新,让我们一起见证奇迹,未来,已来。

乳牙創造再生奇迹 國內首家GMP級口腔幹細胞庫落戶北京 北京新浪網 (2015-07-26 10:16) 國內首家GMP級口腔幹細胞庫落戶北大醫療產業園 中新網726日電 中國首家GMP級口腔幹細胞庫725日在北京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醫療產業園落成。該醫學項目由「世界口腔幹細胞之父」、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牙醫學院口腔分子生物繫系主任施松濤教授領銜,得到科技部資助。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北京大學泰盛口腔醫學發展基金》,由園區的北京泰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運行實施。口腔幹細胞庫將為中國每一個家庭帶來健康的再生保障,創造再生奇迹,從孩子掉的第一顆牙齒開始得到護佑。口腔幹細胞優勢無可比擬,其活性比自體骨髓幹細胞強三倍,因取材方便安全、免疫排斥和交叉感染風險小、功用別於臍帶血幹細胞,故醫用價值極大。可用於修復缺損牙齒及牙齒再生;可治療免疫系統疾病,如足癬、白癜風、濕疹、多發性硬化症、二型糖尿病、脂肪肝、老年痴呆症等;可促進皮膚傷口愈合及再生,延緩衰老;或可治愈失明。此外,牙齒幹細胞還可治療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燒傷、中風或軟骨受損等。

口腔幹細胞的醫用價值 作為國際口腔醫學界知名科學家和全球華人口腔醫學研究會會長,施松濤教授告訴記者,乳牙作為人體自然脫落的器官,乳牙中提取的幹細胞活性很高,如果孩子錯過了臍帶血的存儲,那麼別再錯過存儲他人生保障的最後一次機會。施松濤教授特別指出,口腔幹細胞目前最有效的採集源是,兒童的乳牙,和20歲前青少年的恆牙和智齒。

「世界口腔幹細胞之父」施松濤教授 記者獲悉,作為世界領先、國內首家GMP級口腔幹細胞庫(www.kqgxbk.com),其技術平台匯聚國內外頂尖醫學專家聯手打造。除了國際口腔幹細胞首席科學家施松濤教授,還有免疫技術顧問孫凌雲教授、組織修復及再生技術顧問金岩教授、著名兒童口腔專家葛立宏教授,以及來自北京口腔醫院的專業科學顧問周彥恆教授、張益教授、欒慶先教授、華紅教授、葛立宏教授、秦滿教授、譚建國教授等人。據了解,當日出席口腔幹細胞庫落地暨北京泰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業典禮的嘉賓:除了施松濤教授,還有泰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張建國總經理、科技部國際合作司靳曉明司長、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司續超前副司長、教育部科技司代表、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辦公室黨委辦公室肖淵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科研處樊建軍副處長、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黨委書記周永勝書記。此次幹細胞庫落成典禮現場,還邀請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陳萬軍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金岩教授、南京大學附屬鼓樓醫院孫凌雲教授、四川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陳謙明教授、大連醫科大學吳英傑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劉怡教授、以及北大口腔醫院的周彥恆教授等人。(中新網健康頻道)

成大 串聯東南亞大學 合作學術/臨床實驗/醫材行銷 !!!

建立產、學、研界國際合作網絡 東南亞健康照護產業未來展望與經濟發展國際培訓課程 成大登場 中央社-20150824 下午15:13(中央社訊息服務20150824 15:12:44)東南亞區域經濟發展快速,對健康、環保等議題日益重視;學術能量、產學合作成效俱佳的成功大學即日起舉辦為期一週的「東南亞健康照護產業未來展望與經濟發展國際培訓課程」,泰國、越南、印尼等大學高層、教授齊聚交流並學習台灣醫療照護、醫材研發以及環保等學術成果與實務;成大表示,要以自身學術能量,協助國內產、學、研界建立起國際合作網絡,營造有利的合作環境,帶動區域健康科技與經濟發展。「東南亞健康照護產業未來展望與經濟發展國際培訓課程」今天在成大成功校區圖書館B1會議室舉行開幕典禮,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緬甸、越南、孟加拉、印度等都有大學教授與會,成員包括泰國Mahidol大學副校長Prof.Banchong Mahaisavariya、越南胡志明市工程與教育大學副校長Ngo Van Thuyen等;成大校長蘇慧貞、科技部生科司司長蔡少正、成大前瞻醫療器材中心主任蘇芳慶、成大環工系系主任李文智等重視此一國際培訓課程均出席開幕式。成大校長蘇慧貞致詞指出,成大在學術研究上有很好的成績,產學合作績效佳,亦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成大樂於將學校的優勢、強項與國、內外產、學、研等單位分享,以期創造出產業新價值。蘇慧貞校長表示,10年來成大透過「台灣與東南亞大學校長論壇」與東協各大學建立起合作關係網絡以及堅實的情誼,成大舉辦的「東南亞健康照護產業未來展望與經濟發展國際培訓課程」,邀請東南亞區域發展中國家醫材、環保等領域學界人士來台參與工作坊,一方面要推廣台灣的經驗,協助東南亞發展醫材、環保等產業,也希望帶動相關的交流;另外,也要幫助台灣產業走入國際,逐步架構出成大、台灣對世界的影響力。蔡少正司長指出,醫療器材是台灣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 2015年台灣醫材產值約850億台幣,預估2020年將達到2300億台幣;除台灣外,世界各國都很看重視此一產業,投入大量資源研發以及拓展新市場,東南亞地區是很受重視的區域,台灣有紮實的IC產業,除了發展醫材產業外,還可以朝國際「試製」中心發展,測試國內、外學術或產業界研發的原型醫材產品,如此一來,不只協助台灣產業拓展東南亞地區的醫材市場,還可藉由「試製」中心與歐美先進國合作,進軍東南亞市場,進而拓展歐美市場。前瞻醫材中心主任蘇芳慶教授表示,「國際研習課程」的重點之一在人才培訓,參加課程的都是泰、馬、緬甸等東南亞地區大學的資深講師,另外也邀請界業人員與會一起分享經驗,課程結束後可望延伸出學術合作案、臨床實驗、醫材行銷等實質效應。經濟發展,工業成長相關廢棄物排放等對土壤、地下水不免帶來壓力,台灣在土壤、地下水整治等環保議題,累積230年的經驗與技術,成大也在相關領域上投入許多的研究,並獲致優良成果,將在國際研習課程上介紹給與會人士。成大環工系林財富教授表示,為期一週的研習除了交流、人才培訓外,還會帶領大家參觀污染整治廠址,介紹整治成果,讓東南亞地區認識台灣在土壤、地下水污染相關的領域的環保努力與成果,也希望新興國家都能重視環保,以利人類、地球永續發展。訊息來源:成功大學

晟德營收拼300億/ 益安布局醫材投資銀行/ 永昕 捨CDMO定位新藥開發 !!

晟德將重整集團轉投資公司 1-2年內見成效 鉅亨網/鉅亨網記者李宜儒 台北-20150911 上午09:40 晟德(4123-TW)董事長林榮錦表示,集團公司則將進行資源整合與業務定位調整,例如永昕(4726-TW)將從CDMO(接受客戶委託生物藥品研發生產),轉型為新藥開發,醫材廠益安(6499-TW)則計畫要從純醫療器材廠,發展成醫材與醫材投資銀行並行,預計1-2年內就會見到集團公司重整的成效。林榮錦指出,他對集團公司的要求是,產能不要再擴大,只要能夠維持正向現金流即可,重點是要朝向調整產品組合,找出CP值最高的產品,因此才會決定重整。林榮錦表示,目前規劃有些子公司要合併,有些則是業務調整,將待下次董事會正式定案。晟德近幾年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在併購中國第一大進口羊奶粉製造商澳優乳業澳優乳業(1717-HK),林榮錦指出,目前已經持有澳優乳業60.55%股權,其中晟德集團持有45.45%。也因為取得澳優乳業的實質主導權,晟德8月營收開始認列澳優乳業營收,因此一口氣跳升到10.48億元的單月歷史新高,其中澳優乳業就佔了其中的9.52億元。法人估計,未來晟德單月營收都將從10億元起跳,晟德明年營收即可望突破100億元大關。林榮錦更設定,2020年營收要挑戰300億元大關。林榮錦也指出,併購澳優乳業對晟德營收有助益,不過根據會計原則,因為晟德是以每股3港元併購澳優乳業,與該公司的每股淨值1.5港元還有價差,這部分的落差,將分5年進行攤提,因此合併後的前3年獲利效益不會馬上顯現然而整體來看,仍朝正面發展。對於澳優乳業的發展規劃,林榮錦表示,澳優乳業目前擁有2.5萬家的母嬰店通路,其中有1.5萬家是活躍的,未來希望能將活躍店增加到2.5萬家,並在增加特殊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營養品銷售。;第二階段則是要啟動歐美市場的優質品牌併購,以及在美國及澳洲收購羊奶,以引進中國市場。

BTC政策股!! 300億元標竿藥廠(晟德&安成藥)

BTC政策利多 生醫股奮起 20150914 04:10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大放利多,將加速新藥、新醫材的審批,且給予創新藥優渥健保價,而學名藥和原廠藥的價差也可望和緩中,帶動類股重回多頭懷抱,智擎(4162)、中裕(4147)、順藥(6535)、晟德(4123)和南光(1752)等有機會領軍。利多不斷的醫類股,最近才因「基亞條款」鬆綁利多暖身,而後又有BTC政策加持,閣揆毛治國喊出生物經濟產業2020年產值拚3兆元,製藥5年內產值達1,000億元,醫材產值目標2,400億元,且在2025年將扶持3家年營收達300億元的標竿藥廠,激勵類股股價有逐步活絡現象。法人認為,新藥最適合做為生技轉型火車頭BTC委員建議,應建立新藥及新醫材審評制度的綠色通道,以台灣為第一上市的創新藥品健保核價給予較優渥價格,而適用生技新藥條例的高風險醫療器材放寬至需要臨床試驗的醫材下,也將讓新藥和創新醫材公司成為大贏家。其中,已申請藥證的智擎、完成三期解盲且將在近期申請藥證的順天,是最大受惠股;而完成歐盟三期收案的藥華,進行三期小臨床的中裕和明年3月前解盲的浩鼎,都有機會因新藥加速審批受益。醫材股中,益安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LAP-A01)、腹腔鏡手術縫合器材(LAP-C01),將力拚第4季向美國FDA 510K)醫材上市申請,並啟動洽談授權或共同合作開發等策略聯盟機會;而環瑞醫主打Swissray品牌的數位X光機也開始在海外上市,目前正積極投入兒童數位X光機的開發。另外,已申請健保價的太景,受惠BTC委員加持,太捷信可望取得較高的價格,做為進軍大陸和未來海外上市的參考價。學名藥股中,儘管不是BTC的重頭戲,但在國外專家力挺下,政府已考慮採取價量協議機制,亦即在一定採購額度數量內,核給較高藥價,如此將對利基型的南光有利。至於要扶持300億元的標竿藥廠,目前以晟德和安成藥最具指標。安成主打的台灣品牌藥,今年已開始進軍美國市場,明年爆發力可期。晟德則因併購澳優乳業挹注,在8月營收已突破10億大關,明年將成為首家業績破百億元的藥廠外,也有機會在2020年就站上300億元。(工商時報)

順天長效止痛針劑 2017布局醫美手術

順天長效止痛針劑 Q4授權 2015-09-14 04:53:53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順天醫藥生技總經理黃文英表示,公司旗下長效型止痛針劑(LT1001)下季將送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申請台灣藥證,最保守估計,一到一年半內核准,最快明年底、最遲後年初可望上市。黃文英說,台灣以外的市場正積極研擬授權中,市場地區包括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希望年底前可以有好消息。黃文英表示,這藥是預防「將要到來的痛,不讓痛發生」,市場空間彈性大。晟德轉投資的順天醫藥生技,研發中之長效型止痛針劑已完成台灣臨床三期試驗之結案報告,試驗數據正面。順藥表示,LT1001於痔瘡手術前接受肌肉注射的病患,其止痛效果顯著優於對照組(安慰劑組)。根據IMS數據庫顯示,2012年全球止痛藥物市場規模遠逾百億美元,而目前市場並無類似長效止痛藥物,換言之,LT1001是首個超長效止痛藥外,從原料藥至生產都由台灣廠商負責。原料藥方面,長效止痛針劑的原料交由台耀生產 ,針劑則是為東洋代工。黃文英指出,未來台灣市場將由順藥自行銷售,而台灣以外的市場將授權出去,目前積極談判中。利基方面,黃文英表示,該產品專攻術前長效止痛領域,目前還沒有競爭對手,且該領域的「市場」具有想像空間。黃文英說,未來申請藥證後,台灣的產品仿單會參考該產品舊式機轉的老藥去寫適應症,希望能夠擴充到大多數的手術,甚至包含醫學美容手術、人工分娩手術等領域。另外,順藥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新成分新藥,進度也同步超前,據悉,該產品是目前全球唯一同時結合溶栓與神經保護功效的研發中創新藥,既能有效打通腦部血管栓塞,亦能同步保護腦組織。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