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1, 2015

台微體TLC599微脂體關節炎用藥PK Flexion Therapeutics

業界首例台微體擬發行ADR 2015-09-21 01:17:25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台微體搶「台美通」,規劃做生技首個ADR。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公司近期董事會已經通過、授權經營團隊規劃在美國執行存託憑證(ADR),暫訂發行單位上限總數為5,550張,換言之,台微體股票將在美國掛牌,藉此打通公司金脈。生技公司近期吹起海外存託憑證,繼安成藥上周宣布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後,台微體也積極評估讓台美資金互通。與安成藥不同的是,葉志鴻表示,此次台微體評估赴美做ADR並非募資,而是拿一成的老股執行,目的就在讓美國的投資人「看見台灣」,提升公司能見度。台微體目前資本額5.55億元,以ADR發行股數5,550張來算,等於股權的10%,目前台微體在外流通股數不足3萬張,比重不小。葉志鴻表示,公司的市值在台灣被嚴重低估,此舉不僅有利公司股票流通性,也將有機會讓公司回歸合理市值。葉志鴻表示,公司有意發行ADR規劃已久,機緣是近期美國前三大券商積極遊說,而提入董事會並通過後,經營團隊也將與美國券商積極評估此事。此外,公司目前仍有20餘億元現金部位,也有房地等資產並不缺錢,毋需發行新股募資。台微體是旅美微脂體技術專家洪基隆創辦,公司今年獲選為公司治理A++榮譽,為上櫃生技公司唯一獲此殊榮者,由於美國投資人重視企業的公司治理,推估台微體因此獲美大型券商青睞,主動接觸,而該榮譽也將有助台微體在美掛牌。 葉志鴻說,若ADR順利執行,未來台微體等於在台美兩地同時掛牌,由於在美有一成的公司股票可供買賣,其交易的活絡程度,也將影響台灣市場的判斷,對公司市值也有提升作用。至於對於公司的估值,葉志鴻說,公司一直以來在國際上都有「做為比較標竿」的對象,譬如,美國有家小公司叫做Flexion,旗下僅有一項產品,即微脂體長效性退化性關節炎用藥,開發進度約比台微體的TLC599超前兩年,市值卻是台微體的四倍,每股約25美元。葉志鴻說,他有信心公司的TLC599在包覆技術與藥效方面,優於Flexion的產品,因此希望公司的估值,在順利登上美國資本市場後,能有所提升,他也將繼續把公司治理帶向高峰。

公司治理A++ 國際廠想提親 台灣微脂體是上櫃生技公司中,僅有獲得公司治理A++殊榮的奇葩,顯示公司資訊透明度是同業中最高;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表示,他與經營團隊銳意讓台微體真正「國際化」,要讓全世界「都看得懂新藥開發」。台微體近兩年歷經生技風暴、股價回檔,市值一度僅剩高檔時的四分之一。不過,大股東之一的股市聞人林滄海無畏生技風暴,去年還繼續加碼增持該公司,目前在台微體前十大股東名冊中,林滄海竄至前四大,持股比重近5%,僅次於國際創投Burrill、永豐餘的上智創投、國泰人壽。據悉,台微體公司時常獲得國際大廠探詢「是否出售」,但多僅止於接觸便未再深談,葉志鴻表示,一般人可能以為台微體姿態高,必定以天價讓買家知難而退,但事實上是,只要價格「合理」,公司從未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性。葉志鴻指出,要國際大廠來併購台灣的生技公司不容易,因為生技圈中,併購只有在三種條件下會發生,除了產品,再來就是技術、通路,其中技術最為關鍵。他解釋,產品可以技轉,不一定要全面收購,因為「喝牛奶不需買一頭牛」,至於通路,台灣市場太小,沒有併購台灣通路的必要,而技術就更是關鍵了,台微體所有產品都是自家獨門技術平台所開發,具有不可取代性。

Flexion Therapeutics is a specialty pharmaceutical company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novel non-opioid pain therapies. The company is currently advancing a portfolio of injectable drug candidate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better and more persistent analgesia compared with existing therapies. Our lead program, FX006, is an intra-articular sustained release steroid injectable in Phase 3 development for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osteoarthritis (OA) pain. We also have two additional product candidates: FX007, a locally administered TrkA receptor antagonist for post-operative pain, and FX005, an intra-articular, sustained-release p38 MAP kinase inhibitor for end-stage OA patients.

As a lean specialty pharmaceutical team, our goal is to cost effectively develop and commercialize novel therapies that will provide safe, substantial and sustained pain relief to the sufferers of musculoskeletal (MSK) diseases, the first of which is OA. We focus on product candidates that provide long-lasting analgesia locally while avoiding systemic side effects.  We also aim to :Mitigate development risk and expedite regulatory timelines to product approval:  We seek to mitigate development risk by selecting product candidates with validated mechanisms of action. Target multiple points in the OA pain treatment spectrum: To maximize the likelihood of bringing products to market successfully, each of our three product candidates targets different elements of the OA treatment continuum. Leverage our management team's expertise: Our co-founders, Dr. Clayman and Dr. Bodick, have significant capability, developed during their combined 35 years at Eli Lilly and Company, in both rapidly progressing new drugs to meaningful clinical proof of concept and in conducting successful pivotal clinical programs leading to regulatory submissions. Our senior management team includes members who are highly capable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drug development programs.

PROGRAMS & PIPELINE

Current therapies addressing the OA pain treatment spectrum have limitations and do not adequately address pain management.  Oral drugs are associated with serious side effects and are eventually ineffective at managing OA pain as the disease progresses. Intra-articular (IA) therapies, including steroids and Hyaluronic Acid (HA) preparations, are generally well-tolerated but provide pain relief that is insufficient or inadequate in duration. All IA therapies approved for OA are immediate-release solutions that leave the joint within hours to days and are absorbed systemically, which may result in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As such, we believ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mmercial opportunity for a portfolio of compounds that deliver significant and durable analgesia to OA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ain in a safe and effective manner.  This starts with treating OA, but extends through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TJA), Our product candidates are designed to deliver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directly to the site of disease, optimizing sustained local drug concentration to yield a durable and clinically meaningful response. Our therapies are also designed to limit systemic exposure to the drugs, which remains a major concern in the many OA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co-morbidities.  A summary of our portfolio and their respective status is below:

FX006: For moderate-to-severe OA Development Stage: Phase 3; get details about ongoing pivotal study from clinicaltrials.gov. FX006, is a first-in-class injectable, sustained-release, intra-articular (in the joint), steroi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OA pain, which has demonstrated clinically meaningful and significantly better pain relief compared to standard of care in a Phase 2b OA clinical trial. FX006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IA therapies by providing long lasting, local analgesia while avoiding systemic side effects.  Some features of FX006 include: Proven anti-inflammatory 505(b)(2) registration pathway Prolonged efficacy Absence of systemic steroid side effects

FX007: For  post-operative pain Development Stage: Pre-clinical FX007 is a preclinical, small-molecule TrkA receptor antagonist designed to address post-operative pain, including patients who have received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TJA).  Some features of FX007 include: Powerful non-narcotic analgesic with validated pain pathway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FX005: for end-stage OA Development Stage: Completed a Phase 2a (PoC) study FX005 is a sustained-release p38 MAP, or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 that has both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In a Phase 2a proof of concept clinical trial FX005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both pain relief and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was very well tolerated. We believe FX005 may prove to be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OA patients with end-stage disease.  Some features of FX005 include: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Disease-modifying potential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孔繁建 中國生技產業政策 很策略&執行力強!!!

孔繁建:台生醫政策 勿綁死自己20150921 04:10 記者杜蕙蓉/專訪 中國加速發展生技產業,持續祭出利多政策,全球最大生技創投-Vivo(維梧)創辦人孔繁建提醒生醫業者,不要輕忽大陸的執行力,而台灣的產業政策要更有彈性,不要綁死自己。孔繁建曾創立三家公司,其中兩家成功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上櫃的健亞生技就是他把矽谷生技公司帶回台灣的代表作。目前Vivo創投已投資上百家公司,約有30家分別在美國、大陸和香港上市掛牌。孔繁建認為,台灣生醫產業目前可選擇的品項不多,但股價已到了理性區,已考慮投資台灣的創新醫材,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如何看大陸國務院公布的44號文件?答:大陸確實很凶猛,一連串生醫產業政策都是很有策略的!目前大陸除了有市場、資金優勢外,政府是傾全力支持,而且執行力也很強,台灣的產官學界不要輕忽大陸攻革的決心!台灣生醫產業的發展,最大困境還是政策太綁手綁腳,限制很多的發展;雖然目前兩岸醫藥協議執行力還是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我認為只要產品夠強,不管是大陸或其他市場都會來招手的,因此,創新研發能量和國際趨勢接軌還是最大的利基!

問:美國生技產業新趨勢為何?答:以創投角度,跨國藥廠和傳統的新藥投資已不再是那麼受青睞,近年美國瘋狂投入免疫細胞療法和基因治療,相關公司第一輪幾千萬美元的募資和上市掛牌都很容易,股價也飆的凶;國內產業界應留意此趨勢,且要多與美國等地區的藥廠或醫材廠策盟,俾以能快速進軍國際。

問:你年年都參加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也都有中肯建言,一度也想投資生技公司,卻認為股價太高沒下手,現在覺得可以投資了嗎?答:目前股價是比較理性了,但可投資的選項不多,與最新生技產業趨勢連結不夠強。不過,政府透過「史丹佛計畫」培養高階創新醫材人才,倒是有些雛型了。

問:Vivo今年有募集新基金嗎?會投資台灣生醫公司嗎?答:年初我們才募集第8個基金,規模是7.5億美元,現已投了大陸、美國等78家公司,台灣目前有在看幾個創新醫材的案子,我希望能多鼓勵台灣年輕人創業。(工商時報)

楊育民 用區公所的親切&效率 期待台灣TFDA & CDE !

讓生技智慧型工業跨大步走…2015-09-21 05:24:34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整理 ■楊育民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剛落幕,今年從「生物經濟」的大方向出發,涵蓋製藥、醫材、食品、農業等,許多產業人士也都加入,產官學都一起來對話,今年的BTC顯的特別熱鬧。大家都在為國獻策,我在這邊也有些想法提出來討論,我認為,台灣未來需要智慧型經濟,而在此之前必須要有所準備,才能打下基礎、因應老齡化的挑戰。今年的BTC會議範圍變得很廣,大家很熱烈發言,這都是好事,但缺點是不夠聚焦。政府既然要發展下個世代的產業,必須一門深入不能魚與熊掌都要。我認為,聚焦在製藥、醫材領域的研發、扶植,還是當務之急。說到聚焦,提升台灣生技的研發能量,是首要課題。台灣生技產業如今在多年的努力下,呈現百花齊放的榮景,國內具有潛力的公司就超過百家,優點是小而美、缺點則是續航力不強,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合併。不過,台灣的產業環境、文化與法規都不支持公司的整併,這與國際產業思維剛好相反,譬如美國,現在全球的大公司,都是經過多次合併的成果,生技公司尤其如此。台灣的文化是,當公司成長到一定程度,就把某些專案分割出來成立小公司,然後再輔導上市櫃。不斷分割的結果是,公司愈來愈多,但規模愈來愈小,這樣的公司產品線少、沒有技術平台,競爭力不足。從法規來看,台灣的稅法對公司合併也不友善,譬如,公司合併後交換股票就有稅務問題,進一步說,雙方即使合併成功,也可能被課一大筆稅額,這將大大地降低了合併的意願。我認為,政府應該成立專責單位,主導國內生技產業的走向,就製藥、醫材等領域,先選出幾個重要的題目,然後把現有的公司分門別類,找出直接可以合併的對象,輔導他們整併,逐漸把小型生技公司帶向中型公司,讓研發能量放大,形成台灣品牌。這幾年,台灣不斷的談人才培育、技術優化、法規放寬、資金引進等議題,是都有所改善,但是產業現況則未見大進步,生技要有競爭力,下一步除了合併,沒有別的選項。我一直呼籲台灣生技產業必須要有一個帶頭的人,來整合各方資源、帶領大家出走出紅海。我們也必須同心協力、目標一致,在這個領導者的策略指導下,有組織、有規劃的前進。這個帶頭的人,我們不妨稱之為生技產業的CEO,他必須能整合國家的資源,並且用國家的資源,來協助產業重組,且把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地分配。國內這樣的人選不多,如今也呼之欲出。生技產業是智慧型的產業,他也將擔負台灣未來50年的經濟動能。行政院雖大力推動生技,但多少年來的科技政委,沒有一個是生技背景出身,即使對生技產業關心,多有心無力、不知如何著手。多少任的科技政委過去,問題依舊。台灣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再沒幾年,就要跨入超高齡社會,這意味具備生產能量的人口比重降低了,相對的青壯人口負擔會加重,因此,國家需要知識導向的經濟,用極少的人來創造大量的財富。這樣的產業,我們不妨稱之為智慧型的工業,而生技就是這樣的產業。我參加BTC的團隊已有多年,能與台灣這麼多菁英一起打拚,我真心感到高興。未來十年,將是生技產業重要的發展階段,過去20年已經有許多生技公司「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逐漸開花結果,下一步我們要更求效率、跟時間賽跑,因此希望政府能繼續加油在新藥法規、政策、管理規則合理藥價上再下功夫,大刀闊斧繼續改善。我前幾天到台北市松山區公所洽公,服務人員的態度和效率讓我感動,當然生技審查是複雜的多,但如果「區公所」都能親切而有效率把事情做好,我們的藥品審查機關也一定辦的到。(本文由Aspen Sciences總裁楊育民口述)

明基材料(陳建志)金三角事業(偏光片.隱形眼鏡.生醫耗材)併購&研發&品牌 分進合擊

明基材披生醫戰袍 開新局 2015-09-21 05:24:27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全球第四大、台灣最大偏光片廠明基材料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受限於友達等主力客戶營運轉淡,下半年偏光板產業壓力不輸上半年,明基材將強化隱形眼鏡、生醫等新事業布局,抵抗偏光片本業景氣轉弱衝擊。 陳建志說,偏光片是成熟的產業,未來包括技術投資、去瓶頸等都持續進行,但不會大手筆擴充產能;至於生醫新事業,將積極拓展通路,不排除任何併購方式,壯大版圖。期望未來三、五年內,偏光片與新事業的獲利比重可以各占一半。明基材為明基友達集團旗下公司,主攻偏光片產品,為面板周邊關鍵零組件。

技術投資去瓶頸 陳建志說,明基材的核心技術是光學材料與精密塗佈技術,希望在核心技術平台上進行「多產品、多技術及多應用」布局,以分散風險,才能走的更穩健、更扎實,不只聚焦在一個產業。明基材目前積極布局隱形眼鏡及生醫耗材等新事業,並劃分成不同品牌在各市場拓展。預計9月下旬,隱形眼鏡推出新系列產品;至於專業醫療則重新聚焦回台灣市場。陳建志說:「我們積極在消費、醫療市場延伸找到新應用,希望未來將新事業的規模衝刺上來,降低對偏光片單一事業的依賴。」陳建志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暢談下半年產業景氣走勢及明基材在偏光片、隱形眼鏡及生醫耗材三大事業架構布局,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對下半年偏光片景氣看法?答:明基材第2季營收37.03億元,季減3.5%,營收守住一定的水準,讓毛利率變化不大,上半年有部分產能轉做新產品研發,因此產能利用率仍趨於滿載,但平均單價(ASP)下滑;下半年壓力也不輸上半年,「大客戶(友達)都已直接進入冬天,明基材怎麼可能還留在夏天」。儘管如此,中國大陸8.5代線面板產能一直開出,長期來看,因為大陸面板擴產快,對偏光片需求大,但大陸的偏光片規模不大,只要終端需求上來,對偏光片後市仍審慎樂觀。

問:如何看南韓等地同業赴大陸投資的趨勢?答:偏光片是成熟產業,明基材一直跟著產業走,持續在做技術投資、去瓶頸,但大規模擴充產能的投資不是重點。現在整體產業也沒有大投資,如果要擴充產能,近幾年明基材製程技術進步很快,未必要大投資,去瓶頸也可達到擴產效果。況且因ITA 2協定,三年後關稅也會降至零,到大陸投資除非享受政策優惠,若單以關稅來看,誘因不大。

力推矽水膠產品問:明基材積極進軍隱形眼鏡事業,旗下品牌「美若康(miacare)」拓展通路的進度?答:明基材隱形眼鏡業務今年上半年成長很高,年增逾五成,目前在台灣有1,100家通路、馬來西亞有600家、新加坡60家,明年第1季有機會進入大陸市場,也可能推進歐洲市場。美若康主打矽水膠產品,在台灣的矽水膠市場是第一品牌。但矽水膠在台灣隱形眼鏡市占僅6%7%,其他國家都是30%40%、甚至60%。比較其他市場,新加坡加上馬來西亞的隱形眼鏡,等於一個台灣市場規模,台灣一年市場約50億元,但星、馬等矽水膠占比約四成,ASP及滲透率都高。台灣消費市場偏價格導向,都用水膠產品,但是其他國家是把矽水膠當做標準產品,因為矽水膠的透氧較好,消費者對矽水膠的接受度高。明基材在台灣6%7%的市場中,市占逾五成,現在很多人要加入矽水膠市場,愈多人加入愈好,因為有助於教育市場。矽水膠不是只有材料,有很多化學製程技術在其中,明基材走過一段不短的路,別人進來也有一段路要走。明基材本月會推出隱形眼鏡新產品,對於矽水膠,明基材的策略是從對眼睛舒適角度切入,訴求透氧、舒適性,現在有很多人把隱形眼鏡當成外觀的一部分,例如彩拋,這市場有兩大主軸,一個主打健康舒適,一個是外觀。

美容/痘貼外銷 醫療 規劃併購問:新事業除隱形眼鏡之外,B2B的專業醫材目前發展進度?答:明基材生醫事業分三大產品線,有美若康隱形眼鏡;另一個是個人醫美(Skin Care)產品線,品牌為護妍天使(DermaAngel);還有一個是專業醫療(Medical Care)產品線,品牌叫安適康(AnsCare)。Skin Care這塊包括痘貼等系列產品,目前鎖定功能性產品,產品架構仍不完整,會一步步走,再延伸其他產品線。6月已出貨到義大利銷售,現在拓展通路,9月有望放量。義大利是拓展歐洲的第一個跳板,主因有很好的合作夥伴支持,尤其現在歐洲看不到痘貼的產品,第4季痘貼系列產品會以新品牌在台灣上市,現在已在鋪PChome等電商通路。痘貼市場很大,但沒有好好開發,明基材在2012年進入大陸市場,現在賣得很好,包括電商和實體通路萬寧、屈臣氏都有上架,現在是大陸第一品牌。至於東南亞市場,除柬埔寨、緬甸、寮國外,其他國家都已透過Guardian等通路鋪貨。在大陸、東南亞、伊朗也已銷售多年,明基材會把產品觸角擴大,持續打開痘貼市場。在專業醫療方面也做出一些調整,上半年把AnsCare拉回台灣,重新聚焦台灣市場,同時把產品及下一個世代產品規劃都做出來,這是第一個改變。過去主攻大陸市場,雖然台灣市場餅不大,但台灣醫界可提供很多專業建議及資訊,因此轉回來聚焦台灣市場,在長庚、台大等指標教學醫院,已找到一些關鍵意見領袖(KOL)指導及推廣,幫助很大。明基材在大陸22個省的醫院通路仍持續找代理商、醫院往下拓展,但專業醫療不能只做銷售,而是整個願景要很清楚,短中長期規劃。此外,將品牌操作拓展至東南亞,東南亞是今年成長最快的地區。泰國已有30家醫院,印尼也在推、馬來西亞也已進去。另外,明基材幫兩家國際大廠代工已陸續出貨,其中出貨的止血紗布攻美國市場,除疤膠在全球市場銷售。專業醫療是以品牌及代工雙軌並進,這部分的營業額不大,仍無法和消費性產品相比,但短中長期規劃已經布建起來。專業醫療的營收目前占比不到一成,從醫療產品來看,偏光片、隱形眼鏡及生醫耗材仍是金三角架構。專業醫療包括隱形眼鏡這塊領域,有兩件事很重要,一是品牌、第二個是併購。國際大廠也是不斷併購,自然成長沒辦法成長很快,因此有不同策略在走。除培養自己的研發,明基材不會放棄任何機會,在消費及專業醫療領域,購併是策略之一,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懷特/泰博 大股東回補(1500張/1800餘張) 股價升

大股東、主力大回補 生技股欲罷不能 2015-09-21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上週生技股表現亮麗,上櫃生技股單週大漲10%,上市生技股漲幅也逾5%,明顯優於大盤表現,主因是生技股從去年的高檔下跌以來,股價腰斬的比比皆是,尤其是許多公司股價跌破大股東、主力成本價,因此多方人馬回補生技股,啟動這波反彈行情。 生技股從去年6月見到高點之後,一直到今年824日,生技指數跌幅超過5成,但在8月觸底之後,上市生技指數反彈30%、上櫃生技指數更是反彈逾40%,這波反彈的指標股都是重量級個股,分別是高價的精華光(1565)及浩鼎(4174)。 其中,精華光從282元反彈到上週五收盤的418.5元,漲幅為48%,其實若以法人估算精華光今年每股稅後盈餘可達25元,本益比在17倍以下,仍低於其過去的平均水準。 浩鼎8月底宣布要在明年3月前針對乳癌疫苗進行解盲,股價在825日見到250元低點之後,到上週五以375元收盤,漲幅更達50%,兩檔個股成為生技股反彈的雙箭頭。 這波生技股因為重挫,許多公司啟動庫藏股,像是台微體(4152)、智擎(4162)等,股價反彈幅度也高達7-8成,只是仍未站上所有均線,這是檯面上看到的買盤。至於大股東私下積極回補的則有懷特(4108)、泰博(4736),其中懷特大股東美吾華(1731)兩個月來回補1500餘張持股,懷特股價在825日見低點後,漲幅將近一倍;泰博董事長陳朝旺同樣連續兩個月回補自家股票,共買進1800餘張,泰博股價上週已經站上所有均線之上。 除此之外,投資人還可特別留意最近外資積極買進的生技股,畢竟國內生技股規模仍不大,外資不易大幅加碼,若有不尋常的外資買盤,極有可能是大股東或主力的化身,投資人可以多加留意。 法人認為,生技股最壞情況已過,除了日前廢除「基亞條款」外,行政院也會在10月底前推出「台灣生物經濟發展方案」,做為進一步生技發展的指引方針;另外證所稅有機會進一步廢除,將可激勵內資回流,而內資是生技股重要買盤來源。

灆寶:甲魚72小時受精卵

甲魚萃取素灆寶 營養素逾40 20150921 04:10 周榮發 由台灣灆海生技與日本寶方株式會社共同研發而成的甲魚營養萃取素「灆寶」,由於獨特、限量、天然及應用高端生物技術萃取而成,自上市以來,已在保健食品產業引起高度迴響。該公司表示,「灆寶」天然食品是中日生物技術的最佳合作呈現,產品概念是由中國傳統食補及食療的觀念而來,再加上日本推動的科技養生所形成。該產品選用甲魚交配後72小時內的受精卵製作,運用超臨界冷凍技術萃取專利技術,萃取其中極其豐富的多肽類活化因子,其緊迫的時間性、季節的稀有性及萃取的困難性,都是生技產業中最難以整合而成的。該公司指出,「灆寶」是完全均衡的天然食品,富含維生素、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DHAEPADPA超過四十種以上營養素,並通過國際德國杜夫萊茵食品實驗室食品安全認證,完全不含中藥、西藥成份,是一種低熱量、高優質蛋白質,也可稱為距離健康最近的均衡理想食品。(工商時報)

中醫住院納健保:被否決!

明年健保總額 協商破局! 2015-09-20 兩案並陳送衛福部 調整保費也未定案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明年健保總額協商破局!往年醫院部門曾多次談不出結果,這次再因付費者代表不同意醫院增額,雙方沒共識,最後將兩案並陳送衛福部,由部長蔣丙煌核定,是否調整保費還「不一定」。另外,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一年擬編列六千萬元預算的「中醫住院納健保試辦計畫」,也被否決

明年健保大餅首度破6千億 明年健保大餅首度破六千億元,經兩天總額協商後,西醫基層診所、中醫、牙醫與洗腎確定分別成長四.二七四%、三.九二七%、三.四六三%與三.八%,各增加八億至四十七億元不等。但醫院部門不幸破局,醫院提出成長五.七九%、約增二一九億元;付費者版本則是五.六七二%、約增二一四億元,只差五億元,雙方卻怎麼樣都喬不攏。

2版本只差5 雙方喬不攏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表示,健保是醫院主要收入,明年《勞動基準法》修正上路,工時縮減、人事成本增加,加上護理師難找,必須提高待遇,以及「住院診斷關聯群」(DRG)將擴大實施,要提升軟硬體支出,據此評估總額成長率,沒想到竟被打槍。 付費者代表、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指出,因應《勞基法》新制,在非協商因素編列項目已多給一六二億元,DRG上路也有專款八.三四億元支應,雖理解醫院難處,但無法同意另外增額。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曲同光強調,預定年底前會核定結果,還不知道會採用其中一種或取兩者之間,保費是否會調漲,也要視最後確定支出是否高於收入。另外,「中醫住院納健保試辦計畫」仍有成效疑慮,因此未通過。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