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1, 2017

美印合作乳癌Herceptin(R)生技學名藥 (MYL-1401O; Mylan & Biocon) 14個新興市場上市仍需 Genentech/ Roche 點頭(授權)


學名藥30年好日子已成過去式! 2017/09/20 出處:財訊雙週刊  537  作者:夏彌新 美國專利制度對於藥物創新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讓新藥公司藉由市場的排他性以訂定高藥價,來獲取高回收以彌補研發投入的龐大成本;只是,相對的消費者往往要付出高昂費用。學名藥(小分子)是指原廠藥的專利過期後,其他藥廠可以用同樣成分與製程進行生產,其用途、劑型、安全性、效力、給藥途徑、藥效特性等,都能與原廠藥完全相同或具有生物等效性。

榮景》政府支持+專利到期 帶動學名藥30年成長 學名藥的開發相較新藥研發費用少,且相關的試驗風險亦較低。依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定,學名藥廠可引用美國FDA先前核准上市的原廠藥所揭露的安全性與療效等資訊,不須再一一進行各種複雜且花費高的臨床實驗,加速學名藥上市的時程。學名藥產業的長線發展,需要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法規單位加速審核的配合。英國Visiongain研究所的調查報告指出,已有部分政府硬性規定,凡是民眾普遍使用的藥品,一旦有了學名藥上市後,就不能再使用專利品牌原廠藥,日本政府也積極提高學名藥使用。美國政府為了讓人民選擇等效又便宜的學名藥,1984年通過《藥物競價及專利權恢復法案》;這項俗稱的Hatch-Waxman法案,也使得美國於19992008年間節省高達7341億美元的醫藥成本,並帶動美國學名藥產業的發展。另一個讓學名藥加速成長的原因,是原廠面臨專利到期,就是我們常稱的「專利懸崖」(Patent Cliff)。根據EvaluatePharma預估,一一至一六年全球最暢銷藥物因專利到期所流失的銷售達2550美元,其中不乏年銷百億美元的巨磅藥,如輝瑞降膽固醇Lipitor、必治妥施貴寶抗凝血Plavix、禮來治療精神疾病的Zyprexa,以及日本武田治療糖尿病的Actos一旦專利到期,學名藥廠就會以一到三折的價格湧入市場;專利到期後6個月內,八成以上的原廠處方藥會被學名藥取代。不過,原廠也不是省油的燈,為了不讓營收巨幅流失,品牌大廠透過不同策略,希望把勢力延伸進學名藥市場。 取損人不利己降價的撒手鐗,以及品牌原廠自己授權學名藥(AG的販售。當然這些漸漸被養大的學名藥廠有營收、有現金,為了力抗原廠的入侵學名藥市場,就不斷透過併購,將學名藥的上中下游包括原料藥廠、製造、行銷與配送,進行垂直整合和擴展營運版圖,甚至享有某些藥物的獨占市場,不斷提高藥價,享有高達三○%的營業利益率。 根據美國學名藥學會的估計,學名藥30年來為美國節省數兆美元的醫療支出,而且美國小分子學名藥市占率已達86%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原廠專利到期,使學名藥廠在過去30年享有平穩成長,平均年增率為9.6%,而近年增長更達1015%原本是學名藥發展天堂的美國,現在看起來也遇到了發展瓶頸,因為不但政府打壓藥價,藥品大批發商和零售商也結盟要求藥廠調降藥價。美國最大的藥品零售商包括沃爾瑪(Wal-Mart)和Walgreens正形成更大的聯盟,希望可以強迫學名藥廠再降價;加上FDA新頭頭Scott Gottlieb也公開表示,讓學名藥市場競爭加速是他首要任務,使學名藥廠的利潤再度受擠壓。其實,零售商聯盟自一三年就在進行。一三年Walgreens和全球最大學名藥採購批發商AmerisourceBergen結盟;今年北美最大藥品管理採購Express Scripts和美國藥品零售商CVS HealthCardinal Health,以及Wal-Mart和藥品批發商McKesson都分別進行合作。在這樣的聯盟下,對學名藥採購議價能力愈來愈強。這些超級買家首先砍價的對象是葛蘭素的氣喘吸入型藥物,以及賽諾菲和Novo Nordisk的胰島素,接著就是下手砍殺學名藥廠藥價。8月初,美國最大的醫療服務公司Cardinal HealthAmerisourceBergen以及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都示警,學名藥價將再調降79%,導致當天學名藥相關公司股價大跌,包括TEVA24%Mylan6%AmerisourceBergen批發商跌10%Perrigo藥廠和Endo藥廠分別下跌5%6%,而Cardinal Health也下跌10%

利空》市場供過於求 劣質印度學名藥品大舉入侵 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最近法說會也說明,美國超過八成的藥品採購集中在前四大採購單位(GPO),TEVAWal-MartMcKesson聯盟的影響很大,價格將往下調,當然聯盟的貨架庫存減少,也導致TEVA出貨量減少;第二季降價幅度約6%,可以預見下半年的價格調整將更嚴苛。美國學名藥廠Mylan法說會中也強調,未來調降藥價壓力仍在。這還不是最糟的,美國學名藥廠最大利空就是印度的學名藥雖有品質問題,但仍大舉入侵美國市場。市場分析師認為,現在學名藥廠面臨供過於求,且藥廠聯盟對藥價的態度又很強勢,所以學名藥降價趨勢不變,營收和獲利持續受壓縮。學名藥過去受惠政府法案以及原廠專利到期的利多加持,30年來享盡好處,但不斷靠併購來成長有其極限,尤其遇到整個醫藥環境大改變,現在可說是最艱困的時候;而正當紅的生物相似藥是否有機會帶動學名藥廠下一個成長?美國政府一○年簽署通過《生物製劑價格競爭與創新法案》(BPCIA),提供生物相似藥簡易上市的審核流程,因為生物相似藥相較原廠生物製劑的開發時程較短、投資金額較少、成功機率較高,也吸引不少學名藥廠進入搶食市場。市調研究報告指出,二○年生物相似藥市場將達250350億美元,其中美國會是最大的單一市場,預估一六至二○年,生物相似藥將為美國和歐洲5國節省500億到1100億美元的市場。誰都想搶生物相似藥的市場,不過學名藥進入生物相似藥可以再造過去學名藥的榮景?恐怕這次遇到的競爭者都是一級強手。原廠如生技大哥Amgen了捍衛市場,也加入生物相似藥的戰場;另一個後起之秀三星集團更搶市攪局,Samsung Biologics打出38萬公升代工產能,加上Samsung Bioepis連拿歐、美五張生物相似藥的藥證。三星拿的都是價值670億美元起跳的市場,最近又與美國生技大廠Biogen取得市場規模160億美元的Humira生物相似藥。因為原廠強勢捍衛市場,所以學名藥大廠TEVAMylan進入生物相似藥市場的態度是積極帶保守,採取合縱連橫試水溫。TEVA與南韓的Celltrion獨家合作除了羅氏Herceptin生物相似藥CT-P6還有治療非何杰金氏淋巴瘤Rituxin生物相似藥CT-P10731日,TEVA與合作夥伴Celltrion宣布向FDA遞送羅氏治療乳癌Herceptin的生物相似藥CT-P6請,藥物有效性與安全性的臨床數據可是來自全球22個國家、共500位病患,來勢洶洶。Mylan和印度的Biocon合作開發6項生物相似藥,其中治療乳癌生物相似藥MYL-1401O已在14個新興市場銷售,並已送件歐洲與美國FDA是否能成功打進美國市場,123日揭曉。

考驗》搶入生物相似藥 一線大廠加入戰況愈形激烈 其實,TEVA或是Mylan等一級大學名藥廠,要取得FDA准生物相似藥已是氣喘吁吁,上市後還要面臨行銷問題。學名藥藥廠因法案的關係,可讓藥師決定是否幫病患替換原廠藥,所以學名藥廠不必建立人數眾多的行銷團隊,只要與批發通路保持良好關係,後面推銷至醫院藥局或大型醫院集團,學名藥藥廠都不須擔憂。不過,不像小分子學名藥可以自由替換,生物相似藥的銷售困難度就高多了。歐盟的法規相對寬鬆,所以競爭更激烈;美國的法規較嚴,加以FDA的態度不清,到4底只有5個生物相似藥通過核准。 學名藥的發展是否如台灣生技天王趙宇天所說的已是過去式?還需要觀察,因為學名藥在美國市占率仍有86%也許經過下半年來嚴苛的價格調整後,一八年學名藥公司的基本面有機會反彈。至於,受惠於另一個「專利懸崖」的生物相似藥,會不會是學名藥廠下一個成長的動力,恐怕就要承受考驗了!(作者任職於財信數位)

Mylan Announces Global Settlement And License Agreements With Genentech And Roche On Herceptin®  Hertfordshire, England and Pittsburgh, PA /PRNewswire/ -- Mylan N.V. (NASDAQ, TASE: MYL) today announced that Mylan has agreed to the terms of a global settlement with Genentech, Inc. and F. Hoffmann-La Roche Ltd. in relation to patents for Herceptin® (trastuzumab), which provides Mylan with global licenses for its trastuzumab product. The global license will provide a clear pathway for Mylan to commercialize its trastuzumab product in various markets around the world, commencing on the license effective dates, which are confidential. The licenses pertain to all countries except Japan, Brazil and Mexico. In addition to eliminating any legal uncertainty over the launch of Mylan's trastuzumab, the settlement eliminates further patent litigation expenses associated with Genentech and Roche. Mylan has agreed to withdraw its pending Inter Partes Review (IPR) challenges against two U.S. Genentech patents (patent numbers 6,407,213 and 6,331,415) as part of the settlement. Following this settlement and the recent acceptance of Mylan's application for its proposed biosimilar trastuzumab with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Mylan anticipates potentially being the first company to launch a biosimilar to Herceptin in the U.S. All other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settlement and license agreement are confidential. Mylan CEO Heather Bresch commented, "There is an unmet need for access to more affordable versions of biologic products such as trastuzumab. We look forward to enhancing access to this important treatment option, which complements our comprehensive cancer care offerings, in the U.S. and around the world. With 16 biosimilar products in development, we believe Mylan has one of the industry's broadest portfolios of biosimilars and that we will be a leader in bringing high-quality biosimilar products to market given our ability not only to develop and manufacture such complex products, but also to navigate the intricate regulatory and legal environment and successfully commercialize these products on a global basis." Mylan's proposed biosimilar trastuzumab is one of the six biologic products co-developed by Mylan and Biocon for the global marketplace. Mylan has exclusive commercialization rights for the proposed biosimilar trastuzumab in the U.S., Canada, Japan,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countries. Biocon has co-exclusive commercialization rights with Mylan for the product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he U.S., Mylan's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BLA) for proposed biosimilar trastuzumab is currently under review by FDA. The anticipated FDA goal date set under the Biosimilar User Fee Act (BsUFA) is Sept. 3, 2017. Mylan currently markets its trastuzumab products in 14 emerging markets and has submissions pend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everal additional emerging markets, in addition to the U.S.

FDA Approves First Biosimilar for Cancer Treatment  Jason Harris Published Online: Thursday, Sep 14, 2017 ABP-215 (bevacizumab-awwb; Mvasi), a biosimilar for bevacizumab (Avastin) developed by Amgen and Allergan, is indic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lung, brain, kidney, and cervical cancers in adult patients. A biosimilar is a biological product that is demonstrated to be highly similar to an already-approved biological product, and that has no clinically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afety, purity and potency from the reference product. "Bringing new biosimilars to patients, especially for diseases where the cost of existing treatments can be hig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help spur competition that can lower healthcare costs and increase access to important therapies," FDA Commissioner Scott Gottlieb, MD, said in a press release. "We'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to ensure that biosimilar medications are brought to the market quickly, through a process that makes certain that these new medicines meet the FDA's rigorous gold standard for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ABP-215 is approved for:  First- or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n combination with 5-fluorouracil-based chemotherapy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n combination with fluoropyrimidine-irinotecan- or fluoropyrimidine-oxali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ho progressed on first-line bevacizumab  First-lin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combination with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Glioblastoma, as a single agent for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disease following prior therapy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rferon alfa  Persistent,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cervical cancer, in combination with paclitaxel and cisplatin or paclitaxel and topotecan

There are several pending applications for biosimilars to treat cancer awaiting FDA consideration, including one for MYL-1401O, a biosimilar for trastuzumab (Herceptin). The FDA is expected to rule on a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for MYL-1401O to treat HER-positive breast cancer, HER2-positive gastric cancer, and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In July, the FDA's Oncologic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 voted 17-0 to recommend approval of ABP-215. Some committee members were concerned at the time about recommending approval for all 6 indications because all the data presented came from patients with advanced/metastatic NSCLC. They eventually determined that the pharmacokinetic (PK) data and method of action were consistent enough to warrant their support. ODAC reviewed data from a pair of studies, the 3-arm, single-dose PK study 20110216 that compared ABP-215 with US- and EU-approved bevacizumab, and a 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y, 210120265. The second study compared ABP-215 and EU-approved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metastatic NSCLC to support the demonstration of no clinically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response, safety, purity, and potency. In the PK study, 68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ABP-215 and 67 each were assigned to the bevacizumab groups. All healthy male participants (N = 202) received an infusion of 3 mg/kg. Investigators concluded that the 90% confidence interval (CI) for the ratios of geometric mean of AUC0-, AUC0-t, and CMAX demonstrated PK similarity between ABP-215 and US- and EU-approved bevacizumab. CMAX was 98.1 (90% CI, 93.7-102.8) between ABP-215 and US-approved bevacizumab, 102.9 (90% CI, 98.2-107.8) between ABP-215 and EU-approved bevacizumab, and 104.9 (100.1-109.9) between US-approved bevacizumab and EU-approved bevacizumab. Study 20120265 wa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comparing ABP-215 (n = 328) and EU-approved bevacizumab (n = 314)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All patients received an infusion of 15 mg/kg every three weeks in combination with 6 AUC carboplatin and 200 mg/m2 paclitaxel for 6 cycles.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39% in the ABP-215 arm compared with 41.7% for EU-bevacizumab (risk ratio, 0.93; 90% CI, 0.8-1.09). There were 2 complete responses in each group, and 38.4% of the ABP-215 group had partial responses versus 41.1% in the bevacizumab group. Duration of response was 5.8 months for ABP-215 (95% CI, 4.9-7.7) compared with 5.6 months with bevacizumab (95% CI, 5.1-6.3). Forty percent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experienc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events (HR, 1.03; 95% CI, 0.8-1.34). Median PFS was 6.6 months for ABP-215 (95% CI, 6.3-7.9) versus 7.0 months in the bevacizumab arm (95% CI, 6.6-8.2). Trough serum concentrations (Ctrough) were collected on cycle 1 through cycle 4, and cycle 6 pre-dose to describe the PK of ABP-215 and EU-approved bevacizumab. The study was not intended to evaluate PK similarity between the 2 arms, but investigators observed comparable Ctrough and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Investigators said safety outcomes were similar to the known toxicity profile of US-approved bevacizumab, and there were no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adverse events (AEs), serious AEs, deaths up to 30 days after last treatment dose, or treatment discontinuations. Reported grade 3/4 AEs were 42% in the ABP-215 arm and 44% in the bevacizumab arm. No grade 3/4 AE exceeded a 2% incidence rate. In a press release, the FDA reported that, as with bevacizumab, ABP-215's label includes a boxed warning regarding an increased risk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s, surgery and wound healing complications, and severe or fatal pulmonary, gastrointestin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vaginal hemorrhage.  

 

台原藥 新任總經理: 戴承正 ! 張權 離職


台原藥 發言日期106/09/20 發言時間17:43:08 發言人單香萍 發言人職稱財務長 發言人電話(02)27086978 主旨 公告本公司總經理異動案 符合條款 6 事實發生日106/09/20 說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或發生變動日期:106/09/20 2.人員別(請輸入董事長或總經理):總經理 3.舊任者姓名及簡歷:張權 總經理 本公司總經理 4.新任者姓名及簡歷:戴承正 本公司董事 5.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職務調整」 、「資遣」、「退休」、「逝世」或「新任」):離職 6.異動原因:張權總經理兼法務長已完成其階段性任務。7.新任生效日期:106/9/20 8.其他應敘明事項:總經理一職暫由戴承正董事代理。

 

台原藥 辦理 減資私募不超過600張 (總募資:新台幣420萬元)


台原藥:公告本公司一○六年度第十一屆第二次董事會決議通過訂定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價格 台灣證券交易所2017/09/20 17:000 第二條第111.董事會決議日期:106/09/202.私募有價證券種類:普通股3.私募對象及其與公司間關係:(1)特定人選擇方式與目的:本次私募之應募對象以符合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六原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91613(91)台財證()字第0910003455號函及「公開發行公司辦理私募有價證券應注意事項」等相關函令規定之特定人為限。(2)目前應募人暫訂為策略性投資人或符合主管機關規定之特定人等。(3)洽定特定人選擇方式與目的,先以對公司營運相當了解、對未來營運能產生直接或間接助益者為優先考量,並符合法令規定之人中選定,洽定特定人之相關事宜已提請股東會授權董事會全權處理之。(4)應募人為策略性投資人:目前尚無已洽定之應募人A.應募人之選擇方式與目的:應募人之選擇為可協助本公司營運所需各項管理及財務資源,提供經營管理技術、整合產品製程、加強財務成本管理及協助新產品線業務開發訓練、通路拓展等以幫助本公司提升競爭優勢。B.必要性:引進私募資金可提升本公司之競爭優勢,強化資本結構、提昇營運效能,擬引進對本公司產品與市場發展有助益之策略投資人。C.預計效益: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或符合主管機關規定之特定人,可協助公司拓展營運規模或進行多角化經營,加速本公司在產品與市場發展之契機,有效提昇股東權益之措施,並有助於公司穩定成長。4.私募股數或張數:發行總股數不超過600,000股普通股。5.得私募額度:(1)私募股數:發行總股數不超過600,000股普通股,本次私募,預計於定價日起算15日內募足股款,增資基準日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得依實際狀況調整之。本次私募普通股目的為充實營運資金、發展生技產業,董事會經股東會授權,視市場狀況及公司需求情形,依證券交易法第43-6條規定,擬定私募普通股事宜。(2)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3)募資總金額:新台幣4,200,0006.私募價格訂定之依據及合理性:(1)私募發行有價證券之參考價格係依「公開發行辦理私募有價證券應注意事項」規定上櫃公司以下列二基準計算價格較高者定之:A.定價日前135個營業日擇一計算之普通股收盤價簡單算術平均數扣除無償配股除權及配息,並加回減資反除權後股價。B.定價日前三十個營業日普通股收盤價簡單算數平均數扣除無償配股除權及配息,並加回減資反除權後之股價。(2)因本公司之股票目前係停止交易階段,其最近一交易日為民國106411日,當日之收盤價為5.95元,若以今日作為本次私募之定價日計算其參考價格時,其前一、三、五之均價分別為5.95元、5.98元及6.12,前三十日均價為6.34元;加回減資反除權後之股價,當日之收盤價為16.32元,其前一、三、五之均價分別為16.32元、16.41元及16.79元,前三十日均價為17.39元,若採用17.39元作為參考價格,本公司本次所訂私募普通股價格之發行價格擬以不低於參考價格之四成為訂定私募價格之依據。惟實際定價日及實際私募價格於不低於股東會決議成數之範圍內授權董事會視日後洽特定人及發行當時市場狀況訂定之。(3)未來私募價格可能低於股票面額,此係依現行法令規定訂定,應屬合理。若日後私募普通股實際價格低於股票面額時,對股東權益影響為實際私募價格與面額之差額產生之累積虧損,此一累積虧損數將視未來公司營運狀況以盈餘或資本公積彌補之,另是否辦理減資彌補虧損,將待公司日後通盤考量股東權益後再依相關規定及程序辦理之。(4)前述私募價格訂定之依據符合公開發行公司辦理私募有價證券應注意事項之規定,故本次私募普通股價格之訂定應屬合理。7.本次私募資金用途:充實營運資金、發展生技產業。8.不採用公開募集之理由:考量籌集資本之時效性、便利性及資本市場之不確定性等因素,擬以私募方式發行普通股方式辦理籌資。9.獨立董事反對或保留意:無。10.實際定價日:106/09/2011.參考價格:每股新台幣17.39元。12.實際私募價格、轉換或認購價格:每股新台幣7元。13.本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本次私募普通股之權利義務原則上與本公司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惟依證券交易法規定,應自本次私募普通股自交付日起滿三年後,依證券交易法及公開發行公司辦理私募有價證券應注意事項等相關規定,先取具櫃買中心核發符合上櫃標準之同意函後,始得向金管會申請補辦公開發行,再申請上櫃交易。14.附有轉換、交換或認股者,其換股基準日:不適用。15.附有轉換、交換或認股者,對股權可能稀釋情形:不適用。16.附有轉換或認股者,於私募公司債交付且假設全數轉換或認購普通股後對上櫃普通股股權比率之可能影響(上櫃普通股數AA/已發行普通股):不適用。17.前項預計上櫃普通股未達500萬股且未達25%者,請說明股權流通性偏低之因應措施:不適用。18.其他應敘明事項:(1)因本公司過去一年內未發生經營權重大變動,若此次辦理私募引進策略性投資人不影響經營權發生變動。為辦理本次私募案,已委請國票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具辦理私募必要性與合理性之評估意見。(2)本次私募定價低於參考價格八成,已委請獨立專家林振祥會計師所出具訂價依據及合理性意見。(3)本次私募計畫之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發行價格、發行股數、募集金額、發行條件、計畫項目、預定資金運用進度、預定可能產生效益及其他相關事宜等,已提請股東會授權董事會於前述授權範圍內訂定之。嗣後如經主管機關修正或基於營運評估或客觀環境或法令之改變須變更或修正時,亦授權董事會前述授權範圍內全權處理之。

 

台原藥 李淑敏(元大會計所長) 反對或保留意見: 子公司增資案


台原藥:公告獨立董事對本公司董事會議事項表示反對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2017/09/20 17:000 第二條第441.董事會或薪酬委員會之日期:106/09/202.董事會或薪酬委員會之議決事項(請輸入〝董事會〞或〝薪酬委員會〞):董事會3.表示反對或保留意見之獨立董事或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成員姓名及簡歷:李淑敏/元大會計師事務所所4.表示反對或保留意見之議案:(1)香港子公司擬對外辦理增資案。(2)本公司監察人薪酬案。5.前揭獨立董事或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成員表示反對或保留之意見:(1)香港子公司擬對外辦理增資案:增資應在台原藥。(2)本公司監察人薪酬案:考量公司財務狀況。6.因應措施:本公司董事會決議香港子公司擬對外辦理增資案及本公司監察人薪酬案兩議案暫緩討論,並依規定發布重大訊息。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基亞 取消 現增 (1.5萬張: 估7-8 億; 53.9元/股) 現價45.8元 (106/09/20)


發言日期 106/09/20發言時間 17:34:11發言人 歐朝銓 發言人職稱 管理部副總發言人電話 [02]2653-5200#220 主旨 公告本公司自行撤回106630日送件申請之現金增資案 符合條款 11 事實發生日 106/09/20說明1.事實發生日:106/09/20公告申報日期:106/06/14 3.簡述原公告申報內容:本公司董事會106/06/14決議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4.變動緣由及主要內容:本公司於1060630日所申請106年度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案,經考量市場環境及公司未來營運規劃後擬向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申請自行撤回本案。5.變動後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尚無重大影響。6.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中榮&中興團隊) 腫瘤促進因子蛋白TPL2 活化 視網膜血管增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新發現 有助研發新藥物2017-09-20〔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興大學與台中榮總攜手研究,發現影響腫瘤生成的腫瘤促進因子蛋TPL2也會活化視網膜血管增生,造成糖尿病患視網膜連鎖效應病變,研究有助新治療藥物開發。由中興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許美鈴、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中榮視網膜科主任林耿弘、興大生醫所博士賴德偉共組的團隊,首度證實腫瘤促進因子(TPL2)與糖尿病視網膜眼病變的關連。研究91日獲國際知名期刊「循環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刊登。林耿弘指出,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是國人的第5大死因,國內約有227萬人有糖尿病,估計其中20%~40%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潛在患者達45萬到90萬人。許美鈴與榮興計畫醫療團隊,多年來共同投入代謝及血管生物醫學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研究,以往進行腫瘤研究時,觀察到腫瘤促進因子蛋白TPL2活躍時,會持續引發身體發炎反應,形成病變,團隊聯想到該蛋白是否也與視網膜病變的血管變化有關。經過4年研究,發現糖尿病病患體內腫瘤促進因子活化下,造成視網膜血管滲透性改變,使血視網膜屏障受損,增加小血管的滲漏,進而代償性新生血管形成,產生糖尿病視網膜眼病變。從糖尿病實驗動物鼠研究試驗中證實,給予阻斷腫瘤促進因子(TPL2)的抑制劑等治療後,包括視網膜血管新生、小血管的滲漏、代償性新生血管、發炎反應等症狀,皆有大幅度的改善。許美鈴指出,過去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眼病變,多以抑制視網膜血管新生針劑,或是雷射終止視網膜血液滲漏治療為主;這項新發現,除首度證實腫瘤促進因子(TPL2)與眼球血管增生的關連外,也提供治療新藥研發新方向。林耿弘指出,糖尿病因為長期血糖升高,就像身體組織器官都泡在糖水中,持續的代謝異常,傷害全身的大小血管,形成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等。林耿弘指出,糖尿病視網膜眼病變不易治療,尤其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影響視力甚鉅,提醒糖尿病患者除定期找內分泌科醫師控制血糖外,每年需定期做眼科追蹤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千萬不可等到視力不好時才就診,避免造成視力受損。

懷孕期皮膚出疹 & 環境壓力下易異位性皮膚炎


 2017/09/20 懷孕皮膚出疹一般藥物使用考量僅類固醇與抗組織胺兩大類 (下方列表) ,若需強效外用類固醇,例如 fluocinonide,需考量病症進展影響的程度,與藥物使用時間長短等風險,但若除了皮膚出疹外,另有其它嚴重呼吸道過敏性發炎或氣喘,常規治療藥物亦須考量使用。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 易使皮膚變薄、微血管擴張、粉刺。在嬰兒和小兒皮膚恐造成腎上腺和腦下垂體的抑制,而影響生長發育。另外糖尿病患者,因為類固醇會使表皮免疫下降 恐增加黴菌感染風險,有青光眼疾患者要避免將類固醇塗抹在眼睛周圍,以免造成眼壓增高。日本研究中心エーブィエ バイオファーム長期研究蘭岐醣  Exosomes 的生理功能,並成功分離篩選出有效數十~數百奈米構型多醣外泌体   (Exosomes) 藉由幹細胞胞外泌體由细胞分泌至胞外与细胞膜融合,模擬幹細胞調節加速真皮巨噬細胞 (Macrophages) 分化成    CD163+ M2細胞,並降低肥滿細胞 (Mast cells) 對發炎抗體的敏感度 可調控免疫細胞過度的活化。亞洲人的基因,與生活習慣等差異、運動量不足及主食為白米飯,因此患糖尿病的機率比外國人還要來的高!且不管有無糖尿病體質,後天的影響遠比遺傳來得更需提防。研究顯示將相同種類的老鼠分在有霾害環境與無霾害環境,結果發現害族群的老鼠,不僅母體胰島素抗性增加,導致體脂肪變高、肥胖機率高及體重也增高,且生下的小孩,在基因鑑定下,竟比無霾害老鼠所生的小孩肥胖率、體脂肪及體重都高上好幾倍,因此更可以推斷環境的影響不只影響自己,連下一帶也都會連帶影響。 


肝基會 挑戰轉變: 脂肪性肝炎 (取代病毒性肝炎)


醫奉團體獎/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全民篩檢 向國病宣戰 2017-09-20 23:13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專訪長久以來,肝病一直被稱為國病,罹病人數多,今肝炎人數仍超過三百萬,平均每七人就有一名是帶原者。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八成五係因感染B型、C型肝炎病毒,危害國人健康甚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創立於民國83611日,至今滿23年,成立宗旨就是為了消滅國病──病毒性肝炎,希望藉由篩檢治病,落實「根治肝病三部曲」,帶頭做篩檢,鼓勵民眾積極篩檢,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離肝病威脅。談到肝基會的創立,肝基會董事長、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許金川說,從住院醫師、總醫師到主治醫師,總會在診間看到晚期轉移的肝癌患者,到末期才來求醫。在得知病情的瞬間,患者及家屬表情悲傷絕望,令人不忍,久久難以忘懷。許金川認為,醫師的天職就是幫助病人解決痛苦,恩師、台大教授宋瑞樓曾經告訴他:「如果現在的方法不能解決問題,就要去研究。」就是這句話,讓他突發奇想,在沒有健保的年代,向善心人士募款,成立肝基會,推動台灣肝病防治工作。「讓家人不再為肝病而傷心,社會不再為肝病損失菁英而遺憾。」一直是許金川最大心願。

走出診間 取代等病人上門 「被動地在診間等待病人上門是不夠的。」許金川說,拉近民眾的距離,多宣導肝病知識,才能有效做好肝疾防治,這是他在基金會最大的收穫。學習如何把醫療知識散播出去,改變大眾認知。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表示,台灣成年人,15%20%B肝帶原者,2%6%C肝帶原者,帶原率之高,全球名列前茅。「肝炎、肝硬化、肝癌」,每個人都知道肝炎三部曲,但臨床仍有民眾因口吐鮮血,被送至急診,檢查才發現是嚴重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靜脈出血,而患者從來不知感染肝炎。「抽血篩檢是消滅肝炎的第一步。」楊培銘說,抽血是篩檢肝炎的必要行為,肝基會始終認為,國健署應將40歲以上成年人肝功能,列入成人健診項目。事實上,肝基會創辦人宋瑞樓早在1965年就倡議全面抽血,篩檢肝炎帶原者,積極治療。楊培銘說:「肝基會草創時期,沒有人預料能走到今天。」當時經費來源拮据,都靠小額捐款,許多教授級醫師擔任志工,從台北走至偏鄉離島,揭開全民篩檢序幕。

篩檢行走距離 可繞台灣300 在衛教方面,肝基會民國84年發行第一本宣導刊物「肝病防治特刊」,並舉辦第一場「肝病講座暨免費超音波篩檢」,成立義工會,開辦免費諮詢專線。此外,肝基會也啟動「肝病防治列車」,在全國各鄉鎮村里進行免費肝病暨肝癌篩檢。肝病防治列車深入偏鄉及山地離島,定期舉辦免費篩檢,超過600場,篩檢行走距離可繞行台灣300圈以上,總服務人數逾50萬人次。截至10512月為止,肝基會找出66671B型肝炎19875C型肝炎,主動協助86千多人接受進一步檢查及後續醫療轉介服務。藉由全台篩檢,找出肝癌高危險群,協助就醫、主動追蹤後續醫療情形。

縣市效法 肝篩成全民運動 肝基會20多年前就帶頭作肝病篩檢,獲各縣市重視並爭相效法,使得肝病篩檢成為全民運動,避免BC肝帶原者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也讓國內肝癌與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人數逐年下降,十大死因排行榜名次不斷往後延。在許金川大力支持下,肝基會民國87年起,不定時舉辦肝病防治醫療研討會、定期發表研究論文;並於85年設立「優秀論文獎」與「研究獎助金」徵選,提拔後人,累積逾200篇論文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肝基會在台灣肝病流行病學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楊培銘強調,在消滅病毒性肝炎戰役中,剩下最後一哩路,就是「協助就醫,予以治療」,看似簡單,但路程卻漫長且艱辛。楊培銘表示,肝基會83年創立至103年,20年間,為肝炎防治及治療,奠定良好基礎。隨著醫療科技發展,以及疫苗研發成功,台灣1986年全面接種B肝疫苗,32歲以下國人幾乎都有抗體,具免疫力。B肝病毒感染者,也可透過藥物,穩定控制疾病。C型肝炎,傳統干擾素針劑合併雷巴威林,副作用較大,不少患者中斷治療,近年來口服藥物問世,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在公衛學者及肝基會積極推動下,今年1月健保有條件給付新藥,且逐步放寬標準,讓更多人獲得治療,有效根治C肝。

好心肝門診 提供就醫觸及率 此外,肝基會憑藉民間募捐,成立「好心肝門診中心」健保門診,將更多醫療資源注入肝病防治及第一線診斷及治療。扶弱治病,體恤中低收入戶與弱勢肝病族群,提供交通費與健保不給付的經濟協助,累積受惠達301人,總計金額近四百萬元。除了好心肝門診中心,肝基會正積極籌設肝病醫療中心,聘請更多優秀人才、臨床醫師,添置新檢驗儀器,除了教學研究之外,並提供優質的醫療診斷及服務,建立專屬肝疾的看診模式,未來規畫肝病醫療網,擴大服務範圍,從點、線、面,建立為病人存在的醫療體系。

未來工作 防治脂肪性肝炎 在公衛學者、臨床醫師及肝基會等民間團體努力下,民國119年希望全面根除C肝。楊培銘語重心長地說,下階段肝病防治更嚴峻,那就是脂肪性肝炎。楊培銘指出,在飲食西化、營養過剩影響下,國人肥胖率逐年升高,十年、二十年後,脂肪性肝炎將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另一恐怖殺手,這也是肝基會未來的挑戰。「沒有肝炎的人也可能罹患肝癌。」沒有肝炎,並不代表就沒有肝疾。楊培銘強調,除了抽血檢驗、病毒量篩檢外,仍須合併腹部超音波,才能確保健康。為此,肝基會明年起積極推動「抽血篩檢、腹部超音波」,讓民眾了解是否感染,還可知道肝臟是否健康,有無肝硬化或腫瘤,透過更全面篩檢,讓國人能遠離肝病威脅。

肝基會 成立日期:民國836月服務項目及成果:舉辦免費保肝篩檢超過600場,服務人次逾50萬,肝病防治列車足跡遍布台灣偏鄉及離島,足跡繞行台灣300圈以上舉辦1000場以上肝病防治講座,宣導肝病防治知識,逾20萬人次受惠。成立0800免費肝病諮詢專線,由專業護理人員回答病友及民眾問題,每月諮詢超過1000人次。出版肝病防治會刊、書籍及小手冊、成立官網及粉絲團,宣導最新及正確的肝病防治知識。協助轉介肝炎及肝癌病友就醫追蹤治療,補助經濟弱勢患者醫療費用。舉辦病友聯誼會、成立病友支持團體,給予病友和家屬醫療及心理協助。設置「優秀論文獎」、「研究獎助金」、「研究特別獎」,鼓勵學者和博士班學生從事肝病研究。

(浩鼎案) 2017-09-20翁啟惠再出庭


浩鼎案再開庭 翁啟惠四點聲明:絕無不法、不道德 2017-09-20 20:12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即時報導 浩鼎案再開庭,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20日出庭,庭後他發出四點聲明強調,絕無做任何不法或不道德的事。翁啟惠表示,他於十多年前從美回國服務主要是想協助台灣改善科研環境及發展生技產業,在擔任中研院院長期間,極力推動各項研究工作,培育研究人才,也將在美國的研究帶回台灣貢獻給中研院,繼續醣分子科學的研究工作,至今從未中斷,並將發明的技術經由技轉授權給廠商。中研院過往十大技轉案中,有六件是他個人的研發成果,為中研院爭取可觀的權利金收入。在學術的道路上,翁啟惠表示,自認已經善盡科學家應有的社會責任。翁啟惠說,他回國以後,浩鼎也曾出資委託中研院使用他在美國發明的化學法及酵素法來合成Globo-H系列醣分子,在技轉過程中,他以創作人(發明人)身分回應智財處的詢問,但他從未以院長職位介入技轉事務。翁啟惠表示,他在浩鼎草創階段接受多年友人及在美創業夥伴張念慈建議,以浩鼎母公司創辦人身分,投資使用我專利技術的浩鼎公司以示支持,也與他的(中研院)院長職務無關。翁啟惠說,他擔任中研院院長期間,行政與研究工作佔據絕大部分時間,因此將投資浩鼎之事交由張念慈全權處理。另,在浩鼎事件剛爆發時,由於對技轉過程及投資持股之細節不瞭解而未能及時說清楚,加上各界對「科學技術基本法」、「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與「專利技轉」等新法規不甚理解,造成重大誤會,深感遺憾!經仔細研閱起訴書內容,翁啟惠發現,檢方對他的英文電郵顯然解讀錯誤,更有許多誤譯及妄自添加的不當延伸;對生技產業、中研院技轉流程及智慧財產價值,也有嚴重誤解。

翁啟惠詳細說明如下:一、我從未簽署技轉合約,也從未介入技轉事務。「科學技術基本法」的立法是在加強科技研發,鼓勵將學術研發成果技轉廠商發展創新產品,以增進社會福祉。因為技轉並非政府採購財物,創作發明人也非執行公務的人員,故在技轉方面,並無國有財產法、政府採購法、及公務員服務法之適用。技轉是由廠商出資,繼續開發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目的是創造機關收入及挹助創新產業,跟一般出售公有財產或執行政府採購案完全不同。中研院的技轉事務由智財技轉處負責與廠商談判授權條件,再交由秘書長及副院長簽署決行。該事務並未呈送院長層級核准。技轉簽約後,創作人可取得技轉收入百分之四十,另百分之六十分配給中研院及國庫。技轉因涉及創作人專業知識,智財處與創作人必須充份溝通才能確保簽約後能履約,這是必要流程。在技轉過程中,我始終以創作人(發明人)立場而參與,從未以院長身分表示任何意見。

二、關於起訴書指控我以院長身分主導技轉而收取賄賂,絕非事實。中研院辦理浩鼎技轉授權時,我是以創作人的身份參與其事,與院長職權毫無關係。另外,創作人並無執行技轉業務,非屬貪污治罪條例所規範之公務員。關於指控中研院違法第二次技轉浩鼎案,全屬謬誤。浩鼎早先已有第一次技轉合約也出資與中研院產學合作,依規定取得技轉優先權,既然有優先權,浩鼎又何必行賄任何人? 浩鼎早在美國母公司時期,已使用我原創的醣分子合成技術,是後來繼續出資與中研院合作進行改良。此次技轉收入超過5700萬,對國庫、中研院、產業界三方創造均贏的局面。廠商承受技轉,必須付出權利金,產品開發費,還有不確定的高度商業風險。檢察官認為張念慈擬以1500張浩鼎股票作為技術股向我行賄,或用行賄方式取得技術授權,是不了解技轉本質所發生的誤解,更何況在本案調查之前,本人從未聽聞1500張股票的事,檢察官的指控,完全子虛烏有。

三、關於起訴書指稱本人「主導中研院與潤雅簽訂備忘錄並允許潤雅無償至中研院學習技術」,甚至「私下交付醣分子材料」一事說明如下:創作人同意有意取得技轉的廠商在簽約前了解技術內涵,或取得樣品加以測試,屬授權簽約前的必經過程。中研院網站上有公佈無償及有償兩種方式,是否收費由創作人決定。潤雅公司已與中研院智財處談妥材料價格,已簽署保密合約並在材料移轉契約上用印,中研院也已申請專利保護此技術。因此,本人以創作人身份,依智財處建議,在材料移轉契約上創作人欄位簽字同意,實驗室也配合製作10克醣分子材料,提供潤雅測試使用,中研院因此收到新台幣400萬元材料費,所有流程完全合規,更替國庫創造收入。本人從未介入與潤雅簽訂備忘錄允許至中研院學習技術。 更何況,中研院第二次技轉浩鼎的專利是製程技術,根本不是醣分子材料!

四、3,000張浩鼎股票都是我自己出資買的。科學技術創作人購買股份以支持使用自己技術的公司,在美國頗為習見。我於2009 - 2012年間接受多年友人及在美創業夥伴張念慈建議,在浩鼎草創階段,以浩鼎母公司創辦人身分,用我的家庭信託資金投資浩鼎表示支持。我信任張念慈而匯付投資款給張念慈,並未過問張念慈實際購股細節;浩鼎興櫃前張念慈協助所認購的3,000張浩鼎股票,認購的價錢為每股31元,與其他浩鼎創辦人及員工並無不同。雖然張念慈協助先墊款,不久,張念慈處分原先替我投資的股票來清償這筆支出。所有買賣皆有明確紀錄。何況,這些是興櫃前的高風險投資,並未違反公務員服務法規定,也與本人的院長職務和技轉事務無關。依『科學技術基本法』,創作人持有被授權廠商的股份非利益衝突,更何況我委託張念慈間接投資浩鼎,更與中研院技轉浩鼎根本無關。中研院「技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其中規定「承辦及相關人員,技轉後兩年內,不得投資接受該技轉之業者」,是針對辦理技轉的行政程序人員。 我只是該技術的創作人,並未承辦技轉業務,也無利益衝突事情,更無檢察官指控本人違反中研院內部利益衝突規定,而涉嫌公務人員貪污治罪條例。此案對本人、中研院及我國生技產業的發展,已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但我相信司法會還我清白,恢復我個人及中研院的名譽,特以此向關心我的親友說明原委。

Artificial Empathy 意味人工智慧同理心


北醫大與MIT再辦黑客松,激發AI醫療應用創意 台北訊2017-09-21臺北醫學大學(以下簡稱『北醫大』)為推動行動醫療應用之創新,今年將與麻省理工學院(以下簡稱MIT)再度聯手,於1068日舉辦「2017健康物聯網黑客松」。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表示,北醫大從2013年起,即與MIT合作跨國線上課程。自2016年開始,與MIT的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進一步合作以醫療應用為主的黑客松。去年從穿戴裝置與健康物聯網(HIoT)出發,偏向資訊蒐集、建立生醫大數據。今年主題為「以健康物聯網進化下一代健康人工智慧」,強調透過AI技術,為生醫大數據進行分析摘要、資料視覺化、驅動個人化行為,等於從過往的數據彙整,演進到實際應用層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醫從20176月起,引進IBM Watson for Oncology應用於癌症治療輔助,並將在黑客松活動前夕的927日正式啟動「台灣醫療人工智慧創新研究中心(AIMHI)」,旨在發展為人類而生的人性化AI,開發以人工智慧同理心(Artificial Empathy)為核心的醫療人工智慧,辨識並分析病人的個性與情緒感受,給予病人具同理心之關懷回饋,顯見AI之於醫療健康應用的角色益發吃重。

MIMIC-IIIDDQ兩大醫療數據集,催生創新應用 李友專點出2017健康物聯網黑客松的三大亮點,首先,提供兩大醫療數據集,一是來自MIT,集結逾4萬名加護病房患者詳細體徵資訊的MIMIC-III另個是由北醫大打造的疾病關聯性資料庫DDQDDQ是運用台灣健保資料,發展出約億種常見的疾病組合以及其關連,並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疾病地圖參賽團隊必須利用這些醫療數據資源,在短時間內腦力激盪、將創意轉化為成果,產出醫療創新應用。其次,沿襲過往優良傳統「導師制」,北醫大與MIT兩邊派出的專家導師群陣容十分堅強,身分囊括具備臨床經驗的醫師、博士及生醫創投業師等,且人數增至20位。2016年,主辦單位針對每一支參賽團隊,配置兩位導師給予全程輔導;2017年為使選手接觸到更多導師,汲取不同醫療實務想法及創業相關知識,因此從全程輔導改為輪調制。在賽程起跑的首日,參賽隊伍便需要根據自己的題目,全力爭取導師的認同,才能真正展開實作,以避免參賽隊伍因創意太過天馬行空而白走冤枉路,從創意發想、需求問題定義、解決方案、概念驗證到商品化都要掌握。導師群中最受矚目的,為太空醫學領域的翹楚Dr.Matthieu Komorowski,及MIT Biotechnology Group創辦人James W. Weis。二人在帶領參賽者之餘,也都將在黑客松第二天(107)另外安排公開活動:Dr.Matthieu Komorowski將分享其親自到火星為太空人治療的超特別經驗,以及如何解決一般人從沒想過的真實醫療問題。James W. Weis則將帶領「生物科技與創業精神」工作坊,對於有志投入醫療生技新創的人及相關從業人員頗負吸引力。第三,首次引進新生代黑客—高中生參與,由全台灣前20強高中的校長推薦名單,再由主辦單位根據英文、程式設計能力為條件,擇優遴選20位,平均分散至不同隊伍,期望藉由他們的新鮮創意,點燃更多創新應用火苗。李友專強調,北醫大之所以參與健康物聯網黑客松的舉辦,主要基於兩大目標,一是激盪新的創意,希冀透過科技創新力量,讓台灣、甚至全球各國,得以憑藉有限資源創造最佳的醫療健康照顧服務;另一是扶持有想法的年輕人創業,協助台灣生技業走出全新道路。MIT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學校,不僅是黑客發源地,也堪稱全球最擅於催生新創公司的大學;而北醫大為臺灣醫療資訊科技領域的尖兵,孕育全臺灣最多的創新創業團隊,底蘊深厚扎實。兩者強強聯手傾囊相授,才能促成以上兩大目標之落實。

擺明老鼠會誆投資變捐款 吸金2億元

文/鏡週刊 20170916日自稱「道教太一宗紫竹林玄門第七代女掌門」的吳坤錦,涉嫌以投資49,800元,再帶6個人投資同樣的金額,作為一個team,聲稱18個月後,這個taem7個人可以共享450萬分紅,等於獲利將近13倍,這當然是天方夜譚,竟也有人深信不移,等了一年多等不到分紅,才憤而報警。被害人明知是老鼠會,但認為自己是第一批老鼠,可以賺了錢就走,沒想到越潦越深,而吳坤錦等人在會員反彈之時,又宣稱跟國內知名的國璽科技公司策略結盟,就這樣一路騙、非法吸金約2億元。本刊調查,這家位於台中市自由路四段的「中華紫竹林玄門總會」的吸金團體,其實是先前以專門以癌末老人生死作賭注,並藉由招攬賭客吸金的「老人會」餘孽,台中市全盛時期有130家,經媒體披露後,所剩無幾,於是聲稱是道教女掌門的吳坤錦,將老人會轉型成為新型態的老鼠會。吳坤錦(左)穿著道袍,儼然一派宗師,私下卻做些詐欺吸金之事。被害人表示,一開始根本就說是投資,吳坤錦的核心幹部告訴她:「只要投資49,800元,再「16」,拉6個人投資同樣的金額,這6個下線可以每個人抽頭8,800元,然後按照他們的制度,若組織從A展到BC(階層),18個月內,這個7人的team共可分紅450萬元;等於獲利13倍。」但這些承諾都是謊言,這些第一批進入組織的老鼠,連一點糖渣也沒吃到,每次公布分紅,總是吳坤錦、溫文隆、王文寶等掛名董事、執董等核心幹部在領錢。於是會員群起抗議,溫文隆等人又說:「沒有新會員進來怎麼讓你們領錢?你們要安撫好你們拉進來的新會員,讓他們繼續拉人,才會產生利潤」。此外,當會員要求按照當初說好的方式分紅,道教女掌門就諉稱:「錢都拿去做善事,救濟貧苦的弱勢者」,可是卻又拿不出救貧濟苦的感謝狀等相關證明,在眾多會員反彈之下,吳坤錦又更弦易轍,換了一個說法。吳坤錦自稱道教女掌門,公司裡掛著馬英九、吳敦義慶賀就任的牌匾。這回,吳坤錦與溫文隆宣稱與台灣知名的「國璽幹細胞應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將在大陸發展,溫文隆說:「如果能拉陸客來台灣做『幹細胞抗衰老全臉療程』,就能繼續撈錢,讓『新盤』轉動『舊盤』,以前投資的錢不但能回本,還能繼續發財」。今年325日,該組織宣稱轉型,成立「首皇互濟集團」,獎金制度也由舊制改新制,吳坤錦告訴會員們,公司與國璽集團在兩岸律師見證下舉行合作簽約儀式,正式跨足生技業,未來賺了錢,就能夠把大家過去投入的錢拿回來,還可以2年輕鬆賺到退休金。從舊制改為新制,獎金分紅制度複雜了不少,但仍然是幾個核心幹部才領得到錢,於是這些癡心等待組織賞給糖果吃的第一批老鼠們發出怒吼,先後向調查局台中市調站、台中市刑大檢舉,警調相當重視此案,目前正積極蒐證中。

 

生華總經理(宋台生) 評估>4,000家生技公司 投資比率小於 1% (成功率: 79%)


生華科虧很大 兩個月跌38% 2017-09-09 00:39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新藥開發公司生華科(6492)今年424上櫃後股價原本一路呈現橫向整理,但從今年77日出現一根長黑棒後,股價從一路下探,兩個月來迄昨(8)日收盤為止,股價從109掉到67元,跌幅達到38%,成了今年最受矚目生技盪股之一。該股自2013年到2015年,每股稅後虧損都在2元以上,2016年每股稅後虧損則是擴大到3.89元,本業營運未能有起色,是股價出現跌勢原因之一。生華科董事長胡定吾近年攜手老戰友宋台生,以生華生技前進美國併購聖地牙哥新藥公司「Cylene」,再篩選出兩個新藥,經過一年的重整,其中「抗膽管癌小分子標靶新藥CX4945」,在美國、韓國、台灣都已經進入臨床試驗。生華生技旗下新藥CX4945與抗血癌新藥CX5461,都是市場首見(First in Class)的小分子抗癌新藥,CX5461是針對血癌具備雙重抑制癌細胞效果,而且不影響健康的正常細胞;CX4945適應症為膽管癌,可抑制癌細胞自我修復,加強化療藥物對癌細胞的殺傷效果。生華總經理宋台生1978年取得伊利諾大學生物博士後,進入全球農業生技巨擘孟山都任職,從事基因轉殖工作,開發了抗蟲棉花,為全球棉業創造巨大利益,尤以中國為然。1986年他受李國鼎延攬,回台參與創辦生技中心(DCB),成為台灣第一批回台貢獻的生技專家之一。在DCB的那幾年,宋台生開發出全球第一個「生物農藥:台灣寶」,並技轉給百泰公司。宋台生1995年前進新加坡大學,除了從事研究也協助創投事業,1998年與胡定吾相識後共事,2002年轉進美國為中華開發做生技投資,幾年內評估超過4,000生技公司投資案,投資比率小於1%,但投資成功率卻高達79%,績效受到肯定。1998年宋台生被當時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延攬,前往美國投資生技。宋台生那幾年為中華開發賺了不少錢,因為高績效,回台募集生華創投,一下子就水到渠成,其後,胡宋兩人又看上生技發展趨勢,共同成立生華生技,由胡定吾投資近20%

子宮內視鏡檢查 月經剛過一週最適合: 適應症 異常出血/ 試管嬰兒失敗等…..


子宮內視鏡致死胎 除孕婦外...「這類人」也不適合做 時間:2017/09/16 07:43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一名長庚醫院員工做子宮內視鏡後流產,醫師坦承疏失遭停權3個月。對此,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子宮鏡檢查是治療不孕症的利器,但有2種人不適合使用,一為懷孕婦女、二為有心血管疾病,醫師在檢查時要特別注意。黃閔照表示,透過子宮內視鏡做子宮腔診斷時,需要大量灌水到子宮裡去,讓子宮鼓起來以利檢查,但如果有心血管疾病者,一次注入這麼多水,可能會讓心臟負荷不了,引發心臟疾患;懷孕婦女則會因侵入性的醫材觸碰子宮內壁,引發流產風險,站在醫學會立場,醫師應特別注意。北醫附醫婦產科主任劉偉民表示,子宮鏡的適應症為異常出血、試管嬰兒失敗等族群,透過軟管從陰道探入子宮腔,檢查黏膜中是否有瘜肉或肌瘤,再視情況進行手術治療。但懷孕婦女施作時,可能會傷害胚胎,甚至不小心刮除,因此在施作前先做好驗孕措施最為安全。劉偉民提到,要施作子宮鏡檢查,基本上月經剛過一週最適合,因為這時子宮內膜最乾淨,可以看清楚子宮內膜的全貌。

(Upper-Airway Stimulation ) 自費50萬治療睡眠呼吸中止: 舌下神經刺激


舌下神經刺激 揮別打鼾 博士頭痛8 竟是睡眠呼吸中止 20170917 【江慧珺╱台北報導】35歲余先生擁有台大生化博士高學歷,卻患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每晚睡眠都重度缺氧,白天頭痛痛了8,午覺完反而更累,且血壓飆高,記憶力也受影響;醫師建議,此症若不治療,恐提高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應儘速就醫,現治療方式多元,除有呼吸器與手術治療外還有最新舌下神經刺激新技術問世,都有助睡覺呼吸不卡卡。國泰醫院昨舉辦睡眠呼吸中止症國際研討會,汐止國泰睡眠中心負責醫師方麗娟說,據調查國內有失眠、打鼾、睡眠呼吸障礙等人口約2成,大概有4500萬人,多在4060歲,以男性為多,且半數都有呼吸中止問題。

患者療法需評估 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說,此症患者的睡眠時間不一定短,但無法進入深層睡眠,這樣晚上會睡不好,白天常嗜睡、打盹,還有病人因此出車禍,長期恐釀心血管疾病,猝死威脅增。至於睡眠呼吸中止症成因,方麗娟說,肥胖、顎骨發育不完全,或舌頭肌肉無力,都是可能因素;若睡覺時會安靜一陣又突然打呼,且每小時超過5,即可能罹患此症 治療上,方麗娟解釋,陽壓呼吸器是最簡單療法,還有止鼾牙套,但必須固定戴著睡覺,常有患者戴不住;手術則有扁桃腺切除、舌根切除等,另顎骨呼吸道拉提手術則可修改顎骨結構、減輕症狀,前述余先生即以此術改善生活品質,不過每名患者適合療法不同,需審慎評估。

有如心臟節律器 史丹佛醫學院睡眠外科助理教授柳勇全醫師昨則在研討會發表最新的「舌下神經刺激器」技術,該刺激器有如心臟節律器,當感應到呼吸中止,便會釋放微量電流,刺激舌頭,使其不堵塞呼吸道,未來2年內可望引進台灣。柳勇全是台灣醫師操作舌下神經刺激器第一人,他說,該刺激器會植入患者右胸皮下,並延伸出2條導線,1條往下接到肺部,1條向上連接舌下神經,在睡前啟動刺激器開關後,一旦導線偵測到呼吸中止、肺部暫停擴張,電流會立刻釋放出來,這會刺激舌頭些微往前、不再擋住呼吸道,呼吸也就此通暢。

自費價須50萬元 對於舌下神經刺激器,柳勇全說,比起其他外科治療,此術式侵入性較小,療效也較佳,最適合高齡族群,已在全球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成果,但自費價約50萬元,且對於呼吸道太窄、完全堵塞的患者仍不適用,還是得考慮其他手術。若想自行改善打呼,柳勇全則建議,可運用簡單的口肌訓練法,如用舌頭輪流向左右臉頰推頂,或捲舌、用舌頭捲棉線,或唱歌,加強舌頭肌肉力量,睡覺時便不易往後掉,從幼童階段起練習或術後復健,效果最好。

睡眠呼吸中止症小檔案 成因:睡眠時因呼吸道肌肉放鬆而變得狹窄,加上口咽、鼻咽等處結構較狹小,導致呼吸氣流受阻 好發族群:50歲以上、肥胖族群,男性較女性多 症狀:打呼、呼吸暫停、易醒、缺氧、心跳與血壓升高 健康威脅:白天疲憊、頭痛、高血壓,若長期未改善,恐使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提高 治療方式:陽壓呼吸器、軟組織手術、顎骨呼吸道拉提手術等,現還有最新的舌下神經刺激器可選擇 資料來源:方麗娟醫師

Upper-Airway Stimulation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N Engl J Med 2014; 370:139-149January 9, 2014DOI: 10.1056/NEJMoa1308659

BACKGROU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s associated with considerable health risks. Althoug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can mitigate these risks, effectiveness can be reduced by inadequate adherence to treatment. We evaluated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upper-airway stimulation at 12 months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METHODS Using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ingle-group, cohort design, we surgically implanted an upper-airway stimulation device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who had difficulty either accepting or adhering to CPAP therapy. 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e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the number of apnea or hypopnea events per hour, with a score of ≥15 indicating moderate-to-severe apnea) and the 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 the number of times per hour of sleep that the blood oxygen level drops by ≥4 percentage points from baseline). 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e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the Functional Outcomes of Sleep Questionnaire (FOSQ), and the percentage of sleep time with the oxygen saturation less than 90%. Consecutive participants with a response were included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herapy-withdrawal trial.

RESULTS The study included 126 participants; 83% were men. The mean age was 54.5 years, and the mean body-mass index (the weight in kilograms divided by the square of the height in meters) was 28.4. The median AHI score at 12 months decreased 68%, from 29.3 events per hour to 9.0 events per hour (P<0.001); the ODI score decreased 70%, from 25.4 events per hour to 7.4 events per hour (P<0.001). 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s showed a reduction in the effects of sleep apnea 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randomized phase, the mean AHI scor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12-month score in the nonrandomized phase among the 23 participants in the therapy-maintenance group (8.9 and 7.2 events per hour, respectively); the AHI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dicating more severe apnea) among the 23 participants in the therapy-withdrawal group (25.8 vs. 7.6 events per hour, P<0.001). The ODI results followed a similar pattern. The rate of procedure-related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as less than 2%.

CONCLUSIONS In this uncontrolled cohort study, upper-airway stimulation led t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easurements of the severity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Funded by Inspire Medical Systems; STAR ClinicalTrials.gov number, NCT01161420.)

 

中國 高淨值富豪 83% 有睡眠問題 (淺眠/失眠/多夢 )

六成中國富豪處於亞健康 83%有睡眠困擾【大紀元20170917日訊】胡潤早前公布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顯示,高房價推動千萬富翁數量大為攀升,而這些富豪最想擁有的是健康。915日胡潤發布的另一健康報告顯示,61%的中國富豪有「亞健康」症狀。915日,胡潤研究院與中航健康時尚集團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高淨值人群健康指數白皮書》顯示,有八成高淨值人群認為自己健康管理效果不顯著,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強度大。胡潤研究院的調查以10分為滿分,受訪富豪對自身健康的平均滿意度為7.85分,其中2530的受訪者滿意度明顯較高,40歲以上則最差。相比男性受訪者,女性更滿意自己的健康狀況。此次調研還發現,單身富豪比已婚富豪對健康的滿意度更高。從城市和區域細分來看,一線城市高淨值人群的健康指數不如其它城市。調查顯示,61%富豪有「亞健康」症狀。有83%的中國高淨值人士認為自己有較為明顯的「睡眠問題」。「睡眠較淺/夜裡醒後難以入睡」是他們最普遍的睡眠困擾,占比超過三成,其次是失眠和多夢,分別占23%超過六成的富豪將運動健身作為改善睡眠困擾的最主要方式。從運動方式來看,在「大眾運動」中,跑步(64%最受高淨值人士青睞,其次是游泳和器械健身。調查顯示,富豪們平均每年花費2.7萬元在運動上,且財富等級越高的高淨值人群花費得越多,財富等級在3000萬以上的高淨值人群每年在運動上的花費平均為3.8萬元。此外,高淨值人群也十分重視飲食。調查顯示,64%的富豪會主動關注養生方面的信息,他們大多採取的行為是多吃蔬菜和水果,其次是多吃雜糧、粗糧及粗纖維類食物。報告顯示,旅遊以及海外遊學成為富豪們最青睞的社交活動,占比58%其次是美食、唱歌。今年7月,胡潤發布的《2017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顯示,中國近半的富豪考慮移民,教育質量和環境污染問題是他們選擇移民的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林詩遠

(亞東醫院) 心臟衰竭中心 半年再住院率 2015年11.8% à2016年6.4% à 2017年0.8% Q1


心衰竭找上青壯男!跨領域治療提升存活率 華人健康網 2017/09/17心臟衰竭主要症狀為疲倦、呼吸喘及水腫,確診5年內近半數的人因病死亡,傳統治療只有醫師與病人一對一治療方式,未必達到最佳效果;最新歐美心臟衰竭治療指引,強調跨領域團隊治療。本院近年整合醫師、專科護理師、藥師、復健師、營養師與個案管理師成立心臟衰竭中心,以提升心衰竭照護品質及療效。亞東醫院心臟衰竭中心,於去年2,成功照護一位因心肌梗塞休克急救治療後倖存,但心臟衰竭卻來報到的案例。謝先生36,已婚男性,現居臺中,育有二子。於過年前夕返台北過節,因身體不適在201628日由家人陪同下入急診,自述無特殊病史,發病當日,跑步去挪車,距離約800公尺,返家後自覺呼吸喘,胸部不適就醫在急診檢傷區等待時突然意識改變,雙眼上吊,心電圖顯示心肌梗塞合併心室頻脈及心因性休克,立即給予施行心肺復甦術,放置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置放術及安排心導管手術,心導管發現冠狀動脈中段完全阻塞,予放置支架後轉入加護病房;於212日移除葉克膜、213日移除主動脈氣球幫浦。214日轉至普通病房。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射血分率37%220日病情穩定出院。在門診治療,半年後追蹤心臟變大、功能仍持續下降且心臟衰竭症狀變明顯,導致無法工作,心衰竭個案師進一步安排心衰竭門診與居家心臟復健指導、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驗評估治療效果及藥物調整、並進一步用新的心衰竭藥物治療;同步還有個管師的遠距健康照護服務,在心衰竭跨領域團隊積極的照護下,病情明顯改善並順利於今年開始返回工作崗位。心臟衰竭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年輕人也會碰到此問題,多數人即使聽過心臟衰竭,但對疾病沒有正確認識,呼籲大家留意心臟衰竭症狀及早治療,若能接受跨領域團隊治療給予足夠衛教、適時藥物調整、復健運動、做好飲食水份及體重的控制,並由專人指導學會辨識處理惡化徵兆及自我疾病照顧,那麼心臟衰竭症狀更可以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也會有所提升。本院成立心臟衰竭中心進行跨領域團隊治療後,心臟衰竭6個月再住院率已逐年減少,由201511.8%1056.4%降至2017年第一季0.8%將持續推動跨領域團隊治療望能減少心衰竭死亡率。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