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ly 18, 2011

中國轉型成醫藥”強國”時……!!

未來5年看俏 陸醫藥股可進場2011-07-18 旺報「大陸十二五計畫的目標之一是希望從醫藥大國轉型到醫藥強國。」大陸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醫藥行業分析師羅鶄表示,生技醫療產業的投資布局方向是「創新」,包括公司是否開發新藥、加快重大技術的產業化以及盡快提升企業的國際化水準。預估未來五年,大陸獲得新藥臨床批件可達200個以上,新藥證書、獸藥證書、醫療器械證書等各類證書100個以上,因此具備創新的生技企業可望從中受益。在大陸實施全民醫保,並提高醫保保障水準的政策下,醫藥行業未來幾年將可望大幅增長,且藥品招標政策將會使藥品價格下滑,對生技產業是利多。投資生技醫療產業時,羅鶄建議可觀察幾項指標,首先是企業的收入增長,另一個是利潤率,具有研發能力、產品獨特的公司最具投資價值。

投資醫藥股 三大關鍵點 羅鶄表示,投資醫藥股的關鍵點是團隊、研發和行銷。人的因素最重要,研發也要能持續推出產品,同時要具備品牌建設能力。近年醫藥類股淨利潤增速保持在25~ 30%2011年預測市盈率26倍,因此目前時點可以進場。值得關注的個股包括具創新能力的恒瑞、海正和人福醫藥,具消費擴張力的健康產業相關企業,例如雲南白藥、東阿阿膠、天士力和康美藥業等企業也持續看好。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大陸生技醫療產業個股股價表現並不理想,主要是大陸藥價規範目前尚未調整好,未來一旦價格及品質改革有所進展,就有漲幅空間,往長遠來看,目前股價表現不佳,反而有潛在價值。傅子平表示,醫藥類股通常占整體醫療產業GDP8%左右,但目前大陸醫藥類股卻只占了4.5%,因此還有成長空間。大陸到香港掛牌上市的醫藥相關個股在第三季相對是低點,未來只要大陸藥價控制得宜,股價可望反映藥價調整的利基。

資深醫師等同老醫師嗎?

楊志良說對了?美研究:老醫師治療病患死亡率提高7 2011.07.18 uho優活健康網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日前在媒體公開呼籲,台灣登記執業的醫師中有47人已高達90歲,80歲以上的醫師更是多達582人,這些老醫師寫一份病歷要花45分鐘,而且上面記載的病情、用藥幾乎一模一樣,醫療品質堪慮,應該要退休了。現在美國一份醫學期刊的報導似乎證實了楊志良說的這段話,這份研究發現行醫20年以上的資深醫師照護的病患住院時間較年輕醫師長,且病患死亡率提高七成,看來老醫師醫術其實未必那麼好。這份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上,紐約一家醫學中心的醫師針對20027月至20046月之間高達6572名曾經住院的患者病歷進行分析,歸納出59名醫師為研究對象,並將其年資分為5年以下、610年、1120年及20年以上等四個區間。統計結果發現,病症較為複雜、病況嚴重的住院患者,如果是由資歷20年以上的資深醫師照顧,不但住院時間會比交給執業不滿5年的醫生還要拉長,這些患者的死亡率也會大大提高約70%,研究最後建議醫界應該發展出維持住院病患醫療品質的監督制度。楊志良當時指出,德國醫師年過67歲就不得再執業,台灣也應該限制執業醫師的年齡,以顧及醫療品質及杜絕出借醫師執照的情形。但醫師公會卻強烈反對醫師的退場機制全由年齡決定,因為根據醫師專業的科別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有些老醫師能夠從旁指導、經驗傳承。不過現在研究數據顯示,老醫師的照護能力可能不及新手醫師,可能也是提醒台灣醫界該正視高齡醫師執業的問題了。

李鍾熙認為的台灣生技獲利模式: 醫療服務和醫材產業

李鍾熙:新藥與技術 靠政府帶頭衝 2011/07/19 經濟日報】生技展即將開展,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昨(18)日表示,台灣發展生技的策略,可以選擇醫療服務和醫材為重點,相較之下,新藥與新技術對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較具挑戰,需要政府帶頭衝。生技展將自20日起展開,李鍾熙表示,目前兩岸關係融洽,又處於後ECFA的階段,大陸市場是當然的機會。因此,關於醫療服務及醫療器材的投資,應可視為目前可較快回收的機會。李鍾熙指出,以醫療服務為例,台灣部分企業目前在大陸經營健檢、洗腎、醫美等通路,由於複製台灣的成功經驗,也讓投資成果快速顯現;譬如,利用台灣原有的技術、服務與營業模式,便可望快速打入大陸市場,並迅速回收投資成本。其次,則是醫療器材類的投資,這類投資由於有生產、製造而有具體產品,投資時間相對短,投資回收較快,目前也可視為台灣生技業投資的機會之一。李鍾熙表示,但這類投資都屬於「已成熟」市場,相對風險較低。李鍾熙也指出,目前新藥及新技術的投資,對台灣生技產業而言是一個缺口,由於這類投資屬於高風險,回收時間長,且涉及領域過於專業,導致投資人缺乏意願。他強調,若要真正讓新藥產業起飛,政府帶頭衝是很重要的,有政府背書,國外的專業創投也可望順勢導入。

後ECFA生醫投資熱 孔繁建回台開講!

柏樂CEO 擬投資台灣創投基金 2011/07/19 經濟日報】在美國享有「生技巴菲特」之稱的Burrill & Company(柏樂創投)執行長柏樂(Steve Burrill)將來台,除了以亞洲生技發展趨勢為題對台提供建言,也有意就「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中的生技創投基金(Mega Fund)向政府提出申請。一年一度的生技月今(19)日起跑,工研院連續第十年主辦的「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 Asia 2011)」率先登場。生技論壇的主辦單位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昨日表示,生技產業已成全世界重要顯學,台灣生技業的發展,除了資金到位外,更應加強與國際接軌。今年生技論壇邀請的對象,首推全美最負盛名的柏樂,柏樂所領導的生技投資團隊,過去逾20年每年發表及出版年度生技報告,並成為全球生技投資寶典,每年全世界最大的生技論壇BIO在美國舉行時,柏樂的演說總是整個論壇中最爆發的場次。今年第二度來台的柏樂,過去除了來台為政府的生技政策把脈,旗下的柏樂創投也投資台灣一家生技藥品公司台灣微脂體生技,該公司已有藥品要進入市場,預料柏樂此行來台將尋找新的生技投資機會。柏樂日前針對台灣生技發展的現況時指出,全世界生技產業都在關注大陸這塊新興市場,台灣應借重自身優勢儘早在大陸大陸布局。邵耀華表示,本次生技商業論壇的主軸,除了柏樂將來台之外,旅美生技創投專家孔繁建也將返台,說明當前美國生技投資新趨勢。邵耀華指出,此次論壇重點也將放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台灣生技投資環境的探討,其中有許多亞太生技投資者,及國外投資者顧問公司的高層,都將一同參加。邵耀華表示,在後ECFA時代,兩岸在產業合作上已有法可循,目前台灣生技產業正在起飛階段,正好可以利用此次論壇作為起飛跑道。他指出,目前政府推動生技產業頗見成效,包括中研院院長翁啟惠、The Vertical Group創投公司執行合夥人張有德,及前BiogenIdec資深副總裁蘇懷仁,後兩位都點頭回台為生技產業出力,三人將形成生技鐵三角。邵耀華認為,目前台灣生技業國際能見度低,有這三位專家的國際經驗與人脈,未來台灣生技產業要和國際接軌,產品要打入國際市場,可望有足夠的力量。此外,如果能夠進一步引進國際資金投資,甚至和國際知名藥廠結盟,都是台灣生技業的機會。

 

孔繁建博士 孔繁建是维梧生技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前身为BioAsia Investments)创立人之一,该公司是一家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医疗健康及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孔繁建自1979年加入Cetus Corporation时开始他在生物技术行业的职业生涯。之后,孔繁建在1981年共同创立了Cetus Immune Corporation,该公司于1983年由母公司收购。孔繁建于1984年共同创立Genelabs Technologies, Inc. (NADSAQ: GNLB),他担任主席和CEO直至1995年。孔繁建在Genelabs任期内,带领公司于1991年上市,并将其建设成为在美国、比利时、新加坡、瑞士和台湾均有业务的拥有175名雇员的国际性生物技术公司。孔繁建获得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并取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学哲学博士学位及MBA学位。孔繁建获得加州州长颁发的Best Use of Technology Award、安永和亚洲商业联盟颁发的年度企业家奖。孔繁建还服务于生物技术行业组织(BIO)的新兴公司主管团体的董事会,美西玉山科技协会和亚杰商会。孔繁建被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任命为国家生物技术政策委员会有投票权成员。孔繁建现服务于一些新兴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会。

醫管會規畫 “國際醫療服務促進會”

施振榮 籲醫療服務產業化 2011/07/19 經濟日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和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石曜堂,昨(18)日連袂拜訪行政院政務委員朱敬一。兩人此行主要力陳國內醫療服務應走向產業化、國際化,朱敬一也在會中支持此一觀點。據轉述,施振榮在會晤過程提及,國內醫療服務業可結合國內深具優勢的資通訊、電子產業,透過跨領域合作作到「整廠輸出」,其中,大陸就是一個很好的輸出地。石曜堂也提及,未來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將出面籌組「國際醫療服務促進會」。石曜堂在會後表示,昨天光是與朱敬一共同定義所謂的「醫療服務」,就花了近30分鐘,雙方都認為,醫療服務應作為一項產業來發展,但該如何設定具體推行計畫,還需要再思考。國內醫界人士認為,台灣醫療技術進步,醫療資源也相當充足,但受限於一般人認為,醫師不該只追求賺錢,應該追求更高醫德等的刻板觀念,國內醫療服務一直未快速走向產業化。相關官員指出,籌組「國際醫療服務促進會」的計畫,主要是由民間機構發起,政府樂觀其成,未來將視民間單位的需要,政府再從旁協助推動。行政院正全力推動六大新興產業,醫療健康照護產業也是其中之一,由朱敬一負責監督。據了解,目前施振榮所擁有的智融集團在美國已有一些初步醫療相關投資,並將進一步評估在台灣醫療市場提供服務的可能性。智榮基金會日前曾舉辦「醫療服務產業策略論壇」,施振榮希望將論壇結論提供政府施政參考,因此主動要求拜訪朱敬一,就醫療服務發展為一項產業進行意見交流,雙方會談時間約45分鐘。

南科生技園區 2011 Bio Taiwan亮相!

2011台灣生物科技大展 邀集南科區內生技廠商 設置南科主題館共同參展  2011/07/18 經濟日報  生技產業是南部科學園區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南科管理局為了讓社會大眾能瞭解南科生技產業的發展現況,因此邀集區內生技廠商,於72124日在台北世貿展覽一館舉辦的2011台灣生物科技大展中,設置南科主題館共同參展。近年來隨著社會邁向高齡化,對生技醫療器材的相關需求也大幅成長,未來生技醫療器材產業將呈現高成長的發展趨勢。南科管理局積極推動生技醫療器材產業發展,自98年起執行「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迄今邁入第三年,不僅吸引國內外知名廠商進駐園區,同時亦展現了豐碩成果,南科目前已有 37 家生技醫材廠商核准進駐,投資金額超過 50 億元。此外,園區廠商,如喜樂醫材公司獲通過為「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資格審定之公司、鴻君科技公司及全球安聯科技公司已成功開發人工牙根,並通過行政院衛生署醫材商品查驗登記。今年南科主題館包括金穎生技、東宇生技、大安生技、美梭生技、雙美生技、和鑫生技、皇亮生醫、京達醫材、全球安聯等園區廠商;除引進醫材廠商投資進駐南科外,目前已引進 10 所學校及研究機構於園區內設置研發中心,除可藉由整合學術量能,來培育高階生技醫材產業專業人才,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外,並可協助廠商開發高階醫材產品與技術,以建立國內醫療器材自有品牌產品,提升台灣醫療技術水平及國際形象,奠定台灣生技醫療器材產業穩固發展之基礎。南科將持續推動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期能藉由聚落共效,加速與各國合作的機會,共創產業新契機,進而使南科成為世界級的生技醫療器材產業重鎮。

中國基因檢測服務: 亞太聯合基因

亞太聯合基因 正式進軍台灣市場  2011/07/18 經濟日報  現代醫學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全球興起基因醫學,透過基因檢測來預防疾病,將是未來趨勢。亞太聯合基因深耕亞洲市場,看好台灣醫療體系健全,計劃與國內大型健檢中心及醫療單位合作,預計於下半年擴大在台服務範圍,推廣基因檢測觀念。亞太聯合基因董事長胡騰指出,人類基因組基礎上的科研成果迅速轉化成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的整體應用。目前,很多研究者仍然著力於尋找與各種疾病相關的新基因,此外,不少基因和疾病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明晰。眾所周知,很多疾病,例如肥胖症、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哮喘和心臟病都有潛在的遺傳基礎。當下,隨著遺傳研究的快速進展,對遺傳檢測的公眾需求仍然處於上升階段。目前,已有多於1502種遺傳疾病的遺傳檢測可在G neTests的資料庫中可以獲取,包括用於臨床目的和基礎研究目的。胡騰說,目前亞太聯合基因集團已能夠檢測數百種多基因位點的疾病和上千種單基因位點的疾病。為了更有針對性地面向大眾推出更簡捷、實用、科學的檢測,參考國際衛生組織公佈的目前最容易致人死命的重大疾病種類,推出人體六大系統近百種重大的疾病檢測組合,較全面地反映出我們身體在重大疾病方面的隱患,使人們對自身的重大疾病隱患可以做到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從而提高生命品質。「基因健康管理才是基因檢測的目的!」胡騰如此表示,把健康管理服務做為一個產業鏈去發展經營,是公司的經營理念,並聯合知名的醫療機構,形成一個個性化的醫療管理方案,目標是指導民眾瞭解,哪些人容易得病,得什麼病?不同個體的臨床表現、治療中及愈後的結論(如復發、轉移性)、治療的多態性,針對性藥物和劑量、合併症的防治等。胡騰指出,公司成立14年來,為了跟上國際頂尖技術水平,先後投入在基因技術研發費用逾7,000萬美金,引進許多先進科技設備如微陣列基因芯片分析平台(Microarray)、超高通量SNP分型檢測平台(SNP stream Beckman coulter)、激光共聚焦光纖微珠芯片技術平台(BeadArray Illumina)等,提供與世界潮流同等級的專業服務。該公司的市場佈局主要針對亞太地區,以上海為總部,客戶群從中國遍佈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韓國、印度等國家。為眾多的亞太區民眾提供實質的健康指導服務。胡騰強調,未來的展望是在亞太市場的不同地區設立亞太聯合基因的一站式健康中心,通過最先進的基因科技,以及配合上最有效的體檢技術和醫療方案,為亞太群眾提供一個全面性的綜合健康管理方案。他說,公司的目標是打造出亞太區基因健康產業中的第一品牌,引領大家邁向"優質生活,健康人生"

 

联合基因科技集团: 联合基因集团发源于复旦大学,由复旦大学一批教授创立。集团以"解码生命,造福人类"为宗旨,11年来致力于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事业,迄今资产规模已超60亿,拥有联合基因健康中心、精优药业、华夏联合基因等30多家企业(两个为香港主板上市:HK0399HK0858),成为领航国内的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集团。11年来,集团紧跟国际顶尖水平,先后投入基因技术研发费用超过5亿元,创造了一系列中国第一: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规模人类基因数据库

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基因芯片

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基于基因分析技术的新药筛选平台

在中国第一家推出疾病易感基因检测服务

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基因检测企业技术标准

基因检测技术平台第一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黄种人疾病易感性基因数据库

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基因技术平台

锐意创新,不断超越。目前集团在多个领域开拓健康产业,包括科技服务、健康服务、生物制药等。集团累计承担国家"863"等项目3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10项成果获得国家和上海市奖励,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300多项国家863973项目提供了技术服务。近年来,集团整合在基因组学方面的技术优势,拓展健康产业两大上市业务板块: 健康服务板块——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健康服务。以基因技术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系统化全程健康解决方案。根据个体和家族基因组信息,指导疾病预防、个性化用药,设计科学的体检程序、保健方式等。通过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服务,让客户感受卓越的健康生活品质。 生物制药板块——拓展传统医药范畴,研发生物制药产品。集团拥有两座符合GMP标准的药厂,持有58种药品批文。革新中国保健理念,先后开发出两个系列针对基因组缺陷的保健品。经过十几年攻坚,集团还将推出全球第一个口服剂型的胰岛素。 联合基因从多方面实践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先后捐款几千万元用于社会捐助,参与光彩事业捐资助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青年教师基金、杨浦区联合基因老年基金、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多项慈善活动,2008年集团通过科技部首设"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国内唯一一个由企业设立的全国性生命科学领域专项奖励)。联合基因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基因健康领域第一品牌,引领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新方向。

國際新藥開發檢體與臍帶血運送: TNT國際快遞 (TNT Express)

TNT建構醫藥生技快遞五大優勢,墊高競爭門檻搶進中國、印度新興市場  2011/07/18 經濟日報【台北訊】「國際快遞全方位服務」專家─荷商TNT天遞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目前少數於醫療、醫藥及生物科技領域中,具專業特殊貨物遞送能力之業者,專為客戶完成各項具臨時及特殊性的國際快遞任務。TNT長期經營歐洲生技醫藥運輸,近期更將市場擴大至中國及印度,開發出2-8的藥物及生物檢體出口運輸服務,再配合TNT高速清關及送件能力,能於48小時之內完成取件,成功打入中、印市場。未來更計畫提供能裝載100cm高的"長途大型冷藏包裝"服務,墊高中、印國際快遞市場進入門檻。TNT台灣分公司大型客戶及全方位服務處處長許子乾表示,印度與中國雖為兩大新興國際快遞市場,然而由於對檢體的申報規範格外嚴格,因此市場進入門檻高,需要極具專業性的合作團隊與實戰經驗的累積,缺一不可。此外,TNT所提供的特殊服務更具有以下五大優勢:醫療活動 (包括樣本用品和藥物)、專業包裝 (乾冰添加服務)、戶對戶 (針對醫生、患者及研究人員)取件與派送服務、全面追蹤貨物轉運進程以及提供進出口清關諮詢服務等,才能成功打進此塊極具挑戰性的中、印市場。許子乾進一步表示,過去我們完成了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如18小時內將剛出生寶寶的臍帶血,從馬來西亞順利送達台灣實驗室儲存,是少數能達到醫療規定的專業國際快遞業者;從業務量來看,TNT更達成每月至少遞送近百件臍帶血、上千件新藥開發檢體與血液檢體、醫療樣本及臨床醫用材料等各項醫療貨物,以上皆歸功於TNT不斷提升設備及流程改善,及對於溫度條件與時間進行嚴密把關,才能隨時提高組織應變能力,於特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奠定了TNT在醫藥生技快遞市場第一品牌的地位。

貿協積極建立印尼醫療轉介平台!

外貿協會拓展印尼華人醫療服務業市場有成,結合當地台商協會及留台同學會設立3醫療服務據點 (中央社20110718)印尼人口高達24,500萬人,是僅次於中國大陸、印度及美國,為全球第4大國,其中華人超過1,000萬人;然而當地醫療品質落後且醫療服務不足等因素使得印尼華人尋求海外醫療服務者眾。據僑務委員柯昭治董事長表示,當地台商及華僑人數眾多,台商多利用回台探親機會進行健康檢查,而華僑則選擇鄰近的馬來西亞或新加坡進行海外醫療旅遊,台灣的醫療服務拓展印尼市場正是時候。為促使更多海外華人回台進行健康檢查及醫學美容服務,外貿協會受衛生署委辦,選擇印尼的萬隆市及首都雅加達作為第一站,張正芬主任及蔡秀珍組長以台商會會員及旅遊業者為目標對象,進行強力推介宣傳。萬隆市為印尼第4大城,以紡織產業著稱,我國麗嬰房與豐泰實業等紡織製鞋業者在萬隆均設有製造廠,當地台商400餘家,參加台商會者約140;大雅加達地區人口達2,300萬,為台商主要聚集的地區,台商會會員數百家;留台同學會則是當地向心力十足的組織。幾場說明會中宣傳台灣的醫療服務及外貿協會可提供的協助後,獲得與會者一致的認同,印尼萬隆台灣工商聯誼會、印尼雅加達台灣工商聯誼會及雅加達留台同學會等3單位同意將設立專責窗口及網站互相連結,結合外貿協會的服務,不定期提供其會員我國醫療服務相關訊息,守護海外打拼台商的健康及美麗。旅遊業者是醫療旅遊最重要的轉介平台,在旅遊行程中加入健康元素是目前最夯的特色行程。由於醫療服務最好的行銷模式是體驗及口碑宣傳,外貿協會此行亦特地邀請我國長榮及華航於印尼當地分公司及Avia TourPanorama TourGlobal Tour等當地重要旅行社前往台灣體驗健檢醫美服務並與台灣醫療院所進行合作洽談,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可以看到印尼第一個醫療轉介平台的成立,對台灣醫療旅遊市場將跨進更大的一步。台灣的醫療服務團隊創造了2000EIU全球健康評比第二名、在WHO全球4,000個健康城市評等中,台北與台南就名列榜上。而全球規模最大的微創中心、亞洲的首例肝臟移植、肝臟移植全球存活率最高的紀錄、美國整形外科學會研發創新獎的唯一亞洲得獎者,這些都是由台灣的醫界專家創下的紀錄,這些數不完的紀錄一一說明了台灣的優質醫療服務,也使得我們對於推動健康產業登上國際舞台深具信心。另外,現代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經從疾病治療轉為疾病預防,我們不僅要活得久、活得好更要老得慢,而透過健康檢查及醫學美容可以達到上述的目的。台灣的健康檢查環境為了提供客人放鬆的心情,在裝潢上媲美五星級飯店,聞得到咖啡香聞不到藥水味及專人解說的貼心服務等都使得台灣健康檢查需求度高;韓國每5名整型美容醫師中即有1名師承台灣也顯示台灣在醫學美容上的傲人技術,再加上副作用少、價格合理及等待時間短等因素,台灣醫學美容市場成長驚人。2010年約有15,000名海外人士來台進行醫療服務,20111月至6月外貿協會也促成了54團來台作健檢及醫美,我們可預見2011年台灣醫療旅遊市場在印尼台商會及旅遊業者的加入之下,成長力道強勁。而印尼海外醫療旅遊頻繁的當地華人及宗親會等組織將是拓展的下一個目標。

大學光6億元布局中國眼科通路!!

大學光 搶進大陸拓點 2011/07/19 經濟日報】眼科連鎖通路大學光(3218)昨(18)日傳出將進軍大陸拓點,公司計畫下半年投入6億元,在大陸沿海地區設立五到十家眼科連鎖通路,中期目標要設立2030家眼鏡連鎖通路,二到三年內要超越台灣市場。法人預估,該公司兩年內營收可望倍增至14億元以上。大學光昨日股價以40.2元作收,上漲2.6元;該公司今年首季稅後純益約1,18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26元。大學光表示,進軍大陸拓點是既定計畫,針對大陸投資所需資金,昨日通過董事會決議,將以公開申購的方式來進行現金增資,預計發行2,000萬股,預計發行新6億元,每股暫定30元。法人指出,大學光目前在台灣約有15家眼科診所,和76家眼鏡通路,近年來陸續布局大陸市場,主要是透過和大陸省級以上教學醫院合作,培訓專業的眼科醫師及驗光師。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合作的對象,包括天津醫科大學、福州醫科大學,及溫州醫科大學等。大學光表示,進軍大陸的計畫自2008年開始籌畫,但於十幾年前就開始進行市場調查與瞭解。此外,該公司大陸拓點計畫預估分階段進行,預估在20132014年間將可望趕上台灣通路數。大學光表示,預計下半年至少先在天津、福建及溫州等主要省市,設立五家以上的眼科診所,至少20家眼鏡通路,將在今年底全部到位。分析師指出,目前一家眼科通路需投資約2,000萬元,而眼鏡通路則約300500萬元,以大學光增資規模及大陸市場胃納量來看,眼科診所保守估計至少有十家,而眼鏡通路也將可能達到30家左右。大學光表示,目前拓點區域以大陸長江三角洲一帶為主,在眼科診所方面,將和對岸醫師合作開業,主要進行雷射視力矯正等治療,生意模式則按協定比例拆帳。而眼鏡通路則全部直營,以銷售眼鏡為主。法人估,由於受到大陸市場挹注,該公司二到三年內,合併營收可望倍增達14億元以上。

中國、台灣老年族群 最關心眼睛老花!!

兩岸社會急速高齡化 銀髮族都愛手機、電腦 電子工程專輯 20110719兩岸高齡化衝擊越來越嚴重,預估台灣到2025年時,65歲以上的老人比例將超過兩成;中國大陸到2030年時,60歲以上的人口將接近三成。有鑑於兩岸急速高齡化,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耗時7個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大台北和大高雄等6大城市,針對超過2,40050歲以上的高齡者進行消費者行為調查後發現,兩岸都是科技銀髮新貴族、都是酷愛手機與電腦,台灣銀髮族每天要花1.2個小時使用電腦上網,中國大陸的銀髮族則每天要花費1.3小時講電話,是台灣的兩倍。工研院 IEK 主任蘇孟宗表示,兩岸高齡化的趨勢已逐漸形成隱憂,本次調查就是希望可以建立長期系統化的分析方法,找出未來兩岸銀髮族的趨勢變化,及其在健康照護領域中的衍生商機。而根據資料顯示,台灣預計到2017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超過14%,成為高齡(aged)社會;到2025年,此比例將再超過20%,成為超高齡(super-aged)社會,加上近年來生育率持續降低,老化的速度之快約為一般國家的兩倍。中國大陸在今年所公佈的人口普查統計資料也指出,現在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1億,未來將以3%速度成長,到了2030年時,60歲以上的人口將接近30%,目前65歲及以上人口佔有8.9%。這說明了中國大陸的人口也在快速老化,並且早已步入了高齡化社會,在中國的國家經濟水準還未提升之際,此種「未富先老」的現象是一大隱憂。蘇孟宗表示,調查後顯示,近年來由於手機與電腦的普及化,科技產品已躍升為兩岸銀髮族的生活必需品。中國大陸更由於電話產品的蛙跳效應(常見於發展中國家,未經過因基礎建設不足緣故,在未經過固定電話階段就直接跳到行動電話)緣故,中高齡長者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約台灣的兩倍之久。然而在電腦的平均使用時間上正好相反,台灣中高齡者使用電腦的習慣則遠高於中國的銀髮族,台灣銀髮族平均每天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約是中國的2.5倍。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中高齡消費者,在遇到醫療問題時,除醫生外,有13.9%的銀髮族會先上網找答案,可見透過網路也是擴大銀髮族市場的有效方法之一。相對的,中國的銀髮族在遇到醫療問題時,除了醫生外,第一時間接收健康資訊的來源36.4%是來自親朋好友,其次也有多達19.4%會去相信電視上所提供的保健信息。由此可見,在未來5~10年的銀髮族產品開發上,可擅用不同的媒體工具,以利將商機發揮到極致。在消費行為上,目前兩岸這批50歲以上的銀髮族,無論是健康照護的產品或服務上,他們都是最主要的家庭決策者。在台灣,決定購買意見的比例皆大於80%以上,遠超過中國大陸的66%。由於中國民眾的平均結婚年齡較早,中高齡者的子女多半已經就業或為人父母,以家庭健康照護的產品與服務作為餽贈父母的比例較台灣來得高,形成當地一項特殊的「送禮市場」商機。工研院IEK企劃部經理趙蘭英分析調查後也發現,兩岸的銀髮族,對於醫療照護的前景相當看好,認為醫療照護品質會越來越好,不論醫療資源是否普及,未來都願意支付更多的金錢在醫療產品上;其中在台灣與中國大陸,就有分別高達75.4%56%的銀髮族,願意支付更多的經費,購買科技醫療照顧服務,其中又以隨時隨地提供服務的遠距照護服務為代表。在遠距照護的需求上,兩岸的銀髮族都希望能夠在家中使用到遠距監護服務;其中台灣比例就高達86.2%,中國大陸也有78.4%。在遠距照護的服務內容上,兩岸科技銀髮族最迫切需要的是慢性病的監控,過半數的老人在意的是慢性病的問題,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比例高達58.6%,及53.3%;身體各式各樣的問題中,兩岸銀髮族最憂心眼睛老花,台灣比例就高達52.1%,中國大陸也有47.2%。兩岸的銀髮族,在受訪時都有不約而同提到不願意把自己養老的問題,造成下一代獨生子女的負擔,而有心理準備要去養老院;但趙蘭英分析調查後發現,兩岸銀髮族其實都希望在家安養天年,中國有80.9%的受訪者希望能夠在自己住的家裡養老。台灣子女負擔的問題較中國少,因此更高達88.9%的中高齡消費者,優先選擇自己的居住的地點來安享天年。反映在質化調查的結果上也呈現出,只要還能獨立自主生活,在宅老化,仍是大多數兩岸中高齡消費者的最終盼望。儘管兩岸老人都希望在家中養老,但其實並不是窩在家裡不出去。他們活動的空間多半是以家裡、週邊公園或社區為主;台灣老人通常活動的空間,依序分別為家?(87.7%)、週邊的公園(66.4%),及活動中心(34.5%)等,中國大陸老人則酷愛在公園串門子,主要活動的空間依序為公園(73.1%)、社區(58.1%)、及家?(56.5%),相形之下台灣的老人似乎明顯愛宅在家。此外,兩岸老人健康意識高,對健康管理、預防保健及身體檢查的需求也高。兩岸銀髮族中,三成左右的人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由上述兩岸未來消費者宏觀趨勢的變化,不論是在中國或是台灣,這批第一波嬰兒潮世代族群,過去都是社會的中堅份子,都市化的趨勢強烈,而且仍有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無論是健康照護的產品或服務, 他們都是最主要的家庭決策者,上輩子累積的財富與退休金,自然已經轉為龐大的消費實力。所以,因應這些中高齡消費者迫切的健康照護需求,轉化成可行的開發商機,才是抓住兩岸龐大銀髮經濟市場的最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