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June 7, 2012

郭台銘的求生&快速變型 !!


郭台銘突圍:從制造iPhone到挑戰三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2012-06-07 03:23:01我現在是要對抗三星,只要三星做的,我一定聯合大家來(對抗),找機會(向三星宣戰)我現在聯合日本在打韓國,打三星,打LG,叫作“聯陽、御韓、進中、望德”。“陽”代表日本;御“韓”,就是抵御韓國的三星;進中,是前進中國(內地市場);望“德”,因為全歐洲只剩德國(經濟體質最佳)。
[郭台銘的下一步棋怎么走?答案之一是從制造到智造。郭台銘稱未來集團的成長模式將由“工廠-技術-貿易”導向轉型為“貿易-技術-工廠”導向,富士康過去只蓋工廠,但未來將轉為尋求對業務進行轉型,從主要的制造業務,轉向側重於研發和商貿]如何看待全球制造業布局?恐怕沒有幾個人比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更有發言權,一直處於“代工”產業鏈最底端的鴻海,在看清這個格局之后,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場“突圍”。在516的晚宴上,郭台銘和代表大陸制造業的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就全球制造業的布局和前景“華山論劍”,在郭台銘看來,“歐洲的經濟形勢是真的不好——全世界都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了,但中國的未來顯然比較樂觀。”雖然新一輪全球制造業的爭奪和轉移已經展開,但郭台銘仍然認為,歐洲、美國并不適合做制造業,中國大陸將是最後贏家。盡管如此,鴻海并不打算將自己長久捆綁與依托在“中國制造”這輛戰車之上,按照“微笑曲線”的價值鏈理論,富士康一直處於價值鏈的最低端,給他人作嫁衣,在郭台銘的規劃中,走向產業鏈的上游才是鴻海的出路。
在這條道路上,郭台銘給鴻海樹立了一個“假想敵”——三星。為什么iPhone只能在中國生產?為什么iPhone只能在中國生產?而不是美國?這是很多人,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內的共同疑問。這個問題的背后,代表了美國在希望吸引制造業回流以及提高就業的問題上,對全球制造業競爭力的新一輪思考。去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曾逼問喬布斯,為什么不把iPhoneiPad搬回美國。喬布斯說工作機會回不來,因為美國已失綜合成本優勢。郭台銘在晚宴上表示,“完全可以”把iPhoneiPad搬回美國,“但搬回來,加錢事小,一臺多個十美元,還是能賺回來,但問題是你供應鏈沒有啊!”據他介紹,美國制造協會透過美國外交官楊蘇棣來邀請其美國投資,不過郭台銘對美國的工會和律師有顧慮。“你能不能幫我們解決一個問題?你把所有工人告我的律師信,全幫我擺平,我就去投資!”郭台銘這樣回復對方。此話引起現場一陣大笑。“環境成本,中國是全世界最優秀的!”郭台銘說。何享健對此有共識:“中國政府對投資、對工廠的積極服務,應該還是可以。”但在郭台銘看來,不是“可以”,而是“世界第一”。據稱,此前在富士康確定將iPhone的制造工作投放到鄭州工廠時,僅花費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全部工作并投產,這一速度讓郭台銘非常滿意。郭台銘確實有和美國制造叫板的資本。作為蘋果、戴爾和惠普等眾多IT巨頭的代工廠,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就擁有超過110萬名工人,用其龐大廉價的勞動力和軍事化的效率組裝并快速供應產品。以iPhone為例,它包含上百個零部件,其中約90%在美國以外生產,半導體來自德國和中國台灣,內存來自韓國和日本,顯示屏和電路板來自韓國和中國台灣,芯片組來自歐洲,稀有金屬來自非洲和亞洲,但所有這些零部件最終都在中國由“富士康”組裝。蘋果高管曾對中美制造業的差別做過一個比較:例如,管理、監督20萬名生產iPhone的外國工人,需要8700多名技術人員。在美國想要尋找這些具備一定水平的技術人員需要9個月時間,而在中國只需15天。蘋果新任掌門人在近期訪問中國,在詳細考察過富士康工廠之后更加堅定了這個看法:“從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開始,美國的工具和模具制造廠商就開始走下坡路。現在你還知道多少這樣的廠商?我可以打個電話,召集美國所有這些廠商,但是我們可能都填不滿一個會議室。”而在中國,蘋果甚至可以找到填滿一個城市的工具和模具制造商。一位蘋果前高管曾解釋過中美制造業的這種巨大差異:在2007iPhone上市前數周,對產品要求嚴苛的喬布斯要求把iPhone的塑料屏換成玻璃屏,美國玻璃工廠因制造玻璃屏幕的技術性困難和成本問題,對蘋果的要求面露難色。但中國一家工廠在和蘋果簽合同之前,就拿出了玻璃屏幕的樣本。臨近午夜,新顯示屏運到了該工廠。“美國沒有任何一家工廠能夠與之媲美。”這位前高管表示。
對抗三星  但是中國制造業也在面臨其挑戰。“中國已經到了不應該再拿工資作為輸出的一個要件,而且現在年輕人也不喜歡進工廠……工資要大量上漲是必然的趨勢。”此外,盡管對制造業的中國機會信心十足,但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郭台銘:富士康這一龐大的制造基地給蘋果代工的利潤率只有不到2%。蘋果的很大一塊資金其實都流向了它的競爭對手三星還有東芝和博通等芯片供應商。
郭台銘的下一步棋怎么走?答案之一是從制造到智造。此前,這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內遷不久,就提出了“百萬機器人”計劃,即3年內投資1000億元添置100萬臺機器人。意在降低不斷上升的用人成本,提高公司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而以8.09億美元入股夏普,購買夏普十代線46.48%的產能,則隱含了他對業務的調整與轉型。郭台銘曾多次強調,鴻海最大的敵人就是三星電子。而后者形成的從核心零部件延伸到終端品牌的垂直一體化模式已讓太多競爭對手生畏,也刺激了鴻海對於代工業務的轉型升級。在不久前的上海富士康大廈動工儀式上,郭台銘稱未來集團的成長模式將由“工廠-技術-貿易”導向轉型為“貿易-技術-工廠”導向,富士康過去只蓋工廠,但未來將轉為尋求對業務進行轉型,從主要的制造業務,轉向側重於研發和商貿,主攻中國大陸市場和重視消費者服務。如果拿鴻海和三星相比,更能體現出鴻海的短板。三星在面板、存儲芯片、智能手機、電視機全部位居全球第一,其平板電腦出貨量僅次於蘋果。而且論規模,兩者的營收不在一個量級;而且鴻海在面板、半導體等業務上仍有落差,旗下面板企業奇美電子眼下正面臨巨額虧損。郭台銘聯手夏普打出“垂直整合”牌,目的就是打造全產業鏈。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看來,夏普在液晶板塊的專業技術,加上鴻海的產能,或能打破以三星、LG為代表的韓國企業在面板行業的壟斷格局。“因為毫無懸念,未來iMaciBookiPhoneiPad及蘋果電視在液晶屏的采購上必將向夏普傾斜。”除了夏普外,富士康還曾攜手長虹共同投資綿陽智能手機項目,總投資金額達5億美元,涉及智能手機的聯合研發、制造和銷售,意圖在智能手機領域有所升級轉型。李易總結,現在郭台銘正打出一整套組合拳。在傳統制造領域,除了在全球部署機器人,還有給員工加薪、開始向巴西擴張等等,他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追逐利潤最大化,對產業能遷移就遷移,遷移不了就維穩;而入股夏普,則是其在垂直整合、戰略升級的一次重要布局。“我現在是要對抗三星,只要三星做的,我一定聯合大家來(對抗),找機會(向三星宣戰)。”郭台銘慷慨激昂地表示。郭台銘告訴何享健,他最近常跑日本。年初一個月去一趟,為的是敲定夏普入股案;現在則是一邊提振夏普士氣,一邊替美國美光收購日本DRAM公司爾必達(Elpida)敲邊鼓,他說自己一個禮拜見美國美光兩次,因為自己絕對不想看三星獨大。“我現在聯合日本在打韓國、打三星、打LG,我們公司都在執行這個政策,叫作‘聯陽、御韓、進中、望德’。”郭台銘說,“陽”就是太陽的意思,代表日本;御“韓”,就是抵御韓國的三星;進中,是前進中國(內地市場);望“德”,因為全歐洲只剩德國(經濟體質最佳)。由於美的在白電領域也多次與三星交鋒,郭台銘力邀何享健一起合擊三星。“我們一起斗!”郭台銘與何享健舉杯,相視而笑。

朱敬一 看 台灣特殊政治生態 !


朱敬一:經濟學家徜徉在產業與農田之間  2012/06/02 聯合報】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 本報資料照片《編按》文化部在正式揭牌前,部長龍應台投書聯合報,提出首任文化部長的願景,而她就任至今不過十數日,已在立法院遭到強烈攻擊。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經濟學者出身,近日也為中科園區開發問題,遭遇民間團體挑戰。 作家、學者從政,在台灣特殊政治生態如何自處,朱敬一投書本報,或可見一斑。  近四個月前,在我以經濟學者身分接下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委之際,外界有些狹隘的科學專業論者,向我委婉表達其疑慮,擔心我專業不足。四個月下來,許多科研界的朋友都已對我的「異形入侵」表示釋懷,但是我卻又意外闖進了環保與稻田的新領域,賣力在中部科學園區二林園區的爭議中尋求突破。這是一個特殊的經驗,值得提出來與讀者分享。  
尋找平衡 但執行艱阻  二林園區是民國九十七年行政院核定的園區開發案,當初審議時確實有若干爭議,三年來社會紛爭不斷。但我儘量不從「當初有誰犯了錯誤」這個角度去切入,而要從「今天環境有什麼變遷」這個方向,去思索可能的變革。基本上,我沒有從零開始規劃園區的自由度,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做最大的改善。在友達光電進駐生變、長期水源沒有著落的環境背景下,國科會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調整產業、節約用水,試圖在經濟利益與環境永續之間,尋找平衡。  但是,這「平衡」二字看似稀鬆平常,執行上卻是艱阻難進。台灣社會運動的動能已經漸趨飽滿,各種NGO、媒體的動員發聲能力,都頗為可觀。以往,有不少社會運動者所著重的,都是己方立場的闡述與鋪陳,試圖讓社會大眾認同己方的理想及願景。但是我認為,從豐沛的社會力到理想「公民社會」之間最難跨越的鴻溝,就是對話的勇氣與歧見的尊重。台灣社會在這兩方面,都還有一些進步的空間。
 兩種聲音 都讓我動容  在二林園區的協調過程中,有兩種真切的民意陳述,都令我動容。其一是環保護農者,他們的訴求皆與自己的利益無關;他們關心公益、真情流露。另一種聲音也是發自老農,他們希望家鄉附近能有適當的工商聚落,便於其子女就近就業,以免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有子女離鄉背井之憾。這些期待也是真誠而感人,與環保護農者一樣,背後都有台灣人民的真誠企盼。  然而,如果台灣的社運邏輯太過沉溺於抗爭批判對方,就不容易尊重不同意見者的見解,更不容易坐下來與異見者溝通、聆聽、說理、反思。以中科案為例,國科會有許多次努力,希望安排前述產業派與環境派一起對話,但是都難以成事。台灣民間的意見領袖善於動員支持者、製作標語、呼喊口號、到特定媒體發聲,但是卻排斥任何我們安排的對話機制。其結果,當然就是公聽會場或則隔著拒馬遙遠對陣、或則「王不見王」,使異見對話退化成各自抒發。  
安排對話 卻歷經羞辱  對於行政機關如國科會而言,我們的挫折倒不止是無法促成對話。由於沒有對話與溝通的收斂力,任一方意見要積蓄社會能量,就必然要壓迫行政公權力向自己傾斜。這樣的雙重壓力,使我們腹背受敵,裡外不是人。過去三個多月,本會正副首長因為安排對話所經歷的羞辱不知凡幾。這些,我們雖然能夠承受,但也不免會自問:若促成對話的唯一回報就是腹背受敵,值得嗎?以後,還有公務人員願意促成不同意見交流嗎?  國科會的賀陳副主委弘是非常優秀的溝通人才。他學術成就卓越卻平易近人、堅持原則卻永遠慈眉善目、在周遭羞辱式語言下卻永不失人本關懷。他是二林園區轉型背後最大的功臣。台灣要走向健康的公民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像他這樣的節奏控制者(moderator),能夠在極端對立的氛圍下,緩慢地、耐心地促成交流。  
極端對立 到折衷妥協  二林園區轉型,我們將用水量大幅降低八倍,這樣的改變規模,絕對是台灣甚至其他國家園區轉型所僅見。但我認為,這個案子的指標性並不是在方案實體內容的轉型,而在於「由極端對立到折衷妥協」的氛圍改變。若能藉此個案促成公民社會對話的開端,那才是對台灣社會最大的貢獻。  
促中科轉型 歡喜甘為  我在五月卅一日記者會上對記者說,自己名義上的老闆是總統與行政院長,但實質上的老闆卻是台灣的土地人民,這是肺腑之言。能夠為中台灣人民促成中科轉型,做好產業與環境的永續,那既是積累功德、也是歡喜甘為。產業與農田一樣,都是植基在土地上。若問我現在的心情,我想哼East of Eden這首歌,歌詞中有種擁抱土地的喜悅:  I've dreamed of Eden all my life  I find it more and more each day  Now everywhere I go across the land  I stand so proudly in the sun and say  I am home. 

雙美與普瑞康鴻 中國合資 !!


雙美調整與普瑞康鴻公司合作關係 中央商情網-20120606  (中央社記者羅秀文台北201266)雙美生技(4728)今天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與北京普瑞康鴻公司由總代理關係,調整為合資合作關係;雙方將分別持有雙美子公司「北京享贊公司」股份55%45%  雙美生技表示,20101123與北京普瑞康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普瑞康鴻公司),簽訂膠原蛋白植入劑產品代理銷售合約,普瑞康鴻公司成為雙美於中國大陸地區(含香港、澳門地區)膠原蛋白植入劑產品的獨家代理銷售商。雙美生技董事長王進富表示,膠原蛋白植入劑產品於200911月外銷大陸地區以來,在大陸醫美市場已具備知名度與競爭力。為提高市場占有率,擬調整現行的銷售模式,將原本由普瑞康鴻總代理、次級代理、次級經銷的方式,調整由雙美子公司北京享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北京享贊公司)直接銷售。  王進富表示,更改銷售方式,除可解決多層通路管理不易、造成市場價格混亂的問題外,也可提高雙美及代理商的利潤,並提升產品價格競爭的空間,進而達到擴大銷售規模的目標。  王進富說,雙美與普瑞康鴻公司合作多年,為使雙方合作關係更為緊密結合,加快布局中國大陸地區行銷通路,北京享贊公司擬辦理現金增資65.45萬美元,由普瑞康鴻公司參與並全數認足。  王進富表示,增資後,北京享贊公司實收資本額將由80萬美元提高為145.45萬美元,北京享贊公司由台商獨資公司變更登記為中外合資公司,雙美與普瑞康鴻公司持有北京享贊公司的股份分別為55%45%  王進富說,由於調整原總代理商、次級代理商及次級通路商的銷售模式,需花費一定時間,短期內對雙美的營收、獲利或多或少會有影響。但長期而言,直接銷售為主、間接銷售為輔的銷售模式,可提高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進而擴大整體營運規模、增加獲利。

Personalizing biologic treatment to individual patients with rheuatoid arthritis is cost-effective


 June 7, 2012 in Arthritis & Rheumatism Berlin, Germany, June 7 2012: Data presented today at EULAR 2012, the Annual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demonstrates that tailoring biologic treatment to individual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can reduce total costs by 2,595,557 per 272 patients over 3 years (95 percentile range -€2,983,760 to -€2,211,755), whilst increasing effectiveness by an average of 3.67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 Cost savings were mostly on drug costs. The Dutch study, which investigated 272 patients with RA starting adalimumab treatment, measured DAS28** HAQ*** and biologic use over three years. A treatment protocol for personalised care was defined in which EULAR**** response and adalimumab serum drug level test results at six months determined whether adalimumab treatment was continued or discontinued, dosing was altered or, in case of non-response, another biological treatment was started. Using a patient level Markov model, outcomes in DAS28, HAQ, and biologic use for the personalised care group we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to the observed drug use and disease course. Charlotte Krieckaert from the Jan van Breemen Research Institute, Reade, The Netherlands and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stated: "Governments and health authorit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looking to save money by cutting costs and providing reduced access to more expensive treatment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with careful monitoring and testing disease activity at six months, costs for RA treatment can be reduced an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can actually increase." In total, €2,562,494 was saved on biological drug costs and testing costs amounted to €10,872, resulting in an average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CER)***** of -€707,236 per QALY gained. Personalised care saved costs and was more effective in 77.6% of simulations, but was cost saving and less effective in 22.4%.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Number: OP0149 *QALY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 is a measure of how many extra months or years of life of a reasonable quality a person might gain as a result of treatment. Various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measurement, including, the level of pain the person is in, their mobility and their general mood. The quality of life rating can range from negative values below 0 (worst possible health) to 1 (the best possible health). **DAS28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s an index used by physicians to measure how active an individual's RA is. It assesses number of tender and swollen joints (out of a total of 28), th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 blood marker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patient's 'global assessment of global health'. A higher score indicates more active disease. ***HAQ DI (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 Disease Index) is a patient questionnaire that measures func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measuring a patient's ability to perform everyday tasks. ****EULAR response criteria were developed to measure individual response in clinical trials. The EULAR response criteria classify individual patients as non-, moderate, or good responders, dependent on the extent of change and the level of disease activity reached. *****ICER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s an equation used to provide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regarding health interventions and is typically used in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ICER is the ratio of the change in costs to incremental benefits of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or treatment. Provided by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青少年厭食症 !!


厭食症多為先進國家年輕女性 近年台灣也常見日期:2012.06.07   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厭食症是先進國家的年輕女性十分流行的精神心理疾患,患者的體重極度低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原本身體健康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小於17.5Kgm2的人就應該懷疑可能有厭食症,正常人的BMI應為18.524.5Kgm2),有的甚至低到身體質量指數低於10 Kgm2的極端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指出,自開設飲食疾患特別門診以來至今已看過超過七百位飲食問題的個案,其中厭食症大約佔五分之一,可見台灣有關問題的嚴重度也不容輕視。  這些極端消瘦的個案,是文明富裕社會中,除了癌末病患外,會因飢餓而死亡的主要狀況。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全身倦怠、水腫、憂鬱症甚至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功能。  最近數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對於青少年的厭食症個案,父母可以合作協助個案的家庭,可以在不必住院的情況下協助個案逐漸克服對於飲食的障礙,讓身體恢復健康。至於成年的個案,則可以藉著短期的住院,加上出院後長期的心理治療,配合身心整合治療,逐漸康復。厭食症並非無法治療的狀況,如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可以減少這個疾病對個案的嚴重傷害。 

中国CRO行业悄然洗牌 !!


 作者:王庆来源:中国科学报2012-6-5  531,药明康德宣布其苏州毒理设施基地成功通过比利时GLP监管局的两项检验,并获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这是其顺应本土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行业整合升级加速趋势的又一最新动作。  去年10月,作为国内最大的CRO,药明康德在经历两轮收购之后,打包收购了百奇生物科技(苏州)公司、其母公司百奇生物科技(上海)公司以及美国百奇生物公司,并将两家临床研究服务公司上海杰诚医药科技公司和上海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其战略版图。  近些年,国内多家CRO先后通过相关国际认证,并购案例亦不在少数。 
种种迹象表明,本土CRO行业正在加速整合升级。  规模初具  所谓CRO行业,指大型制药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研发环节外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省30%~50%的成本。专业的医药研发外包机构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改变了传统大药厂将业务从上游至下游全程通包的情况,这也为CRO的生存与扩展提供了机会。  大型药企为节省成本,纷纷精简研发部门,并将研发任务外包,以降低经营成本压力。  据统计,CRO已经承担全球1/3的新药开发工作,截至2010年,产业规模已达360亿美元,并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  2000年前后,随着我国对新药研究开发管理法规的完善,药品研发的门槛升高,时间和费用成本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制药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  因此,药企必须尽力缩短研发时间,控制成本,降低失败风险。  同时,国际制药企业开始将部分研发任务向中国、印度等国家转移。 
中国CRO行业随之兴起。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研发产业促进部刘鉴樟表示,经过10年来的发展,以药明康德、尚华医药、康龙化成为代表的一批本土CRO承接国际业务能力显着提升,构成了我国CRO的主要力量。  普华永道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的首选地,2010年中国CRO市场规模近170亿元。  据刘鉴樟介绍,国内CRO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等地,并以上海的药明康德和北京地区的ABO(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为代表。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高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CRO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在不同环节都初步具备了相应的专业公司。  ABO为例,从生物医药研发最前端的药物筛选、药物评价,到后端的药物生产工艺开发、新药证书、生产批件申报及咨询,CRO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关企业提供服务。  而药明康德收购百奇生物等公司,则是其对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宽,进入了生物试剂和临床研究领域。 
新一轮兼并重组将上演  药明康德创新技术及科研事务执行主任黎健认为,整合与升级是国内CRO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词。多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亦持此观点。  刘鉴樟表示,从国际范围来看,CRO行业并购重组不断,涉及QuintilesCovancePPD等多家CRO巨头。  例如,2009年,PPD先后收购了依格斯和保诺科技,并在新加坡建立了全球中心实验室。  而对于国内CRO行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随着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上升以及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已出现竞争压价的现象,使得本土CRO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因此,行业内的整合和升级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看起来应该出现新一轮兼并重组了。”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近些年这一行业正在洗牌,而药明康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81月,刚刚在纽交所上市的药明康德斥资1.6亿美元收购美国的App Tec公司,以期拓展在大分子药物研发和医疗仪器研发方面的市场。  20104月,药明康德再次参与并购。而这一次药明康德是被收购方。这桩引起业界轰动的查尔斯河收购案最终由于收购方的原因而中止。  药明康德的并购步伐并没有停止,于去年收购了百奇生物等公司。 
国内其他CRO也在加快并购步伐。  20101月,康龙化成完成了对维通博际中国部的收购,成为拥有符合欧美GLP临床前毒理学服务能力的CRO  201110月,尚华医药通过旗下子公司——上海睿智化学,收购了查尔斯河公司位于上海的体内药物研究室。  与此同时,大型跨国CRO企业也正在大举进军中国,并以独资、合资、合作、并购等形式在我国设立CRO公司。  通过先后收购依格斯和保诺科技,PPD大幅增加了在华员工和客户数量,并希望借此充分利用亚太地区CRO行业迅猛增长的关键机遇。  对此,刘鉴樟认为,随着CRO产业的不断壮大,竞争必然趋向于国际化。本土企业如何有效与跨国企业合作,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优势,以及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将是摆在本土CRO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于如何提高国内CRO竞争力,黎健表示,应该从药物研发链的前端,逐渐向研发链的后端,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临床研发服务领域挺进。  “国外几家大的CRO基本上都是以临床研究为主,一般来说,制药公司研发投入的60%~70%也都用于临床阶段。”黎健说。  不过要想获得临床研发阶段的国际订单并不容易,高峰表示,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新药越接近上市阶段,国际制药公司越倾向于将研发工作留在本土。  高峰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本土CRO可以更多着眼于国内制药企业。  近些年,中美奥达就与国内数家大中型药企开展了良好合作。  此外,刘鉴樟认为,对我国CRO而言,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加快我国CRO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ABO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  据介绍,截至目前,ABO已有6家成员企业通过AAALAC(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认证、3家在本土率先接受美国FDAGLP检查,1家获得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GLP认证。(生物谷Bioon.com

食品原配料展中国站(FiAC2012)!!!


领行业发展趋势 探寻食品健康之“原” 全球最知名的食品原配料展中国站(FiAC2012)将于6月在沪重磅出击 食品产业网 20126711:00)由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的第十四届亚洲食品配料、健康原料、天然原料中国展(Fi Asia-China Hi Ni China 2012)将于2012626-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同期将举行2012天然及营养保健品中国展(NPC 2012)以及亚洲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制药展览——第十二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 2012)。14年的锻造以及依托Fi全球系列展所拥有的庞大资源和国际化运作模式,使得FiAC发展成为国内食品原配料行业最知名的品牌盛会之一。本届展会规模将扩大至20,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同比去年增长47%,参展企业数量增长30%,届时展会将吸引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巨擘参展亮相。 本届展会不仅有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立陶宛、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和展团。国内行业翘楚也纷至沓来,包括:盐城捷康、赣州菊隆、江西金农、山东禹王、临沂山松、山东谷神、安徽金禾、淄博中轩、阜丰集团、浙江茗皇、上海北连等业内各领域的佼佼者将同台竞技,预计将有超过36000名海内外专业观众汇聚一堂。 
稳中求新 两大特色展区成为点睛之笔 今年,展会除了食品原配料和添加剂类主要展区,更进一步打造了两大特色专区,Vita专区和食品机械及检测专区。众所周知,随着追求自然、健康养身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使得能增强体质、调节身体节律的功能性食品配料也越来越受追捧。2012年最新确立的关于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开展食物新资源、功能资源和功效成分的构效,提高食品与保健食品及其原材料生产质量和工艺水平,发挥和挖掘我国特色食品原料优势。大力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正是基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强劲势头,Vita专区应运而生。其一经推出就吸引了数十家公司的热烈响应,业内闻名的上海博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玺鑫维生素有限公司、春之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悉数报名,届时该展区将为专业观众带来企业最新产品和技术,酝酿无限商机。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媒体负面报道不绝于耳。从瘦肉精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从塑化剂风波到地沟油问题提,更有“勾兑门”、“骨汤门”、“添加门”等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仍是亟待迫切解决的大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此,除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需要出台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亦成当务之急。本届展会特设的食品机械及检测专区汇聚了食品检测领域的众多海内外知名企业,包括:SKS-SHATZ OK KOSHER、欧陆分析、STAR-K、北京艾凡卡、Registrar Corp、深圳市雅各之星等,将助推国内食品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接轨国际,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NPC展会势头猛进,精彩纷呈 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花钱买健康花钱买长寿正在成为全社会的新消费理念,由此开启了保健产业的兆亿商机。主办方顺应市场需求,于2011年在FiACCPhI中国展同期推出了天然及营养保健品展会(NPC),首届便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展会期间人气最旺的区域,蜂拥而至的保健品、健康天然产品生产商也特别受到食品原配料展商的欢迎。今年NPC展紧邻FIAC展,规模扩大了40%以上。国内知名企业和海外展团纷纷踊跃加入,包括:同仁堂、汤臣倍健、恒寿堂、完美、仙乐制药、广药汉方、正官庄、海王以及来自美国、巴西、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展团。同期举办的产业峰会,高端论坛,企业活动等层出不穷。中国保健品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委员会与淘宝网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保健食品电子商务营销论坛”,上海保健品协会主办的“泛长江三角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以及浙江省保健品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天然及营养保健产业高峰论坛”等,将为企业带来独到的政策解读及行业远瞻。更有国内外知名企业:汤臣倍健、加拿大Flora、广东康采恩等组织的多场企业论坛。 丰富配套活动和个性化增值服务令FiAC锦上添花 
——40+主题论坛,涵盖最热门话题 展会除了为您带来高质量的展商和观众以外,还精心策划了40多场内容丰富的主题论坛。从政策法规的解读到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以及最新科技的分享等,邀请到有关机构的专家领导和企业代表的领军人物,帮助参会嘉宾把握政策脉搏,剖析行业新规,学习实战经验,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方向。让您一次出行,多元收益! 由上海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组织的论坛,主题将围绕“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和限量标准”。届时,组委会将邀请到浙江科技学院农业化工学院院长毛建卫教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翁新楚教授等,与嘉宾共同探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和最新科技,以及大豆蛋白食品的发展趋势等热门话题。此外,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秘书长吉鹤立教授还将为听众解读食品添加剂最新使用标准,并将为所有参会代表带来由其编著的《食品添加剂GB2760-2011》指南,是同行朋友沟通交流学习的宝贵契机。 
——多场国际论坛,与您分享顶尖企业的成功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食品科研的顶尖机构—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会(IUFoST),将于今年展会期间举办主题为“中国出口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开拓新市场的对策”的国际论坛。主办方力邀海内外学术领域以及业界拥有突出见解的专家来与您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策略,如:加拿大小麦局、美国农业部领导,百胜餐饮集团、联合利华、沃尔玛等企业高管分享企业实战经验。 
——创新奖&浙江省知名企业产品信息发布会,场场不容错过 与此同时,展会现场仍将举行由荣格主办的2012食品饮料工业荣格技术创新奖评选及颁奖仪式,这是目前中国食品工业界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之一,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年,评选过程公开、公正、客观,深获同行企业的青睐。历届获奖企业包括: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龙沙(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合诚三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今年活动的评选吸引了更多品牌企业积极加入,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台湾海洋深层水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FiAC展商也在参评之列。届时,由国内权威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资深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审团将以公平、客观的立场,从食品饮料配料、加工设备、包装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评选出最具创新性的获奖产品或技术。哪些企业可以获得专家的认可?又有哪些企业可以脱颖而出?评选结果将于627FiAC展会现场举办的颁奖盛典中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由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协会主办的浙江省知名企业产品专场信息发布会今年将首次在展会现场推出,来自:浙江新昌制药、浙江新银象、绍兴亚美、浙江王龙集团、浙江茗皇、浙大百川、浙江华源制药、衢州果胶等几十家企业给予大力支持,相继报名发布和展示企业名优产品。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将让您在这里领略到浙江省各产品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了解更多行业信息。 
—— 一对一在线约见,现场洽谈,实现食企全面对接 为了给买家和参展商提供更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同时提升买卖双方在展会期间的沟通效率。FiAC2012主办单位特别增加了一对一在线约见客户的服务,参展商和观众可以通过展会官网(WWW.FIA-CHINA.COM)的在线客服窗口约见意向客户,还可将需要供应或求购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及在线客服的渠道发送至展会主办单位,由主办方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的寻找潜在合作单位,同时有意向客户还有机会报名参加主办单位精心策划的台湾馆商贸配对会活动,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参展或参观成效。 Fi全球系列展在国际享有至高美誉,足迹遍及东南亚、南美洲、欧洲等食品原配料、添加剂及健康天然原料的主要市场。其中,Fi欧洲展是全球最权威,规模最大的食品原配料行业盛会,分别在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主要欧洲城市巡展。作为Fi全球展的首站,Fi Asia-China Hi Ni China凭借独特优势,联袂第十二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 2012),和2012天然及营养保健品中国展 (NPC China 2012),三展“合璧”将为专业人士打造一个集食品原配料、医药原料、健康原料、天然原料、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为一体的一站式采购平台。

三七价格下行是大势所趋 可望下跌6成


 发布时间:2012/6/7 9:39:00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经过一轮暴涨行情,三七价格将有望逐渐回落。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昨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旱情缓解,三七产量增加,三七价格下行已是大势所趋。  据文山三七研究院监测,今年以来三七价格最高上涨到600/公斤,剪口价格更逼近千元大关,达到860/公斤的水平。比2006年价格最低时上涨了20倍。  “过高的三七价格给下游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多数生产企业已连续三年亏损。”崔秀明表示,一方面生产企业减产、停产,三七产品的市场份额被其它同类产品挤占,导致三七的需求量下降。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利用我国标准要求低的缺陷,参假使假,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最终失去消费者。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对三七产业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不过,2012年旱情较2010年特大旱情相比影响甚小,三七与正常年份无太大差别。如果后期风调雨顺,2012年将较2011年增加产量200万公斤到260万公斤左右,增加幅度为近5年来最大。“三七价格应该回落到300/公斤左右。”崔秀明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据悉,2012年云南三七产区种植面积达16万亩左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采收面积约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到850万公斤。如果不出现极端气候和政策因素影响,2013年云南三七种植面积将达到24万亩以上,比2007年翻一番,其中采收面积有6万余亩,产量有可能突破1000万公斤大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出现。三七价格下行的趋势将无法避免。  
20122014年三七种植面积及市场价格估算表 年份预计三七种植面积(万亩)预计三七采挖面积(万亩)预计三七产量(万公斤)预计三七平均价格(元\公斤)  201216.0 5 850 300左右  201324.0 6.5 10001100 250300  201425.0 1214 18002400 250以下

中國幹細胞十二五專項規劃!!!


幹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十二五”專項規劃(公示稿) 20120606 19:45來源:政府網站(中國經濟網編者按:科技部基礎研究司2012420發佈關於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十二五”專項規劃的公示,其中包括幹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十二五”專項規劃公示稿)
目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總體思路 ()發展目標 三、主要任務 ()細胞重編程研究 ()幹細胞自我更新及多能性維持的機理研究及新物種多能幹細胞的建立 ()幹細胞定向誘導分化及其調控機制研究 ()幹細胞與微環境相互作用研究 ()幹細胞臨床前研究 ()植物細胞全能性與器官發生 四、保障措施 ()加強頂層設計,實施好專項研究計劃 ()加強基地建設,促進項目、基地、人才結合 ()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 ()加強國際合作與科學普及
一、形勢與需求  幹細胞作為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能進一步分化成為多種類型的細胞,構成機體各種複雜的組織和器官。幹細胞及其分化產品為有效修復人體重要組織器官損傷及治愈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徑。以幹細胞治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將成為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從而成為新醫學革命的核心。加強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的戰略部署,對構建我國國民健康體系至關重要。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已引起各國政府、科技界、企業和公眾的高度關注,美日等發達國家均在國家科技戰略規劃中將其作為重要發展領域,在幹細胞發育調控、幹細胞製備技術、幹細胞臨床應用等領域進行了重點部署。很多國家持續增加對幹細胞的研發投入,醫藥企業也逐漸加大對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與應用的投入。  隨著對幹細胞多能性調控分子網路及多能性維持基本規律的了解,科學家們逐漸探索出胚胎幹細胞體外培養的適宜條件,建立起包括小鼠、大鼠、恒河猴和人類的胚胎幹細胞係。美國和英國已批准部分胚胎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計劃,涉及的疾病包括視網膜黃斑變性和脊髓損傷等。  我國政府對幹細胞研究非常重視。"十一五"期間, 973計劃、 863計劃和發育與生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大力支援幹細胞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資源平臺建設,在幹細胞研究及轉化應用領域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在世界上首次證明了小鼠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發育全能性;首次揭示體細胞重編程起始的分子機制;首次成功建立大鼠和豬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發現提高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的轉化效率的有效途徑;鑒定了幹細胞乾性的分子標誌物等;研發了一批治療性幹細胞產品和組織工程產品;篩選和研究了一批能夠促進幹細胞自我更新、改進 iPS細胞誘導及提高幹細胞定向分化效率的小分子化合物;建立了更加適合臨床應用的人胚胎幹細胞( ES);發現了新的調控 ES細胞自我更新的轉錄因子。我國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但是,與歐美科技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幹細胞研究在原始創新能力與標誌性成果方面仍有一些差距。針對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幹細胞研究應力爭在幹細胞多能性維持與重編程的分子機制、幹細胞與微環境的相互作用、幹細胞定向分化與轉分化、幹細胞應用轉化研究與關鍵性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尤其應該重點支援未來幹細胞臨床和轉化應用的核心技術。 二、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總體思路  以深化幹細胞研究和促進轉化應用為總體目標,優化整合幹細胞研究資源,培養創新能力強的高水準科研隊伍,加速幹細胞基礎和臨床前研究。實現幹細胞基本理論的突破,開發並推廣一批臨床級幹細胞產品和以幹細胞為靶點的藥物,為形成幹細胞臨床應用標準、發展幹細胞臨床治療新技術、和提高疾病的治療水準提供基礎理論支援。
 ()發展目標  研究幹細胞多能性、定向分化、重編程的分子機制,探索重大疾病的幹細胞治療途徑,重點突破幹細胞乾性的獲得、維持和轉化調控的機制;揭示微環境與幹細胞的相互作用規律;研製以大動物和非人靈長類為特色的用於幹細胞臨床前研究的重要疾病模型及相關評估方案;針對心、肝、胰等器官的重大疾病,研製若干具有重大臨床需求的人工組織器官;闡明幹細胞再生修復治療的機制,取得幹細胞應用領域關鍵技術重大突破;推動符合倫理標準、規範化的幹細胞臨床治療評價體系的建立。 
三、主要任務 
()細胞重編程研究  利用體細胞核移植(SCNT)iPS細胞、轉分化等技術獲得功能細胞,解答發育生物學、幹細胞研究和再生醫學領域的關鍵性技術難題。  細胞重編程過程研究。比較SCNTiPS等多種重編程過程,描繪出細胞重編程過程的精細圖譜;揭示參與重編程的各種信號統一協調的作用方式;建立精確的數學模型模擬分析細胞重編程的動態過程。  細胞重編程調控機制研究。研究基因表達、蛋白質表達、非編碼RNA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等多個方面的關鍵調控點。利用這些可調控步驟提高重編程效率,開發新一代重編程手段。  譜係重編程和細胞類型轉換研究。研究體細胞譜係重編程過程及其調控機制。通過細胞類型轉換獲取具有功能和能用於治療的細胞或組織;評估轉分化來源的組織和器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利用重編程技術建立疾病的細胞模型。利用重編程技術建立病人體細胞來源的多能幹細胞,作為疾病的體外模型;結合基因修飾及重編程技術等多種方法建立大動物和非人靈長類疾病的細胞模型,用於重要疾病的幹細胞治療與藥物開發研究。 
()幹細胞自我更新及多能性維持的機理研究及新物種多能幹細胞的建立  研究幹細胞自我更新、多能性維持的分子網路及調控機制,取得理論突破,利用新技術建立新型多能幹細胞係和新物種的多能性幹細胞係。  幹細胞自我更新及多能性維持的機理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等多種手段研究維持幹細胞自我更新的條件;分離鑒定幹細胞特有的包括非編碼RNA在內的多種分子標記,檢測與幹細胞自我更新相關的特有的表觀遺傳狀態;建立評估幹細胞多能性的標準;比較各種不同來源、不同發育能力幹細胞的基因及蛋白表達譜;研究轉錄後修飾等對幹細胞自我更新進行調控的途徑,尋找各個物種特有的維持自我更新的通路,比較在進化過程中乾細胞維持自我更新的進化路線等。  建立新型的多能性幹細胞。利用mRNA、蛋白質或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等多種手段建立新型的多能幹細胞。利用重編程或其他發育生物學手段在新物種中建立起穩定的多能幹細胞係;結合材料科學、生物力學開發新型材料,大規模培養幹細胞;開發新型培養系統,穩定培養能滿足臨床治療或藥物開發等需求的幹細胞。
 ()幹細胞定向誘導分化及其調控機制研究  研究幹細胞向某一特定細胞類型分化的條件,定向誘導胚胎幹細胞、iPS細胞及成體幹細胞分化為可用於細胞治療的功能細胞。結合材料學與組織工程技術研製功能性的人工組織器官。  幹細胞定向分化機制研究。以胚層分化理論為基礎,研究幹細胞誘導分化的分子機制。結合發育生物學,研究幹細胞在體內外的分化過程。揭示重要調控元件、轉錄程式、表觀遺傳網路調控幹細胞分化的機制;利用計算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等方法建立幹細胞誘導分化的數學模型;利用小分子化合物、mRNA或蛋白質,開發新型定向分化技術,將幹細胞高效誘導為功能性細胞。  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組織和器官的研究。結合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等技術誘導幹細胞分化為具有特定功能的組織和器官,如神經、視網膜、胸腺、胰島等;結合發育生物學方法、胚胎操作等在大動物中生成人類重要組織和器官。
 ()幹細胞與微環境相互作用研究  圍繞幹細胞與微環境的相互作用,發現新的幹細胞多能性標誌物,探索微環境與調控幹細胞增殖分化等的分子機制。  成體幹細胞的分離鑒定。研究成體幹細胞維持自我更新的分子機制,分離培養成體幹細胞,建立穩定的細胞係,全面檢測成體幹細胞的擴增和分化能力,比較體內外微環境對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的影響。  幹細胞的微環境研究。通過蛋白質組學、結構生物學等手段分離鑒定幹細胞微環境的重要組成成分;研究微環境與幹細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調控幹細胞自我更新與分化的機制
()幹細胞臨床前研究  以臨床級幹細胞建係與建庫為基礎,規模化培養擴增並定向誘導分化幹細胞,分離、鑒定和純化特定功能細胞;選取理想疾病模型,進行標準化的細胞移植、功能評價及致畸與致瘤等風險評估。  臨床級幹細胞的建立和建庫。利用幹細胞基礎研究成果、結合生物製品相關規定和臨床應用的實際需求建立統一、規範、明確的臨床級幹細胞標準;依據標準,結合化學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材料學等技術開發安全無污染的幹細胞培養方法;建立不同方法、不同來源的多樣化的臨床級幹細胞係,為臨床前研究提供豐富資源;建立國家級臨床幹細胞庫,以便更好的儲存、管理、利用和共用資源。  重要疾病動物模型的建立。針對人類重要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代謝類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利用並優化已有的動物模型建立方法,如自然篩選、藥物誘導和基因修飾等,建立新型疾病動物模型,重點發展大動物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疾病模型;制定針對不同物種動物模型的標準化評估體系。  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結合細胞體內示蹤技術、分子成像技術和新的臨床醫療手段,建立和完善幹細胞植入後細胞存活率、移植物與宿主的整合情況、功能改善狀況、致畸和致瘤風險評估等方面的系統監測指標;依據這些技術和指標對幹細胞臨床治療進行系統評價,建立可行的幹細胞移植治療方案。
 ()植物細胞全能性與器官發生  系統研究激素、溫度、光照等調控細胞脫分化和再分化的機制,植物細胞全能性的遺傳與進化機理,細胞全能性和器官分化的激素調控,植物生長點的維持、再生和器官發生的遺傳與表觀機制,植物無融合生殖的機制,植物遺傳轉化的新技術等,研究植物如何由單個體細胞發育成完整植株機理,促進揭示體內受精卵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機制。  植物幹細胞和發育。結合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功能基因組學和體外培養技術、體內示蹤技術,分離和鑒定不同物種、不同部位中存在的植物幹細胞;揭示幹細胞在植物器官發生和發育過程中的功能和起作用的關鍵基因;闡明幹細胞在器官發生中的精細分化圖譜和調控機制。  植物幹細胞維持和分化的調控機制。利用表觀遺傳學、全基因組學和生物資訊學等方法系統研究環境因素、激素和遺傳因子在植物幹細胞維持和分化中的統一協調關係,挖掘新的調控基因和表觀遺傳調控方式。  植物細胞去分化和再分化的調控機制。以植物細胞特有的去分化和再分化應激形式為模型,研究在體細胞去分化和再分化的分子調控網路,揭示環境因素和遺傳物質相互作用的關係,深入了解植物愈傷、抗逆等應激現象的調控機制。 
四、保障措施 
()加強頂層設計,實施好專項研究計劃  繼續實施幹細胞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加強頂層設計與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國家幹細胞研究指導協調委員會”的作用,協調我國幹細胞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學前沿,進一步強化重大科學目標導向,完善項目首席科學家負責制及鼓勵創新的評價機制,促進系統性、原創性重大成果的產出。 
()加強基地建設,促進項目、基地、人才結合  繼續加強幹細胞研究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基地的科研平臺作用,促進項目、基地與人才緊密結合;強化科技資源開放共用機制,促進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勵科研機構與臨床單位合作,注重建設幹細胞臨床研究基地和臨床轉化基地。設立試點單元,推動幹細胞轉化研究和規範化應用。 
()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  充分利用各種高層次人才計劃,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引領幹細胞科學技術發展的高水準領軍人才,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政策環境、強化保障措施,加大海外優秀人才的引進力度,建設國際一流水準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團隊。
 ()加強國際合作與科學普及  吸納優秀外國科學家和海外優秀華人學者以多種方式參與幹細胞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實施,支援我國科學家參與國際合作和在國際組織中任職,鼓勵提出國際合作計劃。重視科學普及,弘揚科學精神,將科學普及工作作為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實施的目標和任務之一,促進全民科學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