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January 14, 2014

福又達 陳燦堅 (基亞疫苗 策略長)

基亞疫苗 股東來頭大 2014-01-08 02:05 工商時報 【杜蕙蓉】 基亞疫苗生技公司未演先轟動不僅委託全球知名專業建造疫苗廠的丹麥NNE公司,花了1年時間設計,動工興建也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親自坐鎮,就連大股東來頭和實力都不小。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表示,基亞疫苗創立緣起於2009H1N1流行期間,基亞與賽宇細胞及福又達合組A-Team聯盟,共同開發疫苗。賽宇專長為細胞培養基、反應器或載體等技術整合,該技術水準在國際上相當創新領先,日本的細胞培養疫苗廠就是採用賽宇的產品,而國家衛生研究院H1N1新流感疫苗的開發,也是採用賽宇的培養基。福又達則以開發動物疫苗聞名全球,最創始的公司,10年前被當時歐美動物疫苗第一大廠INTERVET以數千萬美元收購,多年後,他們又重組第二個團隊,結果被全球排名第七大,法國的Verbac合併,現在是成立了第三個團隊,且由動物疫苗跨足到人用疫苗,基亞疫苗的策略長陳燦堅就是來自於福又達。張世忠表示,他們合組的聯盟在2010年取得國衛院細胞培養H5N1疫苗技術授權,2012年第三季再取得國衛院腸病毒EV71疫苗技術及第一期臨床成果授權,同年10月乃成立基亞疫苗公司,資本額2.3億元,基亞持股51%,賽宇和褔又達合計49%。2013年第四季基亞疫苗在取得竹北生醫園區後,也將完成增資、資本額增至5億元,並加入中鋼集團旗下的中宇成為股東。

天士力復方丹參滴丸FDA phase III (120 cases)

中國傳統中藥探路海外市場20140114 12:31:00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 郭穎)總部坐落在北京崇文門一幢古典傳統的四合院內,同仁堂這個擁有300多年曆史的老字號藥企,正通過傳統中藥這個"敲門磚"加速走進國際市場。 "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計劃在2015年實現境外開店100家。"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丁永鈴說。同仁堂在海外的發展始於1993年,至今已在海外1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90家分店,遍佈英國、馬來西亞、阿聯酋、澳大利亞等國家。通過在海外建立"醫藥一體"的分店,建立小型博物館,以及與海外的孔子學院合作進行中醫藥講座、義診等方式,傳播中醫理念和文化,增強海外顧客對中藥的信賴。"同仁堂的發展得益於國際市場對中藥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更為廣泛的認可度。"丁永鈴說。同仁堂的成功是傳統中藥探路海外市場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藥出口穩步提升,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中藥出口22.7億美元,同比增加26.11%。除了同仁堂這种老字號企業,很多中藥企業也開始探索自身海外發展模式。天津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推進現代中藥的國際認證,其申報的復方丹參滴丸已順利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二期臨床試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天士力國際行銷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標認為,讓中藥與國際主流市場的藥品標準接軌並以註冊藥品上市,是提升中藥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路徑之一。據戴標介紹,復方丹參滴丸在美國FDA的二期臨床試驗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主要原因是參與當地試驗的醫生、病人以及醫藥保險公司對中藥不信任。為了充分證明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們將二期試驗樣本由規定的90例增加到120例,在這些成功案例的基礎上,三期試驗很順利,他們非常有信心通過。近年來,中國中藥企業在國際主流市場註冊藥品的積極性日益增高,2012年3月,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地奧心血康膠囊"以治療性藥品通過荷蘭藥品註冊,實現歐盟註冊零的突破,2013年上海現代中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藥產品扶正化瘀片通過了美國FDA二期臨床試驗。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張林認為這一趨勢是中藥國際化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同時指出,中藥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與其在中國相當的認可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藥出口不同於一般商品出口,它要受到當地醫政法規的限制,每個國家都不盡相同。讓中藥產品逐個進軍各個海外市場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很少有藥企能夠承受高額的藥品研發及註冊費用。"劉張林說。同仁堂在將其中藥產品推向海外市場時,也同樣面臨著身份認證的問題。在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中藥以藥品身份出售,而在歐美等藥品準入門檻較高的市場,則是以食品或食品補充劑的身份銷售。"對於主流市場的藥品註冊我們正在進行論證,我們認為本地化也是一個有效途徑。我們可以在美國建廠,按美國FDA的政策和產品標準去設計我們的產品。從採購,加工,製造,全過程在美國完成,這樣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丁永鈴說。為了促進中醫藥"走出去",2012年4月,中國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4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中國將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立完善的中醫藥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基本建立起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中醫藥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和國際行銷體系。丁永鈴認為同仁堂的國際發展能受益於這些措施。"我們希望能夠在國家層面為中藥企業走出去創造寬鬆的國際環境,只有國際環境成熟了,我們掌握足夠的話語權,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問題才能解決。"丁永鈴說。(完)

 

 

日本最大漢藥: 津村藥業Tsumura (70多GAP基地) PK 同仁堂(8個)

中國成日韓中藥材基地:90%份額被壟斷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31228 21:10 中評社北京1228日電/歲末,英國再次向中藥發難。英國嚴格實施歐盟規定以來,在英銷售的200多種中成藥中,尚無任何一個中成藥成功獲得註冊,這也意味著,2014430日以後,目前在英國市場上的中成藥存貨將全部下架。 此前,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的《藥中藥:海外市場中藥材農藥殘留檢測報告》稱,對美國、英國等七個國家的產自中國的中藥材產品進行了抽樣檢測,發現樣品中含有多種農藥殘留,同仁堂(20.87, 0.17, 0.82%)、雲南白藥(102.16, 1.54, 1.53%)、胡慶餘堂、天士力(43.13, 0.23, 0.54%)等全國九大中藥品牌紛紛中槍。 然而,迄今為止,國內中藥企業尚未針對海外市場做出有效的回應,以緩解海外市場對中藥的信任危機。 此消彼長。就在國內中藥企業海外市場遇阻的同時,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卻大批量地從中國進口粗加工的中藥原料精加工成中成藥,獲取巨大的利潤。目前業內公認的是,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外的企業直接壟斷了中成藥國際市場約90%的份額。

中國淪為日韓中藥材基地? 世界中藥市場,日本、韓國所占份額高達80%~90%,日本中藥制劑的生產原料75%從我國進口。國內中藥企業喊了多年的"中藥國際化"或正在演變為"中藥材國際化"。據了解,目前全世界中成藥市場每年銷售額達到300多億美元,而在全球擁有絕對中藥材資源優勢的中國卻只占了5%的份額。前不久召開的全國醫藥外貿形勢發布會透露,目前,我國中藥產業年規模已達4100億元以上,但2012年中藥類產品出口僅為24.99億美元。其中,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為8.58億美元,中成藥出口僅2.65億美元,提取物出口11.64億美元。中成藥國際出口仍然面臨困難,而且再度出現了300萬美元的逆差。 而世界中藥市場,日本、韓國所占份額高達80%~90%日本中藥制劑的生產原料75%從我國進口。這些國家從我國進口粗加工中藥原料再進行精加工後,制成符合國際標準的片劑、膠囊等。 鑒於中藥材的國際化已遠遠超過中成藥,我國四大藥都之一 —安國中藥材種植基地,每年都舉辦中國國際藥材節。負責搭建展會平台的徐先生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預計到2015年,安國中藥材出口將達到5000萬美元,其中80%是銷往日韓等國家的制藥公司。 有數據統計,目前日本是除中國以外,最大的中藥生產國與消費國。如今日本有漢方藥廠200多家,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年銷售額高達15億美元,被日本政府批准適用"國民健康保險制度"的中藥大約有148種。目前日本漢方藥年生產總值已超過1000億日元,在國際市場上的中成藥、中藥保健品貿易中,由日本生產的占很大份額。 一位長期關注中藥海外市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日本最大的漢方藥制藥企業—津村藥業,是我國中成藥國際化最大的競爭對手。這家企業在2001年成立上海津村制藥有限公司,2005年大規模進行美國 FDA申請,無論是在日本國內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津村都奠定了極其穩固的市場地位。而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中藥產業發展也勢頭強勁。目前,在韓國國民醫療支出中,中醫藥占15%,這一比例僅次於我國,與我國中藥注重原料種植相比,其對原料的加工操作規範,標準嚴格,且包裝宣傳到位,相同等級的參類產品單價是我國的25倍。

西化還是堅守傳統? 在效仿日韓與堅守傳統方面,業界仍有爭議。 對於津村藥業,國內中藥企業並不陌生,其漢方藥中的草藥,大約80%需從我國進口,津村藥業已先後在我國建立了70多個GAP藥材種植基地。 在基礎研究方面,津村藥業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藥理、毒理、劑型成分分析的標準化、規範化等方面的研究,津村藥業在全面傳承了中醫藥的精髓之後,又科學化地將其與西方醫藥學接軌。 反觀國內中藥企業,首先在中藥材基地的源頭方面,就遠不如津村藥業的布局。同仁堂十幾年前進行了藥材種植基地的布局,目前同仁堂在國內擁有8GAP基地,是我國擁有GAP基地最多的中藥企業,但較之於津村藥業70多個基地,可謂懸殊。 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官營銅告訴記者,我國中藥行業必須完善質量標準和安全准入制度,這或許是破解藥材安全難題的途徑之一,而加大GAP建設,則是源頭的重中之重。 在試水海外之路上,中國藥企也走得沒有津村藥業那麼順當。二十多年以來,許多國內知名中藥企業試水海外,巨額資本投入海外市場大多都折戟於初步階段。三九集團、同仁堂等佼佼者的中藥出口也僅限於華人圈。 不過,近幾年來,國內一些中藥企業在努力突破海外市場的准入門檻上,還是取得了一些進展。目前中國有複方丹參滴丸、血脂康等10種中藥處方藥正式向美國FDA申請檢測認證,其中有7種進入期臨床試驗,其餘3種正啟動期臨床試驗。11月初,扶正化瘀片在美成功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也讓國內中藥企業倍受鼓舞。而在效仿日韓與堅守傳統方面,業界仍有爭議。中國醫藥(21.61, 0.13, 0.61%)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藥部副主任於志斌對中藥出口額占海外市場5%這一份額並不認同,他表示,中藥包括中藥飲片、中藥材、中成藥等各種產品,各個國家計算口徑不同,現在全球還沒有統一的官方數據。 對於中藥國際化問題,於志斌認為應該由中國按照中醫文化來制定標準,不能完全走西藥的路子。對於天士力、扶正化瘀片等突圍美國FDA,他表示欽佩但並不支持所有的企業都去這麼做,"顯而易見的是,過於高昂的臨床代價將阻礙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於志斌表示,中藥經國人服用了幾千年,有來之不易的臨床經驗。目前中藥國際化的艱難主要還是基於海外對中醫文化的不了解,未來中藥應該效仿當年西醫藥進入中國時的路子,帶上中醫出國,與中藥一起走出國門。"未來中藥的國際化必然是制藥工業貿易與服務貿易的一體化進程。" (來源:中國經營報)

《初探日本汉方巨头津村药业有感》 添加时间:2010-7-13/高鹏飞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参观日本津村茨城工厂,了解了津村的发展史,以及津村韩方浓缩颗粒的制作过程、津村药业的发展战略。笔者认为,津村制药的发展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对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回顾历史,津村药业从1893410日津村顺天堂创业开店,到1980年公司上市,1981年和我国建立贸易关系;1991年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设立;2000年上海事务所设立;2001年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设立;2003年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工厂竣工;2005年大建中汤美国FDAIND申请;2007年协赞认知证论坛……120年的历史沉淀,日本的津村药业以自然和健康的科学为理念,为传统药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模式。

质量检测伴随整个韩方颗粒的制作过程 日本医师临床中应用的汉方以颗粒剂为主,而汉方作为医药品,质量关乎人命,因此,在汉方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严格的质量管理。首先是生药的栽培。从选种、科学栽培、适时采集,到原料生药的鉴别,这需要有渊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相关人员,进行很多农药残留等理化学试验,确定安全才可以收集储存入库。生药的保存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生药仓库必须是没有窗户的,库温在15度以下,湿度维持在60%左右,并且在生药的入库前后都要进行质量相关试验。下一个步骤是切割。根据生药品质特性进行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切割之后,再经过厨房进行称量复方组合。紧接着就是抽出、分离和浓缩。一般生药是根据汤剂的煎法,用津村特有的装置进行有效成分的抽出、离心,然后浓缩。而提取物粉末在制作成提取物颗粒的前后都要进行相关质量试验,检查合格的提取物颗粒包装,最终制成市场流通的药品。

立足本国产业化 其实,在日本最早做浓缩汉方的是小太郎汉方制药公司,19574月在大阪市中津工厂开始生产并销售汉方颗粒剂,19676月六个汉方药收入国家保险用,比津村早了9年。但事实上,日本津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用汉方制剂生产工厂,以日本传统的汉方药和日化品的生产为主,2006年销售额达912多亿日元。由他们生产和销售的129种医院处方制剂,在日本汉方药市场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究其发展战略,笔者认为:首先,是汉方普及化。现在日本80个医科大学全部进行了汉方医学教育,65个大学附属医院设置了汉方门诊,而津村正在持续努力支援全员大学设置汉方门诊。一方面,教育的充实使汉方医学全国普及,甚至有领先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临床医师们运用西洋医学和汉方医学技术结合治疗,为全民理想的医疗而努力。其次,是汉方科学化。津村株式会社会长芳井顺一说,"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达到汉方药与西药的融合"。汉方药效果的发挥,要像西洋医学从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上提出有说服力的大量科学证据使汉方药科学化。确实,日本有72.4%的临床医师们运用汉方的过程中,使汉方药的使用更加普及。

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汉方药的普及、高品质汉方制剂的安全供给,是使津村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随着汉方需要量的增加,包括新工厂建设计划的生产体制配备正在筹划中。针对这一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首先,是原材料生药的确保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津村的汉方药中所有用到的草药,大约80%需要从我国进口,津村药业已先后在我国建立了7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在我国,主要是深圳津村出口生药原材料、上海津村出口粉末原材料,然后到日本加工成品,这样就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复方制剂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津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汉方复方制剂在药理、毒理、剂型成分分析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

国际化战略 美国FDA医疗用医药品认可的汉方药虽然现在还没有,但日本汉方界努力在国际上扩大对汉方药的理解和汉方使用的国际化却紧张地进行着。日本国内学会有关汉方的学术会议交流次数非常多,在国际上也经常有日本医师参加汇报有关日本汉方的研究,如精神神经领域的抑肝散,消化系统的大建中汤等。不仅如此,英文杂志可见到的关于汉方经方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这样的国际化战略,和我国政府的2020前中医药发展战略形成了竞争。

发展与环保并重 日本是一个很注重环保的国家。作为企业,200010月津村制定了环保的基本理念:"作为自然和健康的科学企业,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富足的生活,企业活动的推进要考虑环境的和谐"。为此,津村提出环境资本方针:1、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是重要课题,企业活动推进要考虑和环境协调;2、环境管理系统的构筑,对环境目标进行设定、实施、评价等,自主地进行监查和改善;3、为了保护环境,企业活动要省资源、省能源,提倡能源循环利用及废物排放的消减,以减负环境面临压力;4、与保护环境相应配置的商品和技术的开发,从商品研究开发到废弃的各个环节的循环都要体现环保、节能、能源效率的运用技术的开发。

具体说来,津村的中期环境目标如下:温室效果气体排出量到2010年比1990年减少10%2009年底全企业落实以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贡献活动;2010年比2004年纸耗材减少2%,塑料耗材减少3%。这样的巨头企业,如此注重环境保护,确实促进了企业的健康稳步成长。

中医药学发展可以借鉴的地方  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津村药业的发展或许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有所借鉴。日本的汉方药企业公司数量少而规模大,与我国的中药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大公司有利于统一规划,直接调控,克服了各自为阵的弊端;同时汉方这种严格控制药物质量,从栽培到成品各个阶段都要科学实验,确保药物安全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另外,日本非常重视对伤寒论中固定经方的攻关研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获得了科学证据,特别是从1976年颗粒剂进入保险后,30年来常用100余方较为丰富的循症积累,这样全国统一剂型、对常用固定经方进行颗粒剂的发展思路可以效仿,辩证加减的汤药当然另当别论。同时药业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互相协作,及时情报交流,应用最新科技技术,以东西医学融合为目标,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力求有所突破。这样的中西结合发展,笔者认为有利于提高西医界对中医药的认识。最后应该得到的启示就是,中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应该做不利于环境的作业。总之,津村药业的发展,特别是津村联合汉方界人士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方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循症医学(EBM)的临床经验,值得参考;津村统一开发出汉方提取物颗粒剂,扩大了汉方的临床研究和运用,值得学习;津村发展的理念对于我国中药本土产业化及国际化的发展,值得借鉴。■

hyaluronic acid-liposome (TRAIL+doxorubicin) 跨世代產品 !!!

奈米微粒蛋白質 可殺死癌細胞【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 2014.01.08 09:33 pm 帶有抗癌蛋白質的奈米微粒,可殺死癌細胞,遏止腫瘤擴散。美國康乃爾大學團隊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刊》的研究,把能殺死癌細胞的蛋白質貼附於奈米微粒表面,再將奈米微粒注入血液,結果發現能有效殺死轉移中的癌細胞。該實驗目前仍在體外模擬試驗階段,未來可望成為臨床上在手術及放射治療前的前置作業。一般定義癌症進入末期,多指癌細胞已透過血液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9成癌症病患都因癌細胞擴散致死。康乃爾大學團隊將一種稱為「腫瘤壞死因子相關細胞凋亡誘導配體」(簡稱TRAIL)的蛋白質貼附在奈米微粒表面,再把奈米微粒注入血液,發現奈米微粒會吸附在一種稱為「自然殺手」細胞的白血球表面,等於幫自然殺手添加裝備,成為殺死癌細胞能力更強的「超」自然殺手。

【自然殺手細胞升級】TRAIL是人體免疫系統自然產生的一種抗癌蛋白質,能引發癌細胞內部產生類似「自殺」的反應;當癌細胞脫離腫瘤主體的位置,順著血流移動的時候,可能會與帶有TRAIL奈米微粒的白血球「相碰」,因而促進癌細胞死亡,達到阻止腫瘤擴散的目的。康乃爾大學教授麥可金恩表示,研究人員在模擬人類及動物的大腸癌及攝護腺癌腫瘤組織的實驗中,將帶有TRAIL的奈米微粒注入血流後2小時觀察,都發現癌細胞數目減少,甚至大塊腫瘤組織已有瓦解現象產生。金恩認為,該療法可作為現行手術或放療前的前置工作,清除在血液中「游離」的癌細胞,以確保手術清除腫瘤的效果。

【奈米微粒抗癌新趨勢】研究團隊目前已證實,注入奈米微粒僅會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抗癌能力,不會改變其他免疫系統原有的功能,也就是包括其他血球及血管內壁等正常細胞不會因此受到攻擊;但由於目前無從得知實際打入生物體內的效果及副作用,因此在進入臨床人體試驗前,必須選擇比老鼠更大型、更接近人類的哺乳動物進行實驗。運用奈米微粒作為藥物「載體」已是癌症治療研究趨勢,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與北卡州立大學團隊合作,日前發表於德國期刊《進階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便將TRAIL與另一種抗癌藥物「DOX」貼附在奈米微粒的表面,同樣具備殺死癌細胞的功效。【2014/01/08 台灣醒報】

Nanoparticles catch cancer in pincer movement 13 January 2014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a technique for creating nanoparticles that carry two different cancer-killing drugs into the body and deliver them to separate parts of the cancer cell. The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researchers a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In testing on laboratory mice, our techniqu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breast cancer tumour reduction 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iques,' said Dr Zhen Gu, senior author of a paper on the research and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join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gram at NC State and UNC-Chapel Hill. 'Cancer cells can develop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drugs, but ar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resistance when multiple drugs are delivered simultaneously,' Gu said in a statement. 'However, different drugs targe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ancer cell. For example, the protein drug TRAIL is most effective against the cell membrane, while doxorubicin (Dox) is most effective when delivered to the nucleus. We've come up with a sequential and site-specific delivery technique that first delivers TRAIL to cancer cell membranes and then penetrates the membrane to deliver Dox to the nucleus.' Gu's research team developed nanoparticles with an outer shell made of hyaluronic acid (HA) woven together with TRAIL. The HA is said to interact with receptors on cancer cell membranes, which 'grab' the nanoparticle. Enzymes in the cancer cell environment break down the HA, releasing TRAIL onto the cell membrane and ultimately triggering cell death. When the HA shell breaks down, it also reveals the core of the nanoparticle, which is made of Dox that is embedded with peptides that allow the core to penetrate into the cancer cell. The cancer cell encases the core in a protective bubble - an endosome - but the peptides on the core cause the endosome to begin breaking apart. This spills the Dox into the cell where it can penetrate the nucleus and trigger cell death.'We designed this drug delivery vehicle using a 'programmed' strategy,' said Tianyue Jiang, a lead author in Dr. Gu's lab.'Different drugs can be released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ir right places,' said Dr Ran Mo,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Gu's lab and the other lead author.'This research is our first proof of concept, and we will 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technique to make it even more efficient,' Gu says. 'The early results are very promising, and we think this could be scaled up for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The paper, 'Gel–Liposome-Mediated Co-Delivery of Anticancer 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s and Small-Molecule Drugs for Enhanced Therapeutic Efficacy,' is published online i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香港 醫美推認證 !!!

醫專擬辦美容醫生認證 12 - 29 05:00 明報

確立架構 設定培訓內容 【明報專訊】DR集團毒針事故後,政府設工作小組界定醫療美容程序必須由醫生進行,但醫生與美容界互指對方不夠專業。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李國棟醫生表示,現時普通科醫生也可以做醫療美容,政府想確保醫療美容水平,要求醫專確立認證架構及設定培訓內容,由醫專負責認證,衛生署推行證書、文憑制度。但有醫療美容醫生組織擔心,文憑制會影響執業。

未設專科難評核相關水平 李國棟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隆胸、隆鼻等外手術必須由整形外科醫生進行,並無爭議,反而醫療美容項目,如注射肉毒桿菌(botox)、激光及彩光美容,普通科醫生也可以做,而醫專轄下的專科只有整形外科,並沒有醫療美容專科,較難評核普通科醫生的相關水平。 DR集團毒針事故後,政府成立工作小組建議日後涉及美容程序的注射、以機械或化學方法的一些換膚程序,必須由註冊醫生進行。

衛署協助推證書文憑 李國棟指出,美容業批評醫生對美容儀器操作不及美容從業員純熟,經驗也不及美容業豐富。政府建議醫專設立認證架構,監管醫療美容醫生資歷,有助提供安全及有水平服務。他說﹕「其實好多醫生都有去上課,但未有系統認證。」 「若由醫專設立認證架構,或會審核醫生須接受過幾多小時訓練、做過幾多宗個案,以及師資水平等。若醫生在其他地方受訓教授水平低,猶如『一個盲的拖住另一個盲』,難保障服務安全。」李國棟指出,醫專會與醫療美容醫生商討,就培訓內容、培訓時間謀求共識,由醫專負責認證,例如普通科醫生做了很多宗肉毒桿菌注射個案,便可以申請認證。 他又說,衛生署日後會協助推行證書、文憑制度,而食物及衛生局將會約晤醫學團體商討。

美容醫生反對仿星洲證書制 香港醫療美容醫生協會創會會長何銘泰醫生對本報表示,會員認為應設有「老行尊」規例(grandfather rule),醫生透過申報曾做過多少宗美容個案以獲得認證。但會員反對本港仿效新加坡要求醫生要有證書、文憑才能從事醫療美容。 何銘泰指醫療美容未成為專科,故沒有文憑,也沒有正規教授,很多從事醫療美容的普通科醫生、皮膚科醫生多考取皮膚科文憑。醫生若要學習醫療美容,有些靠自學,有些到外國上課。 何銘泰說,很多醫生都考取AAAMAmerican Academy of Aesthetic Medicine)證書,但證書未獲衛生署承認,業界擔心若推行證書、文憑制度,會影響醫生從事醫療美容。 特首就撰寫施政報告向醫學團體諮詢意見,李國棟稱,醫專反映了醫療人手問題,他說,急症室壓力大,醫生流失率高,建議醫管局增加晉升職位挽留人手,又建議政府重溫強化救護車分流角色的議題,協助入院分流。 明報記者 談誦言

 

生物藥品疫苗布局: GE收購Thermo Fisher

GE收購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策略性資產 中央商情網-20140107 下午17:22 (中央社201417日電)根據美國商業資訊報導,GE(NYSE:GE)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NYSE: TMO)今天宣佈達成協議,由GE醫療集團以近10.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Thermo FisherHyClone? 細胞培養基和血清、以及基因調控和磁珠業務。此次收購將使GE能夠擴大提供科技以用於在不斷成長的生命科學業務中發現和製造創新藥物、疫苗和診斷試劑。該收購業務的互補性產品供應和強大的策略匹配性,將使GE醫療集團能夠擴大、加快用於細胞生物學研究、細胞療法以及創新生物藥品和疫苗製造的創新「端到端」科技開發。此次收購符合GE的策略,即投資於高科技、創新業務,以締造強勁的銷售總額成長並擴大利潤。GE對這些業務的收購尚有待監管部門的核准,預計於2014年上半年完成。GE醫療集團在醫療診斷科技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已有一個世紀之久,其中包括其價值40億美元的生命科學業務,該業務為快速成長的診斷試劑、研究和生物製藥製造業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GE醫療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長John Dineen說:「生命科學是本公司最強大、成長最快的業務領域之一,其驅動力是全世界對改進診斷試劑和更安全的新藥的需求。GE的工程專項技能與本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能力相結合,正在為業界、研究和病患帶來巨大利益。此次交易對本公司的業務是錦上添花,將幫助我們實現集團的願景,即以更低的成本將更好的醫療保健帶給更多的人。」細胞培養在抗癌藥物和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以及新一代疫苗的製造中扮演關鍵角色。Thermo Fisher備受推崇的HyClone?細胞培養基和血清產品,與GE醫療集團在細胞生物學研究和生物製藥製造方面的成熟科技高度互補,這使得GE能夠為客戶提供範圍更廣泛的科技和服務。GE醫療集團還將收購Thermo Fisher的基因調控技術和創新的Sera-Mag?磁珠產品線,前者與GE用於藥物發現研究的成熟科技密切互補,後者擴大了GE在蛋白質分析和醫療診斷試劑領域的現有科技。GE醫療集團生命科學部總裁兼首席執行長Kieran Murphy說:「我們期待HyClone細胞培養和其他業務加入GE大家庭。他們與本公司關注的關鍵領域高度匹配,並帶來了新的科技、更強的製造能力以及一群優秀的人才,來幫助發展我們的業務。」Murphy說:「除了為我們提供藥物發現和生物醫學研究的新途徑,此次收購對我們在生物製藥製造領域的客戶而言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他們將立即受益於範圍擴大的『由始至終』(start-to-finish)科技,這些科技將幫助他們提高產量、縮短上市時間。我們的生產能力將擴大到三大洲,這將使我們能夠在細胞培養基和血清供應安全性方面為生物製藥業提供更大的信心,細胞培養基和血清是該產業生產製程中很重要的一環。」三項收購業務2013年的全年銷售總額近2.5億美元。關於GE醫療集團,GE醫療集團提供革新性的醫療科技和服務,以滿足需求,使全世界更多的人能夠以更可負擔的成本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GE(紐約證交所:GE)專注於全世界至關重要的問題,以優秀人才和領先科技致力於因應業界的重大挑戰。GE醫療集團在醫學影像、軟體和資訊科技、病患監護和診斷、藥物研發、生物製藥科技、卓越經營解決方案等多個領域,協助專業醫務人員為病患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有關GE醫療集團的進一步資訊,請造訪www.gehealthcare.com

 

 

錦勝醫療注射器 進入資本市場 !!!

醫療耗材需求增速 錦勝醫療擬募資投產留置針生產線 20140109 16:58:42 來源: 新華健康信息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入加速階段,環境污染造成的疾病發病率提升,全民醫保的建立使得診療量明顯上升。三大因素保證了未來醫療行業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規模約4000億元,並以每年15%速度遞增,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未來幾年,醫療行業增長的主基調預計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在醫改逐漸深入的背景下,行業的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注重創新和質量的企業將在競爭中或將脫穎而出。 國內領先的醫用高分子耗材生產商江西錦勝醫療,創建于1995年,由香港錦勝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目前年產注射器及輸液器近10億支,年盈利水平4500萬元,位居同行業前列。隨著市場需求的逐年增加,傳統的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療器具穩固增長的同時,擬增加留置針、高檔輸液器和自毀式注射器等高附加值產品結構。 靜脈留置針是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的升級產品,是臨床輸液較好的方法,靜脈留置針操作簡便,適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時減輕了病人反復穿刺的痛苦,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在臨床上深受歡迎,臨床使用量增速超過50%。錦勝醫療通過向集團上市平臺錦勝集團(794.hk)以注資方式募資投產市場需求增長更快、利潤更可觀的靜脈留置針生產線。 完成增發募資後預計靜脈留置針及高檔輸液器產品預計可在 2015年上半年投產銷售,結構調整、產品升級將有效推動銷售額的增加,並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錦勝醫療通過進入集團上市平臺打通融資渠道,與國際科研機構合作研發生產,逐步提高自有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品牌知名度,加快推動高端耗材市場的進口替代進程。預計未來幾年,公司中高端一次性耗材將維持30%~40%年復合增長率,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構建多層次化的產品鏈,隨著醫療市場的利好增速,公司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李獻達)

 

錫安 建構 本土質子治療機

錫安生技(7416 先進質子療癌技術 工商時報 本報訊 20140102 04:09 錫安生技主要產品為質子標靶癌症治療機 錫安生技小檔案錫安生技負責人陳 錫安生技是以設計/開發/製造質子標靶癌症治療機為營運核心的尖端醫療設備解決方案供應商。基於國際間對於癌症腫瘤的質子放射治療技術之快速發展,而未來台灣醫療機構對該技術的需求亦會與日俱增。錫安生技發起人陳進安引進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麻州總醫院質子治療中心(MGH Francis H. Burr Proton Therapy Center)的質子治療臨床經驗,以產研合作方式整合國內之相關技術,同時利用台灣已成熟之電子、材料、加工及控制技術,從設計、開發、組裝到測試,均以關鍵技術自主化與本土化為目標,期以建立國人自有的癌症質子治療設備技術能力。錫安生技以同步加速器(synchrotron)作為質子治療機的核心,且採用新穎、可靠性高、性能優異的固態高頻電磁波發射器,及數位電源供應系統,以提供高穩定度與低雜訊的磁鐵電源,進而確保質子束軌道的穩定性;採用嶄新數位縱向與橫向回饋系統及數位質子束測位儀,提供靈敏可靠的質子束軌道校正機制。同時導入癌症醫療端臨床需求,以可變換能量之同步加速器,搭配三度空間的掃瞄治療技術、六度空間定位系統、及即時影像處理,提供先進的質子標靶癌症治療技術。癌症質子治療為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才有的尖端技術,錫安生技投入開發之癌症治療用質子加速器為國內生技醫療產業之重大投資開發案。質子標靶癌症治療機具高度治癒性及低副作用,若能對於醫用質子同步加速器的關鍵元件建立自主技術,可大幅降低質子治療設施之建置成本。

 

基亞 (張世忠) &云辰 (張姿玲) 連動?!

大股東回補,云辰大買1萬張 2014-01-10 08:1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 據統計,上個月(去年12月)云辰(2390)、第一銅(2009)、華榮(1608)、萬洲(1715)、必翔(1729)等大股東均積極加碼回補自家股票,買進都各超過1,000張至1萬張。 其中,云辰董事長張姿玲一口氣買進1萬張,第一銅及華榮從去年第4季來積極交互增加持股各達1萬張及逾8,500張,備受市場關注。去年12月台股大盤指數表現優,以8,611點封關,幾乎收在最高點,不過,並不是所有個股股價都是大漲,仍不少個股股價仍處在相對低檔位置,大股東紛紛進場加碼買進,希望支撐自家股價。據證交所最新公布,去年12月云辰、華榮、第一銅、萬洲、必翔及宣昶等6家公司大股東或董事長等,都積極在市場敲進自家股票,買進各達1萬張、7,235張、6,305張、4,489張、1,812張及1,000張等。較受到關注的是,云辰董事長張姿玲一口氣加碼買進1萬張持股,張姿玲是基亞生技董事長張世忠的妹妹,去年底傳出未來基亞可能與云辰展開合作,張姿玲此時大舉加碼自家股票,也格外引發市場注意。此外,從去年第4季開始,第一銅及華榮積極大舉加碼持股,累計去年第4季,第一銅共買進華榮1萬張,持股突破20萬張,達到20.69萬張,而華榮也在去年第4季買進第一銅達8542張。目前華榮是第一銅的法人董事長,持股約33%;第一銅是華榮的董事,持股約32%,兩家公司相互持股已相當高,並無經營權威脅,但仍持續相互加碼持股,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必翔董事長伍蔣清明,近幾個月也積極買進持股,第4季來累計買進持股也達3,015張。(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陳樹功….. 建構 固體發酵平台

京冠固態發酵技術 應用廣 工商時報 林宜蓁 20140109 04:10  言 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年來致力於固態發酵產品研發,近期積極投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及促進傷口癒合植物新藥開發,其商機可期,成為今年財團法人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創櫃板」掛牌首波登錄廠商。一般民眾對微生物都有負面印象,不是病原菌,就是食品腐敗菌,事實上,有益微生物也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樹功表示,利用安全性高、可食用微生物發展各式各樣的產品,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並帶來幸福和健康。所長陳樹功表示,所謂固體發酵,是指利用「自由水」含量不多的固體農產品或其他原料進行微生物發酵的過程。大眾熟知的傳統發酵食品中,大豆是最常用的固體原料,如釀造醬油、豆腐乳、日本納豆和味噌、印尼天貝等。由於微生物具有分解纖維素、澱粉、蛋白質或其他成分的酵素,一來可提升食品的風味層次,二來可以把食物中大分子(如蛋白質)分解成易於人體吸收利用的小分子(如胺基酸),提高其營養價值,或轉換為機能性成分,有助人體健康。與液體發酵比較,固體發酵可提供一個模擬微生物自然生長的環境,若在適當的人工培育下,可獲得更豐富的功能性代謝產物,增加其產業利用潛力。在工業化生產上,固體發酵具用水少、廢水少、設備投資少等優點。不過,受到目前固體發酵設備的限制,要建立良好完整的固體發酵的產線,必須投入更多的技術研發與管理,其技術門檻並不低。陳樹功指出,食工所在經濟部和農委會的支持下,近年積極投入固體發酵產品研發平台的建構,除了把傳統發酵食品現代化外,更嘗試特定新菌種和新原料的研發,已有多項發酵技術成功技轉給業者,並在建廠過程中進行輔導。他表示,不同國家會利用當地的農作物,開發不同類型的產品,目前以台、日、韓、中國大陸投入最積極。台灣已成功把固體發酵技術應用到食品生技產業,製造功效性醫藥保健品上,如利用米和紅麴菌發酵生產具降膽固醇功效的保健品、綠豆皮和麴菌生產具抗發炎功效的發酵製品,其他還包括利用不同原料和牛樟芝、靈芝或乳酸菌等菌種發酵生產保健產品,其市場規模超過新台幣百億。當然,對新產品政府也訂出符合我國食品衛生管理法等相關規定,同樣製程也嚴格監控產品的品質,如此才能滿足消費者對食安及身體健康要求。

高階醫材VC: 上傑洋 (林榮錦/林美雪/林秋雄/台積電經理人)

台積經理人 搶進生技地盤【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4.01.07 04:47 am 上傑洋醫療器材創投基金(TransPacific Medtech FundTPM)昨(6)日宣布,正式完成8億元私募,並將攜手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矽谷創新醫材公司,搶進全球高階醫材市場。 業界指出,上傑洋資金主要來自台積電等電子業高階經理人,是半導體產業繼聯電以後,再次搶入生技業。對此,上傑洋基金管理人之一的林美雪僅表示,半導體業近期積極找投資機會,而對於創新領域,他們也樂當天使投資人。上傑洋是國內第一個專注於創新醫療器材的早期創業投資育成基金,公司指出,自201210月在成立後,近期正式募資完成,股東方面,除了基金管理人、史丹佛大學教授彼得費滋傑羅(Peter Fitzgerald )、林美雪,和天使投資者台積電高階經理人等七到八位投資者外,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個人持股約20%、第一金控持股則不到10%。台積電企業訊息處暨法人關係處長孫又文昨日表示,台積電高階主管投資生技創投基金,屬個人理財,公司不會過問,但嚴禁「公器私用」,若個人投資有不錯成就,也樂觀其成。孫又文強調,台積電提供的是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因此近年來台積電關注研發方向,涵蓋各種各領域。台積旗下創意電子,近年也和多家生技檢測公司合作開基因檢測晶片。【2014/01/07 經濟日報】

科技部長: 張善政(個性溫和)PK朱敬一(才華洋溢)

科技部長 朱敬一張善政熱門【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鐘惠玲/台北報導】 2014.01.08 11:36 pm 立法院昨(7)日三讀通過科技部組織法,最快今年3月,國科會將改制為科技部。據了解,首任科技部長指向現任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不過,昨天有消息指出,科技政委張善政也是層峰屬意人選。朱敬一昨天被問及是否將擔任首任科技部長時,並沒有正面回應,只是笑著反問說:「為什麼覺得大家都喜歡當部長?」不過,他正積極進行組織改制工作,他說,大約還需兩個月時間可完成相關規章修訂,籌設完畢,最快科技部今年3月掛牌運作。對於同樣被點名是科技部長熱門人選,張善政昨晚聞言哈哈大笑說,「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不大想換」。行政院昨天並未評論科技部未來人事,僅強調,距離科技部正式上路還有一段時間,江揆會與馬總統好好商議人選。張善政目前除了是科技政委外,也與朱敬一共同擔任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科技會報在2012年元旦成軍,前身是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專門統籌科技發展政策,同時整合跨部會科技發展事務,是閣揆最重要的科技幕僚。在過去一段時間,科技會報與國科會,在5G發展策略及科技預算資源分配上,常有「瑜亮情結」,令外界猜想兩單位不合。據了解,當時科技會報認為發展5G,動作要快;國科會則擔心操之過急,可能重蹈WiMAX覆轍,須謀定而後動。儘管兩單位看法有些差異,但幾度磨合下,個性溫和的張善政也與才華洋溢的朱敬一發展出一套協調相處模式。據說兩人都同意在5G通訊發展前期,國科會責任重一點,在學界部署好研究能量,至於愈到後期,經濟部的角色會愈來愈吃重,將前瞻研究用於引導產業發展。相關人士指出,層峰對於張善政與朱敬一的工作能力與專業表現都相當肯定,在人選考量上,會特別考量內閣團隊整體協調性。行政院研考會與人事總處昨天也說,行政院科技部組織法通過後,尚需馬總統發布命令公布。未來科技部設有一部長、兩政務次長及一位常次。【2014/01/08 經濟日報】

(2014)3月後 科技部長/ 科技政委 孰具影響力?!

立院三讀通過,國科會升級科技部三月掛牌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劉翰謙整理發表日期:2014-01-08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科技部組織法」,現在的國家科學委員會,預計於3月正式掛牌升級為科技部,負責規劃國家科技發展政策、科技預算審議與發展科學工業園區等業務,而改制的目的,是為強化產學間的合作,也將幫助科學園區轉型,從效率轉為創新導向。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則表示,未來科技部會是任務導向,與目前國科會協調各部會的角色,將有所不同。目前規劃科技部下轄次級機關,主要僅有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由於行政院組織法有「十四個部」的限制,雖明文設立科技部,有立委質疑其管轄範圍過小,規畫中的海洋委員會等也許更有升級資格,然爭議最後,結果並未改變,而行政院規劃的十四部、八會、三獨立機關中,目前則剩九個部會尚未完成組織法的立法或修正。由於國科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審查各部會的科技預算,對於成為同級單位後的職權,朱敬一表示,預算初審仍由科技部執行,之後再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複審,而科技部長將兼任科技會報副召集人來平衡。另外,關於未來首任科技部長,科技政務委員張善政、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顯然是呼聲最高人選,而改組之後在決策權上,原本的科技政委、國科會主委二者關係是否有所變動,也是外界觀望之處。

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 醫美脫團開罰!

中客醫美團出包10 醫院代辦資格取消2014-1-10〔記者邱宜君、林嘉琪、姜翔/綜合報導〕政府開放醫院代辦中客醫療簽證,由於發證快、不限省份、不限名額,人數年年增長,脫團滯留或犯罪事件也頻傳。衛福部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今年祭出新制,以後只要有人落跑或犯罪都要記點,滿十點就取消醫院代辦資格,至少觀察三個月才能恢復。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執行長吳明彥表示,管理工作小組在下個月底要和四十五家國際醫療醫院簽新合約,新增「自律管理辦法」。以後只要接獲移民署或警政單位通報有中客脫逃,一個人落跑就記一點,若還涉及犯罪就記三點,累計十點,不需經衛福部,管理工作小組就可直接取消醫院代辦簽證資格。

脫逃1人記1 滿10點就罰 吳明彥表示,取消代辦資格後要至少觀察三個月,醫院需提出檢討,經過實地訪查,確認改善才能恢復。如果落跑中客涉案情節重大,例如危及國家,就不只是取消代辦資格,而是直接吊銷該院從事國際醫療的資格。衛福部去年十月首度判定八家醫院有管理疏失,取消其代辦資格,包括振興醫院、高雄阮綜合醫院、台安醫院、中山醫院、馬偕醫院、敏盛醫院、壢新醫院、彰濱秀傳醫院,目前八家醫院都已恢復資格。據移民署統計,截至一○二年十一月止,中客非法逾期滯台行蹤不明人數共二百一十一人,其中醫美健檢達四十七人。

旅行社安排 醫院抱怨難管理 不過,有醫院抱怨,中客在台行程都由旅行社安排,在醫院停留時間其實很短,醫院很難管理。吳明彥說,醫院可和旅行社約定,中客落跑時,旅行社要賠償醫院的金額,是移民署罰醫院的兩倍,管理工作小組也擬契約範本協助醫院自保。醫院或可要求旅行社定存一筆錢,中客脫序時,醫院可聲請扣押。

Solta Medical體雕策略

宛如醫美界金馬獎 醫美大廠酬謝宴眾「醫」雲集 NOWnews-20131226 下午19:01 記者王郁淳/台北報導過去一年,在台灣先後推出Thermage Total Tip探頭及Liposonix聚焦音波體雕儀,可說於醫美市場繳出亮眼成績單的Solta Medical,日前於台北艾美寒舍舉行感恩酬謝晚宴,並邀請眾名醫齊聚,除了交流專業心得,也分享彼此的近況。現場莊重又歡愉,宛如醫美界的金馬獎典禮。除了名醫雲集,酬謝晚宴中,Mr. Thomas Lee, Managing Directo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 Clinical of Solta Medical也公開對過去這一年的收穫與未來的展望侃侃而談。針對明年的品牌策略與行銷重心,Mr. Lee表示,經營品牌一直都是持續性的計畫,明年將會秉持一樣的態度,致力於提供更多正確且重要的資訊給消費者。Mr. Lee並強調,在所有政策的根本,都是以提升客戶滿意度為基準,不僅希望消費者更能懂得分辨市場內各類機種的差異性,也期望診所端能以更高規格去看待消費者的治療品質與安全性。而關於Solta過去這一年積極地召集台灣醫師們,創造彼此的交流機會,Mr. Gene Burdette, Directo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of Solta Medical也表示,這一直都是Solta Medical自許的使命,希望讓台灣醫師們能藉由這樣的交流可以更精進,甚至可將這些台灣的技術或專業知識,在未來可更積極地往國際間發揚。至於今年Solta Medical首度開拓了體雕類的產品,為此Mr. Lee表示,體雕市場的發展在這一年可明顯感受到成長,也對於往後消費者的接受度和滿意度很樂觀,未來將針對亞洲人常見的蝴蝶袖、臀部、大腿內外側等局部,都有計劃性地在設計相關對應的療程與機種。而大家相當關心的水貨猖狂問題,Solta Medical表示,過去這一年已將Thermage電波拉皮的全系列探頭改以特殊的雷射標籤來作為防偽辨識,對此Mr. Gene Burdette認為,目前市場上已有相當正向的回應,未來將會繼續保護消費者,若發現有任何診所提供水貨來施打,都將以最嚴正的態度來相對應,絕不輕忽縱容。也希望消費者一旦發現可疑探頭,如包裝未改版、沒有貼上雷射防偽標籤,或是標籤有拆封過的痕跡,都請謹慎以對,並歡迎將訊息通報。2013年民眾的食安意識完全覺醒,甚至連帶對於所有可能影響自身安全的問題都開始產生關注,醫美市場也首當其衝地逐漸被消費者放大檢視,能否確實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為安全把關,或許將是眾品牌在未來能否穩住市場的重要關鍵。

Morgan Stanley兩岸醫藥之旅 (2014)

大摩投資團登台 相中生技業【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2014.01.10 06:29 am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簡稱大摩)昨(9)日率30人投資訪問團,來台找尋生技投資標的,拜訪對象包括藥華、台微體、中裕、基亞、安成等新藥公司。業界認為,大摩首度組團訪台灣生技業,凸顯台灣業者已受到國際投資機構矚目。大摩相關人士指出,此次成員除了大陸、香港及台灣的分公司成員外,還包括花旗等外資分析、投資部門,本次為期四天的「兩岸醫藥之旅」,已在78日走訪大陸重點藥企,910日則鎖定台灣新藥、醫材、原料藥和藥品通路產業等,今日繼續拜訪原料藥龍頭台灣神隆、安成等。據悉,此次由大摩領軍的兩岸生技投資團,行程自7日起,依次拜訪地點為大陸北京、威海,台灣台北、台南,在台第一站為藥華醫藥,最末一站為安成藥業,其間也將拜訪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推動小組官員。大摩內部人員指出,此次鎖定的兩岸生技公司,都是在該領域具有獨特性產品,或特殊的經營模式及健全的經營團隊、較具爆發性的生技公司;此外,大摩相關人士也表示,近二年台灣生技產業在政府大力扶植、市場資金支持下,表現極為活絡,也是本次組團參訪的主因。業界指出,在大摩團拜訪的公司名單中,新藥公司各具優勢。其中藥華旗下的長效干擾素(P1101)技術平台,由於針對肝炎、血液等疾病,因此獨特性高,而台微體則屬特殊劑型及新藥開發,目前已有多個藥品授權,成果豐碩。另外,中裕旗下的抗愛滋病藥物屢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蓋茲基金會等單位支持,開發首席主導者也是國際愛滋病權威何大一,而受到矚目。基亞則因旗下抗初期肝癌藥物PI-88收案完成,今年有機會申請台灣藥證;而安成則以專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第四類學名藥法規藥物(Paragraph IV),其高技術、高獲利模式受到青睞。此外,大摩也將拜訪全球抗癌原料藥龍頭台灣神隆、隱形眼鏡龍頭精華光學、藥品通路商F-康聯,同樣都是首屈一指,在兩岸具備指標意義的生技公司。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4/01/10 經濟日報】

安永 6億 投資宜蘭武荖坑

安永生技砸6 蘇澳蓋水產加工廠 崇岳科技旗下的安永鮮物宜蘭廠昨在蘇澳武荖坑旁動土開工。(記者楊宜敏攝) 〔記者楊宜敏/蘇澳報導〕崇岳科技旗下的安永生技投資六億,在宜蘭縣蘇澳鎮台九線武荖坑旁,興建水產加工廠,廠房佔地約一千八百坪,昨舉辦動土儀式,崇岳董事長郭智輝說,預計年底完工,明年春天營運。郭智輝說,安永生技堅持不使用藥劑與化學添加物,產品都通過ISO22000HACCP認證,還自設實驗室進行產品檢測,也與SGS國際性檢測單位配合,導入生產履歷,清楚標示產品的產地與成分,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他指出,宜蘭廠會展示安永生技的CAS(細胞活存技術)無塵冷凍加工製程,這項技術是日本革命性的發明,廣泛應用在生鮮水產品的保鮮,相較於傳統冷凍技術,不但能保留食材含水量,讓食材不乾澀,更能抑制蛋白質分解,鎖住胺基酸美味,消費者隨時都可吃到媲美「現撈仔」的鮮美水產。郭智輝承諾,宜蘭廠的外觀設計會融入在地海洋、漁產特色,且會是符合環保標章的綠建築。

醫療 適地化創新!!

IEK:醫材產業 盯五大趨勢 2014-01-13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指出,2014年醫材產業發展五大趨勢為:預防診斷、以病患為中心的服務、適地化創新、數位化應用整合、與跨領域整合方案。國內廠商可藉由原本在零組件、資通訊、光電產業的優勢進行加值,搶佔商機。IEK副主任鍾俊元指出,隨著美國QE逐步退場,2014年景氣復甦趨勢確立,其中醫材市場更是矚目焦點,據國際調研組織BMI(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統計,2015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將從2012年的3046億美元成長到3684億美元。鍾俊元表示,醫療器材產業近來已成為廠商積極投入的潛力產業,未來產品不僅會朝向微小化、可攜化、無線化、客製化、人性化五方向發展,在產品技術運用上,則轉趨重視人機介面是否操作便利、遠端可否同步協同作業等五大方向邁進。IEK解讀醫材五大趨勢發展,主要是醫療費用高漲,健康照護產業思維已從發病後才治療的型態,轉變為更重視患病前的預防措施,預防(Preventive)、預測(Predictive)、個人化(Personalized)與主動參與(Participatory)P4 Medicine思維。其次健康照護服務架構,正陸續從以醫院為中心,轉變為以病患為中心的思維。而健康資訊架構,也從電子病歷為主,轉為以病患健康記錄(PHR)為核心,納入生理資訊、病歷、家族病史、生活型態、飲食、運動等資料,形成完整的個人化健康資料,增加病患參與度。另外,為了精省醫療支出,也會催生適地化創新,因此改善照護效率、降低醫療成本已成為健康照護產業主要訴求,也帶動全球醫療器材產業朝高效能服務體系發展。GE(奇異)就以適地化創新切入市場,依據當地可負擔的價格帶與需求,開發出適地化的產品線。趨勢四是數位化應用下的整合性服務,從功能面向,調整為針對產業問題與需求而發展。至於跨領域整合方案的變革契機,主要是因應產業使用情境的擴展,醫療器材產業也朝向微小化、可攜化、無線化、客製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