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May 5, 2016

新劑型新藥 原創生醫 董事長爭訟 (王朝暉PK李祖嘉)

原創生醫:依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105428日證櫃審 字第10500079441號函,補行公告公司前董事長王朝暉(僭稱公司 代表人名義)對公司董事長李祖嘉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案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2016-05-03第三十四條第21.法律事件之當事人、法院名稱、處分機關及相關文書案號:當事人:聲請人:前董事長王朝暉僭稱本公司代表人;相對人:李祖嘉法院及處分機關名稱: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相關文書案號:南院崑105裁全字第24號(本公司及李祖嘉均未接獲裁定)2.事實發生日:105/03/243.發生原委(含爭訟標的):前任董事長王朝暉於105316日經董事會決議解任,該次董事會並基於公司及股東權益考量,選任李祖嘉「暫任」(因同次董事會召集105613日股東常會並增列提前全面改選董事及獨立董事案以改組董事會)董事長職務。前任董事長王朝暉經公司董事會解任後於105321日(書狀繕本所載日期),僭稱以公司代表人名義(書狀繕本無本公司大小章印文),向法院聲請對公司現任董事長李祖嘉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表明願以新台幣20萬元為擔保,聲明事項如下:(1)李祖嘉不得行使董事長職權,包括但不限於召開股東會或董事會、為股東會或董事會主席。(2)李祖嘉不得自行或使第三人對外代表公司,包括但不限於申請董事長變更登記、辦理私募普通股、申報重大信息或發表言論。(3)李祖嘉不得為任何妨礙、阻礙、干擾公司或王朝暉之行為。(4)李祖嘉亦不得行使或使第三人行使獨立董事職權。(5)聲請費用由李祖嘉負擔。4.處理過程:一、本公司李祖嘉董事長於105324日接獲法院應就定暫時狀態處分聲請案陳述意見函文後,本公司及李祖嘉董事長即於105328日具狀向法院說明緣由;截至目前為止,本公司及李祖嘉董事長均未接獲法院任何准駁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裁定之送達。且因該定暫時狀態處分聲請係冒用本公司名義所為,除聲請案有當事人不適格「訴不合法」外,恐亦涉有行使偽造文書之重大不法情事,故本公司原認就該法定程式不合法之不法假處分聲請案,不應貿然於法院尚未作成准駁裁定前(尚未作成裁定,自然亦無送達裁定可言)將此事件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以免反而誤導廣大投資人;現謹依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105428日證櫃審字第10500079441號函,補行公告。二、本公司及董事長李祖嘉於105328日提出陳述意見狀,陳述意見要旨略為:(1)前董事長王朝暉經公司董事會解任,僭稱以公司代表人名義對李祖嘉提假處分聲請,有當事人不適格之不合法。(2)本件聲請向台灣台南地方法院為之,有管轄不合法之錯誤。(3)本件定暫時狀態處分聲請之聲明不具體、不特定、不明確、無執行可能性,顯不符「當事人應適格特定、內容應特定具體合法可能」之起訴程式。(4)召開股東會之主體、辦理私募案等之主體皆為董事會,辦理公司變更登記為公法上權利義務,非屬與李祖嘉之私法關係,故聲明顯無法律依據,且非屬對法律關係之爭執,聲請假處分顯不合法。(5)公司105316日之董事會係由公司前董事長王朝暉合法召集,並無召集程序之違法;另經濟部函釋明示董事會得以臨時動議解任及選任董事長,法令並無其他限制董事長之解任或選任方式,亦未禁止獨立董事不得擔任董事長等,是公司105316日董事會既經由多數董事決議改選李祖嘉擔任董事長,董事會決議係屬合法有效(董事會決議改選董事長係立即生效,不以變更登記為生效要件)。(6)本公司前經營階層疑有不正經營、未遵循內部控制制度、致生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1/2等,董事會改選李祖嘉擔任公司董事長,行使董事長職權,期促使公司儘速回復正軌;而該假處分聲請除不具正當性外,聲請人並未具體舉證釋明本案有何重大損害或急迫危險,不符假處分聲請要件,依法應予駁回。5.對公司財務業務影響及預估影響金額:6.因應措施及改善情形:本公司為維護股東權益,就法院非訟或訴訟案件均會依法主張權益。7.其他應敘明事項:案件經本公司及本公司董事長陳述意見後,尚未有其他進展。

原創生醫A01專案正式在美國巴爾的摩進行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原創生醫A01專案,RadProtect®, 正式在美國巴爾的摩進行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此試驗主要監測藥物安全性及藥物動力學。 詳情請上clinicaltrials.gov 搜尋試驗編號: NCT02587442

Dr. Alan Liss 加入原創大家庭,成為原創資深副總! 1.人員變動別(請輸入發言人、代理發言人、重要營運主管、財務主管、 會計主管、研發主管或內部稽核主管):重要營運主管 2.發生變動日期:104/06/01 3.舊任者姓名、級職及簡歷:不適用 4.新任者姓名、級職及簡歷: (1)姓名:Alan Liss (2)級職:本公司資深副總經理 (3)簡歷:Director, MCMI PHSAT FDA (retired) Deputy Director, Regulatory and Quality Affairs Group BARDA (retired) 5.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職務調整」、「資遣」、「退休」、「死亡」或「新 任」):新任 6.異動原因:聘任Alan Liss擔任本公司資深副總經理,以其多年藥物開發與審查經驗,將可協助公司與世界各國法規機關溝通,並與國際藥廠協商合作及授權等相關事宜。 7.生效日期:104/06/01 8.新任者聯絡電話:(06)5055433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晟德 間接增資 蘇州東曜 (2nd round: 美金900萬元)

晟德: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間接投資大陸相關事宜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2016-05-04第二條第201.事實發生日:自民國105/5/4至民國105/5/42.本次新增(減少)投資方式:本公司認購子公司香港東源國際醫藥()公司現金增資股票,間接增資孫公司蘇州東曜藥業有限公司3.交易單位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該公司第二階段現金增資美金900萬元,本公司依持股比例(48.89%)可認購美金4,400,500股,擬認購不低於1,000,000股,每股美金1元,總金額美金4,400,500 ~1,000,000元,持股比例不低於44.85%4.大陸被投資公司之公司名稱:東曜藥業有限公司5.前開大陸被投資公司之實收資本額:RMB 360,313 仟元6.前開大陸被投資公司本次擬新增資本額:美金1600萬元7.前開大陸被投資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癌症用膠囊藥、脂體注射劑等生產及研發8.前開大陸被投資公司最近年度財務報表會計師意見型態:標準式無保留9.前開大陸被投資公司最近年度財務報表淨值:RMB 150,888仟元10.前開大陸被投資公司最近年度財務報表損益金額:RMB -51,049仟元11.迄目前為止,對前開大陸被投資公司之實際投資金額:NT 521,274仟元12.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本公司認購子公司東源國際醫藥()公司現金增資股票。13.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不適用14.交易標的最近五年內所有權人曾為公司之關係人者,尚應公告關係人之取得及處分日期、價格及交易當時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15.處分利益(或損失):不適用16.交付或付款條件(含付款期間及金額)、契約限制條款及其他重要約定事項:依雙方約定辦理。17.本次交易之決定方式、價格決定之參考依據及決策單位:董事會決議。18.經紀人:無。19.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長期投資及拓展大陸事業。20.本次交易表示異議董事之意見:無。21.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22.董事會通過日期:不適用23.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不適用24.迄目前為止,投審會核准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含本次投資):NT 1,363,497 仟元25.迄目前為止,投審會核准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含本次投資)占最近期財務報表實收資本額之比率:53.78 %26.迄目前為止,投審會核准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含本次投資)占最近期財務報表總資產之比率:12.60 %27.迄目前為止,投審會核准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含本次投資)占最近期財務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率:20.70%28.迄目前為止,實際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NT1,087,837 仟元29.迄目前為止,實際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占最近期財務報表實收資本額之比率:42.91 %30.迄目前為止,實際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占最近期財務報表總資產之比率:10.05 %31.迄目前為止,實際赴大陸地區投資總額占最近期財務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率:16.52 %32.最近三年度認列投資大陸損益金額:104NT -165,389 仟元103NT -146,143仟元102 NT-109,302仟元33.最近三年度獲利匯回金額:無。34.本次交易會計師出具非合理性意見:否或不適用35.其他敘明事項:香港東源國際醫藥()公司辦理現金增資美金1800萬元,發行新股1800萬股,每股面額美金1元。該公司現金增資分2階段進資,已完成第一階段增資美金900萬元,本公司已依持股比例認購美金4,400,500元。本次為該公司第二階段增資美金900萬元。

金管會/櫃買 丁克華: 藉助資本市場 股價上千元 (生技業?)

丁克華:生技掛牌規範別全推翻 2016-05-03 02:4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浩鼎事件引發市場高度關切生技股未來發展,準金管會主委、櫃買中心董事長丁克華昨(2)日表示,台灣電子業曾藉助資本市場發展,曾有股價上千元的高價電子股,未來生技業是否遵循此一模式,可以討論,但是否要為了一家公司就把整個制度翻掉,有待商榷。生技是櫃買市場的重要產業,占櫃買市場總市值約兩成,生技股也占櫃買成交量的一成至兩成。浩鼎案發生後,金管會全面檢討生技類股規範,包括上市櫃前須承諾揭露最終受益人等資訊,以及調整集保規定,須強制集保的大股東門檻也擬從嚴等,可能會使得不少生技企業對於上市櫃打退堂鼓。丁克華透露,其實金管會的新規定,部分參照了櫃買中心意見,這是調整後的產物,但即使已較先前金管會擬規定的規範和緩,市場還是有很多聲音,是否要為了一家公司就把整個制度翻掉,有待商確。丁克華說,所有制度都是在「效率」、「公平」、「安全」三個目標上進行取捨,要追求效率,不一定能兼顧公平,要追求安全,又可能被批評太保守,未來在進行生技股監管,當然也希望兼顧這三個目標。丁克華深信「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他也了解,產業在發展初期,個股常會出現本夢比現象,若是沒有證券市場,電子業不一定能有此發展,台股曾出過千元以上的高價電子股,就是出現在產業發展初期。

(魏則西 事件) 中國 細胞免疫療法6大疑問 !!

媒體6問生物細胞免疫療法:在美國已宣告失敗 北京新浪網 (2016-05-03 02:59) 從被檢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僅21歲的小夥子魏則西用了兩年時間。儘管不願相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究還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台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新京報記者為此多方採訪求證,試圖解開圍繞療法的謎團。

疑問滑膜肉瘤是種什麼病怎麼治?有資料顯示,魏則西所患的「滑膜肉瘤」是源於關節、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軟組織的惡性腫瘤。據北大腫瘤醫院軟組織和腹膜后腫瘤中心主任郝純毅介紹,包含滑膜肉瘤在內的「肉瘤」和我們常說的「癌」屬於不同起源的兩大類型惡性腫瘤。其中,發生於軟組織的叫做肉瘤,比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等。它和癌的發病率、治療方式和治療效果等都不盡相同。郝純毅介紹,滑膜肉瘤的好發部位包括肢體、軀幹、腹膜后等。他表示,滑膜肉瘤在臨床上並不常見,目前沒有精準的發病率統計。位置在腹膜后的軟組織肉瘤,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以下,屬於罕見病。郝純毅介紹,像包括滑膜肉瘤在內的腹膜后軟組織肉瘤的治療,對醫生和醫院的治療觀念、技術、經驗、治療團隊乃至治療模式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由於受影響 因素太多,在不同醫生、醫院治療的效果有很大差別。這種情形不僅在國內,在歐美髮達國家也是如此。因此,建議患者一定要去專業醫院和治療中心治療。他說,腹膜后軟組織肉瘤的一大特點,就是大多數對現有化療、放療等手段均不太敏感,手術是唯一能給病人帶來潛在治愈機會的治療手段。他指出,腹膜后軟組織肉瘤的治療,即使在專業人士內部也未達成共識。這種腫瘤目前主要是依靠手術,還有一些輔助治療手段包括化療、放療等。對於免疫治療,軟組織肉瘤尚沒有很成熟有效的手段。

疑問生物免疫療法怎麼治療? 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提供的「生物免疫療法」,即是在國內被廣泛使用的「DC-CIK生物免疫療法」,其原理為首先提取患者的DC細胞,在體外將其誘導成熟,同時提取患者的淋巴細胞,在體外激活成為CIK細胞,將DCCIK兩種細胞共同培養進行腫瘤抗原呈遞,激活腫瘤抗原相應的淋巴細胞,再把它們輸給病人體內。記者通過百度搜索進入「上海新科醫院肝病科官方網站」,該頁面上詳細介紹了「免疫細胞療法」的具體治療步驟。該醫院網頁介 紹,在治療過程中,第一天對患者進行細胞提取,第七天對其進行臨床注射,在回輸7天后,患者開始第二次的細胞治療過程,每月只需治療2次,3-6個月為一 個療程。昨天,記者通過百度搜索進入「濟南中山醫院」網頁界面,以乙肝大三陽患者身份諮詢其頁面彈出的一位「王醫生」,王醫生一開始不願透露DC細胞生物免疫療法的具體情況,在記者再三追問下,王醫生表示,治療一療程價格在一兩千元左右。「吉林中山醫院」的相關網頁則介紹,此療法治療乙肝大三陽一個療程的費用在千元以內,具體費用根據不同情況,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記者在百度知道中搜索發現,20151225日,一位名為「溫洪澤腫瘤醫生」的用戶回復網友詢問表示,細胞生物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費用,一個療程在 3萬元左右,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治療費用可能有所不同。這位溫洪澤醫生的基本資料中自稱是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腫瘤生物中心主任醫師,居住地為北京市西城區。

疑問「免疫治療技術」是否成熟?魏則西在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使用的是「DC免疫治療技術」,近日引發爭議。郝純毅解釋,實際上DC免疫治療技術本身是很成熟的技術,關鍵是如何應用。據郝純毅介紹,「免疫治療」的原理是調動患者自身抵抗力、戰鬥力抵禦腫瘤細胞,而非像化療、放療等的「直接殺傷」。在理論上來講,這是腫瘤治療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當前腫瘤治療學領域中的研究熱點之一。不過,郝純毅指出,免疫治療對於某些病種的治療效果比較好,像腎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在很多醫院均有開展。但對於很多腫瘤而言,免疫治療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並沒有取得明顯效果。對於魏則西所患的滑膜肉瘤,使用免疫治療並不是成熟的治療方法。國內一些研究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使用DC-CIK療法后,一些病人的遠期生存率有所提升。在一項天津腫瘤醫院發起的研究中,DC-CIK治療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提高近20個百分點。但直到目前,尚未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一療法能在根治癌症上起到決定性作用。據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報導,CIKDC-CIK療法此前已在美國經歷多年研究,但其相關臨床試驗在美國基本全部宣告失敗,絕大多數基於該方法的治療技術均未得到上市批准。目前,美國已鮮有DC-CIK療法的臨床試驗。

疑問生物免疫療法有多普及?昨天,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免疫細胞療法」在國內許多大醫院作為治療腫瘤的手段開展。另外,還有一些醫院用此療法治療肝病、性病等。記者在百度上搜索「DC免疫細胞療法」等關鍵字,發現多所醫院在其網頁上,放出「DC細胞生物免疫療法」、「DC-CIK生物細胞免疫療法」、「CIK細胞免疫療法」、「CLS生物細胞免疫療法」等治療手段。據媒體報導,清華大學博士何霆接受「知識分子」專訪時曾介紹,DC-CIK治療在我國很多醫院已被應用於多種癌症不同階段的治療。大概包括肺癌、肝癌、胃癌、腸癌、腎癌、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惡性黑色素瘤、鼻咽瘤、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舌癌、甲狀腺癌等。新京報記者查閱發現,近年來,免疫細胞療法在國內各省市多家大醫院有使用。20119月,有媒體報導天津市腫瘤醫院一項研究結果,晚期肺癌、消化道腫瘤、腎癌患者,輔助生物治療平均生存期可延長13倍,治療總體有效率可提高約15%。去年,新華網湖北頻道一則報導顯示,武漢同濟醫院成功運用細胞免疫療法治療一例白血病,接受治療的一名復發難治白血病患者,用目前最敏感的分子檢測技術已完全找不到白血病細胞蹤跡。

疑問醫院引進新技術有何流程?「魏則西事件」中,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曾稱其技術系由斯坦福大學引入。那麼,在國內,醫院引進新技術需經過怎樣的流程?有業內人士昨天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醫院對於一些重大新技術的引進,須實行相關審批、備案等程序。其中,臨床試驗研究和效果算是一個「硬指標」;另外,醫院還需遞交包含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材料,供專業機構審核。報告中需具明的一點,便是這項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情況。記者獲悉,根據原衛生部相關辦法,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曾被認為是「涉及重大倫理問題,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經規範的臨床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的醫療技術」,不過不在禁止之列。關於醫療技術引進的相關規定,記者查詢發現,2009年,根據原衛生部公佈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醫療技術被分為三類,原衛生部負責第三類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管理工作。同年,原衛生部公佈《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中,「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技術」被納入其中。負責審定技術臨床應用的衛生行政部門是原衛生部。不過,去年7月,根據國務院《 》,國家衛計委下發通知表示,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准入審批。在通知中,國家衛計委還表示,禁止醫療機構臨床應用安全性、有效性存在重大問題的一些醫療技術,其中「免疫細胞治療技術」不在其列。

疑問生物免疫療法是否接受監管?在國內,癌症免疫細胞療法曾被宣稱為除手術、化療、放療外的第四類治療技術。早在1992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就開始了早期免疫細胞治療。但直到 2003年,當時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才發佈《人體細胞治療研究和製劑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首次將免疫細胞製品列入監管範圍。在2005年後,伴隨著人事地震,食葯監局也不再受理生物療法的審批,直到這一年底,免疫治療的管轄權轉到了衛生部門。可在2005年到2009年四年間,衛生部沒對免疫治療出台任何實際管理辦法。按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衛計委需在批准這一療法之前組織臨床試驗和倫理審查。在2014年南方周末的報導中,有業內人士曾表示,衛計委從未組織過此類試驗或審查,就將細胞免疫療法歸為允許開展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對此,科學家們也曾想過拿出合理的解決方案。2009年,曾益新院士聯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天津腫瘤醫院、北京302醫院和中國科技大學四家單位,從四個環節開展了細胞免疫療法的標準研究和制定。這一研究項目在2013年結題並提交給衛計委,但至今未有下文。而到了20155月,一紙命令取消了第三類醫療技術的審批工作,這項始終沒有認定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療法,就此徹底遊走於灰色地帶。新京報記者 溫薷 劉旭 實習生 戴軒

進階版達文西: 手術機器人STAR

機器人成功縫豬腸 可望協助複雜手術 時間:2016-05-05 12:30 新聞引據:中央社 法新社報導,「科學轉譯醫學」刊登的報告指出,這台機器名稱叫「智慧組織自動機器人」(STAR,暫譯),不會取代有技術的外科醫師,但能當做工具改善縫合準確度。研究顯示,STAR機器人比專業外科醫師及市面上知名的機器手術工具「達文西」(da Vinci)更厲害。「達文西」能讓醫生手控、開幾個小傷口進行子宮切除等手術。根據華府兒童全國健康系統醫學中心(Children's National Health System)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師主持的研究,改善軟組織的手術「可能降低併發症並提高全美1年約4,500萬軟組織手術的安全與效益」。STAR在接合這個步驟進行測試,接在外科醫師先切開病患皮膚、完成手術主要目標後,例如切除腸腫瘤,接著機器人重新縫合兩個部分,共同作者戴克(Ryan Decker)解釋,「就像試圖把切斷的澆花水龍頭接起來」。STAR系統距離廣泛使用可能仍需數年,研究人員預期會需要臨床試驗評估在人身上的安全性,之後才能由監管機關審核。「新聞週刊」網站報導,STAR完全自動化,不僅能自行運作,以更靈活的「手臂」動手術,也具有智慧、能在無指令下因應軟組織手術的不確定和變動情況。STAR能因應變動環境,類似自動駕駛車輛不只設計能在公路上行駛,也能對他人犯錯切進車道進行反應。。另一項獨特功能是「超強」視覺系統,內含多重鏡片可告訴機器人物體的3D位置,然後加入如透視組織或夜視等功能。這個系統也能告知機器人正注視何種組織,其溫度及是否有心跳等自然節奏。

生物藥製成優化 韓國生技界類 "鴻海" 比比皆是 (Aprogen/ Binex/ Celltrion/ Samsung BioLogics/ LG )

韓國或誕生生物醫藥界的「鴻海」2016/05/05 韓國藥企在生物醫藥領域,正在以生物仿製藥代工為武器發起攻勢。各家競相增強産能,韓國主要藥企的年生産能力已超過世界的30%有的韓國藥企在重要藥物的生産方面取得成功,還有新興藥企研發出只需以往10分之1投資的生産技術,來自海外的代工訂單不斷增加。不使用自主品牌的韓國代工藥企,是否會成為生物仿製藥行業的「鴻海」?Aprogen研發出小型罐連續高效的生産技術(韓國城南市)「在新藥開發方面比不上日本。但我們掌握了實現商業化的量産技術,這是我們的優勢」,韓國製藥企業Binex社長李赫鐘很自信地表示。Binex在抗風濕藥物「類克(Remicade)」的仿製藥生産上取得了成功。曾是中小製藥企業的Binex2009年進入生物醫藥領域。在香港就職於歐美投資銀行的李赫鐘出任社長,首先獲得了韓國政府為振興國內技術而製造的設備的使用權,積累了藥物生産技術。「類克」是世界範圍內年銷售額超過80億美元的重要生物藥品,其廉價的仿製藥有望獲得更大的需求。20159月,Binex花費約60億日元收購了同屬藥企的韓華化學的一處工廠,將産能提高至2.3倍。社長李赫鐘錶示,從日美製藥企業「拿到更多特殊藥品的代工訂單,力爭拓展市場」。據相關人士表示,世界生物藥品在2015年的産能達到年産100萬升。雖然韓國的Celltrion和三星生物製劑(Samsung BioLogics)名氣較高,但除了行業先鋒LG生命科學(LG Life Sciences),BinexAprogen等新興藥企也正在崛起。韓國主要藥企的年生産能力共計提升至35萬升左右,佔到世界的3分之1。韓國藥企的生産技術也在提高。日本最大仿製藥企業日醫工出資45%的Aprogen社長金在燮自信地表示,「我們研發的生産技術只需以往製法10分之1規模的設備和費用」。生物仿製藥需要用數月時間培養細胞,一般使用數千~數萬升的大容量培養罐。而Aprogen使用數百升的培養罐,每次提取增加的細胞,同時補充培養液,實現了連續生産。Aprogen是由曾在韓國頂級生物研究機構韓國科學技術院任研究員的金在燮與朋友於2000年成立。在進入生物仿製藥領域後,Aprogen的生産技術引起了日醫工的注意並獲得注資。目前,Aprogen主要與日醫工共同研發抗風濕藥,但今後也將進行抗癌仿製藥的研發。金在燮表示,「包括日本的大型製藥企業在內,10多家藥企與本公司進行了接觸」。最早成功生産出生物仿製藥的LG生命科學在抗風濕藥「修美樂(Humira)」的仿製藥研發上與日本的持田製藥進行了合作。LG擁有每年生産1.5億瓶針劑的能力。LG生物仿製藥業務部門經理尹秀姬強調,「在生物仿製藥領域,地理位置較近的日本和中國是最重要的市場」。韓國生物醫藥品的生産迅速擴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過1997年的金融危機後,韓國政府將生物醫藥産業定位為新的支柱産業並大力扶持。韓國政府促進一流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創業,對民營企業開放生物醫藥技術開發設施等。上述舉措陸續産生了效果。不過,由於新藥開發需要在各國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進入門檻較高,因此韓國藥企將目光投向了仿製藥。雖説研發經費要低於新藥,但也必須要進行臨床試驗。韓國藥企則通過代工委託方的日本和美國藥企進行臨床試驗等研發業務,不斷累積和提高生産技術。從設計到開發,再到生産。在有望迅速成長的生物仿製藥領域,與分工明確的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領域出現了相同的趨勢。韓國很有可能培育出新的藥品代工巨頭,誕生生物醫藥界的鴻海。

(流浪博士 進階到 大學過剩??) 教育部: 5年內50所大學合併轉型/ 鼓勵教授開公司 !!!!

台大校長:應該讓老師開公司,大學存亡交給「市場機制」2016/05/05少子化衝擊自今年白熱化,台大校長楊泮池接受評鑑雙月刊訪問時表示,學生數減少使每位學生擁有更多教育經費,應集中資源來提升學生競爭力,學校存亡交給市場機制。中央社報導,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5月出版的最新一期評鑑雙月刊,訪問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台大校長楊泮池對少子化衝擊的意見。楊泮池表示,把學生人數大量減少當成高教生死攸關的「大限」,是從學校角度看問題,這是倒果為因,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好學生,而不是為了辦學校,學生數減少後,每個學生可享受到更多高教資源,學校可以把學生教得更好,讓學生得到更高品質的學習,更有競爭力與能力,反過來從學生角度看,這是危機也是轉機。教育部提出5年內讓50所大學合併轉型政策,楊泮池認為,台灣現在的大學數目的確太多,市場機制無法不面對,教育資源應該更集中,高教的方向是讓孩子更有競爭力,而不是只關心有多少大學未來會變成怎麼樣,政府應跳出學校框架,站在更高點思考台灣的高教問題在哪裡。聯合報導,楊泮池說,現在大學教授薪資缺乏國際競爭力,台灣要如何留住人才?政府應鬆綁法令,將產業資源引進大學,例如開放大學設立衍生企業,讓研發成果產業化,讓老師開公司、借調至業界,也讓外界資源得以進來。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認為,鼓勵大學老師開公司是「一定要走的方向」,才能讓研究往應用面走,但國內法規限制太多;美國這種例子很多,教授有個研究成果就可以開公司,美國著名大學教授如果沒有開公司,還會被人家嫌成是「不怎麼樣」的老師。交大副校長陳信宏也贊成,以工程領域為例,學校技術到產業去是很正常的,否則台灣一直講創新產業,但學術界論文卻無實際運用,反而造成產學落差。陳信宏說,台灣現況法令不允許,但還是有人偷偷摸摸開公司,他認為應明文規範,至於開公司資金,業界、NGO團體、學校都可投資,才能支持老師繼續研究。自由報導,前教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可開放大學辦衍生企業,彌補短收的學雜費,例如屏東科大生產抗蛇毒馬血清,就是不錯的開源方式;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也表示,應修改「大專教師借調辦法」,教授創業成功、回饋學校才是雙贏。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則擔憂,大學發展衍生企業,長期下來會影響學校和教師只重視「研究有無利潤可圖」,基礎研究恐被邊緣化。中山大學客座教授顏慶祥則表示,某些系所可把研究「產業化」,但也要給其他「非產業化」特質的系所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教育部政次陳德華表示,教育本身具有公共性角色,要兼顧扶弱和拔尖,因此不宜完全交由市場機制決定,但未來可調整資源,發揮更大效用。教育部高教司表示,「高教創新轉型條例」草案已規劃將放寬大學衍生企業規定,給老師誘因參與企業經營或擔任董事。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呂健吉則在《資源集中頂大 卻喊公平競爭》一文表示:當一位大學教師可以到校外全職開公司,到底老師是要以公司營運為主還是要以學生學習為主呢?此種大學職校化的取向,個人覺得不必如此辛苦讓大學教師去校外開公司,而是直接修改大學教師聘用辦法,讓開公司的老板直接到學校上課還比較簡單,對學生的就業更有保障,學習也直接些。或可說,當教育部擔心學校倒閉會影響到學生或教師權利時,倒不如訂定一個企業接收大學的相關辦法,此種大學安置方案,對企業和大學的發展或可互蒙其利,大學就可以教導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學生,學生也可以真正學以致用,不再有企業界的感嘆,現在的大學生是不符合業界的實際需求。自由報導,由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及台灣科技大學共同成立的國立台灣大學系統,今天宣布推選台大校長楊泮池兼任國立台灣大學系統首任校長,將在函報教育部核准後聘任,英文名稱為「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ystem」,簡稱NTUS

(退中研院長候選人) 項武忠: 立法院與院士一同討論

中研院士籲退院長候選人 府:未收到連署書2016050211:54 對於中研院院士連署,要求總統退回下屆院長名單一事,總統府上午表示,府方目前為止尚未收到連署書,總統府表示,「翁院長的去留案與新院長的遴選案是兩回事,不該混為一談。目前各種意見都有,馬總統會做多方思考,總統府暫無評論」。中研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案,4月召開院長遴選評議會又傳出黑箱,引發社會關注。高齡80歲的資深院士項武忠發起連署,號召院士響應,呼籲總統馬英九退回中研院長候選人名單,目前已有超過40位院士響應,項武忠也呼籲立法院與院士一同討論,重新修法制定中研院長選舉方法。(王家俊/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