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December 13, 2018
台杉 生技水牛2號(59億): 已投2案 5億元
(AI醫療) 臺科大+奇美醫: 智慧超音波追蹤機器人/ 智慧膀胱餘尿偵測
AI醫療 高階智慧生醫聯合研究中心成立2018-12-05 23:15 〔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AI人工智慧發展已對醫療體系帶來深遠的影響,南臺科技大學與奇美醫學中心整合各專業領域,今天(5日)簽訂成立「高階智慧生醫聯合研究中心」,讓未來可望透過AI大數據分析,預測患者病況,提早進行預防治療,也提供更精準的創新醫療服務或安養照護。 南臺科技大學與奇美醫學中心首度跨單位合作,成立高階智慧生醫聯合研究中心,由南臺科大提供理工專長技術,結合奇美醫學中心擁有的醫療大數據,共同發展人工智慧在醫材、照護方面的研究,同時展出許多研發成果,像是智慧超音波追蹤機器人、智慧膀胱餘尿偵測裝置等。其中,人工智慧地圖預測系統由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喉科主任劉璟鋒協助研發,劉璟鋒說,地圖預測系統透過病例大數據分析,可針對患者的情況,預測未來恐發生的疾病及時間點,提早進行預防性治療,目前已有千筆病例進行運作,未來將會納入更多疾病進行推展。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說,高階智慧生醫聯合研究中心獲教育部補助,作為整合技術研發、產學連結、及跨校人才培育基地,往後會聚焦在人工智慧技術與加值研發,規劃年度技術研發主題,並針對成果提出專利申請及技術轉移,加速商品化。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邱仲慶則說,南台科大與奇美醫學中心因地緣關係,雙方合作10多年已有良好的默契,尤其,導入人工智慧醫療更是醫院未來的方向,配合南臺科大理工方面的專業,相信能加快研究腳步,提升整體醫材產業發展。
博錸生技: 一檢體做一萬多種 基因檢測!
體外診斷市場版圖大 台廠搶佔先機 2018-12-04 21:22經濟日報 李憶伶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人們健康意識提高與各國醫療政策保障,體外診斷IVD(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意指在人體之外取得載體(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提供臨床醫療診斷的產品及服務,能夠精準檢測出病人疾病與用藥,並追蹤基因變化、抗藥性與癌症復發率,是現代醫學不可忽視一塊。
市場成長速度快 2023年直逼890億美元 根據Global Information市場報告指出,IVD體外診斷醫療器材至2023年,將突破890億元美元規模,從2016年至2023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5.2%,其中分子診斷約佔90億元成長率10%佔據鰲頭,並以亞洲成長25%成長最快。因此,國內外大廠包括羅氏、西門子、美艾利爾(Alere)等,台廠亞瑞法、普生、基亞、龍騰、博錸等廠商紛紛投入,各自找到切入利基點開花結果,希望搶佔市場大餅。
檢測技術創新、液態檢體成勝出關鍵 據了解,目前以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為主流,優勢是可同時大量進行DNA定序且報告完整,相較於一代定序量體十萬倍,大幅提高成本與時間;但台灣博錸生技推出檢測平台,可針對單一檢體做一萬多種基因檢測,不僅時間更短,成本僅前者1/10,更具競爭優勢。除了檢測技術不斷進步外,取得檢體難易度,也將是決戰關鍵。組織切片受限於侵入式取得困難,增加病人負擔,因此血液取樣成為未來趨勢,但如何克服血液中基因佔比小、敏感度高等問題,仍困擾著未來發展之路。
高醫 建臺越轉診平台: 越南 金頂集團&臺資福爾摩沙診療所簽MOU
高醫與越南金頂集團簽合作備忘錄 記者張晉榮/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昨日前進新南向國家插旗,在越南胡志明市分別與金頂集團及臺資福爾摩沙診療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將臺灣優質醫療服務及管理制度整廠輸出,建立臺、越轉診平台,吸引更多東南亞國家民眾到高雄就醫。高醫於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前就已前進東南亞,足跡遍及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志工服務、人道醫療及援助醫療偏鄉等。隨著新市府即將上任,搶得先機與越南合作,提供便利轉診服務,將在越南建立高端醫療院所,輸出臺灣傲人醫療品質及管理制度,協助培育越南醫事人員,提升該國醫療水準。
美時 將引進國際戰略夥伴: 私募1.2萬張
美時 將引進國際夥伴 2018-12-10 23:05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美時(1795)昨(10)日公告,母集團艾威群(Alvogen)董事長暨執行長韋斯曼(Robert Wessman)接任美時董事長,另美時將辦理私募普通股,發行不超過1.2萬張,將提2月20日股東臨時會討論,預期將引進國際戰略夥伴,對象最快1月底出爐。美時昨日董事會,除推選韋斯曼接董座外,原董事長林羣則轉任副董事長,而原副董事長Petar Vazharov則辭任副董,仍任總經理,將持續帶領美時亞太區與外銷業務。韋斯曼表示,美時正站在邁向合併第三階段的關鍵時點上,現在已掌握全球學名藥需求中重要的抗癌藥產品及研發案,透過艾威群跨區域的銷售實力,美時研發能量的價值極大化將可預見,這正是美時與艾威群策略合作的初衷。先前艾威群入主美時,就揭示三階段的目標,第一、艾威群入主美時公司後的重整,進入磨合期,時間約二年。第二、進行財務工程調整財務結構,及外銷進入初步成長期。第三、高速成長期,隨著後續有更多大藥將上市,需要全球統籌分配,集團董事長親自擔任美時董座,可以進行全球市場的業務統籌。
林群: 兩年美時走過合併 與有榮焉
美時人事異動、將辦私募,林群轉任副董事長 2018年12月10日 15:57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特殊學名藥廠美時(1795)臨時董事會重選董事長與副董事長,並決議將辦理私募普通股,私募股數不超過1200萬股,將引進策略性投資人。美時董事長由艾威群法人董事Robert Wessman接任,董事會推選原董事長林群為副董事長。美時指出,公司將辦理私募,作為充實營運資金、拓展通路、擴充廠房設備等之用,私募普通股對象以符合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6及主管機關所訂相關函令規定的特定人為限,且非公司的內部人或關係人,應募人為策略性投資人,私募股數不超過1200萬股。美時預計明年2月20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辦理私募普通股案。新任董事長Robert Wessman表示,艾威群自2014年成為美時的主要股東,雙方群策群力,不僅成功推進台灣與韓國的原有業務,更將美時從台灣推向國際,現在的美時與我們初合作時相比真的不可同日而語。副董事長林群指出,這兩年能帶領美時走過合併後的中繼階段,感到與有榮焉,我們自過去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中一步步重新定位產品策略、建立新的財務架構,至今已有諸多進展。為了強化董事會在美時站上國際舞台時的策略功能,我們在今日的臨時董事會中決議調整董事會成員的責任。美時原副董事長Petar Vazharov雖卸任副董事長,但其董事與總經理身分不變,將持續帶領美時亞太區與外銷業務。(時報資訊)
IBM Watson Health攜手北醫打造AI數據中心
蔡騰輝2018-12-06在眾多有限的資源當中,時間是最不可逆也無法再生的有限資源。在醫療現場,醫護人員更是常與時間賽跑,希望能夠提供病患最即時也最符合當下病症的治療方法。現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不斷襲來,針對智慧醫療產業的AI發展、影像辨識與病理建議的應用,IBM副總裁暨首席醫療長Kyu Rhee,在北醫與IBM Watson Health共同合作的新世代癌症治療AI大解密研討會上表示,AI絕對會是醫師相當好的助手並且在腫瘤與癌症醫學上,會有突破性的進展。不可諱言,各領域專業人士,目前還在所屬領域當中,積極測試與導入人工智慧的技術,也因此,AI在醫學治療上的機會與挑戰還有很多。Kyu Rhee提到,過去1900年至1940年期間,IBM處於製表系統的年代。1950年代至今則是程式化時代。而從2011年起,則跨足了人工智慧(AI)的領域。
AI 將會是醫師最好助手 採用AI的同時,醫學中心必須提供安全的資訊網路,才有辦法提供十分精確的診斷。在過去傳統的醫學證據與現代社會的醫學實證互相比較之下,要順利在醫療產業當中導入AI,首先就是要有十分詳實、乾淨、整理過的數據與準確的證據,才能夠讓方方面面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的醫學領域,與AI技術順利結合。與擊敗南韓圍棋棋士的Alpha Go類似,Kyu Rhee舉出IBM的Watson人工智慧系統雖然在特殊領域大勝人類,然而,市場應該將這樣優越的技術,視為未來科技發展的新動力。並且給予AI更多的學習內容,才會有更進一步且快速地成長空間。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焦點和方向,絕非取代人類,而是提供人類決策輔助。希望能夠讓AI真正起飛,IBM已與全球超過270所醫療院所與各式機構合作。同時間,在台灣的第一個學術單位合作對象,則是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藉由收集更多的醫療資訊,並且加以分析,讓機器深度學習的方式,使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聰明,未來可以提供專業人士輔助的領域也才會越來越廣。
IBM 人工智慧Watson醫學應用IBM目前在努力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範圍與單位包括腫瘤醫學、基因工程、影像辨識、醫療行為給予和接受端、政府單位、生命科學等。Kyu Rhee表示,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的整合,包括了理解、原因、學習、賦權。更認為,人工智慧不斷成長與學習,每一分一秒的時間中都在進化。目前研究發現,人工智慧已能夠多所應用在憂鬱症、老人痴呆症、癲癇。另外,在皮膚科的研究當中,人工智慧也已經能夠在準確率上勝過人類約莫10%。除此之外,AI可以供醫師,再次確認醫療流程。同時也可以在基因分析的精準醫療上,有很大的幫助。
人工智慧的跨界整合與資訊透明 不過,Kyu Rhee表示,大約近九成的人工智慧技術,都是年輕醫師在使用與學習。如果要在產業上看到較大的成效,或許還要再過幾年。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有三個發展核心,人工智慧除了是技術智慧以外,更是跨界整合的技術運用。同時資訊的收集、儲存、分析過程也將變得更加透明與公開。人類將與人工智慧共生。Kyu Rhee提醒,人工智慧會是人類在各領域專業技能執行上,十分得力的助手。
東洋聲明 5-FU 治療大腸癌藥物 高達23項以上 許可證: 非單方可影響獨斷
AI質譜儀鑑定 細菌抗藥性: 長庚醫院 智慧醫院+AI實驗室 功力
「AI醫療」鑑定判讀 北榮、長庚深獲好評 蔣志偉 柯勝雄 2018年12月13日 下午12:22 說到了AI人工智慧,這幾年在台灣蓬勃發展,應用在各個產業,其中最受到矚目的就是AI醫療,目前有許多醫院積極發展透過影像和大數據結合輔助醫師判讀時間,另外臺大健管所研究生許永昌發明「AI機器人」,集結健康數據和遠端遙控等各種功能,設計強調以互聯網為概念主軸,讓AI機器人生活化也能成為照護小幫手!記者蔣志偉:「台灣AI在這幾年蓬勃發展,您可以看到這群年輕人,大家都加入AI技術團隊,嘿小貝您好。」記者蔣志偉vs.AI機器人:「志偉您好,你現在血壓指數異常。」記者蔣志偉:「謝謝你關心,事實上你可以看到這台AI機器人,它除了能夠,了解你的身體狀況之外,它還能夠放在醫院,提供衛教服務。」只要對AI機器人,寫入程式,再運用所需要的健康照顧服務,加上配戴裝置,這台AI機器人就像生活中好朋友,任何醫療諮詢都能問它。記者蔣志偉vs.AI機器人:「柯醫師今天有看診嗎?柯醫師去當台北市長囉。」一聽到柯醫師,AI機器人毫不猶豫,直接當成他,關鍵在於透過雲端網路,每日更新最新資訊,AI機器人全台首創智慧醫療整合跨平台醫病互動,研發設計者就是他,許永昌今年40歲,目前就讀臺大健管所,專長研究AI智慧醫療照顧、影像語音演算法、網路影像語音串流,看準台灣AI醫療將成為新趨勢。AI機器人亞太區最高顧問許永昌:「虛擬機器人就是所謂,現代的所謂智慧醫療,精準問診,實體機器人它是可以帶給你很多便利性,輔助所謂的醫護人員,減輕他們負擔,AI是一個很龐大的一個產業,基本上它可以帶給很多產業,革命性的創新跟輔助,那在未來這是一個趨勢前提下,怎麼樣把算法雲端,跟載具硬體,做一個很適當的融合,這是一個各個產業,正在積極發展一個方向。」現在全台各大醫院,也積極透過AI輔助,達到精準醫療服務。醫師:「我們開始做檢查囉,身體跟屁股保持不動喔。」台北榮總影像人工智慧團隊,建立臨床人工智慧腦瘤自動判讀系統,透過臨床場域試用階段,已經有120例樣本數試用,準確率高達百分之80,另外有百分之20,因為腦瘤體積小於0.1C.C,目前人工智慧無法診斷,必須再透過人工檢查反覆確認。記者蔣志偉:「以往放射線醫師看腦部磁振造影MRI,大概要看好幾百張照片,要花10分鐘時間,但現在透過AI人工智慧只要20秒鐘,就能輕鬆判讀,你的腦部有沒有腫瘤。」MRI影像資料,透過AI自動判讀比對結果,有顏色圓點就是患者腦部的腫瘤位置,可清楚記錄腦瘤大小和數目。北榮放射線部主任教授郭萬祐:「病人來講,我們幾乎沒有漏掉任何一個,有腦部腦瘤病人的病歷這樣子,人工智慧跟人一樣會慢慢學習,越來越精進,所以未來當然有直逼人類功能的一天。」記者蔣志偉:「長庚醫院在五年前發展智慧醫院,而在今年成立了AI實驗室,而最主要目的是要降低醫師臨床負擔。」林口長庚醫療團隊,運用AI判讀細菌抗藥性,將患者檢體培養出細菌,經過質譜儀鑑定,從畫面中波峰可看出那一種細菌圖譜,透過AI演算法,根據圖譜預測藥物感受性,讓醫師精準開藥。林口長庚檢驗醫學科主治醫師王信堯:「AI可以提早,然後去更提早而且更快速,然後更準確去知道說,什麼藥物是可以用的。」林口長庚檢驗醫學科主任盧章智:「AI只是一個輔助,最終還要做,最後的藥敏試驗,所以AI只是提早告訴臨床醫生,可以早期用比較準確的藥。」其實過去傳統治療肺炎患者,要花16小時培養細菌,再用質譜儀分析菌種,才能決定要用那一種藥物治療,不僅耗時又消耗人力。長庚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現在人工智能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人工智能最主要是需要高速的運算,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非常好的設備,能夠在能夠去,進行這個大量資料運算,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能夠把一些重要的資訊,提供給醫師。」目前台灣較成熟的AI應用,多數仍聚焦在醫學影像辨識,各大醫院掀起人工智慧熱潮,透過AI技術,不論對醫師或病人以及醫療團隊,絕對是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