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December 29, 2019

台灣學界創業人才搖籃: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創建 12家新創公司

成功大學前瞻醫材中心加速高階醫材商轉拓銷 大成報 (2019-12-22)【大成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成大前瞻醫材中心)1220日舉行2019成功醫材國際產學聯盟(GAIA)交流會,超過150位產學研醫高階代表齊聚一堂,見證高科技領域異業結盟,攜手打造台灣生技醫療新勢力!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為促進國內醫療科技快速發展需求,2011年起打造全國第一座國際醫材產學聯盟平台,協助臺灣醫療器材高值化與人才培育,促使產業與醫界零距離,讓臨床需求與產品開發無縫接軌,共同將臺灣醫材產業的品牌推向世界舞台!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Research and Markets調查報告2018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估達4,442億美元,2023年上看5,776億美元;其中智慧醫療被視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之一。在GAIA交流會,成大前瞻醫材中心葉明龍主任、臺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蘇文龍董事長、臺灣微創醫材公司梁晃千董事長、五甫科技公司林泰甫執行副總經理、國研院儀科中心楊燿州主任,在科技部謝達斌政務次長及成功大學蘇芳慶副校長見證下,代表簽署「智慧化關節炎分型與精準細胞治療合作」,宣示擴張生醫版圖,攜手智慧醫療,射出細胞治療、樂齡照護、精準醫療、及創新材料四箭,加速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科技部謝達斌政務次長表示,「臺灣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生醫產業聚落!」透過成功大學在醫療科技的創新優異成果,加上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特色合作平台的串聯,讓南部生醫產業發展注入一股新活力,這股力量已經向外擴散,成為國際市場中不容小覷的新動力;以日前科技部南科管理局在高雄科學園區成立智慧生醫旗艦館開幕為例,再再顯見臺灣智慧生醫世代的開始,科技部亦將持續與產業攜手,共同推動國際產官學界聯盟與合作,將臺灣先進醫材技術與產品,推向世界舞台。醫材公會洪盛隆理事長指出,臺灣醫材產業不斷成長,特別是台灣具有資通訊與醫療生技之全球兩大頂尖指標性優勢,透過ICT產業結合醫療器材輔以臺灣完善的醫療機構試驗與成大國際醫療產學聯盟平台,將可以使更多的創新醫材開發更具獨創性,提升我國醫材產業競爭力。2018年起成大前瞻醫材中心葉明龍主任將發展主軸著重在尖端醫材、智慧醫療及銀髮照護;迄今已協助67家新創團隊、培育數百名生醫人才,累計輔助數百位青年就業,衍生12家新創公司成立。過去一年,成大前瞻醫材中心更加積極推動成立衍生公司,建立從臨床需求研究團隊媒合新創(startup)模式,透過史丹佛Bio-Design導入培育種子團隊,需求與技術並重,幫助許多技術有更進一步的突破,其中5家獲得國家新創獎、2家獲得龍騰微笑智網創新業競賽首獎和貳獎、1家獲得AI智慧應用新世代人才培育計畫-人才解題實證競賽佳作、1家獲得經濟部價創計畫補助,搖身成為培育國內創業人才的搖籃。盤點1年成果,成大前瞻醫材中心整合臺灣生技醫療與ICT兩大優勢,攜手世延生醫、成大、成大醫院、國研院儀科中心、及川亘科技,開發出首台結合電刺激與紅外線治療的慢性傷口癒合治療儀,被視為可以有龐大商機的產學研醫標性新創醫材。「慢性傷口癒合治療儀」藉由世延生醫已具備的電刺激核心能量,成功大學的創新研究與臨床前試驗,國研院儀科中心的試製與法規認證輔導,再加上成大醫院的臨床評估與驗證,同時借助中科廠商醫療銷售通路,針對長期無法癒合慢性傷口,提供改善的治療方式;其他研究成果例如,為維冠大樓受災戶客製體感位移車、鎂合金醫材免除二次手術風險、可攜式智慧膀胱灌洗裝置延緩感染病程、以及AI穩動智慧銀髮運動器材協助長者健康促進等,都是對民生有實質助益的醫療科技代表。交流會當天也同場加映舉行「臺灣生醫與世界接軌之趨勢論壇」與「產學技術與服務合作論壇」,主題包含台灣新興生醫晶片體外檢測市場與日本微流體裝置法規、AI醫療軟體之法規分享、穿戴式醫材法規途徑與臨床測試、臺灣細胞治療未來市場發展與兩岸合作商機;並推廣產學服務實績與技術成果,領域涵蓋新南向國家產學鏈結、健康照護管理、數位牙科、3D列印醫材、細胞治療、智能復健與長照、生醫材料與再生醫學、AI辨識系統、超音波影像系統等。成大前瞻醫材中心葉明龍主任表示,「醫材產業升級找成功醫材國際產學聯盟就對了!」不只能有系統地鏈結成大的研發、臨床、新創能量與產業接軌,更能加速進軍國際市場,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積極與新南向國家醫療衛生機構及一流醫學研究單位建立合作基礎,除了建置馬來西亞、越南、泰國三個成大海外共同研究中心外,亦於2019年辦理30國以上國際醫療科技創新研討會,促進與東南亞及發展中國家之臨床、技術、教育等合作,並與成大醫院共創台印()醫衛合作里程碑,簽訂臺灣首度經過印度衛福部認可的合作備忘錄,讓臺灣生醫名揚海外;相信與各界攜手合作,定能形成生醫產業聚落效應,成為產業界在研發、臨床與國際拓銷堅強的後盾,推動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新榮景。

國家品質標章 醫護服務 通過No.1: 榮總體系30多項

SNQ醫護服務項目數量創新高 2019-12-23 20:04經濟日報 劉美恩 SNQ國家品質標章今年通過的醫護服務項目,以榮總體系30多項居首位,其次為衛福部所屬機構17項、高醫14項、北醫13項、三總和長庚各11項。這幾年參加SNQ「醫療院所類」審查的團隊越來越踴躍,今年數量再創歷年新高;「護理類」則是發揮更多創新照護特色,多項成果數據更是優於先進國家的表現;「長照類」今年的數量幾乎是去年的1倍,且已看到大幅進步,展現長照機構創新的跨界合作與綜效的發揮,例如具特色的老幼共學、青銀共居等模式,以及高雄榮總的長照模式更引導了國家政策的制訂;「醫療調邊服務」方面,服務涵蓋最廣最遠的高雄捐血中心戮力讓偏鄉和離島地區的血品供應充足,且採用多項創新措施以提升效率、減少浪費、開拓新血源。台灣醫療水準逐年提升,不僅獲CEOWORLD國際雜誌評定具世界第一的健康照護體系,也受諾貝爾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Paul Krugman敎授認可優於美國全民醫療照護品質。SNQ醫院類評審召集人許重義即指出,台灣許多醫療成就透過SNQ國家品質標章及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不斷被發掘出來,也使得醫護團隊不斷精進、開拓國際視野,同時更被看見亮點並受到榮耀肯定,因而激發進步的動力,形成正向循環,有助於提升醫療照護水準、造福國人健康。為了讓台灣卓越醫療團隊更接軌國際、提升與亞洲或全球同級醫療機構的競爭實力和視野,本次主辦單位特別擴大結合「國際醫院主席大會」辦理,邀請到亞太地區指標特色醫院-印度國際醫療龍頭Apollo Hospitals、馬來西亞UMMC、新加坡跨國醫療集團HMI40人代表團到場觀摩,並與金獎得主一起對談如何以台灣SNQ經驗建立跨疆界的品質典範。現場也邀請了多位醫界權威人士/SNQ評審委員及貴賓與國外專家交流並為獲認證單位授獎和鼓勵,包括監察院院長張博雅、生策會創辦人王金平、名譽會長陳維昭、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司長石崇良等人。而為了具體展現台灣卓越醫療成就並提升國際能見度,生策中心已連續3年舉辦「台灣醫療科技展」,將台灣頂尖醫療與具產業優勢的IT電子、醫資通訊、生技製藥、創新醫材和精密機械跨領域結合的豐碩成果一站呈現,並擴展亞太以至全球的市場布局和商貿合作。

工研院 開發 自助式 眼底攝影服務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青光眼的病變)

工研院EyeATM 讓眼底檢查跟量血壓一樣簡單 2019-12-17工研院開發出「自助式眼底檢查EyeATM」,提供全程自動化的自助式眼底攝影服務,並特別設計小型集成電腦,將判別圖像病變模型儲存其中,協助偏鄉醫療。坐在儀器前,簡單按幾個鈕,原本須由醫師親自操作的眼底檢查,幾乎跟量血壓一樣輕鬆簡單就能自助完成。這台「自動眼底檢查機」現在是工研院醫護室的大明星,在工研院「上班」不到半年,已經服務近900位同仁。這項技術也因貼近民眾生活,提升眼底檢查頻率,入圍2019「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臺灣糖尿病人口約254萬人,占總人口的10.83%,糖尿病患者失明機率是一般人的25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年糖尿病併發失明的最主要原因。雖然政府規定糖尿病患者2年必須進行一次眼底檢查,但由於眼科診所少、就診不易,過去只有17%的糖尿病患者有確實在眼科進行檢查,加上社區診所醫師眼部影像拍攝耗時、判讀不易,因此,許多糖尿病患者感到不舒適而就醫時,往往已經屬於嚴重的視網膜病變個案,無法達到有效早篩。「我們希望增加患者進行眼底檢查的比例,並降低現場醫護人員判讀的難度,」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智慧醫療與照護服務組副組長陳建任說。工研院自2014年開始投入眼底鏡整合平台,逐步因應醫療現場需求開發新功能,從協助偏鄉醫療的視力檢測儀與行動視力箱,到這套整合資通訊軟硬體技術的「自助式眼底檢查EyeATM」,可提供全程自動化的自助式眼底攝影服務,眼底檢查自己來,快速又方便。陳建任說明,透過電腦視覺處理技術,自助式眼底檢查技術可在眼底攝影過程中,自動偵測與追蹤使用者的瞳孔位置,無須手動介入;此外,外掛於眼底檢查儀器旁方形小盒子則是嵌入式智能分析閘道器,已內建大量糖尿病視網膜眼底影像資料庫所訓練出來的病變判讀模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至新陳代謝科回診時,可以像自助量血壓一般輕鬆地進行眼底檢查,檢查後不出幾分鐘,系統可根據檢查者的視網膜眼底影像,自動進行病變嚴重程度分級,有效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協助判別圖像的幕後功臣 「這個小盒子是本技術最大亮點,」陳建任說,許多AI分析數據庫都建置在雲端,但考慮到自助式眼底檢查的服務區域可能位於基礎建設未臻完善的偏鄉,不方便上雲端存取資料,研發團隊特別打造一台具體而微的專用電腦,將用作判別依據的眼底影像病變模型儲存其中。目前,工研院團隊已完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青光眼的病變模型,廠商也可依據實際需求,安裝不同的眼疾病變模型。自助式眼底檢查之所以能夠自動識別眼底病況,多虧研發團隊向教學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收集上百萬張眼底攝影照片,從中篩選出適合的10幾萬筆資料,再交由專業眼科醫師審圖、註記、判斷,將每張眼底攝影照片標示為4個不同的病況等級,再餵給人工智慧進行學習。陳建任說:「如果沒有熱心的醫生們,花費時間與專業協助標記資料,我們就無法利用資料建立人工智慧模型,對於醫師的努力,我們非常感謝!」

緩解偏鄉醫療人力不足問題 自助式眼底檢查技術簡化了視力篩檢過程,除了節省病患時間,讓醫生能夠快速完成眼底影像判讀,陳建任說,也有醫生反應,過去醫生在眼底檢查時,只能告訴病人自己透過眼底鏡看見了什麼,病人本身無法看見實況。現在有了眼底攝影照片提供輔助說明,病人可以直接看到影像,讓溝通更加清楚明白,進一步提升醫病關係。這項技術目前已有業者洽談技轉,團隊正與國健署合作,協助偏鄉眼科資源不足的的地區提升服務能量;臺北市聯合醫院也已經準備採購,於社區巡檢與院外門診區使用。未來,遠距居家醫療與照護機構,也是潛在採用對象。陳建任說,由於全自助操作容易,可減輕醫事檢測人員的負擔,對於縮短城鄉差距、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問題都有正面助益。

(日本 工業藥師 概念) 元培大學 開設 高中職畢業 「製藥專班」

產官學攜手培植優質製藥工程師就業無縫接軌 陳又嘉 2019.12.18 為響應國家整體生技醫藥科技發展,提升國內製藥產業競爭力,並補足製藥人才的嚴重缺口,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產學連結執行辦公室17日假台大校友會館舉辦「2019技職產學聯盟暨製藥工程師產學專班」,共有多家技職校院與多家知名藥廠商進行簽約,整合產官學資源,共同培育具有製藥專業基礎、實作能力與未來就業力的優質製藥產業實務人才。今年「製藥工程師產學專班」的課程由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生技製藥系與簽約藥廠共同設計,運用全國大專校院製藥設備最齊全的「cGMP藥品量產製造中心」,以及最優質的製藥師資、業師團隊,培育製藥產業所需人才,並結合中北部明星技術型高中類科課程。提供各項學雜費減免和高額獎學金外,並將於大四起全年在企業實習,保證畢業後起薪高於一般藥廠薪資。該產學專班的成立,受到臺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與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等3大製藥團體的熱烈支持與肯定,國內知名製藥大廠健喬信元、中化、寶齡富錦、濟生等亦率先響應,藉由理論與實務並重,培育符合產業人才,期盼能讓國內生技製藥產業蓬勃發展!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表示,國內製藥人才長期缺乏高等教育資格,雖國內設有多所藥學系,卻偏重於臨床藥學的傳承。因此元培結合中北部明星技術型高中,以日本培育「工業藥師」的概念設立「製藥工程師產學專班」,讓學生自高中職畢業後能進入「製藥專班」學習製藥相關學理與實用技能,順利進入藥廠實習與直接就業。健喬信元副總經理張家欣指出,近幾年提供相關的獎助學金,近期還成立育成專案來協助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此次參加促進產學連結育才平台,並與元培醫大共同辦理製藥專班,將提供更多工作機會與更大舞台,為台灣培植更多優秀的製藥人才。寶齡富錦副總經理柯文庭表示,「製藥專班」將實際協助業者有更多機會遴聘到製程、分析、確效、相關法規等人才。專班前3年導入相關製藥課程與實作訓練,並於第4年實際在藥廠內實習,讓學生無縫接軌的進入生技製藥產業。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楊益強表示,未來將與元培醫大攜手合作,期待該「產學專班」能兼顧技職學生「就學」與「就業」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共同創造學生升學銜接、資源共享與輔導教育三贏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