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August 19, 2020

九州大學 開發 新冠肺炎蠶蛹口服疫苗

不只能做蠶絲被 日本教授養蠶研發「口服」新冠疫苗 編譯羅方妤/即時報導 20200808 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九州大學教授日下部宜宏打算養蠶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甚至用蠶蛹開發「可食用」新冠肺炎疫苗。日下部嘗試將新冠病毒棘蛋白基因植入其他病毒,再注射到蠶身上,使蠶的脂肪組織細胞吸收後大量製造作為疫苗原料的棘蛋白,並提煉加工做出注射用疫苗。日下部表示,已從自己飼養的500種蠶中找到可以高效率製作棘蛋白的品種。這種方法的安全性比降低病毒毒性的疫苗更高。日下部表示,利用蠶製造新冠病毒疫苗原料成本更低,且時程能從數月縮短為最短40天製造出大量原料。他希望能在明年年初進入人體實驗。日下部還說,自己也正在研發「可食用」新冠肺炎疫苗。他將植入新冠病毒棘蛋白基因的病毒注入蠶蛹內製造出口服疫苗,只要稍稍烹調就能有像蝦一樣的口感,如果不敢食用蠶蛹,也能磨成粉服用。

生華科Silmitasertib (CX-4945) 合作新冠肺炎臨床試驗: Banner Health &喬治亞州先進研究和教育中心

生華科跨美合作 治療新冠肺炎 時報資訊 2020810日【時報-台北電】生華科(6492)和美國喬治亞州先進研究和教育中心醫療機構正式簽訂合作備忘錄,將申請新藥Silmitasertib(CX-4945)用於由研究者主導的人體臨床試驗(IIT)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生華科表示,將負責提供Silmitasertib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這是繼10986日生華科和全美最大醫療體系之一Banner Health簽訂合作備忘錄將進行擴大取得人體臨床試驗(Expanded Access IND)和由研究者發起主導的IIT人體臨床試驗後,第二家美國知名醫療體系積極向生華科提出共同合作,進行抗新冠人體臨床試驗,足見生華科CK2抑制劑Silmitasertib已在美國生醫界具高能見度,期直接治療新冠患者,有機會替目前尚無新冠特效藥而失控的全球第二波疫情提供另一項醫療方案。(編輯整理:張嘉倚)

聯亞生: 自行開發新冠疫苗&授權生產機會

聯亞生 爭取疫苗授權生產 2020-08-04 00:57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台康生技傳出將獲國際新冠疫苗授權生產資格,引發本土疫苗產業迴響。聯亞生技昨(3)日表示,除自行開發新冠疫苗,也正與全球新冠疫苗資助計畫COVAX及其他疫苗廠洽談授權生產機會,若有必要,聯亞可擴充現有產能至年產8億劑疫苗。 國光生技(4142)、高端疫苗也表示,只要在先照顧好國人安全、價格合理前提下,期待將自行開發的新冠疫苗銷售到海外市場。台康傳出在政府促成下,有望與英商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藥廠合作,成為該藥廠授權合作廠商,並在今、明兩年量產1.2億劑新冠疫苗。針對傳聞,台康並未否認,公司指出,相關訊息以政府相關部門正式對外公告為主。衛福部疾管署截至昨天並未對外說明。對於台康將獲得國際授權生產的傳聞,國內其他疫苗廠反應各不相同。聯亞表示,目前擁有的2,000公升發酵槽,可產出每一批次1億劑疫苗,聯亞正與COVAX及國外三家疫苗廠洽談授權生產合作方案,若有必要,可擴充現有產能至年產8億劑以上的疫苗。國光生技、高端疫苗則表示,正在開發疫苗,只要台灣民眾需求先被照顧好、價格也合理的前提下,期待將自行開發的新冠疫苗銷售到海外市場。據了解,與牛津大學合作開發新冠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藥廠沒有疫苗廠,在全球尋找八座生產基地,每座都須量產新冠疫苗1億劑以上,亞洲已敲定印度SII疫苗廠;日本第一三共藥廠及南韓SK生物科學等公司也傳出與阿斯特捷利康簽約。據透露,台康若獲得國際授權,須進行產能翻新擴充、新廠房建置規劃,先在2020年底生產100萬劑疫苗,2021年起由舊廠、新廠分別生產6,000萬劑,總計1.2億劑。其中生產成本估108億元,代工費用約30億元。

國光 準備7~8億元 完成新冠病毒疫苗開發/ 安特羅+美國NIH開發DNA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 8月進人體臨床 時報資訊 2020730日【時報-台北電】國光生(4142)29日舉行法人說明會,針對外界高度關注的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的期程規劃說明。董事長詹啟賢表示,目前病毒變異株交叉保護力試驗、安全性及攻毒試驗等都大致完成,預計8月正式進入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由台大協助主持,收案人數6070人;1011月僅接著二、三期臨床試驗將一起做,預計會做3000人,三期希望採多國多中心方式進行。此外,國光生旗下安特羅也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共同開發DNA疫苗,還有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合作為戰略主軸等新冠肺炎疫苗開發。詹啟賢強調,這是一場有障礙賽的馬拉松,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重點不是在跑第一名,只要跑完全程,不只第一名有獎金,只要跑完的、通通有獎,且前三名獎金不會差太多。國光生啟動專案研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已取得病毒基因,透過基因重組等方式取得有效數據,展開人體臨床試驗等合成開發技術。國光生指出,此疫苗研發特點主考量安全、可穩定量產,以基因重組技術在非哺乳類細胞生產的模式製造病毒的蛋白,由於此技術生產的產品包括FluBlok(美國)、B型肝炎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等已在全球上市,生產平台已成熟完備。詹啟賢說,由於重組蛋白技術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擁有100%自己研發的智慧財產權,有完全自主能力,未來到任何地方發展都不受限,才能真正國際化。台灣臨床實驗為優先,臨床一期二期完成後,三期會往多國多中心模式進行,政府目前只補助到二期,未來即使沒有政府補助也會自費完成三期臨床,現階段準備新台幣78億元完成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目前也已開始生產臨床試驗批次,預計今年12月有2030萬劑可以供應給醫護人員使用。如果一期順利,明年農曆過年前可以備妥200300萬劑供國人使用,目標是明年順利完成2300萬劑。(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COVID19肺炎康復者心臟: MRI發現心臟受損&肌鈣蛋白濃度升高

疫苗研製有成令人振奮!防疫則更不可鬆懈! 自由限時批 2020-07-29 18:00 宋娣防疫不二法門,一是疫苗研製,一靠個人防護。而政府團隊的提前綿密防治部署,和國際聯防及互助合作,自不在話下。然則,目前台灣的疫苗研製有成,讓人振奮,而國人的防疫鬆懈却令人憂心!連專家學者近日均紛表憂慮,猶擔心壓垮醫療體系,甚至產生「報復性」疫情爆發!現在全球各地研發的疫苗逾150種(約有20多種已進入人體試驗階段)。而台灣的疫苗研發團隊,則陣容堅强,包括國衛院利用4種技術平台同步開發,最快在今年秋季即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又如中研院開發的奈米疫苗,目前也正進行疫苗劑型與劑量的優化。這兩個研究單位的成果都已與國內廠商洽談並啟動合作。此外,國內廠商所開發的疫苗也預計於今年底前可進入臨床人體試驗。在在令人振奮! 中研院針對武漢肺炎四路並進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候選疫苗已出現可抑制病毒的中和抗體,預計下半年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圖為3月初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安綏團隊研發出15分鐘快篩,開放實驗室供媒體拍攝。今媒體報導,又有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與研究技師詹家琮合作,證實從白扁豆萃取出的蛋白質FRIL,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和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感染,更展現台灣生技的優勢實力!馬徹並指出,在武漢病毒細胞實驗中,加入FRIL後細胞幾乎零感染,其研究報告在本月24日登上國際期刊「細胞報告(Cell Reports)」,廣受重視。據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梁賡義不久前指出,國內各單位研發疫苗、藥物的進展相當順利,預計年底前將展開臨床試驗,而目前新藥抑病毒的能力已高達90%以上。政府還編列187億元預算作為國內疫苗研發獎勵、採購金。繼口罩國家隊後,科技防疫國家隊亦儼然成形,結合產官學研的儲備量能,因應疫情再次發生時,使台灣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也能持續對全球防疫有所貢獻。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就表示,政府從兩角度雙管齊下,保障台灣疫苗供應,一是鼓勵國內疫苗廠商加緊腳步,把疫苗做得正確、有效,供應給全國使用;二是在還沒完成臨床試驗之前,跟國外已經取得藥證的廠商預購相關疫苗,提供給醫護、防疫人員、高風險族群使用。而今疫苗進展相當順遂,未來若在疫苗製造有足夠產量,也將援助需要照顧的國家。由於武漢肺炎病毒十分刁鑽惡毒,有如「天蠶再變」,不斷變化,防不勝防,除非有疫苗始克有濟。據美國心臟期刊《JAMA》報導,美國醫療團隊抽樣調查發現,患者的肌鈣蛋白(troponin)濃度升高,顯示有「心臟發炎」的症狀。這項研究結果與德國研究不謀而合,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日前檢查100名武漢肺炎康復者的心臟,經過核磁共振掃描發現,有78人「心臟受損」,也發現76人的肌鈣蛋白濃度升高,等同「心臟病發」造成的損害。而在漢堡的心臟血管中心大學(University Heart and Vascular Centre)亦發現有病毒直攻心臟的跡象。同時,許多科學研究亦証實,患者病癒後,臟器有「難以恢復」的後遺症,何其可怕!今連世界衛生組織(WHO)都提出警告,武漢肺炎病毒和有明顯季節趨勢的流感病毒大不相同,切勿因季節變換而輕忽防疫。像今年秋冬季爆發疫情,至夏季反變本加厲,且有再爆發情形。截至今(29)日,全球逾1673萬例確診、66萬死亡。而近1週疫情增加11%,單日新增病例數屢創新高,其中仍以美國及中南美洲疫情最為嚴峻,南亞疫情快速上升,歐洲及西太平洋多國疫情亦有回升的趨勢,十分嚴峻!自值得吾人警愓。截至今天,儘管台灣沒有新增本土武漢肺炎確診病例。但因出現返泰移工確診個案,受到社會高度關注。這是繼前次日本女留學生之後,再次出現的1名泰籍涉嫌感染源不明的武漢肺炎本土個案。對此,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就提醒,像原本也是「防疫優等生」的新加坡,就是因為移工群聚感染導致防疫潰堤,移工是高風險族群,指揮中心應針對國內移工篩檢,同時在國境大門加強入境篩檢。感染科醫師則呼籲,若確實是本土個案,國內就不該繼續推行防疫新生活,應全面回到全民戴口罩、維持安全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日本女留學生屬於潛藏在社區中的無症狀個案,但這名泰國移工已經2年沒出境紀錄,最大可能就是被其他入境的無症狀移工感染。陳秀熙表示,不僅是泰國,新增的南非、美國等個案,都是來自高風險國家;若無法全面入境普篩,至少要針對高風險的國家人民篩檢。至於返泰移工確診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據了解,移工在泰國的檢驗結果是非常弱的陽性,現跟泰方溝通,希望能做第二次採檢。目前全台累計467例確診,分別為37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1441人解除隔離、19人住院隔離中。眼看81日就要有條件開放外籍人士來台就醫,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若未列出優先順序,恐為台灣的醫療體系帶來壓力。詹長權指出,當前國際疫情仍相當嚴峻,比較少國家開放外國人就醫,若要開放會以已經入學的學生、有商務往來的工作人士為優先;但開放外籍人士來台就醫不是當前最急迫的事情,也恐給醫療體系帶來壓力。他表示,台灣目前雖然解封,但仍須保持高度警戒,政府必須要知道周邊國家的疫情狀況,對於高危險地區入境的移工與學生需要全數進行檢測,且應恢復集中檢疫,以免出現漏網之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則觀察發現,最近民眾的行為幾乎回到正常生活,除了在大眾交通工具和醫院裡有比較多人戴口罩外,其餘在室內或人潮擁擠之處戴口罩的比率越來越低,變成只有少數人戴口罩的誇張現況。「其實,自己已經越來越不想寫關於戴口罩的勸世文,因為愈寫實際上的情況愈惡化,多數人並不在乎其他國家疫情多嚴重、病死了多少人,那是遠在天邊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有人想到恐「報復性疫情爆發」?「大家別忘了,我們相對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沒有疫情的基礎上」。謝宗學認為,只要爆發本土疫情,上述一切的美好將瞬間消失,頗值得大家省思檢討,有以改之,落實人人防疫標準,保護自已、家人、衆人的健康,才是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