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March 3, 2022

安宏生醫(林助強博士) 小分子藥AI研發新創公司


安宏生醫導入AI研發平台彎道超車,台廠加入全球蛋白降解新藥開發大賽 2022/2/17 郭文生 蛋白質降解新藥儼然成為新一波研發熱潮。近兩年以來,國際大藥廠競相豪擲數十億美元,買下臨床前階段藥物,形成一股生技投資熱潮。台灣生技研發公司也取得這場新藥研發世界盃門票,憑藉過去累積的小分子新藥研發經驗,加入這場新世代藥物的研發行列。其中安宏生醫,還領先其他台灣新藥公司,結合了人工智慧(AI)科技,加速新藥研發速度。

工研院、DCB與安宏加入戰局 目前台灣投入蛋白質降解新藥研發的團隊包括工研院、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以及安宏生醫。工研院團隊建立了名為「PROTAC-toolbox」的蛋白質降解藥物研發平台。工研院表示,透過這個平台技術,開發的蛋白質降解新藥,可以提升藥物溶解度、滲透力,腫瘤標靶能力及曝藥量。平台的第一個化合物為口服藥物「AR-V7蛋白質降解藥物(AR-V7 PROTAC)」,適應症為前列腺癌。目前仍在藥物優化階段。至於DCB則開發了KRAS變異蛋白為標靶的蛋白質降解新藥。在致死率極高的胰臟癌、非小細胞肺癌、大腸直腸癌等疾病上,常可看到KRAS的高度表達。透過此一蛋白降解新藥,可清除KRAS變異蛋白,達到治療的效果。DCB已提出專利申請。而新創公司安宏生醫,則以癌症藥物開發專案為主軸,鎖定前列腺癌蛋白質降解劑、致癌基因KRAS突變跨癌種治療領域。目前也已經設計出一般需要以二至三年時間才完成的先導化合物。經過實驗,其活性與結構都優於競爭者已經進入二期臨床階段的產品。

台灣小分子藥研發經驗勝出憑藉 2020年三月成立的安宏生醫,是唯一新創公司。創辦人林助強博士,曾擔任老牌小分子新藥研發公司太景生技藥物研發主管多年,具有二十年小分子新藥(New Chemical Entity, NCE)開發經驗,曾帶領團隊研發包括C型肝炎在內的多種新藥。蛋白質新藥物最近幾年大放異彩,小分子藥物相對較為沉寂。林助強認為,小分子藥物仍有不可取代的優點,且台灣具有豐富小分子藥物的研發製造經驗,更容易發揮優勢。對藥物化學人才濟濟的台灣來說,小分子蛋白質降解藥物,就是一個絕佳的切入點。他指出,傳統小分子藥物通常很難直接影響或直接抑制兩個蛋白質之間的交互作用。但蛋白質降解藥物卻可以直接調控細胞內的蛋白質品質控制系統,直接降解疾病蛋白,達到有效治療疾病的目的,開創了一種全新型態的小分子藥物的研發途徑。

率先運用 AI輔助設計蛋白降解新藥 尤其目前進度最快的蛋白質降解新藥,僅在臨床二期階段。然而參與八成以上細胞蛋白質降解過程的E3泛素連接酶,到目前為止,也只有二到三種用於藥物研發標的,仍有很大的研發空間。目前已經有藥物進入臨床概念驗證階段,這種藥物的作用機制,已經獲得初步驗證,是投入研發的最佳時機。林助強表示,作為新創公司,要追趕大廠的腳步,只能藉助科技「智」取。安宏生醫成立時,就開發了一套名為「AIMCADD(人工智慧藥物電腦輔助設計)的藥物設計平台,成為台灣第一家使用AI技術研發新藥的公司。他進一步指出,新藥研發有幾種模式。最初是依靠偶然發現,盤尼西林抗生素的發明就是一例。隨著科技發展,則有高速機器搭配化合物資料庫進行篩選。近年則有虛擬藥物篩選(Virtual Screening)。隨著電腦演算能力大幅提升,人工智能(AI)也開始被應用於新藥研發。

AI牛刀小試 成功加速研發 安宏生醫建立的AI藥物開發平台,已經能夠進行系統性選擇藥物開發候選蛋白、機器學習預測蛋白質3D結構、機器學習進行循理性藥物設計及驗證,能夠設計出成藥性、可合成性、口服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較佳的全新化合物First in ClassBest in Class的藥物。林助強指出,國外已經投入研發的生技公司,雖然有人力財力的優勢,但其研發模式,多半是針對先前的化合物進行修飾;而安宏生醫團隊成員累積了二十多年小分子藥物經驗,對小分子新藥的種種環節,已經有充分掌握,資深團隊成員也相當熟悉化學結構,在AI輔助下,可大幅縮短開發時間與成本,提高成功率,進行多層次的專利佈局,未來對於藥物的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將大有幫助,成為獲得國際大藥廠合作的重要誘因。

(口服Chidamide/Tucidinostat) 新藥開發成本~26億美元…. 華上耗資不到三億


華上生醫抗癌新藥解盲成功 今年拚藥證 萬寶周刊 2022/02/17 【撰文/陳澤樂】 近來華上生醫(7427.TW)聲名大噪,來自於新一代表觀遺傳調控劑「西達本胺」(ChidamideTucidinostat),亦是全球第一個上市口服的亞選擇性HDAC(去乙醯化酶)抑制劑;目前已知HDAC異常表現與癌症、愛滋病、神經退化等疾病有高度關聯性。董事長陳嘉南博士說:「Tucidinostat雖是由深圳微芯生物所發現,在2006年深圳微芯生物將Tucidinostat大中華地區以外授權給美國HUYA;而2020年美國HUYA將東北亞及東南亞的8個國家再授權給明治製藥;華上生醫是2013年從微芯生物獲得Tucidinostat台灣專屬授權, Tucidinostat新藥未來在台上市,將全程在台灣以國產化提供。」如今Tucidinostat在全球由美國HUYA、中國微芯生物、日本明治製藥及台灣華上生醫等四家生醫公司同步進行臨床開發與商業化;由於是合作夥伴暨盟友關係,彼此交流密切。陳嘉南說:「外周T細胞淋巴癌與乳癌的臨床試驗,我們與微芯生物一起合作,之後也有機會幫美國藥廠代工Tucidinostat的原料藥或固體分散體供應全球的需求。」目前Tucidinostat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癌適應症已在中國和日本批准上市,台灣也在去年向TFDA提交新藥查驗登記(NDA),而乳癌適應症業於中國核准上市;華上生醫則於去年解盲獲得成功,向TFDA申請乳癌適應症之NDA,尤其「Tucidinostat」合併諾曼癌素(Aromasin)是全球第三款克服荷爾蒙療法之抗藥性的新藥,而前兩款皆來自於歐美製藥大廠,證明華上生醫的發展潛力夠強。眾所周知,新藥的開發成本約26億美元且需耗時14年,但能歷經三期臨床試驗並核准上市之總體成功率僅10%不到(從臨床一期開發至臨床三期),而華上生醫成立八年多來,已提交兩個適應症的NDA,自主開發的4款新藥或新藥組合,業已申請多國暨全球PCT專利,但至今耗資不到三億,創造驚人好成績。由於行業屬性,新藥開發的風險高、時間長且耗資大,所以華上生醫選擇先跟國際藥廠合作,授權相對成熟的題目,從中學習和累積新藥開發經驗,將失敗風險降至最低。八年多來不斷地學習成長,同時累積與國際藥廠合作經驗,建立可靠的自主開發藥物篩選平台,開始自主研發新成分新藥或組合新藥應用在新世代腫瘤免疫療法,跟上癌症治療聯合療法的趨勢,為將來的國際合作臨床布局奠定良好基礎。

華上生醫無償幫助癌友已2 「我認為,藥品的可及性非常重要!若病患用不起我們所開發的新藥,這款新藥就沒有任何價值!」陳嘉南表示,有些腫瘤免疫療法基本款,自費一年花上二~三百萬的藥費很正常,但不是每一位病患都能擔負得起高昂的藥費。為履行初衷,華上生醫目前研發的藥物皆聚焦於口服小分子藥物,並與符合PICSGMP與國際外銷經驗的台灣藥廠合作生產製造,將可控成本降至最低;而國產的「西達本胺錠劑」也獲得TFDA核准用於恩慈治療,為三十二名台灣復發難治的外周T細胞淋巴癌病患提供人道救援,無償供藥迄今已持續兩年。陳嘉南說:「我期盼有朝一日,所開發的新世代腫瘤免疫療法新藥可以治療晚期與難治的癌症,當癌症患者獲得緩解,其免疫系統已經被活化,縱使已經不再服藥,也不會造成腫瘤進展危及生命,這是華上生醫研發團隊投入新世代腫瘤免疫療法藥物開發的重要使命。」

宣捷 暫停 上市(櫃) 凱基證券規劃服務


宣捷幹細胞:公告本公司與主辦輔導券商暫停股票上市()輔導及諮詢服務 鉅亨網新聞中心2022/02/189 公司代號:4724 公司名稱:宣捷幹細胞 發言日期:2022/02/18 發言時間:16:00:10 發言人:潘啟明 1.事實發生日:111/02/182.發生緣由:本公司因應營運規劃,已於111218日與「凱基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暫停股票上市()輔導顧問協議書,暫停與該主辦券商規劃本公司 股票上市()輔導及諮詢服務3.因應措施:無。4.其他應敘明事項:本次協議書簽訂並不影響本公司規劃上市()之相關行程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