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November 25, 2010

中國外資藥企如何穩住藥價 ??高價藥退出上海市基本藥物目錄,將成為上海版醫改方案??

基本藥物降價:外資單獨定價藥出局?

20101126 08:3021世紀經濟報導北京報導;在基本藥物降價論高漲之時,通過談判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單獨定價外資高價藥何去何從? 本報記者從多個管道獲悉,面對高昂的外資藥價,上海市醞釀採取措施。一家大型藥企高層人士告訴記者,"上海市準備對基本藥物目中高價藥動真格的,醞釀高價外資藥從基本藥物中退出"上海市醫藥行業協會一位負責人證實,"聽說過這個事,外資醫藥協會RDPAC正在與上海市相關政府部門溝通。"進入基本藥物目錄,外資藥主要通過走統一定價和通過談判機制進入單獨定價兩種方式,而以單獨定價方式進入基本藥物目錄集中了外資企業主要產品,單獨定價產品占到了外資在國內銷售額80%以上。目前基本藥物再次降價已成定局,但是在國內藥品價格普降,而高價外資藥品卻屹立不動,這引發醫藥行業矚目。為此,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處正在醞釀,對基本藥物中單獨定價品種進行降價,範圍將涉及所有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外資藥品。如果上海市醞釀的調整最終定案,對外資藥企來說,嚴厲程度將超過發改委所醞釀措施。

外資出局目錄?

上述醫藥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受到影響比較大,為此,這些跨國企業正在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上海醫藥[23.86 -1.77%]行業協會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市考慮讓外資退出目錄,主要是財政開支問題,現在基本藥物這塊財政開支就這點錢,外資藥都進來,財政方面的錢肯定不夠。"與此同時,1122,國家發改委召集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簡介(RDPAC)在內的醫藥行業協會負責人開會,討論外資藥品降價事宜。國家制定的307種基本藥物目中,與之對應的單獨定價的化學藥有325個劑型,其中外資企業生產的有190多個劑型,相應的劑型幾乎國內企業都有生產,而且每一個劑型幾乎有十幾家甚至數十家企業生產。如果這一政策得以實施,相對於國家發改委醞釀外資藥品降價考慮,上海市政策力度更大,更能降低藥品價格。事實上,通過單獨定價方式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外資產品,絕大部分為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藥",這部分藥品占到外資醫藥企業在國內銷售額的80%以上。本報記者瞭解到,之前上海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上海版的醫改方案今年年底前可能出臺。外資高價藥退出上海市基本藥物目錄,或將成為上海版醫改方案相關內容的一部分。外資藥價高一直是醫藥行業反映的焦點。前不久本報曾報導,進入基本藥物單獨定價的卡托普利、環丙沙星、右旋糖酐鐵等9個外資原研藥比國家基本藥物統一指導價產品平均貴了1311%倍。其中外資生產的卡托普利比國產的價格高出2319%,環丙沙星價差為1880%。在基本藥物降價已成定局,國產藥降價大幅降價的關口,通過談判機制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外資單獨定價藥品,是否應該順應國內醫改形勢?不過,對於這消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外資企業市場總監告訴記者,"還沒聽說這方面的消息,國家發改委會讓進入基本藥物目中的外資藥降到某個區間,讓外資藥退出來可能性不大"。另外幾家外資企業亦表示"不知情"。本報向RDPAC發去書面採訪,不過,該協會的媒介經理李婷婷向記者表示,"協會沒有針對這件事與相關部門溝通過,政策沒有定之前,我們不便作評論"。上海醫藥行業協會該負責人表示,"要求外資高價藥退出基本目錄,依靠本身的力量上海市不一定能完全推動,考慮到政策因素,還需要看衛生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意見。"考量何在; 在基本藥物國產藥的當口,外資要價高高居上,不僅讓國內企業感到不滿,也讓無法拿出更多財政支付的政府部門頗為頭疼。上述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同一種藥品二甲雙胍,國內企業只有幾塊錢,外資企業卻賣幾十元"。本報從上海藥品招標目錄中瞭解到,規格為50mg×7×1/盒氟康唑膠囊,輝瑞制藥的中標價為142.61元,而上海三維制藥生產的中標價格僅為22.17元,二者價差為6.63倍。本報記者瞭解到,在不久前結束的安徽省的醫藥招標中,規格為1g/支的頭孢曲松鈉注射劑,國內企業中標價為1.25/支,而羅氏制藥的相同規格的產品,價格是81.5/支,二者之間的價差為65.2倍。而就是同一品種,國家在制定基本藥物時規定國產藥品統一定價為7.00元,羅氏制藥單獨定價為93.80元。在安徽招標中,國產該藥降價5.6倍,而羅氏的該藥只讓價12.3元。外資屢享"超國民待遇"這讓國內企業倍感不服。上海新先鋒藥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05年以來,外資的藥一直都沒有再降過,憑什麼基本藥物國產藥降價,外資藥就不能降?"上海醫藥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好多外資和合資企業的藥品在國內生產,原材料都在國內採購,相同的原料,卻比國產藥貴很多倍,這對國內企業來說很不公平。也許正是看到這一點,上海這次啟動外資藥退出基本藥物目錄。事實上,基本藥物零差率,已經讓各地的財政補貼面臨捉襟見肘,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使用過程中,已經有許多地方政府應承擔的財政補貼一直未完全到位。為了降低財政費用支出,上海市也在醞釀推廣"閔行模式"。上海閔行區政府對中標藥品實行聯合遴選,由政府部門集中採購,同一品規只選擇一家生產商和一家配送商,即所謂的"一品一規一廠一送"模式首批集中簽約的藥品品種由改革前的3000多種減少到1906種,配送商由43家減少到10家。2005-2008年,上海市閔行區平均門診藥費66.7元,相當於上海平均水準的62%,住院平均藥費2103元,4年來一共為患者節約藥費3.5億元左右。當地政府認為"閔行模式"確確實實減輕了市民"看病難、看病貴"的負擔。不過,該模式在整個醫藥行外界爭議甚大,有醫藥行業人士認為,由於政府包辦,排除了競爭,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平。從藥品價格源頭來控制政府財政開支,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上述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如果上海該項新政出臺,有可能會形成效仿,江蘇、北京等藥品消費大戶也有可能會追隨。因此這一政策最終能否出臺,還是未定之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