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November 3, 2010

Taiwan: 標靶藥物治療不一定適合全部肺癌病人!!

肺癌治療新突破 增存活期

2010/11/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一項跨國的「晚期肺腺癌治療臨床試驗」成果顯示,肺腺癌標靶藥能否在第一線就有極佳的腫瘤反應率,取決於表皮增生因子接受器(EGFR)是否突變,醫界建議,未來應讓肺癌患者先檢測此腫瘤基因,以找出最有療效的使用者。標靶藥為無法開刀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提供另種選擇,目前健保給付作為化療失敗後的第二線用藥,但仍有不少患者花大錢於第一線自費使用。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副主任楊志新表示,亞洲地區肺腺癌患者高達五成有EGFR突變,以往認為不抽菸、女性患者較符合此條件,為了比較此突變基因與標靶藥療效的關聯性,亞洲九國、八十七家醫學中心從二○○六年起進行研究,共收治一千兩百一十七名不抽菸的肺腺癌患者,第一線分別施以標靶藥與化療治療來對照。經四年追蹤,上個月由楊志新代表在歐洲腫瘤內科年會上發表這項成果,研究發現不論肺腺癌患者的性別、是否抽菸,若檢測有EGFR突變,提前在第一線使用標靶藥,腫瘤反應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一,比傳統化療的效果好、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較佳,存活期比沒有突變者增十個月。但如果沒有EGFR突變的肺腺癌患者,第一線使用標靶藥的腫瘤反應率只剩下百分之一,很快就知道無法控制腫瘤生長,反而施以化療還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反應率,因此這類患者就不應迷信標靶藥比較好,而是使用化療。研究也發現,患者本身若有EGFR突變,不論是第一線先用標靶藥、出現抗藥性再換化療,或是比照現行健保規定第一線先用化療、失敗後再換標靶藥,整體存活期其實等長。楊志新指出,由於標靶藥的副作用遠低於化療,用藥重點就是有無突變基因,否則先用、後用標靶藥只是對患者生活品質帶來「先甘後苦」或「先苦後甘」的差別。楊志新表示,研究證實,檢測EGFR可找出最適合使用標靶藥的患者,對於其他沒有EGFR突變者,目前也發現帶有Her2ALK等腫瘤基因,部分已經有現成的標靶藥,雖然是否適用於肺癌仍在研究階段,但透過特定腫瘤基因將患者分類、以選擇最好的藥物,勢必是未來癌症治療的趨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