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November 25, 2010

中國外資藥企如何穩住藥價?? 單獨定價藥品流冷汗 !!

《動刀外資藥:發改委部署基本藥物降價》點評:短期利好國產基本藥物生產廠家

2010112521世紀經濟報導《動刀外資藥:發改委部署基本藥物降價》世紀經濟報從國家發改委獲悉,發改委藥品價格處正在醞釀對基本藥物中單獨定價品種進行降價,範圍將涉及所有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外資藥品。外資藥一般具有單獨定價資格,在此前的數次藥品降價潮中均得以豁免。1123,發改委發出緊急通知,部署穩定物價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工作,其中明確提出"繼續降低部分偏高的藥品價格"。據悉,這次先降的是外資企業的產品,國產單獨定價藥品會在下一年度招標中逐步調整價格。點評:對基本藥物目錄下外資原研藥有一定負面影響。原研藥分為專利保護期內以及失去專利保護兩種。在我國現有價格體系中,即使失去專利保護,外資原研藥也長期享受單獨定價權。據我們統計,此次調整涉及到進入我國基本藥物目錄外資51家廠商,39個種類、198種規格藥品。此次事件對基藥目錄外資原研藥的毛利率有一定的影響,影響有多大還有待正式方案的出臺,而且是否在降價後增大銷售數量還有待在市場中檢驗。對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國內生產廠家構成利好。我們預計,由於國外原研藥價格的下降,15%加成部分絕對值變少,醫生可能會更多去選擇價格便宜的國產基藥。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雙鶴藥業、康恩貝、麗珠制藥、浙江醫藥、東北制藥、西南藥業、華北制藥、聯邦制藥等。下一年度招標中國產單獨定價藥品在價格的逐步調整對基藥目錄生產廠家構成負面影響。除上面提到的基本藥物目錄自主定價的化學藥企業外,中藥企業還包括:同仁堂、三九制藥、康緣藥業、白雲山、中新藥業、九芝堂、紫鑫藥業、三精製藥等。

中國外資藥企如何穩住藥價 ??高價藥退出上海市基本藥物目錄,將成為上海版醫改方案??

基本藥物降價:外資單獨定價藥出局?

20101126 08:3021世紀經濟報導北京報導;在基本藥物降價論高漲之時,通過談判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單獨定價外資高價藥何去何從? 本報記者從多個管道獲悉,面對高昂的外資藥價,上海市醞釀採取措施。一家大型藥企高層人士告訴記者,"上海市準備對基本藥物目中高價藥動真格的,醞釀高價外資藥從基本藥物中退出"上海市醫藥行業協會一位負責人證實,"聽說過這個事,外資醫藥協會RDPAC正在與上海市相關政府部門溝通。"進入基本藥物目錄,外資藥主要通過走統一定價和通過談判機制進入單獨定價兩種方式,而以單獨定價方式進入基本藥物目錄集中了外資企業主要產品,單獨定價產品占到了外資在國內銷售額80%以上。目前基本藥物再次降價已成定局,但是在國內藥品價格普降,而高價外資藥品卻屹立不動,這引發醫藥行業矚目。為此,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處正在醞釀,對基本藥物中單獨定價品種進行降價,範圍將涉及所有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外資藥品。如果上海市醞釀的調整最終定案,對外資藥企來說,嚴厲程度將超過發改委所醞釀措施。

外資出局目錄?

上述醫藥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受到影響比較大,為此,這些跨國企業正在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上海醫藥[23.86 -1.77%]行業協會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市考慮讓外資退出目錄,主要是財政開支問題,現在基本藥物這塊財政開支就這點錢,外資藥都進來,財政方面的錢肯定不夠。"與此同時,1122,國家發改委召集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簡介(RDPAC)在內的醫藥行業協會負責人開會,討論外資藥品降價事宜。國家制定的307種基本藥物目中,與之對應的單獨定價的化學藥有325個劑型,其中外資企業生產的有190多個劑型,相應的劑型幾乎國內企業都有生產,而且每一個劑型幾乎有十幾家甚至數十家企業生產。如果這一政策得以實施,相對於國家發改委醞釀外資藥品降價考慮,上海市政策力度更大,更能降低藥品價格。事實上,通過單獨定價方式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外資產品,絕大部分為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藥",這部分藥品占到外資醫藥企業在國內銷售額的80%以上。本報記者瞭解到,之前上海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上海版的醫改方案今年年底前可能出臺。外資高價藥退出上海市基本藥物目錄,或將成為上海版醫改方案相關內容的一部分。外資藥價高一直是醫藥行業反映的焦點。前不久本報曾報導,進入基本藥物單獨定價的卡托普利、環丙沙星、右旋糖酐鐵等9個外資原研藥比國家基本藥物統一指導價產品平均貴了1311%倍。其中外資生產的卡托普利比國產的價格高出2319%,環丙沙星價差為1880%。在基本藥物降價已成定局,國產藥降價大幅降價的關口,通過談判機制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外資單獨定價藥品,是否應該順應國內醫改形勢?不過,對於這消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外資企業市場總監告訴記者,"還沒聽說這方面的消息,國家發改委會讓進入基本藥物目中的外資藥降到某個區間,讓外資藥退出來可能性不大"。另外幾家外資企業亦表示"不知情"。本報向RDPAC發去書面採訪,不過,該協會的媒介經理李婷婷向記者表示,"協會沒有針對這件事與相關部門溝通過,政策沒有定之前,我們不便作評論"。上海醫藥行業協會該負責人表示,"要求外資高價藥退出基本目錄,依靠本身的力量上海市不一定能完全推動,考慮到政策因素,還需要看衛生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意見。"考量何在; 在基本藥物國產藥的當口,外資要價高高居上,不僅讓國內企業感到不滿,也讓無法拿出更多財政支付的政府部門頗為頭疼。上述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同一種藥品二甲雙胍,國內企業只有幾塊錢,外資企業卻賣幾十元"。本報從上海藥品招標目錄中瞭解到,規格為50mg×7×1/盒氟康唑膠囊,輝瑞制藥的中標價為142.61元,而上海三維制藥生產的中標價格僅為22.17元,二者價差為6.63倍。本報記者瞭解到,在不久前結束的安徽省的醫藥招標中,規格為1g/支的頭孢曲松鈉注射劑,國內企業中標價為1.25/支,而羅氏制藥的相同規格的產品,價格是81.5/支,二者之間的價差為65.2倍。而就是同一品種,國家在制定基本藥物時規定國產藥品統一定價為7.00元,羅氏制藥單獨定價為93.80元。在安徽招標中,國產該藥降價5.6倍,而羅氏的該藥只讓價12.3元。外資屢享"超國民待遇"這讓國內企業倍感不服。上海新先鋒藥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05年以來,外資的藥一直都沒有再降過,憑什麼基本藥物國產藥降價,外資藥就不能降?"上海醫藥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好多外資和合資企業的藥品在國內生產,原材料都在國內採購,相同的原料,卻比國產藥貴很多倍,這對國內企業來說很不公平。也許正是看到這一點,上海這次啟動外資藥退出基本藥物目錄。事實上,基本藥物零差率,已經讓各地的財政補貼面臨捉襟見肘,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使用過程中,已經有許多地方政府應承擔的財政補貼一直未完全到位。為了降低財政費用支出,上海市也在醞釀推廣"閔行模式"。上海閔行區政府對中標藥品實行聯合遴選,由政府部門集中採購,同一品規只選擇一家生產商和一家配送商,即所謂的"一品一規一廠一送"模式首批集中簽約的藥品品種由改革前的3000多種減少到1906種,配送商由43家減少到10家。2005-2008年,上海市閔行區平均門診藥費66.7元,相當於上海平均水準的62%,住院平均藥費2103元,4年來一共為患者節約藥費3.5億元左右。當地政府認為"閔行模式"確確實實減輕了市民"看病難、看病貴"的負擔。不過,該模式在整個醫藥行外界爭議甚大,有醫藥行業人士認為,由於政府包辦,排除了競爭,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平。從藥品價格源頭來控制政府財政開支,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上述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如果上海該項新政出臺,有可能會形成效仿,江蘇、北京等藥品消費大戶也有可能會追隨。因此這一政策最終能否出臺,還是未定之數。

中國熊膽清熱解毒類中藥龍頭_上海凱寶

上海凱寶:產能釋放驅動業績增長

2010-11-18 08:13 雅虎財經; 事件:近日我們調研了上海凱寶。點評:上海凱寶主導產品為痰熱清注射液,屬於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可用於急性支氣管炎、急性肺炎(早期)出現的發熱、咳嗽等。2009年銷售額為4.5億元,同比增長18%2007-2009年年複合增長率為33%。目前上海凱寶痰熱清在同類產品中國內市場佔有率排第一(大概占到22%的市場份額)。其產品需求旺盛,募投項目將擴大產能至4500萬支,已於5月下旬投產,估計前三季度實現1700-1800萬支銷量,今年全年可以實現3000萬支產能,明年有望達到4500萬支產能,為銷售額持續增長保駕護航。此外,上海凱寶行銷覆蓋範圍不斷增大。其採用預算制專業化臨床學術推廣模式,目前已覆蓋20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全國共有二級及以上醫院約7500家,還有很大的推廣空間。另外,上海凱寶原料供給有保障。其成立了下屬子公司四川凱寶,主要從事黑熊的養殖和研發、深加工。作為熊膽粉市場的主要採購商,上海凱寶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

台灣電子半導體與面板業者跨足預防醫學產業瞄準中國商機

生技產業前進中國 帶動錢景

理財周刊 2010-11-25 535; 編輯部 文.洪佩玲隨著兩岸醫美商機的熱絡,布局相關類股的醫療生技基金,是否已經浮現獲利的曙光?依據工研院IEK(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的估計,2010年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將可達640億元,約較2009年成長13.1%;總出口金額預計達到391億元,較2009年成長21.8%,顯示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在走出金融風暴衰退後的復甦力道強勁。1112馬英九總統在「2010年台北國際醫療展覽會」上強調,生技產業是台灣全球招商計畫的一部分,除利用產業創新條例鼓勵生技業發展外,營業所得稅也從25%降至17%,提供企業更大發展誘因。除此之外也希望引導國外技術,尤其是歐美技術參與台灣生技產業,讓台灣業者能參與全球創新。另外,馬總統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後,台灣在整個亞洲,甚至世界經濟版圖的地位不一樣了,隨著兩岸生醫合作氣氛熱絡,相關生技產業標的開始活躍,久違的生技類股近期在投信法人布局策略占有重要關鍵,其中尤以布局中國市場的生技產業前景更是看好,基金投資人是否也可趁機布局以往被視為作夢股的生技及醫藥保健基金呢?醫學美容市場 大家搶 依據工研院估計,全球醫學美容設備市場到2015年將達到52.2億美元。一般而言,醫學美容服務市場規模大於醫學美容設備市場,以美國為例,2008年醫學美容服務市場規模為105億美元,醫學美容設備市場為14.5億美元。另外,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提高了人民物質與生活水準,人們開始朝向滿足其社交、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發展,而外在觀感的重視,也帶動了醫學美容產業在中國的發展。2009年中國醫學美容市場(服務加器材)約為10.57億美元,年成長率約在10%左右。同一時期中國的光療市場約為1.09億美元,年成長率約為30%,其中光療儀器市場估計為0.6億美元,中國的光療市場約占中國醫學美容市場的10%,與世界醫美先進國家相比(美國31%、日本28%、英國29)仍有成長空間。看準兩岸觀光醫療美容至少有5000億元商機,繼鴻海(2317)集團與訊聯(1784)合資成立康聯預防醫學中心搶攻大陸觀光醫療市場後,聯電(2303)董事宣明智、明 及友達(2409)董事長李焜耀與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策盟成立尊榮健康管理顧問公司,新光醫院結合美兆健檢中心和水美溫泉會館等,無形中帶動預防醫學產業興起,不論是醫學美容、居家照護、健檢中心等這些硬體設備的成形,也帶動兩岸人民對觀光醫療的重視,進而帶動預防治療的概念,衍生出生技新藥及醫療器材的同步研發,刺激生醫產業快速發展。 對於不論是觀光醫療或是醫學美容市場的政策導向,永豐領航科技基金經理人李維岳及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皆認為,國際醫療服務將以重症醫療、觀光醫療為兩大發展重點,此政策對於坊間大型醫療機構推廣的兩岸健檢醫療及醫學美容產業將有所助益。生技產業醫學美容市場想像空間大,基本上當然是正面看待,畢竟醫學美容產業每年全球產值約400億美元,每年還以6%的成長率在穩定成長,其中微整形市場成長14.5%最佳,估計在所得高度成長、韓劇及韓國整形風氣引領下,大陸微整形市場幅度將高於全球平均值,因此,生技產業重點在中國收成生醫產業及醫療美容產業,但是實際助益成效要視政策的施行細則而定,目前難以下定論。傅子平表示,至少現在可以看到的是包括醫療器材、藥品的消耗皆會增加,另外,也會促進醫療院所周邊的市場,包括醫療照料市場。 隨著兩岸觀光交流密切帶動醫學美容發展,不少台灣醫療院所紛紛與對岸診所及大型健身中心合作,搶攻大陸金字塔上層客源來台旅遊兼做整形美容,對此商機李維岳認為當然是正面看待,不過這項商機又牽扯到陸客自由行的施行細則,還需持續觀察政策進度。人均所得增加 帶動醫美需求 傅子平則認為,整體醫療市場的發展提升,對於生技基金來說是正面影響,但現階段上市櫃公司中尚未有只專注於醫學美容的公司,預計未來3~5年,在國民所得持續提升,且健檢、醫美意識抬頭下,這塊市場將會愈來愈蓬勃發展,這些公司在上市櫃後,資金充沛,設備及服務品質也會同步往上提升。那麼台灣的醫美產業發展利基點為何?傅子平認為,政策動向對生技產業影響甚鉅,對醫學美容市場影響較大的因素有以下幾項,包括經濟因素、國民所得、文化觀念、流行趨勢。台灣的醫美產業有三大利基點,包括市場腹地大、技術先進,以及專門科深具優勢,台灣醫美產業市場不僅侷限於台灣,更包括對岸大陸的龐大市場,由於台灣的人文、地理環境優勢,加上大陸市場,台灣醫美產業能延伸的市場相對廣大。由於兩岸醫療列入第6次江陳會談共識項目,生技基金方面的布局,相對看好最有機會優先受惠的健康食品、醫療器材。國泰證券研究部分析師王冠穎認為,醫美產業發展受到人均GDP成長,隨著中國GDP持續成長下,對醫美的需求有增加的空間,受惠的公司有曜亞、雙美等公司。醫學美容市場受到GDP影響最大,再來是有關各國健保給付規定或是相關法規影響。李維岳認為,醫美產業講求細膩度與審美觀,台灣的醫美產業在這些項目還領先對岸,有助於爭取大陸客戶來台灣接受從事醫療美容服務,這部分仍持續看好,政策開放性愈高(引進愈多新技術、爭取愈多新客戶),對於這個產業的發展性愈好。

台灣永信藥品以消炎止痛藥來練兵: 昆山廠查驗登記流程

永信消炎藥 可望在陸上市

2010-11-26 01:30 工商時報; 國內製藥大廠永信藥品(1716)董事長李芳全昨(25)日表示,旗下昆山廠剛取得大陸當局核發的藥證,將生產消炎止痛藥,在大陸上市銷售,這對昆山廠未來營運將有明顯助益。此外,永信正與大陸某家藥品銷售公司,洽談策略合作案,有意聯手打入當地醫院的處方藥市場。無獨有偶,永信的保健食品公司最近也正與大陸某家保健食品業者洽談合作案,試圖搶攻大陸藥妝店與百貨商場販售的保健食品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