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May 23, 2011

醫療改革、國際醫療專區只能聽取醫界大老與財經專家的聲音?

新生報社論----醫療改革需要擴大參與

2011-05-19【中央網路報】

台灣新生報19日社論 這段時間醫療衛生領域一波波爭議不斷湧現,從較早的二代健保改革、國際醫療專區的推動,到較近期的署醫弊案,以及醫護過勞等議題,都引起媒體的關注。這些爭議的揭露和公共溝通的過程,突顯出當代的醫療衛生,不只是個人健康的養生保健,也不只是醫療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社會課題。醫療衛生,如同年金制度、住宅與教育政策,是國家介入個人與社會生活的重要社會政策。個人與家庭無法單獨承擔這些社會生活面向的風險,因此需要透過國家組織集體的資源來回應;另一方面,個人的疾病與死亡,事實上和個人的低所得、低教育程度、以及居無定所一樣,有其社會經濟的成因,也不全然是個人造成的後果,所以在一個成熟的社會中,不該讓這些社會生活風險丟給個人來負擔。因此,當代的醫療衛生,如同其它社會與經濟政策,在本質上具有高度的集體性,這意味著政策的提出、改革與監督,需要有更充分的公共審議與協商的過程。然而遺憾的是,有關醫療改革目前存在的審議媒介,並未鼓勵積極的公民參與,以及更健全民主文化的形成。首先,哪些人可以、或者願意對醫療改革發聲和參與?我們從這幾波的醫療衛生爭議發現,位高權重的醫界大老以及學院的政策專家,仍然是主要的發聲的角色,其他人要不是不願意發言,便是其言論往往不受到媒體青睞,或者因為其不具有臨床醫療的背景而往往受到正當性的質疑。我們很難見到一般非醫療背景的公民對這些議題發聲,讓人好奇的是,難道大家對這些醫療改革爭議毫無基本價值的判斷和意見?醫療改革除了專家與行政部門的規劃擬定,以及醫療部門的執行之外,也需要在一般民眾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達成資源的有效利用與積極監督。很可惜的是,有關價值的爭論往往在媒體簡化而表面的報導中落進了黨派敵我對決的邏輯,或者個別醫者的良心操守問題。民眾在資訊不充分,缺乏參與管道之際,往往在醫療改革中(被)噤聲。其次,醫療改革目前的參與管道仍然十分受限,除了缺乏一般公民的參與管道之外,社會團體的參與也面臨代表性不足或者組織民主文化的偏誤。目前體制內的參與管道仍然以醫事團體為主力,主導了醫療改革的議程與決策。雖然有民間醫改團體,試圖透過民眾意見的彙整、專家政策研究分析,來為民眾的權益發聲,而這些努力常常成為醫界拒絕對話、或者嗤之以鼻的非醫療專家政治言論。然而,醫事團體的意見其實主要來自於醫界大老,或者醫院經營管理者,因此較為資淺的醫療人員,或者基層與非都會的診所、地區醫院的聲音往往不容易被注意,所謂的醫界意見其實很可能是特定利益視野下的觀點。醫療改革需要更廣泛的參與,除了擴大社會團體參與的多元性之外,也需要將民眾納入改革進程之中。民眾不只是政策的被動接受者,或者無力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的無助「病患」,透過適當管道的建立,以及民主文化的深化,民眾能夠轉化為具有促進公眾利益與自身健康能力的公民。這是一個健康照護充滿爭議的時刻,醫療改革如此重要的議題,我們最好都別缺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