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July 3, 2011

李嗣涔眼中的台灣健康照護規劃!

健康照護的最後一哩 【經濟日報╱李嗣涔】 2011.07.04台灣把醫療照護產業列為新興產業已經一段時間了,但一直不算成功,問題到底出在那?根據我的觀察主因有二:第一、過於科技取向:包括台灣在內,過去,世界各國都是由資通訊科技(ICT)公司在主導照護產業的發展。忙著開發精密的遠距照護設備,包括生理參數感測器、無線網路、手機等,鼓動大家要有健康意識,要每天量耳溫、血氧、血壓、心跳等。問題是空有設備,一般民眾根本不懂這些數據的意義,以致與照護相關的科技產品,市場一直打不開。第二、市場定位過窄:我很早以前就主張,政府應該用「健康」照護,取代「醫療」照護做為產業發展的目標。因為醫療是針對生病的人,只是少數的人,一個照護產業如果限縮在生病的人,市場就侷限在少數人;如果把醫療擴大到「健康」則每個人都需要,健康涵蓋的面向,從飲食、運動、保健到生病就診都涵蓋在內,如此視野與思考才能開放起來。思路一寬,整個產業發展就容易找到可行的方向。台灣照護產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主因就是服務沒有進來。所謂的服務是指,量了耳溫、血脂、血氧、脈博,總要有專業人員來解讀,告訴你健康情況,否則對民眾來講一堆參數根本沒有意義。台大醫院與校本部兩年前起,開始了數百人的先期實驗,徵求每人一個月5,000元的自願參與者,在家中租用遠端感測的器材(小盒子),透過網路將數據送進台大醫院的專案管理室。每天台大醫院的專業管理人員、醫師會針對這些數字判斷,如果有異常,就會打電話給參與者提醒。我們發現這200個人中,包含平常在大陸生活的台商,他們相信台大的品牌,寧可跨海來加入。顯見當一個被信賴的醫療服務導入,將醫院能量釋放出來,照護產業才有機會走入家庭,服務才是把健康照護科技推向最後一哩的關鍵「健康」的穿透力比保全還高,極有潛力可以進入每一個家庭,未來只要在這個小盒子上附加其餘的功能,慢慢地台灣就能走向智慧生活。除了醫院系統必須加入,健康照護產業大規模普及的關鍵因素是「健保制度」。台灣的健保制度一定要因應調整,因為健康照護是一種預防而非治療。如果醫院大力來推動照護產業,病人健康意識提高,病生得少了,不來看病。而現行的健保,醫院是論「看病量」多少來計酬,病人少了,收入就少。所以健保制度要思考如何把醫院的利益彌補回來,否則醫院根本沒興趣投入這個產業。另外,健康照護也應該把社工納入,有些老人需要的是每天有人打電話給他。健康照護要是發展的好,商業保險也有誘因結合。因為平日重覓健康族群的就醫率比較低,出險理賠的成本降低,保費可以降一點。類似所謂「優體保單」的概念。台灣好的醫院品牌都有能力投入這個產業,如果健康照護的產品規格可以一致,量夠大,設備一便宜,透過醫院這個接觸點散布出去,整個產業就會發展起來。照護產業平常並不需要真正的醫生,只需具備醫療知識的專業管理師解讀數字即可,許多退休護士都可以重新就業。醫院可以設立一家公司來做這類服務,善用醫院的品牌,但要先把人訓練好,將商業模式發展出來。台灣醫院的能量必須能夠釋放,照護產業才有蓬勃發展的一天。(作者是台灣大學校長。本專欄由台灣科技界領導人輪流執筆,每兩周的周一見報,希望促使台灣科技能量再躍升、擴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