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August 25, 2011

標靶藥治肺癌EGFR突變成效佳 測基因助適當用藥

(20110822) 肺癌是本港的頭號癌症兼殺手,每年有逾4,000人患上此症,死亡人數亦逾3,000人,當中以「腺性肺癌」最為常見,佔本港肺癌總數的三成至五成,而對於晚期肺癌患者來說,治療成效與存活率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最近一項國際大型研究發現,腺性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若出現病變的話,接受標靶治療後,其無惡化存活率比只接受化療的長三分一,故有醫生建議患者一旦確診肺癌後,便應同時進行基因測試,以及早選擇最合適的個人化治療。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科醫生李浩勳指出,「腺性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患者主要為非吸煙、女性人士,目前成因未明,而且在亞洲亦較為常見,在「腺性肺癌」中,有五成個案會出現EGFR基因突變。過往醫學界尚未發現EGFR基因突變,故浪費了不少時間或金錢,才能確定用標靶治療或化療才最適合患者,因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

整體生存期長一倍 為了解患者服用標靶藥物及化療藥物後的無惡化存活率及整體存活率,由中文大學與多個國家合作進行的大型研究IPASS,追蹤了逾1,200名肺癌患者。結果顯示,有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服用標靶藥物作一線治療的成效較為顯著,七成患者對腫瘤有反應,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9.5個月,比接受化療的只有6.3個月長。另外,研究的最新發現亦顯示,出現基因突變的病人,整體生存中位數為22個月,比沒有突變的只有11個月長一倍。因此,他建議患者在確診後,便接受基因測試,以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化療標靶各有副作用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副總監林寶如稱,不少患者接受化療後,會出現白血球減少及容易受感染,當白血球下降至極低水平時,往往須暫緩化療或減少藥物劑量,降低療效,更有四分一化療患者,因病情惡化而無法接受第二線治療。因此,及早使用合適的藥物,可讓患者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而標靶藥常見副作用則是輕微腹瀉、噁心、口腔炎和食慾不振等,一般反應較輕微,可透過服用其他藥物以作舒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