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anuary 23, 2012

中國 ”抱團打仗” 與台灣 ”打群架”理論 真能通嗎?

打造生物醫藥創新集團軍   中國科學報: 2012-01-19  近年來,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領域的熱點話題,生物醫藥中小企業的成長,則直接關乎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產業的發展。在此情況下,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以一種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眾多關注。在ABO聯盟第二屆執委會主席、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沈心亮眼中,ABO是一種合作創新的方式。作為我國第一家致力於生物醫藥創新服務、非營利性的產業聯盟,它以全球創新活動為服務物件,融合創新鏈條中最活躍的因素中小企業,通過市場化、實質化的運作機制,以中小企業的活力和專有技術推動創新效率的提升。 "目前國際上很多服務性大型跨國公司,可以集成資源,並圍繞產業鏈、技術服務鏈整合配置資源。在國內,更多的是分散的中小企業,難以按照客戶需求整合起來。ABO就是幫助中小型生物制藥企業實現服務鏈的整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合作創新。"沈心亮說。 ABO成員之一、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錦剛則更為形象地將ABO比喻為"抱團打仗"。科信必成就通過加入ABO獲得了更多的資源,並且認可ABO這種協同作戰的模式。

6年做好3件事  2005年成立以來,ABO整合協調各個成員企業,打造生物醫藥創新集團軍。截至2011年底,ABO已發展成員382011年,ABO銷售收入達14.2億元,國際訂單超過收入總額的50%6年來,ABO用心做好了3件事。 "我們一直在努力把ABO3個字母變成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服務的一個品牌。ABO作為技術服務商標除在國內進行了註冊,目前在美國、日本、歐盟也已經完成了註冊。"ABO第二屆執委會秘書長、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張澤工表示。世界排名前20的跨國制藥公司都已成為聯盟的客戶,其中輝瑞、諾華、安進等已成為聯盟的穩定合作夥伴。 ABO旨在構建一種創新合作方式,重點在於臨床前服務鏈的整合。通過這6年的發展,聯盟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2011年服務創新品種297個,其中進入臨床階段的75個,推動54個創新品種產業化。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生業態,ABO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現已成為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ABO成員中的7家已成為"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工程)"企業,11名領軍人才入選中組部"千人計畫"。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在北京實施的"北京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基地"和"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平臺建設,幾乎都是由ABO成員承擔的。聯盟正在實施4CMO(合同生產外包)代工線建設,其中3條已完成並投入運營,產值約3.1億元。

目標:從鬆散到緊密  從聯盟到實體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行業協會,ABO始終按照企業的架構運營,這也是ABO比較高效的原因之一。"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負責ABO運行的總監程偉表示。 ABO包括會員大會、執行委員會和秘書處,相當於企業的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經理班子,同時也配套了技術委員會,包括顧問委員會和相應的運行部門。 儘管如此,隨著不斷成長壯大,ABO自身也面臨著進一步發展的挑戰。這些挑戰同時也是國內生物醫藥外包服務企業面對的共性問題。 ABO現任主席、北京諾賽基因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總裁李秉珅表示,目前,從事生物醫藥技術外包服務的企業,希望通過組建聯盟,形成合力的不只ABO一家。ABO要想獲得進一步的實質性提升,必須由目前鬆散的聯盟體制轉變為相對緊密的運營實體,這樣也才能使中國生物醫藥外包服務在國際上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然而關於怎樣實現實體化運營,ABO沒有可供參考的成功經驗,只能靠自己逐漸摸索,這也是新成立的執行委員會在任期內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ABO的一個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標準"。生物醫藥外包作為一種高端服務業,整個產業鏈涉及多個複雜的環節,國內外還未形成公認的統一標準。這也使得處於這一鏈條不同環節的各個企業之間,難以很好的協調一致。因此,努力逐步形成一整套達到國際水準的標準,是ABO下一階段發展的目標。 同時,利用"雲計算"技術整合ABO業務。作為智力密集型產業,生物醫藥研發涉及大量資訊。ABO希望通過雲計算,實現各成員之間的資訊集中和共用。 此外,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是ABO始終堅持並將繼續堅持的。雖然ABO已經吸引了不少人才,然而,對人才的渴求一直是制約ABO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ABO希望鞏固高端人才核心層,通過實訓基地和定制培養班來增強研髮型人才培養,並且進一步完善聯盟內部培訓計畫,以此來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積極面對國際競爭 隨著全球制藥業逐漸將研發外包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外國制藥公司也加速了對中國藥品研發外包企業的並購。 本土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有充足資金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藥物研發的企業很有限。外資通過合作、並購等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本土企業的研發資金問題,但同時也會將國內企業即將成熟的科研成果轉移,從而遏制我國制藥研發的創新能力。 沈心亮認為,國內企業在對外合作的同時,應該注意保持自主性,可以讓外資參股,但是不要輕易把控制權交出去。 在李秉珅看來,不能片面地判定外資並購本土企業的利弊,不能否認國內企業通過與外國企業合作,確實學到了不少先進的東西。國際競爭是無法回避的,關鍵在於我國如何把握未來十年這一制藥研發外包發展的黃金階段。 關於應對國際競爭,李秉珅則談到,國內某些企業本來有潛力承接更多的國際項目,但缺乏相應的人才跟蹤國際項目。 "很多時候在國外展會上與外商談得很好,但回國之後,企業主要負責人精力有限,不少項目就耽誤了,沒能繼續跟下去。"他說。 下一階段,ABO將計畫對這一問題引進專業人才,設立專門機構,跟蹤落實國際項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