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March 12, 2012

呂宗耀看好東洋&神隆

生技業新商機 台廠後勁強 2012 0312  蘋果日報 S&P 600中小型股指數(成分公司市值在3~11億美元,市場在美國),是觀察美國景氣及產業繁榮方向最重要指標,近半年漲幅30%,高於S&P 50021%,計約110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或1年新高,生技產業公司有11家,同樣內容也蔓延到台灣。  從美國看,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所持有3家大型生技醫療公司最能凸顯巴菲特對生技產業高現金流入能量的重視度:1.嬌生(代號:JNJ,市值1,761億美元)2.格蘭素史克(代號:GSK,市值2,212億美元)3.賽諾菲(代號:SNY,市值998億美元),它們從2009~2011年營收成長率分別為5%-9%1%,成長並不高,但從現金流量看,該3家公司的珍貴價值及競爭優勢力風貌立顯。    

生技業高現金流入 3家藥廠最大營運優勢是大量現金流入珍貴,嬌生近3年營運現金流入為143億、164億、166億美元,格蘭素史克為94億、104億、123億美元,賽諾菲也有111億、131億、122億美元,都遠高於各該公司當年度淨利,積糧如此充沛,其面對市場競爭環境時,當然優秀。 3家藥廠挾著遍布全球的行銷通路優勢,創造每年百億美元現金流入,再透過現金購併取得新藥銷售權,削減舊產品專利到期風險,另外也不吝發放大量現金股利,兼顧公司競爭力與股東期待,成為巴菲特最愛投資標的,在台灣掛牌的東洋集團生技版圖開拓中也清晰可見:2006~2010年每年營運現金能量流入平均3億元,高於每年平均淨利2.7億元,是東洋集團展現優質能量的最重要磐石基座。    

留意東洋台灣神隆 2011~2015年將有640億美元專利藥到期,在歐債風暴影響下致使政府需降低財政支出,間接影響醫療保險財源,因此美、歐、日本等開發國家都已鼓勵學名藥政策,這對歐美生技醫療大廠而言,有極大營運風險存在,營運方針也產生變化。 歐美大廠擁有高現金及全球行銷通路,而亞洲小藥廠有成本製造優勢,但醫療用藥大部分為口服與注射,品質稍有不慎會出人命,因此並非製造成本低就是優勢,只有提升研發新藥、製造品質與國際接軌(PICs認證),並擁有穩定獲利與現金流入的藥廠,才有取得與國際大廠合作機會!其商機也絕非能用一般製造業的本益比角度衡量。 台股生技製藥族群中,台灣東洋集團以穩健獲利能力與現金流入能量,積極導入微脂體技術開發全球癌症藥物,提升外銷比重,子公司智擎也與國外藥廠合作進入FDA3期臨床;在單抗試劑具國際地位的亞諾法也穩定獲利下,開發更高價值臨床試劑;原料藥廠台灣神隆、台耀等,品質也具挑戰歐美寡佔的原料藥市場優勢,都值得追蹤。   

呂宗耀 經歷: 2001年迄今組成「呂張投資團隊」 1998~2001年擔任大眾金融集團投資總監 1987~1996年擔任國泰人壽證券投資小組組長 專長:每周走訪請益630億資本額以下,且創業家仍在線上的掛牌公司CEO與中、台生產基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