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March 14, 2012

Burrill公司CEO:大型制藥公司的未來

醫藥經濟報 2012-3-14  "金磚四國"和韓國的研發實力大規模升級。傳統的研發強國如美國、英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等的技術向這些地方轉移,亞洲地區的研發效率大增。   

個體化用藥時代   問:據年度全球資金預測報告顯示,生命科學產業全球研發支出預計在2012年下降2.2%,為1473億美元。隨著制藥公司緊縮研發預算,美國在生命科學產業的研發支出今年將下降5.7%。美國制藥公司這一決定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答:首先,我們知道,"重磅炸彈"級藥物研發模式時代即將結束。輝瑞公司年銷量近140億美元的立普妥最後一隻巨型"重磅炸彈"級藥物已失去專利保護。市場上雖然還有一些"重磅炸彈"級產品,但不論影響力還是市場規模都難以和立普妥相提並論。小分子藥物治療疾病"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大型制藥公司開始關注個體化用藥和生物製劑,他們紛紛調整研發策略,以致不被淘汰。   其次,醫藥市場發生巨大變化。未來10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醫藥市場也有人預測說是在5年內。因此,美國、歐洲和日本正在被"金磚四國"取代,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成為新的增長點。這為發達國家的制藥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大型制藥公司在這些市場上既不占主導地位,也沒有針對這些國家各種疾病譜開發新藥。因此,他們紛紛建立各種功能的研發中心,把針對這些地區疾病的治療新藥推向市場。   第三,為解決低下的研發效率,大型制藥公司會向外部尋求生物技術公司幫助。對於生物技術產業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   問:正如您所言,"重磅炸彈"級藥物會越來越少。與過去的成功相比,什麼原因導致了研發投入產出率的困境?   答:藥物開發的模式正在從"重磅炸彈"向靶向治療藥物轉變,這也是醫藥研發變化的正確方向。過去,藥物發現和開發面臨的挑戰與現在相比無疑要低得多。全球還有千餘種疾病無藥可治或難以控制,與以前開發的藥物相比,目前亟待開發的藥物所針對的疾病更難治療,或還不清楚發病機制。我們開始從急性保健醫療模式轉向長期護理醫療模式。導致人類死亡已不再是急性疾病,而是慢性疾病,這將大大增加付款人(包括政府、保險公司等)的壓力,所以仿製藥代替原研藥的運動已經開始。在美國,55%的處方藥並沒有對患者發揮治療效應,因此,醫療保險開始關注個體化用藥。"重磅炸彈"級藥物並不一定會消失,但個體化用藥時代終究會來臨。   

研發資本流向改變   問:研發活動是創新的源泉。然而研發的投入越來越少,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如何獲得新產品?答:這對生物技術產業來說是一個機遇。以大型制藥公司為導向的研發模式,開始向以生物技術公司為導向的模式轉變,大大提高了研發生產力。二者有點像划艇和遠洋客輪的關係。遠洋客輪要想遠航,就不應攜帶過多的划艇。因此,在發現、開發和創新等方面,全球各地的生物技術公司已先行一步,把發現轉化為真正的產品創新。生物技術行業逐漸取代大型制藥公司,成為醫藥研發引擎。此外,"金磚四國"和韓國的研發實力在大規模升級。因此,傳統的研發強國如英國、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等的技術向這些地方轉移,亞洲地區可進一步提高研發效率。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和歐洲仍然是大量高品質科學家的輸出地。許多留學生返回本國成為當地新藥研發的推動者。   問:生物制藥行業在過去10年發生了顯著改變。對於全球生命科學產業的重大投資者,您有什麼建議?  答:生物技術產業的特點是不斷投入資金,開發技術和獲得上市的產品,圍繞這些產品建立成功的企業。有一點需要指出,跨國公司沒有必要在全球每個角落建立公司。從資金角度來看,需要為概念驗證試驗或一些特別熱的風險專案融資,然後創建公司,而不是從一開始就建立公司。我們將建立虛擬團隊和公司,然後進行概念驗證,出售、許可技術或組建公司。通過資本流動也可以獲得一些經驗。從歷史上看,制藥行業巨大的資本流動都是創新理念和產品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如今,越來越多資本流向發生改變。美國既不是來源地,也不是目的地。例如,巴西或亞洲投資者利用中東的風險資金在俄羅斯尋找開發機遇。各種進入美國的風險資本開始大大減少。許多公司的技術更容易進入歐洲、拉丁美洲、亞洲和其他地方,而非美國。制藥公司會先在其他國家進行臨床試驗,然後再回到美國。FDA將會從"世界黃金標準"退居到"二線"位置。這一過程使FDA對新藥的評審面臨嚴峻挑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