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May 15, 2012

中國王振義院士..用皮膚病藥治白血病(APL)!!!

:我要"改造"癌細胞20120515生命時報

名家介紹王振義,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內科血液學專家。

名家語錄有好心,沒有好的醫術,救不了病人;有好的醫術,但沒有好的心,可能還會害病人。我是從病人的身上獲得了力量,所以必須將自己的全部回輸給病人。20111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給了王振義。此前,王振義早已是除諾貝爾醫學獎外,拿過所有醫學獎的"大滿貫"科學家:何梁何利獎、瑞士布魯巴赫腫瘤研究獎、法國臺爾杜加科學獎、美國血液學會海姆瓦賽曼獎、國際腫瘤學界最高獎——凱特林獎。今年3月,王振義又與他的學生、衛生部部長陳竺部長一起,獲得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會頒發的聖捷爾吉癌症研究創新成就獎。這一卓越成就,代表了腫瘤治療領域的世界最高研究水平。無論在領獎臺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是在病房會診,耄耋之年的王振義總挂著一絲微笑,眼睛瞇成一條縫,如彎彎細月,語調不緊不慢:"40多年前,我就立志要攻克白血病。現在我只成功治療了其中一種,還有20多種沒有攻克。"

宣戰:35歲時向白血病發起進攻19241130,王振義在上海出生。自幼,祖母就是王振義最愛的長輩之一。但在他7歲時,祖母不幸患了傷寒,雖然請到當時滬上知名的醫生前來診治,但限于醫療水平,最終還是離世。從小就愛問為什麼的王振義開始思考:"為什麼這個病不能治?怎麼會得這個病?真的沒有辦法了嗎?"一個個問號,在他心中凝成一種探求醫學知識的渴望,也化為一股從醫的萌動。1942年,王振義免試直升進入震旦大學,選擇了醫學專業。"這一方面是因為祖母逝世後,父親希望子女有一人能從醫。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當醫生可以幫很多人。"畢業後,王振義在上海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前身)擔任住院醫師。1952年,院係調整,由大內科趨向專業化。他選擇了血液科。"當時我有些'貪小便宜',以為這是個簡單的科,在顯微鏡下看看細胞形態,就能診斷了。真幹起來,才知道這個病復雜得很。"王振義與白血病的交集,始于1959年。在那個大躍進年代,醫院專門騰出一個病房,收治白血病病人,希望在短期內有所斬獲。王振義被安排負責病房工作。年輕的王振義充滿治病救人的熱情,沒日沒夜地守在病房裏,還和團隊一起喊出口號:三年攻克白血病。隨後,病房陸陸續續收治了60余名患者。半年內,所有的患者都做了化療,都變成了光頭。他們眼神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渴望,但無一人能逃脫死神的魔爪。他們臨死時的痛苦面容,使王振義的心如遭到電擊般劇痛。這是王振義第一次正面挑戰白血病,以完敗告終。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他對化療產生了質疑,並深刻意識到:對一名醫生而言,技術與愛心同等重要。有好心,沒有好的醫術,救不了病人;有好的醫術,但沒有好的心,可能還會害病人。

成功:用治皮膚病的藥治白血病  1978年後,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成為王振義的研究重點之一。這是白血病中最兇險的一種,盡管其發病率並不多,但死亡率高。通俗地說,該病的起因在于,患者體內本該正常發育成長的白細胞突然"不想長大",鬧起情緒、搞起罷工,導致出血、高熱等症狀,病人抵抗力大大降低,最終死亡。王振義決心要"改造"這些癌細胞,讓它們變"聽話"。王振義和研究團隊屢獲捷報,但成果僅限于動物實驗。一個小女孩的出現,迫使王振義將臨床運用提到了日程之上。1985年,5歲女孩小靜(化名)從浙江輾轉來到上海兒童醫院。她患的就是APL。經過一個星期的化療,小靜出現感染、出血,奄奄一息。悲痛欲絕的家人甚至買好了回家的船票。王振義詢問家長願不願試試他的新藥。很多醫生都勸他慎重。他卻非常堅持:"我想好了。不要管別人怎麼說,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用藥1天、2天……第7天,小靜的症狀明顯改善。1個月後,她臉色紅潤,病症完全緩解。這是世界上第一例口服全反式維甲酸而死裏逃生、成功治愈的APL病例。27年過去了,小靜已經長成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現在一家國際著名制藥公司,擔任藥物研發員。有人認為,這一例的成功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王振義卻因為這第一例,勇氣倍增。在他安排下,研究生黃萌珥開始騎著自行車,到全市各家醫院,尋找APL病人。每找到一例,他們就與主治醫生商量,試用誘導療法。王振義擔著天大的風險,又陸續治療了24例病患,病情緩解率超過九成。"要不是這24人個個命在旦夕,家屬肯讓我們治嗎?然而,哪怕只有一個人出了問題,試驗就完全可能被中斷,前功盡棄!王老師也會名譽掃地!我們都為他捏著一把汗!"跟隨王振義的一名醫生回憶起當年的經歷,至今"心有余悸"。而王振義倣佛穿上了"紅舞鞋",欲罷不休,越治越堅定。他明白:從1個成功病例到24個成功病例——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找到一把鑰匙,能成功打開一個醫學史上從未開啟過的"鎖"。APL的治療歷史從此改寫。之後,王振義又發現聯合應用氧化砷,可使患者5年生存率上升到95%——昔日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白血病,終于能治愈了。

學習:每周接受年輕醫生"考試"2000年,一件事觸動了王振義,讓他辭去了最後一個具體的職務:博士生導師。那一年,他的一個研究生畢業論文中寫道,發現一種新的維甲酸,對急性白血病有誘導分化作用,並且從分子生物、基因水平角度進行了論證。這個結果受到醫院重視,但此後重復實驗卻得不到文章裏的數據。王振義百般思量,希望找出是哪兒出錯了。後來,血研所所長告訴他,是兩個基因的單詞拼接錯了。王振義覺得,分子生物學的東西自己完全不懂,不能再去教別人了。人們都說,王振義慧眼識才,大義讓賢,培養出一代代精英之才。如我國現任衛生部部長陳竺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教授,現任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沈志祥,"973"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上海第九屆十大傑出青年陳國強……王振義認為,"人貴有自知之明"。"人生的拋物線就是:發跡—鼎盛—衰落。當你的工作在頂峰時,就要開始考慮下來。"但無職一身輕的王振義,沒有停止學習。為了最大地發揮"余熱",他提出了"開卷考試":不是他考別人,而是讓年輕醫生來考他。"我們比以前知道得多了,但還沒有到最終。我只是在某個方面有點專長,別人好的地方我都要學習,我永遠是個學生。"每周,血液科裏的年輕醫生們會收集、整理臨床上無法解決的難題,由王振義來解答。他會用3天時間備課:先了解病人情況,從網上查閱國內外最新資料,然後做成多媒體課件,最後在"考場"上,匯報給年輕醫生。

力量:來自病人,必須全部回輸給病人電視臺制作了一套介紹王振義成就的專題片。有人在一次播放時,細細觀察了王振義:他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像是在聽別人的故事,甚至一度讓人誤會"睡著了"。唯獨小靜出場時,他瞇起眼睛,露出一絲淺淺的笑。"我這一生中,病人是第一位,其他都是次要的。"他說。王振義的教學查房很有特色。他始終是微笑著望著病人的臉,聲音輕柔、徐緩,不斷地問為什麼。除了問病症,他還會和病人嘮家常:"你每天吃幾餐飯,每餐都吃點什麼?"血液科的大夫們記得,病房裏曾有一個維生素B12嚴重缺乏的患者,久久找不到症結。王振義和他聊了一會兒就發現,原來這人是個素食主義者,問題就在飲食質量上。"在人生最迷茫的時候,我就問問自己的心到底想做什麼?可以說,我的心從未受外界紛繁復雜的環境影響,每次都能堅定地回答'多看些病人,多治病。'我是從病人的身上獲得了力量,所以必須將自己的全部回輸給病人。"王振義說。針對如今醫患矛盾問題,王振義認為,醫患矛盾永遠存在,因為醫療過程非常復雜,不可能在千千萬萬的事中把所有的事都做好。要緩解這一矛盾,不妨採用治療APL的"誘導分化方法",讓那些變異的惡性細胞"棄邪歸正",也許社會就像身體一樣,跟著變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