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May 23, 2012

振东制药战略重心偏中药

2012052309:52医药经济报作者:贾岩【慧聪制药工业网】511,根据2011年年报中的规划,山西振东制药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三方合作组建的"振东中-澳分子中医药学研究中心"正式在京成立。 在领先中药企业纷纷加快国际化步伐的情况下,振东制药也不甘落后。 "西方人喜欢中医药,但是如果弄不清中药是干什么的,他们就不敢用,走出去也成了一句空话。"振东制药董事长李安平在该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告诉记者:"大力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国际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是中药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走出去之前,应该有足够的证据让西方接受中医药。" 作为首家登陆创业板的山西制药企业,振东制药在2011年取得了一份不错的业绩。但是,在限抗和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等政策的影响下,拥有大量文号资源的振东制药也在积极加快新产品研发的脚步。 2011年年报中,振东制药指出,企业将继续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利用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基地平台,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引进国际大项目,提升公司创新药物研发水平,争取完成几个新药品种的注册申报工作。 "此次'振东中-澳分子中医药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也是公司在发展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振东制药总经理陶朝晖如是表示。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成立仪式上提出,研究中心的建立是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尝试、新模式。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是后基因时代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和前沿领域,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必将开辟出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调整战略重点 427,公司发布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报。2011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和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0%;其中主打产品岩舒注射液和舒血宁销售额分别达到5.5亿元和0.7亿元,同比增长21%20%;同时公司201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21.21%。公司业绩可谓增长稳健。 不过,作为一家中西药并重的企业,限抗已经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面临的一大困难。去年,卫生部开展了全国性的督导检查活动,造成国内抗菌素销售急剧下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使得抗生素原料药和成品药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以公司的主力品种为例,诺氟沙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都是抗感染类的药物。 对此李安平指出:"虽然限抗政策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我并不担心,抗肿瘤领域的前景会更好,而振东在这方面也具有优势。在品种战略上,公司也会加大对中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据记者了解,振东在中药注射液领域占据优势,岩舒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品种,销售额都过亿元。 在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植物药所占份额最大,约为25%;其次是中成药,占23% 以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为主的抗肿瘤中成药由于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并有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支撑,已被肿瘤患者和医生大量使用。因而,强化中药板块,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并实现长远发展。谈到新研发中心的研究机会,李安平指出:"在创新药物研究方面,致力于公司现有技术和市场优势药物的二次开发研究,重点开展基于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新一代'网络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在创新技术研究方面,建立新的疾病-药物网络以及可以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的分子网络诊断技术。在创新理论研究方面,选择若干个重要的中医药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的研究,力求在可预期的时间内有所突破。"

进军国际不急躁 现代化和国际化是现代中药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制药企业也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成果。去年11月,复方丹参滴丸进入全球Ⅲ期临床研究的启动准备阶段;今年3月,地奥心血康胶囊成为我国首个进入欧盟的治疗性药物,这些成功的案例使得中药企业对进军国际化充满信心。 不过,在李安平看来,并不能操之过急。近年来,振东仍然坚持做很多企业不屑关注的基础研究,以振东的"现金牛"岩舒注射液为例,与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开展岩舒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项目。 此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合作的目的,也是要开展原本品种的基础研究。李安平表示:"成立这一研发中西的目标之一,就是试图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开中药的基因密码。而中药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各物质之间还有相互作用,是否真的能从分子层面研究清楚中药的治病机理还是未知数。" 据记者了解,阿德莱德大学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该校对基于传统药物进行生物医学和药物科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同样很感兴趣,对传统草药也有研究基础。 此番中澳双方能够联手,也是基于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阿德莱德大学副校长Mike Brooks指出:"很多西方研究机构都对中医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世界著名的《Nature》杂志中很多文章都涉及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目前,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已经得到了重视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华人和本土人士都在使用中医药,甚至有些州还通过立法,使得中医药进入了澳大利亚医疗保障体系。 对于此次合作的前景,李安平坦言:"我做好了无法达成预期研发效果的准备,中药的创新难度很大,但是再难也得走,否则永远也不会有路。中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如果都能走出去,与国外的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专家合作的路,恐怕就是高速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