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May 21, 2012

复星医药_资本战略 !!

复星医药的资源整合 在医药产业格局中一枝独秀   20120514日《医药投资周刊》  一个企业的规模将会有多大,往往不取决于它拥有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能整合资源的能力。  在中国的医药产业中,复星医药无疑是一个异类,这家以医药起家的企业,却又突破了做药的范畴,娴熟的资本运作手法,让其在当下中国医药产业多小散乱的格局中一枝独秀。 428日,复星医药发布了其201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信息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6.46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13.2%,实现净利润4.31亿,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33%。这已经是复星医药连续多年以高于行业平均速度的方式实现增长。在复星医药这种高速成长的背后,实质上隐现着复星医药与其它医药企业不同的发展思路。 复星系的灵魂人物郭广昌曾言"复星过去15年来最大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机遇。"而通过借助资本参股或控股优质资源无疑是其抓取机遇的具体举措。然而,在资本的魔力早已被大众所认识的当下,在市场经济已经足够发达的中国,为什么却只有复星医药这样一家民营背景的医药企业可以在中国医药市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准确的抓取其优质的资源?它又是如何将这么多的优质资源尽归麾下?它长袖善舞的秘密又在哪里?    
亲近资本  424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2012419日举行上市聆讯,审议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4.76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或不超过5.48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公司H股保荐人已收到香港联交所向其发出的信函。尽管公告同时声称该信函并不构成正式的上市批准,香港联交所仍有对公司的上市申请提出进一步意见的权力。但是业界普遍认为,鉴于复星医药的资本市场运营经验以及复星系的商誉,复星医药的H股上市基本已是定局。据此前复星医药披露的信息,此次复星医药拟在H股筹资6-8亿美元,发行的H股规模将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0%,并附有不超过本次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其募集的资金主要将用于境内外并购、国际研发平台和研发体系建设。  就在此前一天,423日,复星医药同样发布了其债券募资的公告。公告称,复星医药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已经获得了证监会的许可,拟向社会发行面值不超过30亿元的公司债券,首期发行规模为15亿。事实上,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为自我的发展融资已经融入到复星医药发展的基因之中。据复星医药的官网资料显示,1994年才成立的复星实业(复星医药的前身),在1998年便已经登录了资本市场,并且在2006年还曾获得国际金融公司IFC3.2亿的熊猫债券贷款。这在国内的医药同行还在一板一眼的依靠自有积累推进自身发展的时代,复星医药运用资本发展的眼界和手段无疑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复星医药筹集和运作资金的能力也是让它的同行望其项背。20112月,复星医药的母公司复星集团宣布,与全球最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之一的凯雷投资集团进行战略合作,以各50%的出资比例共同认缴出资1亿美元,成立一只基金。随后又联姻美国保德信保险集团,将成立一只总规模为6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与强势金融机构以及全球精英的结盟让复星医药找到了撬动产业的支点。    "
复式"扩张    324日,复星医药发布了其2011年的财务报告,报告信息显示,2011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64.86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42.37%,实现营业利润15.80亿元,比2010年增长38.59%,利润总额增长了43.65%。这已经是复星医药连续多年以高于行业平均速度的方式增长,然而这种高增长却并不完全依赖于企业的经营,而更多反映的是资本的意志。这家以乙肝诊断试剂起家的医药企业,从它自成立之日起,通过资本的方式对外扩张便如影随形。郭广昌曾经坦言:"现在有些人把复星说成一个神话,给人的感觉是,好像这帮人运气特别好,摔了一跤,都捡到了金子。没那么容易,很辛苦的。复星的第一个100万是靠咨询赚到的,靠知识赚钱;第一个1000万是房地产营销做到的;第一个亿是靠生物制药赚来的;而第一个10亿是通过资本与产业相结合达到的,复星发展的轨迹实际上非常清楚。"  在复星系,并购整合,控股参股是他们的商业信仰。而复星医药的成长史同时也是"复星系"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复星系旗下负责医药投资的子公司,复星医药近年来秉承了其母公司的投资禀赋,整合动作频频。成立10多年以来,复星医药先后控股、参股投资了近40家企业,比如说控股了重庆药友制药、江苏万邦医药等企业,参股国药控股、天津药业集团、汉森制药、海翔药业等。近十年来国内市场化的商业环境无疑给了复星医药PE化的生存空间。中国的医药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大规模的整合时代。整个行业从过去2000亿元、3000亿元逐渐跨入万亿元,可见的未来是2万亿市场的空间。而中国有4700家生产商,13000家流通商,集中度低、竞争无序、产品低层次竞争、创新能力弱,也使得复星医药的并购整合成为了可能。    
产资结合  尽管对外投资已然是复星医药重要的发展战略,然而对复星医药来说,它却并不愿意被看做一家纯粹的PE机构。  复星医药的董事长陈启宇曾告诉记者,"如果我们医药企业,只注重收购兼并,不注重内生增长,这条路肯定也走不远。"在陈看来,跨国制药企业,比如强生,实际上它的并购整合和内生增长,都是作为企业的主要的核心。而复星医药的实际控制人郭广昌也否认外界对复星医药只懂财务投资的刻板印象,郭曾说 "一些人讲来讲去就看出我们很懂得财技,很懂资本市场,其实如果离开了复星含辛茹苦地培养这些产业,含辛茹苦地去创造利润,含辛茹苦地一步步提升我们的管理,资本市场会认可你吗?不可能的。"    人们曾经试图用巴菲特的商业框架来解释"复星系",也有人从复星医药乃至整个"复星系"的活法中看到了当年德隆的身影。而事实上,复星的投资模式与以上两者都神似,但又有所不同。  在一位业界人士看来,复星医药实际上是通过股权纽带,从而建立了一个长期的战略联盟,像国药控股及其相关的还有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它们都是上市公司。而整个复星医药就是由这些群组成的。事实上,目前复星医药已经形成了从药品研发、药品制造到药品流通和零售的整个产业群,并且复星医药的这一触角已经延伸到医疗服务领域。通过资本带动产业,再通过产业打通资本市场的通路似乎是复星医药运作的重要模式。  20124月,复星医药的港股上市聆讯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复星医药很可能成为既上药之后第二家实现A+H股上市的医药企业。而赴港上市,实质上也是复星医药产业带动资本,资本驱动产业发展思路下的一个缩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