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May 13, 2012

維梧趙晉 互補中的商機!!

維梧創投"駕橋"  北京新浪網 (2012-05-12 07:14)維梧創投(下簡稱'維梧') 希望在中國復制更多個康輝醫療。這個它投的第一家中國公司,已經在一年後的20108月登陸紐交所。它甚至成了整個醫藥生物板塊的明星股,在2011年中國概念股盈利能力的榜單中,它以41.99%的運營利潤率排在第五。這個結果給了趙晉(維梧創投執行合伙人)很大的信心。要知道,2005年才進入中國的維梧,其名氣與建銀國際醫療產業基金以及復星醫藥基金等相差甚遠,資金量也決定了它很難成為領投的那個明星VC。但它在中國總能以小博大,所投的12個項目中,已有3個成功退出,另有兩個很有可能在今年登陸A股主板和創業板。  於是,在剛剛募集的總金額3.75億美金的第七期基金中,有45%投向了中國市場。而前四期根本沒有配置中國,第五期也衹有5%~10%的資金在中國,第六期升至20%。"在未來5年內,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療健康消費市場。而目前這個市場還遠未飽和,仍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趙晉此話的背後,是熱錢開始不斷地涌入醫藥生物行業。2010年至2011年的上半年,醫療產業已穩居國內IPO最多的四個產業之一。並且它以7.77倍的投資回報率,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公用事業、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它其實和眾多美國醫藥生物創投的背景相同,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創始人都是科班出身、投資領域非常狹窄。唯一的特質也許就是在其投資的產品中,有34%獲得了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而在美國,這個數字的平均值僅為8%。 這還不足以描述維梧的與眾不同,如果僅僅如此,那么它就衹是眾多國外基金反打中國的案例。但維梧是在架一座"橋",這也許比它所謂的美國背景更有說服力。"我們在中國的策略是尋找高成長公司,幫助這些成長型公司尋找合适的國際產品和引進技術,然後再培育其上市或者尋求國外市場。"維梧管理合伙人英葛明這樣向本報記者解釋他們的"橋梁戰略"。簡單地說,它的高明之處正是捕捉到了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的信息差,而且這種信息差在即將爆發的中國市場的價值將被無限放大。 "妳知道,美國的市場已經非常成熟,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去尋找更好的機會。"英葛明如今依然是斯坦福大學的病理學教授,他也擁有自己的免疫學研究小組。"我們曾經在美國投資了一家公司,它在美國有很好的渠道,想要做全球采購。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來到了中國。當時大家都很惊訝,為什么這裡有這么多好的產品,卻沒有在美國出現呢?" 他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一個商機,畢竟在這個高科技領域,美國和中國的互動實在少得可憐。於是,他和另外一個創始人孔繁建共同決定來中國試試。趙晉依然清楚地記得他是如何搞定康輝醫療的。"它是我們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我打電話得來的。"2006年触維梧剛到中國時,為了接触一些不錯的項目,他曾仔細分析每個細分行業,然後給行業的前五名挨個打電話。 而康輝醫療當時也是"香餑餑",很多比維梧有實力的本土創投都在瞄著它。但趙晉並沒有和它們直接交鋒,而是拿出了一個讓康輝醫療完全無法拒絕的籌碼。趙晉發現,作為一家以研發為基礎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康輝醫療雖然在骨科治療方面涵蓋了創傷、脊柱等多個領域,卻缺少一個關鍵環節,那就是骨關節產品。"這將直接決定產品的價值,沒有涉足骨關節,市場至少少一半。"他仔細比對了維梧在美國投資的各個公司,"為什么不去促成它們的合作呢,如果康輝能拿到相應的銷售代理權甚至技術,而美國公司又能拿到中國市場的渠道,這不是對我們投的兩家公司都好嗎?"就這樣,20094月,維梧終於搞定了中國的第一個案子:出資200萬美元投資康輝醫療。  同樣的例子又復制到了長樂長生上。這是中國第二大人類疫苗企業,現金流非常好,但缺少好的乙肝疫苗產品。"在中國打乙肝疫苗,如果忘了打第三針很容易就前功盡棄。而在美國,我們恰好之前投資過一個上市企業,它有第二代創新乙肝疫苗技術,衹需要打兩針就能終生免疫。"據孔繁建介紹,疫苗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從向藥監局提交申請到批准下來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時間,而且很難被批准。"這也是為什么長樂長生願意和維梧合作的原因,相當於拿美國的雞孵中國的蛋啊。"逐漸地,這種公司池里的技術匹配竟成了維梧的商業模式,它甚至為此調整了在兩國的投資策略。"在美國,維梧喜歡從零開始投資一家公司,以產品創新為導向。但因為做創新藥的周期非常長,風險非常大,而如果不做創新藥,未來成長倍數又少,所以衹有早期公司的晚期產品我們才會投。"而中國完全不同,它成長太快了,企業想得更多的是去開發市場,而在研發上並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所以大多數人采用的是'拿來主義',但拿大醫藥公司的資產又比較難,真正的機會是歐美的中小企業。"這在趙晉看來,完全是為維梧量身定做的市場條件。維梧甚至已經不像是一家純粹的VC,而兼顧了很多商業咨詢類的工作。在投資康輝醫療之後,維梧執行合伙人余誠明便去了那邊做首席商務官。"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培育美國市場的投資人,幫助他們了解康輝醫療。"他在團隊和產品方面,給了康輝醫療很多的建議,這也是其受到資本市場追捧的關鍵原因之一。"5年前,和康輝醫療相同規模的中國企業有30多家,現在它卻成了最大的。"趙晉更習慣把這種模式概括成一種協同效應,"它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產品嫁接,因為醫藥行業的確不像TMT行業,沒有技術和產品積累,妳其實很難做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