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3 ■王慰祖/撰稿■ 根據康聯預防醫學一份針對近1.2萬名北部地區健檢顧客進行的統計分析發現,男性篩檢有大腸息肉的發生率為25.61%,年齡集中在40歲以上,發現中年熟男是大腸息肉好發族群。康聯內視鏡室主任林姿伶醫師建議,一般民眾40歲以後,不論是利用國健局糞便潛血篩檢或是自費作大腸鏡,都應開始進行相關檢測,確保腸道健康。林姿伶表示,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因。國民健康局多年推動補助50至69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就是希望能在徵狀發生前,揪出隱身在腸道內的早期癌化可能。她指出,康聯預防醫學至目前為止,共篩檢出15位受檢者罹患大腸直腸腫瘤,其中7位糞便潛血為陽性反應,也就是說,有超過5成以上必須搭配大腸鏡檢查,才能夠檢查出病變的可能,因為大腸直腸已有腫瘤病變者的糞便不一定會有潛血現象。林姿伶說,有些人以肉眼發現自己糞便帶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痔瘡、肛裂或大腸炎,建議民眾還是要就醫檢查,因為還是有可能是腸息肉或腫瘤。她強調,一般常見的大腸直腸息肉為增生型息肉,外型多半扁平顏色蒼白,屬於良性,通常觀察或切除即可。但若是顏色鮮紅凸起的腺瘤性息肉,未來癌變的機會較大,建議要切除。從康聯近期篩檢的案例發現,即使受檢者癌胚抗原指數正常、糞便潛血為陰性,但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仍發現有息肉或癌變的可能。根據今年2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小顆息肉的切除可以減少53%死於大腸癌的機會。因此,作大腸鏡檢查及切除腺瘤性息肉,如同做了大腸癌的「初段預防」,是屬於非常有價值的檢查及預防性醫療。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此次統計分析發現一些現象,以北部都會地區來說,男性大腸直腸息肉好發率高於女性。女性大腸直腸息肉發生率集中在50歲以上,男性發生率集中在40歲以上,50至69歲最為顯著。但是值得重視的是,20至39歲的年輕男性息肉發生率相對比女性高,印證除了大腸息肉病史或家族史、大腸癌家族史外,年齡大於50歲、喜吃過多的紅肉或過多燒烤肉類、蔬菜攝食過少、有高脂肪飲食習慣、體重超重,以及缺乏運動者、抽煙者等,都是容易好發大腸息肉的危險族群。陳皇光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要養成定期大腸篩檢的習慣,檢查的頻率可依照個人健康狀況或有無家族病史來進行,有大腸息肉、大腸炎症、腫瘤家族史或無任何症狀者,每2至3年作一次全大腸鏡篩檢即可,但若有家族病史者,建議應從家人確診為大腸癌的年齡,再提早10年開始進行腸鏡檢查。他強調,有腸胃症狀或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者,應盡快接受全大腸鏡檢查。若有出現血便現象的年輕族群,考慮要安排大腸鏡檢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