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ly 16, 2012

中國創新! 引起美中注意.....


 美國國會討論中國創新給了我們哪般啟發  發刊日期:2012.07.16  5月份,東西兩個半球上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大國,不約而同地各自做了一件目的相同的事——研究中國創新據外媒報導,由美國國會授權成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近日在國會山舉行聽證會,9名美國專家和學者分別從理念、基礎設施、資訊技術和國防創新方面,審視和評估了中國鼓勵創新的政策和成果。他們認為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取代美國,但需要警惕其“山寨”能力。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佈雷茲尼茨教授在作證時即指出,美國不應擔心中國是否會取代矽谷,中國只能組裝iPhone而不能發明iPhone,缺乏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具有第一代創新能力的人物和環境 是的,自2011年起,中國的企業界、知識界一直在反問,“中國為什麼出不了賈伯斯?”這就是典型的“賈伯斯之問”在美國國會審視中國創新環境不久之後的528,由胡錦濤總書記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專門研究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問題。是次會議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上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創新體系,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兩個經濟大國,在同一時間關注中國創新問題的巧合,表明中國的科技創新,已經不僅是中國一國之大事,它還將對世界政治和經濟新秩序帶來深遠的影響。否則,在科技創新上向來自命清高的美國人不會動用納稅人的錢來研究中國的創新問題。 然而,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重要發文和美國人的重視,都無法減輕國人對中國創新問題的擔憂。因為,這些年的我們,在科技創新上實在乏善可陳。 一說起中國的創新或者科技的進步,國人總喜歡講唐朝的偉大,宋代的了不起,言必談四大發明、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我們沒有數典忘祖,我們亦為個別領域的創新能力感到驕傲,但別忘了,祖宗的四大發明與今天的我們無關,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能夠保衛國家的安全,但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整體科技水準和創新能力。 今天,互聯網是一個創新能力聚集的行業,也是最能看清一個國家創新能力水準的行業,可我們至今難見中國自己的創新。從美國在綫(AOL)到新浪,從雅虎到搜狐,從谷歌到百度,從ICQQQ,從高朋到中國團購,從Twitter到微博,從Craiglist到趕集網等等,上個月,西半球的美國矽谷出現一個互聯網的創新模式,下個月,在東半球的中國就會有十個與之相似的企業或產品出現。所謂中國互聯網的領頭企業莫不如此。 再看看中國資訊產業及互聯網企業的知名人士吧,要么天天想著當青年領袖,要么出言必是創新,必是賈伯斯,更有甚者,連衣服手勢也與賈伯斯相差無幾。然而,他們如演鬧劇一般,上竄下跳,在國內目空一切,口水仗從年頭打到年尾。再看其產品,則成了另一番天地,號稱精工細做的東西,其本質與深圳華強北的山寨產品相差無幾,區別只在于價格比山寨產品高了許多。 如果我們把社會或者行業環境看成一種教育趨勢,那麼至少在中國資訊產業這個最需要創新的行業,所謂的行業大佬,用他們做假抄襲的行為,在錯誤地把後來者帶向歧路。同樣,在中國教育界和科研院所,從漢芯造假到麒麟系統作弊,有太多的“個別案例”,有太多的“導師”在863、核高基等一系列國家級重點扶持產業上大把騙取科研經費,而其研究成果從來沒有讓國家科技水準提升,沒有讓國民感受到實惠。正如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蘇邁德在點評中國科技投入時所說,“大量的投資資金並沒有被合理使用,投資的速度高于管理的速度。近期,我們在與科技部接近科技體制改革討論的人士交流時,聽到了如此的言論:儘管科技部乃至國家都在努力改變863、核高基等國家重點科研基金的審批及成果評審程式,但參與會議的人士還是擔心,在評審環節,仍然是為數不多的擁有話語權的人士最終讓自己人脈資源圈內的企業和學院受益,從而傷害到整體國家創新基金的效益。 從這裡,我們大致可以把各行業的這種表現歸結為一種現象,不管是互聯網行業,還是科研院所,還是新興產業,大家都在嘴上講創新,而無實際的創新能力。而這一現象的根源,是我們的社會各階層對創新的思想上的問題所致,是中國教育的體制帶來的。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我們太過看重結果,而忽視了對過程的重視。我們一些大學的教育與創新無緣,它們正在培養著一批批跟著導師“跑專案”的研究生,本科教育在培養著一批批所謂的適應性很強而無個性和創新精神的社會“油子”。如此週而復始,國家的一批批創新扶持基金就化于無形,而整體社會的創新能力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同樣,這一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健康的國民教育體系來支撐。我們與其天天去感嘆“中國為什麼出不了賈伯斯”,不如從基礎教育抓起,讓年輕學生們知道獨立創新精神對自己和對未來人類的重要性。 (本文來源于:IT時代周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