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林榮錦:台藥廠僅1/3能存活 2012-12-28 【時報-各報要聞】國內生技大老、東洋集團(4105)董事長林榮錦昨(27)日表示,台灣生醫產業在結構調整中,現有163家製藥業,最後可能只有50家可存活,而生醫業要展現新能量,要擁有世界級黃金療法的專利,要做創新型的「小蘋果」,而不是規模經濟的「台積電」或鴻海。林榮錦表示,不要用大的概念去做生技大夢,而是要用創新和技術專利模式去經營生技產業,台灣的生技業不適合發展出張忠謀或郭台銘的強人模式。據了解,為了打進國際競技場,東洋是定位為全球微脂體(Lipo-Dox)權威,由於有技術專利,該公司已接獲嬌生授權代工生產癌症藥,明年起將大舉出貨。林榮錦表示,台灣成為PIC/S會員國後,在2014年底以前,現有163家藥廠必須要完全的符合PIC/S規範,產業面臨的淘汰競賽中,未來只有50家藥廠可以存活,發展純新藥、特殊劑型新藥和排行居前的學名藥廠,才有生存的利基。由於大陸自2012-2016年醫藥消費市場的年增率高達15%,光是藥品市場即高達1,600億美元,且將躋身全球第二大下,中國龐大的醫療商機預料也成兵家必爭之地。但林榮錦認為,大陸目前有4千多家藥廠,各區勢力盤結複雜,進軍談何容易?未來如果要在大陸佔有一席之地,除非是相對有經濟規模的生產條件,要不然就是產品的完全差異化,而創造產品差異,是台資藥廠進軍較有利的可行模式。林榮錦是昨天在KPMG台灣所舉辦「從兩岸生技發展趨勢看生技產業之投資布局」的論壇中,發表上述的看法。他表示,以大陸的原本結構和生產模式,台灣學名藥廠要進軍大陸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的成本幾乎是大陸藥廠的售價,甚至還更高,自然很難有競爭的利基。他並舉例指出,東洋的紫杉醇拿到歐洲第一張學名藥證,但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卻被晚進軍的全球第一大學名藥Teva打到是虧損100萬美元,即可見有一些沈默的成本是大家想像不到的!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