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戰略篇》帶動產業實力培育專利人才 刻不容緩 發刊日期:2013.09.11文/楊迺仁 台灣在全球的有形競爭力雖足,卻在無形智財權等領域受制於人,即便擁有眾多專利,卻無法充分顯現出專利為台灣創造的價值,因此成立培訓專利法規、申請及訴訟實務人才的機構,為必要之務。專利訴訟一直是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時,無可避免的挑戰。幾乎檯面上重要廠商,包括宏達電、宏碁、華碩、威盛等業者,均曾面對過程度不一的專利訴訟困擾,有的是碰到競爭品牌廠商出手阻擋市場擴展,也有惹人厭的專利蟑螂攔路想要過路費的訴訟。國科會副主委牟中原在全國科技會議中指出,台灣企業2011年付給海外廠商專利權利金與商標費用,高達5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740億元)。據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產業資訊室(STPI)統計,台灣2010年海外智財國際收支平衡(BOP)支出費用約49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500億元),顯示台灣企業支付海外智慧財產權權利金、訴訟賠償金、商標、品牌費用等支出呈大幅提高狀態,也反映臺企用賺來的營收支付智財權利金的水位也逐漸升高。研發人力飽和 關鍵專利卻不足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佈的2012年專利申請最新統計,受理專利申請件數共85,073件,較2011年增加2.5%,刷新歷史紀錄。其中,鴻海以3,367件申請案及1,397件獲準案,連續11年奪冠。此外,工業技術研究院以800件申請案位居第二,緯創資通則以567件申請案躍居第三,申請件數屢創新高;至於專利獲準的第2、3名,則分別是工業技術研究院的630件與友達光電的510件。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熱銷,相關專利佈局漸受重視,也讓宏達電以232件專利申請,位居第9名。但牟中原指出,台灣獲美國核准專利逐年增加,與南韓差距卻逐漸拉大,企業頻遭訴訟,凸顯台灣專利申請的質與量都有待提升,反映出台灣雖擁有眾多專利,但核心或重要專利卻不足的現象。目前台灣研究人員占就業人口比例,已達每千人有12.2人超越美日,顯示研發人力已達飽和。前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提出「防守性地雷佈陣」策略,運用產學研專利智慧財產廣佈地雷陣,協助台灣產業防禦並反擊海外專利訴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以LED產業為例指出,由於已有好幾家企業布好專利地雷陣,讓台積電花1年時間研究,在沒找到破陣方法前不敢貿然進場。他說,台灣若無法佈置具有殺傷力的地雷陣,也可自己創造機關槍等級專利,做為海外專利授權談判籌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