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輝董座:政府應重建民眾對GMP認證信心 精實新聞 2013-11-07 18:22:4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食品安全問題延燒,一度傳言下個稽查對象將對準保健食品;杏輝(1734)董事長李志文認為,食品GMP制度應與藥品GMP制度看齊,採用不合格就關廠的合理淘汰機制,重振民眾消費信心;他也說,該集團對內都採用藥品GMP的標準管控食品GMP廠,對出廠產品嚴格把關。 李志文指出,此次的食品安全事件,因問題廠商送驗的棉仔油都不含有毒的棉酚成分,有毒的疑慮應可降低,後續就是標示不清的問題,如果涉及標示不實、甚至詐欺,政府就應有法源給予裁罰,涉及刑事部分則交給司法機關處理。 不過,他也說,這次的問題比較大的影響在於民眾對「GMP」認證失去信心。李志文說,國內無論是在食品或藥品的GMP制度都行之有年,但相較於藥品GMP至少每年查廠、且保有隨時檢查的權利,如查廠不過就會有關廠的管控機制,食品GMP比較像是肉品標章的CAS認證,類似一種替產品加分功能,而非作為一必要條件。他認為,如果要重建民眾對於食品GMP的信心,應該比照藥品GMP的管理標準,如至少每年一查、查廠不過就採關廠停產的制度,且查廠的範圍從來料記錄、作業流程、生產成品成分分析等,進行多層次的檢控把關。 他說,過去國內幾次的藥品GMP升格,因嚴格執行關廠制度,將台灣合格的藥廠從5、6百家淘汰至100多家,已進行汰弱留強,因此民眾無須對於藥品GMP的管理失去信心;他也建議,如果允許,食品GMP及藥品GMP或可考慮歸屬同一行政機關管轄,建立統一的管理標準,重振民眾消費信心。 而杏輝旗下同時擁有藥品及食品GMP廠;李志文說,該集團都是用藥品GMP的管控標準管理食品GMP廠,兩者雖然管控的重點不同,食品GMP重生產過程是否產生有害菌種等,藥品GMP則重藥品的有效成分,但從來料記錄到生產流程的標準化,以降低製程風險,並採高規格的自我管控,是該集團的內部要求,也因此能吸引國際客戶的目光,有信心此次食安風暴不會有所影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