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December 2, 2013

西南合成 高值化戰略轉型: 北大医药

北大医药:健康产业大布局 20131124 14:39《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刊》三中全会受益股大起底1115日上午,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洪湖东路财富大厦B18楼的"未名湖"会议室里,北大医药(12.72, -0.53, -4.00%)201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正在召开。审议的议题即拟将公司中文全称"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应修改公司章程。最终,议案毫无悬念地以100%的赞成率全票通过。 半年前,公司已先期将股票简称由"西南合成"改为了"北大医药",而3个月前,公司股东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亦经北京市工商局核准,正式更名为"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从"西南"到"北大",从"制药"到"医疗"。一连串更名背后蕴含的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大转型。对此,西南证券(10.40, 0.56, 5.69%)高级买方分析师张涛表示,作为方正集团旗下惟一的医疗医药产业资本运作平台,北大医药有望从集团与北大医学部的战略牵手中直接受益,一方面,原有的医药主业有望迅速实现升级;另一方面,北大旗下丰富的医疗资源注入脚步将显著加快。

携手北大 仿制药与创新药"双药并举" 通过2009年、2011年两次重组,将大股东旗下医药产业链逐步整合到上市公司平台中,北大医药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产业链得到丰富,现已成为了中国西部最大的生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研制和出口基地,同时还拥有遍布上海、北京、武汉、重庆等中心城市并覆盖全国的医药销售网络。 公司正在不断挖掘医药研发的"金矿"。方正医药研究院为北大医药股东的子公司,其依托北大医学部,拥有博士后工作站,具备雄厚的药物基础研究实力。北大医药与方正医药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极大提升了公司药物研发实力。201210月,北大医药与方正医药研究院签订《药物研发战略合作协议》,拟就精神疾病类、胃肠疾病类、抗肿瘤类三个领域内的九个新药项目展开战略合作。据悉,此次合作很快将有阶段性成果。 今年初,方正医药研究院成功挑战德国某药业巨头的"莫西沙星/氯化钠制剂"专利权,成为国内极少数挑战国外专利成功的经典案例。北大医药无疑将率先享受到这一成果带来的利益。4月,公司又宣布,与方正医药研究院合作研发的国家一类抗癌新药康普瑞丁磷酸二钠Ⅰ期临床研究实验顺利结束,Ⅱ、Ⅲ期临床申请已获得国家食药监局药物审评中心技术评审通过。8月,该项目还获得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1000万元支持,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北大医药还和方正医药研究院共同与《财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旗下医药生命科学子公司SKBP开展跨国合作,研发精神神经类全球首创药物SKL-PSY。未来新药成功上市后,公司将独家拥有该药品在中国境内(含香港、台湾)的销售权。 北大医药董秘杨骁说,自主研发+国内专业机构+世界级研发企业"三位一体"的合作,公司开创了国内新药研发的新模式。今后,北大医药将在股东强大资源支持下,继续巩固原料药出口业务,加大制剂研发生产能力,不断拓展创新品种,实现仿制药与创新药的"双药并举"格局。

寻求机遇 打造大健康产业链 早在2012年方正集团的战略中,公司股东北大医疗便明确提出,5年发展目标为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力争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医疗产业集团。北大医学部旗下拥有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一院、三院、六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等八家附属医院,均为三甲医院。据了解,北大医疗集团董事长王杉正是北大人民医院的院长。 据一位接近北大医疗的人士介绍,北大医疗目前除正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亚洲最大的单体三甲综合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外,还积极在市场寻找资源。近期已收购三级医院湖南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株洲中心已在恺德医院成立。北大医疗正逐步打造集综合型医院、专科医院、医药研发、医药生产、销售、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荐政策红利的刺激下,涉及医疗服务的上市公司将迎来重大机会。北大医药作为北大医疗集团旗下惟一的上市公司已经吹响了号角,其依托北大医学部的品牌和医疗资源,在如今的民营医疗领域独一无二、优势明显。 根据公司2012年报披露,将"依托股东的丰富医疗资源和医院网络,抓住医疗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在医疗服务业的布局,增强与公司现有医药业务的协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