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生技創投 10年辛酸史 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13年12月02日 04:10 生醫產業資本市場活絡,吸引海外公司和投資機構爭相來台佈局,不過,生技創投10年磨一劍的辛酸史卻不亞於生醫業者,甚至來不及等候成果,不少生技創投已是「漸行漸遠漸無聲」,沒有餘力再募集新基金。台灣的生技創投起源於有「生技創投教父」之稱的李正明,他在1996年創立誠信創投,當時台灣創投界的「不投資美國、不投資網路、不投資生物科技」的三不政策下,他卻相中生技產業,主要是1990年時,歐美等先進國家,掀起的基因工程熱潮。最風光時,誠信創投旗下管理了雙勝、登峰、連勝、極品、第一生技、尊品、世界生技、千禧生技等8個創投基金,總管理金額高達43.7億元。由於獲利頗豐,後來統一集團也成立統一生命;胡定吾在擔任中華開發總經理時,也投入生技領域,而後離開中華開發後,又另組生技創投;接著永豐餘集團也有上智和上騰創投,裕隆集團旗下的創投公司也布局生技領域,2003年後,台灣工銀、中鋼集團轉投資的台安創投更是加入生技投資行列,一度也讓生技投資成為顯學。不過,由於早期台灣生技投資標的不多,這些生技創投多偏向投資美國公司,一直到波士頓生技、上智、啟航才開始轉向投資國內生醫公司,台微體、中裕都是這些基金的傑作。只是生技產業風險太高,尤其新藥公司要開花結果,差不多須花上10年,這讓早期的生技創投在獲利未如預期豐實,加上面臨結束限期,目前多處於休止符狀態,只有台安、工銀創投最積極。雖然在生技產業投資上,目前創投主導的現象頗有轉為金融證券業展現新活力,甚至也有企業集團大老自行掌航趨勢,例如東洋董事長林榮錦旗下的玉晟創投、安成董事長陳志明的新陳創投、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聯手交大校友成立的創投和潤泰集團的創投公司等,在在都突顯生醫產業的吸金能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