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February 18, 2014

陳建仁…禽流感恐跨季節全年威脅 !!!!!

星期專訪─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中國H7N9疫情蔓延 10年內恐有新流感2014-2-10 記者黃以敬/專訪中國H7N9禽流感疫情日益嚴重,二○一三年迄今確診病例已破三百二十、逾七十三人死亡,甚至傳出全球首見的H10N8禽流感致死病例。中研院副院長、前衛生署署長陳建仁警告,中國江南匯集密集雞鴨、豬隻及居住人口,人禽獸三類流感病毒很容易進行基因重組,已是全球新型流感病毒重組裝及製造的大工廠,未來十年至二十年預計還會有新病毒產生。由於中國H7N9病例今年提早自一月就進入高峰期,他更提醒,依據流行病學研判,預期流行期可能擴大延長至四、五月,台灣必須持續提高警覺,未來H7N9禽流感更可能變成跨季節的全年性威脅。

流行期估延至五月 恐變全年性流感

Q:中國H7N9疫情病例持續性劇增,又傳出H10N8新禽流感病毒也造成致死病例,中國禽流感疫情會越演越烈?A:流感病毒H有十六種 、N有九種,可組成高達一百四十四種組合,人類大多會感染H1H3N1N2,禽鳥會感染的病毒則較多。但可以預期,未來十至二十年,一定會有更多人畜禽共通的新型流感不斷出現。因為,全球人口移動快速、形成地球村,人類接觸範圍大增、禽鳥接觸也變多。又因氣候變遷及候鳥棲息地被人類破壞等因素,候鳥南移會延長甚至滯留,候鳥帶來的病毒感染雞鴨等家禽機率大增,越來越多的病毒會變成在地化或長留型。這次H7N9疫情由北方蔓延到南方,中國南方浙江、廣東、江蘇更淪為重災區,即顯示H7N9病毒早在中國南方在地化。而H7N9病毒及H10N8已出現致死病例,中國卻未發布雞隻暴斃訊息,顯示已成當地雞鴨長留病毒,中國農業部門卻未掌握;因雞鴨不會暴斃,防範更難。更令人擔心的是,禽流感會在豬身上重組、變種,人禽豬三種流感病毒很容易在豬身上結合變種。而中國江南(長江以南)不僅有候鳥棲息,也有密集的豬隻、雞鴨及人口群居,因此早已成為全球新流感病毒製造的大工廠。例如二○○九年全球流行的H1N1病毒,傳染源就是中國。中國未來恐會有更多人禽共通的新型流感病毒,台灣難免衝擊。

中國未有效管控人禽接觸 致疫情擴散

Q:去年中國H7N9病例在二月出現高峰,但今年從一月就居高不下,疫情會擴大?A:中國已有三百二十多起病例,這還是因重症住院或死亡而通報,被當成感冒或肺炎醫治而未通報的感染人數,恐還有三至四倍。而以今年提前一月出現、二月還不斷增加來看,H7N9應有擴大趨勢,去年到三、四月下降,今年恐要到四、五月才會下降,兩岸疫情防範還不能掉以輕心。目前H7N9病例七成多有與活禽接觸經歷,應還在局限性人傳人。如持續惡化下去,變成人傳人,勢必會有另一波大流行,且可能跨季節,變成全年性流感;但病毒也可能被人體馴化,致死性就會降低,也可能是另一種轉機。但最好在禽傳人階段就有效管控,這要看中國到底能否確實掌握有效管制人禽接觸。香港傳已關閉所有活禽市場,台灣也已禁止市場活宰家禽,但中國迄今未採取有效的雞鴨市場管控,甚至傳出雞農要求暫停公佈疫情的壓力,中國須更有效減少人禽接觸、管制疫情。

Q:中國疫情還在發燒,有更多防範建言?A:台灣已相當注意候鳥防範,禽畜場都有圍網措施,兩岸人員往來也有健康監控管理,所以還能把禽流感成功圍堵於境外。要進一步防止流感危害,則需研發疫苗及儲備感冒藥。目前有兩組人員在研發H7N9疫苗,一是台北榮總與國光生技,以傳統雞胚胎技術培養製造疫苗;另一是國衛院,提升到以組織細胞培養疫苗,正在努力一期臨床研究。國內疫苗製造技術已提升,但還是只能一種疫苗對付一種病毒;因此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領導的研究團體,致力於希望找到跨越病毒專一性的「萬用疫苗」,原理是把病毒中H多醣蛋白質的多醣去除,研發出單醣病毒蛋白質,未來可望製作出結合不同型別病毒的病毒蛋白質,研發出多功能疫苗。目前在動物實驗成功階段,期望三至五年內完成臨床試驗,疫苗製造就可進入全新境界。

中國霾害惡化 兩岸會談應要求預警

Q:人禽傳染的禽流感可阻絕在境外,但台灣無法阻絕對岸空污霾害危害?新的兩岸危害?A:世衛組織已把戶外空氣污染列為人類致癌主要因素之一。過去台灣較注意每年三、四月會從中國飄來沙塵暴,從中國西北沙漠飛來粒徑較大的懸浮微粒PM10。因顆粒較大,較易擋在鼻毛或上呼吸道。近期更嚴重的是,粒徑僅有PM2.5 、甚或只有PM1.0的細懸浮微粒,更易直接侵入人體肺部。這些污染大多來自中國沿海省份燃燒污染,包括燃煤發電、工廠、汽機車廢氣及人類取暖燃燒,更可能攜帶造成肺癌的砷、重金屬污染,也可能造成急性氣喘致死等。中國霾害對台灣及日本、韓國都已造成危害,且越來越惡化,從三、四月延長到秋冬、甚至全年都可能出現。針對PM10,衛署過去就曾比對環保署監測資料及民眾健保資料,發現懸浮微粒升高、空氣能見度變差時,嬰兒猝死率相對也較高。環保單位有必要儘速做更精密的監測與公佈分析。衛生署也須將空氣監測資料與民眾醫療、健保資料做比對研究,更深入了解霾害對民眾健康的影響,不能消極只會叫民眾戴口罩。

Q:只有台灣加強環保防治也未必有效,建議如何加強防治?A:必須透過國際壓力或兩岸會談,要求中國把霾害污染的資訊更透明化,且要提早發出跨國通報及預警。過去SARS,中國也隱瞞資訊,在世衛及國際壓力下,才對國際更早通報,禽流感通報也是如此。例如此次兩岸王張會談就可做出要求中國預警霾害。台灣藉此更可及早採取預防措施,除提醒高危險族群戴口罩、避免戶外活動,曾有提議放「空污假」,但涉及經濟與社會影響太大,也未必有助於公衛管理。或許可考慮只針對高危險群民眾提供「預防假」,免除影響出勤紀錄,更有效降低民眾罹病,也兼顧空污防範及社會正常運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