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May 1, 2014

(林欣吾) 教授 的學術舒適區

產學合作、研發創新 不是只有灑錢而已…【聯合報╱記者林毅璋整理】 2014.04.23 02:47 am 加強產學合作或是研發創新,必須具備動機、資源與能力三要素。可惜的是,政府只給「錢」沒有建立機制,好好培植「人」與其能力,由於缺乏誘因與配套,,國內推動起來是事倍功半。國科會、教育部及經濟部近年來,雖然提出各種政策,不過究其質仍是提供資金「補助」或「贊助」,問題在於,學界要到錢之後,不見得真有能力或動機銜接產業界。就以昔日國科會至今日科技部而言,相關方案洋洋灑灑,有「大產學」、「小產學」、「橋接產學合作」、「萌芽計畫」、「強化工業基礎技術發展方案」等。國科會前主委朱敬一也曾推出「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產學大聯盟)」、「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畫(產學小聯盟)」及「應用型研究育苗專案計畫」等。這些林林總總的補助計畫,雖然提供多元資源促進產學合作,但太多的計畫也使參與的產、學兩端眼花撩亂,國科會也必須投入相當管理成本以避免出錯。但我們想問的是,這些計畫對於銜接產、學有何作用?對產業形貌的影響與轉變為何?又如何才能更精進產生有效影響?這些問題在現行計畫管理模式下,不容易評估,也難以有效檢討。台經院調查發現這幾年國內產學合作及技術移轉績效較好的大學,校方提供的機制有幾種特性,像是提供進行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獎勵、升等點數、抵減授課時數與設置產學合作獎項,並提供智財相關訓練等,對教授在銜接產學能力較不足之處有所補強,這樣才是完整概念。可惜的是,現今大學教授協助產業的動機與能力有所不足,我具體建議科技部,制度上必須積極調整,才能足以引導誘發相應的創業精神,也必須整合調整現有多元補助管道,讓整個體系朝著提高有效產學合作移動的意願,避免有能力的教授們,停留在學術的舒適區,如此一來才可能大幅扭轉高教體系方向,發揮學界創新能量。(本文由台經院研究三所長林欣吾口述)【2014/04/23 聯合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