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March 11, 2015

翁啟惠 看 台灣生醫未來十年: 公司併購/策略聯盟

翁啟惠:生技整併 壯大品牌 2015-03-09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任職將滿十年 成果豐碩 籲擴大基礎研究、產學合作…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明年10月擔任院長職務將屆十年並將期滿卸任,這十年間推動生技產業不遺餘力,包括推動南港國家生技園區、科技基本法、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政策建議報告及唐獎評選等,他個人在任期間也繼續投入醣化學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 翁啟惠認為,台灣的生技下一步應該走向整合以擴大規模、強化國際競爭力,他提醒政府則應繼續鼓勵產業發展,擴大基礎研究投資及智財保護、深化產學合作,也要讓公司資訊揭露更加透明,強化有關法規,走向更開放、更創新的環境。以下是翁啟惠專訪紀要:

新藥資訊 不應限制揭露 問:台灣生技的下一步該怎麼走?答:台灣已有新藥問世,具備從新藥開發到銷售的有關經驗,但公司規模與內需市場都小,要走向國際仍辛苦,未來必須有強大的研發、創新與智財保護,因此下一步「整併」與如何開發高價值產品是關鍵。所謂整併,譬如類似的公司可以合併,包括策略聯盟、併購等,因為同類型公司若陷入惡性競爭對產業發展不利,個別規模太小也沒有競爭力。我認為,台灣生技產業的下一步是建立規模、生產、行銷與品牌。以新加坡為例,許多國際大藥廠都赴星國設立總部,新加坡並沒有市場,但他們的法規透明度與政府支持度高,有利產業發展。

問:您覺得台灣發展生技優勢何在?答:台灣早期有許多出國留學的學人,近年陸續回國成立生技公司、投入產業,為這一波產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這要繼續鼓勵。另外,台北地區有發展生技的條件,譬如,美國是從灣區開始,1983年胰島素核准上市後逐漸蓬勃,後來聖地牙哥、波士頓都陸續跟上,這些生技大城擁有幾個共同特色:有很好的學術研究單位、有大型醫學中心,交通方便又國際化,台北正符合這樣的條件。好的生技產業應對環境友善、配合都市發展;尤其,台灣具有豐沛的資金、優越的研發能力等先天條件。

問:政府可以在哪幾個方面協助產業發展?答:投資領域可以加強,制度面也可以更開放,並鼓勵公司投入研發。譬如,基礎研究的投資應該更積極,因為生技產業需要有很強的智慧財產保護,產學研究的投資也可以更擴大。此外,資訊的揭露應更透明,基亞事件後新藥公司的資訊揭露緊縮,這是不健康的。政府既然鼓勵產業發展,則應鼓勵公司必須正確、充分的揭露資訊,而非一味的限制,這樣就有違政府鼓勵產業的本意。另外,政府在產業育才、留才應更積極,在課稅做法上也應更合理,例如員工股票選擇權等的課稅時機應該注意,避免股票交易在實際獲利前就課稅。新公司首度上市櫃的股票課稅,相較於每日交易所得課稅也應合理,以避免扼殺鼓勵長期投資的本意,也造成員工困擾。

問:請問您最近投入哪些研究,有哪些成果?答:我與團隊目前的研究仍專注在醣分子所扮演的角色等問題。包括醣分子與癌症的關聯、醣化與傳染性疾病的關係,醣化對蛋白質摺疊與功能的影響,此外如何進一步合成均相醣蛋白,以發展出最適化的醣蛋白分子新藥。我關注的是,為何人體內的蛋白質為何多被醣化,其中的機轉何在,又如阿茲海默症與蛋白質的摺疊有關,而醣化會影響蛋白質的摺疊,其間有哪些相關;傳染性疾病方面,我們研究多重抗藥性的肺結核與醣分子的關聯,並進行小分子酵素抑制劑的開發,研發新抗生素。

熱愛學術 做實驗當休閒 問:院長平時有哪些興趣可分享?答:我的興趣大多還是學術研究為主,閱讀或做輕鬆的運動甚至簡單的試驗等。譬如,我近期因為看到探索頻道(Discovery)介紹人瑞的專題,記者訪問琉球女性長者問長壽的秘訣,長者答「每天上山採苦瓜吃」。我們好奇,便到市場買苦瓜萃取純化物,拿線蟲(微生物,生命周期約兩星期,與人類長壽基因相似)做試驗,發現苦瓜沒效果,我們又拿一般認為的長壽食物來試驗,如醋、紅酒、橄欖油、抗氧化劑等,共取250萬種化合物來試,結果發現醋酸確實能延長線蟲壽命。當然,這只是我好奇而臨時起意的試驗,並不是深入的學術研究,因此不鼓勵大量吃醋。

問:請問您擔任院長近十年來擔任心得?答: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很好的院長,這是我「意外的工作」,但是我知道我盡了力,到底大家滿不滿意,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行政非我所長,這十年來院長任內的感受是:有些辛苦但也有些欣慰,如生技園區能夠順利,部分法案的推動,如生技條例、科技基本法等得以通過,我能夠參與其間感到很榮幸。另外,我擔任院長後中研院也沒有因此走下坡,我很慶幸,這當然歸因於中研院有好的制度與傳統及同仁的努力。最感到高興的是,我擔任院長期間,還可繼續做研究,外界在此期間也常問我做了哪些研究,表示外界仍期待我的研究,這我感到很高興。如果院長脫離學術現況,決策可能出現盲點。

接棒人選 要有歷練遠見 中央研究院院長職務明年10月將完成交接,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新任院長除了要有崇高的學術成就外,對於中研院及國家的發展要有清楚的瞭解與願景。翁啟惠表示,院長應該協助政府做好,例如科技人才養成及產業發展政策的前瞻規劃。由於院長要處理的問題愈來愈多,相當的人事歷練也是必備的條件,而充分的溝通能力與服務熱忱也相對重要。中研院新院長評選將於今年10月開跑,由中研院評議會成立院長評選委員會,以啟動新的院長評選機制,明年4月將由院士選出三位最高票的院長候選人,並由中研院呈報給總統圈選。對於未來的中研院走向,翁啟惠也特別期許,中研院的每一份子都應體認,中研院之所以受到國際肯定而有此地位,除了學術成就外,也因為有其超然的立場,此一良好傳統得來不易,而全體研究人員與中研院更是相表裡,舉手投足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