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July 31, 2015

精剛 生醫鈦合金國際布局 到減資59.92%

精剛具高度戰略價值 布局全球 橫跨生醫材料、航太領域作者:江文勝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16012010/12/25-2010/12/31 從與國際大廠關係、布局兩岸戰略價值、業績成長的角度來看,精剛都明顯優於聯合骨科,長期而言,精剛股價爆發力更值得期待。受藥品降價影響,大陸或香港掛牌的製藥股如國藥控股〈099.HK)、金衛〈801.HK)、中國製藥〈093.HK)、朗生醫藥〈503.HK)、利君國際〈2005.HK)等表現相對弱勢。回過頭來看台灣生醫股,有中國醫改商機加持,加上六次江陳會釋出的利多,但股價已提前反應;雖然長期趨勢不變,但台灣生技股漲多後利多鈍化,籌碼面亦趨凌亂,短中期恐將進入整理。不過這並不代表台股中跟生技有關的個股都會全面熄火。

利多鈍化 生技中期整理 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幾年前就大膽預言,未來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會與生技有關,不是以生技為主要業務,就是生技的周邊產業,否則即是利用生物技術來支援或解決問題。這句話也指引出投資方向,即想要投資生技產業,不一定要從掛「生技類」的生技股著手,其他族群或產業中,生技含量成分高的個股也不少,其獲利、長線營運展望甚至比純生技股更優,像鋼鐵股中的精剛( 1584 )就是很好的例子。掌握上游關鍵材料就是掌握商機的最大保證,像太陽能電池普及後,下游產品殺聲隆隆,反觀上游材料供應商碩禾,卻因掌握材料技術而大發利市。相同情況,未來在精剛身上也可能看得到。精剛為榮剛( 5009 )的轉投資公司,以鈦合金及特殊功能型鋼材等特殊合金材料為主要製造及銷售產品,是國內唯一具鈦合金素材轉質製造、精整處理以及成品零件加工垂直整合能力之專業製造廠。公司主要產品為鈦合金素材,依應用可分為工業用、生醫用及能源用合金素材。產銷系統主要是向美國、德國或日本進口海綿鈦,在歐洲與合作廠商精煉成鈦錠,送至國內轉質後鍛造成棒材,再交由榮剛做最後段的製程精剛的生醫用鈦合金材料目前已通過認證的國際大廠包括有Johnson & JohnsonStryker、日本的JMM、Biomet等。不說讀者可能不知道,這些廠商可都是大有來頭,像Johnson & Johnson是國際知名製藥、醫材、照護大廠,其中DePuyJohnson & Johnson子公司,DePuy有超過六千名員工,年度營業額達五○億美元,有骨科器材界的「微軟」之稱,目前也是世界第三大骨科器材公司,全球人工關節市占率達一六%。Stryker是全球第二大人工關節廠,市占率二一%,僅次於Zimmer的二四%;歐洲的Biomet是全球第四大,全球市占率亦達一二%。全球前五大廠中,精剛已通過包括Stryker(第二大)DePuy(第三大)Biomet(第四大)在內的三家認證,並成為其合格供應商,合計這三大廠的全球市占率就已經接近五○%。

精剛客戶個個大有來頭 至於JMM(日本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在日本也是赫赫有名,JMM由日本京瓷株式會社生物陶瓷事業部,與日本神戶制鋼所株式會社醫療材料事業部合併成立;合併前,兩家公司曾分別擁有生物陶瓷及生物金屬的材料學及加工的核心技術,合併後的JMM將成為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這兩種支撐現代醫學發展重要技術的醫療器材專業公司。另精剛目前在國內客戶有聯合骨科,聯合骨科與全球第五大人工關節廠英國的Smith Nephew關係良好,精剛未來亦有機會成為Smith Nephew的合作夥伴。人工關節是長時間置入於人體的高階醫療器材,技術門檻及品質要求相當嚴格,精剛能夠陸續獲得歐、美、日本等國際大廠認證,並成為其合格供應商,足見其產品品質已達相當高水準,未來一旦獲採用陸續供貨,以精剛目前的營運規模來看,想像空間相當大。長期植入人體內的高階醫材,台灣製的終端產品想要以自有品牌打入歐、美市場仍有一定困難度,這也是近幾年來聯合骨科的營收成長十分有限的原因;相較之下,精剛的生醫鈦合金材料一旦切入全球重要大廠的合格供應鏈,營運要出現爆發力可能性就很高。

多一個百分點規模多五倍 就產業面來看,生醫材料以骨科用材料為最大宗,約占整體市場三八.一%,其次心血管材料約三六.四%,第三大為創傷照護,約一一.四%;骨科用材料是全球最主要銷售的生醫材料。根據Global Market Direct的調查,二○一一年全球人工關節的市場總值可達二二四.二三億美元,二○○六~一一年複合成長率為一三.一%,高於骨科市場的一一.九%。二二四.二三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換算成新台幣,高達六七二○億元。人工關節的主要原料有鈦合金、鈷 鉻、鉬合金,原料成本約三○~三五%,推估用於人工關節的鈦合金、鈷、鉻、鉬合金等市場規模二三五二億元新台幣,精剛目前一年生醫材料營業規模不過二億元新台幣,全球市占率僅約○.○八五%,市占率連千分之一都不到。 即使以DePuyStrykerBiomet三家大廠所產出的人工關節,所需的鈦、鈷、鉻、鉬合金等原料需求規模達一一七六億元新台幣計算,精剛生醫用鈦合金營收所占比重也不過○.一七%;換句話說,只要多一個百分點,精剛生醫用的鈦合金營業規模就可以大增近五倍,多二個百分點,就多十一倍。精剛陸續通過這三家大廠的認證成為其合格供應商,未來營運大爆發的可能性相當高。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全亞洲地區惟一同時通過美國FDA及歐盟CE認證的聯合骨科,能享有高本益比除整體產業規模大幅成長(如人口老化),兩岸ECFA簽署後所帶來的龐大商機,使得戰略價值大幅提升更是重要關鍵。受惠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和政策扶持,中國骨科器械行業近年來發展快速,○六~○九複合年增長率高達二二.一%,○九年的市場規模已達六○億元人民幣,其中關節、創傷和脊柱產品是中國骨科器械市場三大主流產品。受研發和生產技術等限制,中國骨科器械市場主要被外資企業主導,○九年外資企業在中國骨科器械市占率達五六%,主要廠商包括有Johnson & JohnsonMedtronicSynthesStryker等;中國本土知名度較高骨科醫材廠有創生控股、常州康輝醫療、山東威高集團、甦州欣榮博爾特、天津威曼生物、北京力達康、北京蒙太因、天津人立骨科,其中創生控股(325.HK)、康輝醫療(KH)、山東威高(066.HK)是該領域比較優秀的上市公司。在中國市場,骨科材料(關節、創傷和脊柱產品)的生產企業雖然有七○、八○家以上,但生產關節材料的企業不超過十家,顯見骨科材料的技術及進入門檻相當高,與其他骨科材料業(創傷和脊柱產品)相較,精剛的大陸競爭者不多,前進大陸更有優勢。尤其,精剛的生醫用鈦合金材料,已通過國際大廠認證,在兩岸關係中已站在有利位置上,未來的戰略價值及地位明顯優於聯合骨科。全球最大骨關節公司Zimmer今年收購中國人工關節廠北京蒙太,蒙太因○九年營業收入六千多萬元人民幣,Zimmer以四九○○萬美元(約十五億元新台幣)對蒙太因全資收購,併購總值約是蒙太因一年營業額的五倍。精剛生醫用鈦合金材料今年營業額約二億元新台幣,未來只要規模提升到占DePuyStrykerBiomet這三家大廠所需鈦合金、鈷、鉻、鉬合金所需原料的一%,精剛生醫用鈦合金材料規模將達十二億元新台幣;以Zimmer以蒙太因五倍營收吃下全部股權估算,精剛價值就有六○億元新台幣,保守以業界評估併購金額約是營業額的三倍計算,那麼精剛價值也有三六億元。精剛增資後股本六.八億元,總市值也不過十九億元新台幣(約○.六三億美元),未來價值可望大幅提升。尤其,對國際大廠而言,若要進軍中國,或是中國企業要跨足國際市場尋求合作夥伴,精剛的戰略地位更能凸顯。

航太領域是另一成長動力 精剛逐漸走出谷底,今年EPS預估可達○.八~一元,明年EPS上看一.五元,聯合骨科本益比三六倍,精剛只有二○倍。再比較與國際大廠的關係、布局兩岸的戰略價值,精剛都明顯優於聯合骨科,長期來看,精剛股價不排除向聯合骨科靠攏。除生醫材料之外,精剛目前產品亦應用在航太市場,公司已通過AS9100 認證,符合航太品質管理系統,取得壓力容器指令PED認證,是公司長線營運大成長的另一股動能。航太部分,精剛與母公司榮剛為迎接特殊鋼產業景氣從谷底復甦,今年六月成立「台灣精製產業研發聯盟」,鎖定包括美國的波音、GE、日本的Sumitomo,以及GOODRICH、和SAFRAN集團等客戶,全力發展航太市場;目前該聯盟已與中國最大飛機製造公司西飛國際簽訂合作意向書,正式進軍中國航太領域。雖然產品仍待認證,短期對業績仍無實質貢獻,但榮剛集團與西飛國際的合作,將讓榮剛、精剛的航太布局更上層樓。尤其,榮剛超合金主要供應飛機葉片,金融風暴後全球航太業景氣步出谷底,觀察榮剛單月營收已連續六個月都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倍以上,不但如此,榮剛仍積極擴廠,像柳營新廠VIM即將加入營運,可望成為立即推升營運向上的主要動能。尤其,又是中國十二五規畫中七大戰略產業中的新材料產業受惠股,長線可望受惠中國飛機計畫,未來業績爆發動能值得期待。從周線角度來看,股價還在長線底部區,上檔可發揮的空間相當寬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