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October 27, 2015

醫院主導來臨?! 穿戴醫療+APP 強化病情追蹤&健康管理

穿戴式裝置走入照護、醫療專用市場商機無限2015/10/26-DIGITIMES企劃 當今穿戴式裝置市場以消費性市場為大宗,其中又以手腕式的智慧手錶、手環以及項圈等裝置的可見度最高,故產業也以消費型為主流;但以醫療應用為主的穿戴式裝置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市場,包括醫療儀器與照護用裝置…

穿戴式裝置的醫療照護市場新商機 其實穿戴式裝置早就在醫療照護市場應用許久,只是這些裝置大多是設計來輔助病患使用,其發展速度不若電子3C市場那麼快。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許多醫療儀器開始從類比走向數位,可提升人類在疾病的預防、診斷、矯正、舒緩、治療等精確性與實用性,大幅提升整體醫療品質。因此不少科技大廠與醫療儀器大廠,開始推出各式各樣的醫療電子產品,為醫療電子產業帶來新的曙光。隨著奈米科技的研發與電子產品微型化的設計,加上當今資通訊科技的進步神速,消費性電子產品可以非常輕巧美觀呈現在世人面前。搭配近年來雲端的應用、物聯網與大數據的發展趨勢之下,消費者已經可透過穿戴式裝置達到自主健康管理。而在醫療產業中,不少廠商也開始推廣各種可穿戴裝置,以協助病人達到居家照護、自主治療,從而降低醫院的人力負荷,提升醫療品質。由於醫療電子產品不同於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必須通過各國的特定電性安全規範,且非常重視安全性、有效性與可靠性,並經常需要搭配臨床試驗與多次校正,最後還要經過衛生機關的多次查驗或登記報備,核准之後才能上市,可以說醫療電子產品需要投注非常多的研發時程、人力與財力。但由於醫療電子產品具備高毛利、高附加價值,且生命週期極長(通常是10年,比一般電子產品長約2~5),加上醫療產業與國民的健康息息相關,是民生必需的重要產業,縱使景氣再怎麼變化,也不至於造成整體醫療電子產業太大的波動,因此醫療電子產品早已是國內外大廠積極投入的產業之一,以結合醫療服務與ICT技術的方式,促使智慧醫療器材產業的蓬勃發展。

穿戴式醫療裝置推出產品也建立生態系 目前有不少大廠與新創公司,紛紛投入開發醫療級的穿戴式裝置。其中不乏有大廠推出各種原型參考平台,加上採用開放式平台,以吸引各界投入研究與開發。例如三星於2014年就推出Simband的可模組化穿戴式裝置參考設計平台,有點像是Google Project Ara的模組化手機的概念,其內建許多先進式的感測器,包含可見光感應器,可偵測出皮膚的吸光量來算出脈搏數,以及內建在腕帶上的ECG(心電圖)感測器。除了ECG之外,其Simsense感測器還提供Bio-Z(生物電阻抗)PPG(光體積變化描記圖)GSR(皮膚電阻的感應)、加速儀、體溫計等感測功能,可協助病患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測。另一家大廠高通(Qualcomm)則是以其無線通訊技術的優勢為起點,另成立一家高通生命(Qualcomm Life)公司,以遠距醫療與物聯網的基礎,推出2net的生態體系。其2nethub產品是一個可以直接插入牆壁插座的迷你閘道器,能支援各種傳輸協定(行動網路、Wi-Fi、藍牙、ANT+)等,可直接將資料傳到雲端,讓病患的量測資料能透過各式軟體連接至2netHub,並安全地傳送到雲端來做儲存與分析,讓醫護人員能夠透過遠端來連接到這個平台,以做為即時看診、病情追蹤及分析、及不良習慣即時預警等等。此平台已榮獲歐盟一級醫療設備的認證。

其他照護式穿戴裝置開啟穿戴照護市場商機 在生活照護相關的穿戴式裝置部份,目前也有超過50多款產品發表或上市。這些產品的種類包羅萬象,應用領域也有所不同。有些是感測學習以提升自我照護意識,而有些則是輔助照護工具,讓別人來穿戴而我們來檢視。InteraXon公司推出的Muse頭帶,就是一種大腦感測產品,透過EEG感測器來偵測大腦活動,可應用在改善記憶力與專注力,最終得以透過心智來直接控制設備。該公司也為腦波偵測業界建立完整生態圈,結合權威腦波研究專家,一同來推廣EEG應用到消費性市場。而新創公司TZOA,其推出TZOA-Research(專業市場)TZOA-Consumer(消費市場),則是屬於隨身環境感測產品。以TZOA-Consumer來說,它是一種可以夾在衣服或背包上用來感測各種外在環境變化的小鈕扣,可感測紫外線、濕度、溫度、空氣品質,搭配其手機App,即可幫你做記錄,並即時繪出當地環境品質的地圖與路徑,當你上下班時即可避開惡劣的路徑,並選擇在夏天少曬到太陽、冬天多曬到太陽的通勤路線。至於SproutlingOwlet個別在2015年正式出貨的BabyMonitor,可說是針對嬰兒所推出的智慧型監視器。Sproutling可綁在嬰兒的腳踝(智慧踝環),而Owlet則是穿在嬰兒的腳上(智慧襪),即可感測到嬰兒的心跳、體溫、動作、睡眠情緒、所在位置,以及睡覺姿勢(趴著或躺著),並可製作出嬰兒的成長記錄,以便預測嬰兒醒來的時間。此外還可偵測到室內溫度、濕度、亮度與噪音量,並適時提醒環境是否不佳而影響嬰兒生理或心裡狀況。SproutlingOwletApp可將嬰兒狀態呈現在父母的手機上,即時父母不在嬰兒旁邊,也能得知嬰兒的健康與情緒情況,以便可以在家裡做其他事情。至於其他產品部份,像是台灣大哥大推出的NFC防走失智慧手環2.0,則是一種人文關懷類的產品。民眾只要透過NFC手機去感應配戴者的NFC手環,即可將目前位置透過手機的GPS定位連結到協尋中心通報,以幫助失智者可以重返回家的路。這種是屬於簡單、低成本但實用的設計。

醫療級穿戴式裝置開啟穿戴醫療應用 至於針對醫療或醫學研究專用的穿戴式裝置,目前數量並不多,有些可以協助診斷,有些可以輔助治療,更有些可以協助復健,或者能做為醫學研究的參考。由於這類產品大多需要醫師的指定使用,因此在消費性市場較少見到這些產品的蹤跡。以復健類的穿戴式產品為例,像是PreventiceBody Guardian,就是一種遠距監測裝置,用來給復健病人穿在身上,可以感測並記錄各種生理資料,包括ECG(心電圖)、呼吸量、活動量、人身所在地等等,其感測資料會自動傳送到雲端,讓醫師能夠即時監測,以做為下次複診時的重要參考依據。而另一家3LLABS推出的Foot Logger,則是一種智慧鞋墊,內部整合了8種感測器與一組加速計,可放在一般鞋子內,讓患有運動傷害的人能夠記錄其各種活動、姿勢、走路/跑步習慣,並將資料傳至手機,以做為復健時的參考依據。該公司還有SeatLogger,可以用來改良坐姿習慣。

以照護優先推廣穿戴式醫療應用 穿戴式裝置在醫療上的應用雖然尚未普及,但不少廠商透過推動硬體模組化平台、雲端監測平台來吸引醫療業界的目光。然如前述所言,醫療產品的導入時程很長,因此廠商在推出醫療級專用產品的同時,也可推出消費級的產品,讓消費者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照護,進而提升其產品的曝光度。總之,穿戴式裝置目前雖說在醫療照護的應用上較不普及,但隨著感測技術的再精進以及醫療資料庫的更完善,其應用將會越來越廣。相信不久的將來,醫院都會紛紛導入穿戴式醫療應用,屆時看病的人都要開啟智慧型手機來下載醫院指定的App,以作為醫院為病人進行事後病情追蹤的利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