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October 27, 2015

義大 吳昭燕&劉麗芬 開發螢光醣 追蹤癌細胞 PK 5-Aminolevulinc Acid!!

讓癌細胞發光義大發明獲鉑金獎2015-10-27〔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義守大學團隊針對癌細胞愛吃葡萄糖特性,研發「螢光醣類衍生物之用途」,經由動物實驗,不到兩小時讓癌細胞自動發光,讓醫師更準確鎖定癌細胞位置,獲選第十一屆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鉑金獎」。義大化工系教授吳昭燕(左)與學士後醫學系教授劉麗芬,研發「螢光醣類衍生物之用途」,讓癌細胞自動發光。「癌細胞喜歡吃葡萄糖!」義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吳昭燕及學士後醫學系教授劉麗芬,歷時三年研發出無毒螢光葡萄糖衍生物,利用紫外光激發出藍色螢光,導引醫師鎖定到癌細胞位置,發明名稱「螢光醣類衍生物之用途」獲美國發明專利,並在第十一屆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中,擊敗十一個國家、九百八十件作品,榮獲醫工類最高榮耀「鉑金獎」。據了解,癌症診斷慣用螢光導引切除術或18F-FDGPET/CT腫瘤追蹤檢查,病患需自負醫療費八萬元,螢光醣類衍生物每毫克成本不到百元,製程快速簡易,減輕病患負擔。吳昭燕表示,研究了十多年的螢光奈米金屬,首次轉成葡萄糖和胺基酸的衍生物,用紫外光激發藍色螢光,「沒想到發亮的程度那麼驚人」。而劉麗芬回憶評審過程,表示評審眼睛有如螢光醣類衍生物一般發亮,驚嘆於研究實用性。

追蹤腫瘤變容易義大教授獲鉑金獎2015101518:22顏瑞田義守大學今表示,義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吳昭燕、與學士後醫學系教授劉麗芬,歷經3年的「螢光醣類衍生物之用途」研究,因可簡易、便宜,追蹤腫瘤,日前在第11屆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中,擊敗11個國家、980件作品,榮獲醫工類最高榮耀「鉑金獎」。義守大學說,目前癌症治療診斷的最新螢光導引切除術或18F-FDGPET/CT腫瘤追蹤檢查,病人往往需自行負擔昂貴的醫療費8萬元,該項研究已成功研發出一種無毒螢光葡萄糖衍生物,可利用紫外光激發出藍色螢光,做為檢測疾病的螢光導引的用途,在動物實驗上可有效偵測出腫瘤位置,每毫克成本卻不到百元,且製程快速簡易。義大教授劉麗芬說,「評審當時的眼睛,有如螢光醣類衍生物一般的發亮」,而研究螢光奈米金屬已逾10年的吳昭燕則表示,從評審對作品的肯定,讓她對艱辛漫長的探索過程更加堅定信念。吳昭燕說,「研究了10多年的螢光奈米金屬,首次轉成葡萄糖和胺基酸的衍生物,用紫外光激發藍色螢光,沒想到發亮的程度那麼驚人!」針對癌細胞喜歡吃葡萄糖的特性,吳昭燕與劉麗芬將合成具類葡萄糖結構的螢光性衍生物,經由動物實驗,不到2小時就能讓癌細胞自動發光,這發明將能讓醫師更準確的鎖定癌細胞位置。這項突破性的「螢光醣類衍生物之用途」發明,已獲得美國專利發明。專注癌症研究的劉麗芬說,最新螢光導引腫瘤切除術是採用國外「五胺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c Acid;5-ALA)」做為腫瘤追蹤的螢光導引劑,以協助醫師提高腫瘤位置的診斷率與清除率,但價格昂貴。義大研發低成本、生物相容性良好,且較無毒性的螢光檢測系統,將來可嘗試應用於臨床上之疾病檢測及藥物篩選等領域。「我們實驗室的目標就是製造出平價且適合國人使用的藥物及診斷試劑」。(工商即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