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15

腦創傷 中醫治療三階段: 化瘀/ 平肝/ 開竅

事半功倍! 中西醫合治腦創傷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20151106 上午10:57(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51歲的蔡先生,三年前由2樓的高處跌落,緊急送醫時,昏迷指數為6分,腦部電腦斷層影像顯示右側大腦硬腦膜下出血、左顳硬腦膜下出血及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枕骨骨折等。隨即插管並由腦創傷中心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及清除腦部血塊,因病情逐漸改善,開始接受復健治療,之後也會診中醫進行電針治療。經過半年西醫合併中藥、針灸調養,頭暈、右側面癱及記憶力、右下肢行走無力等症狀逐漸改善,說話語音較清且喝水嗆咳的次數減少,已於去年重返職場。  衛福部統計自2009年至2013年間,事故傷害皆為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六位;運輸事故與跌倒(落)意外就佔所有事故傷害的七成。以常見的腦外傷後頭暈為例,常表現為自身活動不穩、視物旋轉感、畏光、拒動,常伴有噁心、嘔吐及胸悶、心慌、汗出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中醫治療腦外傷概略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以化瘀通絡為主,常出現頭痛,伴時有頭暈、舌質青紫、舌底脈絡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等症,可選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改善腦部循環以減少腦部缺血損傷區域擴大。中期以平肝潛陽為先,常出現頭部悶痛、頭暈目眩、心悸.每因煩勞惱怒後症狀加重,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等症,可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後期則以豁痰開竅、逐瘀通絡為目標,常見頭痛綿綿不休、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倦怠乏力,舌質淡青、苔白膩、脈滑,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合二陳湯加減,藉中醫調養改善腦創傷後遺症相關症狀。  病人於日常生活中,可選擇四神聰、太陽、率谷、風池、安眠等穴進行穴位指壓按摩。四神聰能清頭目、安神,善治頭部巔頂之疾;太陽穴能祛頭風、明眼目,以治頭痛、眩暈之症;率谷穴專治偏頭痛;風池穴治枕部頭痛;安眠穴有鎮靜作用,主治失眠、眩暈、頭痛。腦創傷中心發現,腦創傷病人於住院期間,可於急性期或術後藉由針灸治療改善腦部發炎狀態;病程中後期或出院後,可於西醫、復健治療同時,合併中藥、針灸治療,藉由中醫調理體質的方式,改善腦創傷病況,並減少後遺症對病人生活作息的影響,甚至可協助病人重返職場工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