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6

瑞諾華生醫 技轉 USC陳景虹 Dye-Drug Conjugate (執行長沈立明 鎖定 腦癌及前列腺癌)

基因研究之母施陳景虹發現 抗憂鬱藥或可抑制腦瘤 最新更新:2016/02/18 16:41 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教授、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士施陳景虹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抗憂鬱單胺氧化酶A抑制劑,或許可減少膠質瘤癌的發展及轉移。中研院士發現抗憂鬱藥或可抑制腦瘤 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士施陳景虹領導的 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抗憂鬱單胺氧化酶A抑制劑,或許 可減少膠質瘤癌的發展及轉移。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洛杉磯傳真 105218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發布新聞稿說,施陳景虹來自台灣,旅居美國已40餘年,因她數十年來對於單胺氧化酶 A及大腦發育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已頗負盛名,在科學界有「MAO基因研究之母」的美譽。施陳景虹率領的研究人員,正致力常用憂鬱行為改變酶(Behavior-Altering Enzyme)的研究,並在小鼠實驗中,發現了致命腦腫瘤生長的相關連結。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今年29日最新出版的國際知名科學研究期刊Oncotarget。他們也曾發現單胺氧化酶AMAO-A),可減少小鼠膠質瘤(glioma cancer)的生長和增加其存活率,可被用作癌症抑制劑。這項研究成果去年2月曾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MI「共軛」分子(near-infrared dye MAO-A inhibitor)標靶藥物開發技術平台論文,是未來開發癌症標靶藥物的突破。研究顯示,常用的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MAO-A(單胺氧化酶 A)抑制劑,接上成像診斷染劑,形成的染料共軛藥物,能有效減少、甚至抑制小鼠前列腺腫瘤生長,也可能用在其他癌症的治療與診斷。施陳景虹已把這項超過30年的突破性研究,進行全球專利技術佈局的顯影染料,也就是抗癌共軛藥物技術(Dye-Drug Conjugate, DDC),2014年第3季技轉回台灣新創的瑞諾華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尤其膠質母細胞瘤是侵襲性最大的惡性腦腫瘤,尚無有效的療法,患者於手術後平均存活時間約為14個月左右。施陳景虹表示,研究團隊得知單胺氧化酶A抑制劑能延緩腦膠質瘤耐藥性,特別興奮。他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將此一研發成果,用在動物及人類的臨床研究。(記者曹宇帆報導)

See also…陳景虹 主持 南加大「蔡明忠轉譯醫學研究實驗室」

 

富邦蔡明忠資助「MAO基因之母」陳景虹 Company | 生技尖兵 2015. 9月號/ DDC標靶藥物研發30年之功 技轉成立瑞諾華生醫   / 郝仰東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個人捐助150萬美金,資助鑽研MAO分子超過30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陳景虹,該團隊成功將常用抗抑鬱藥MAO-A加上成像染劑,創造出全新NMI「共軛」分子(nearinfrared dye MAO-A inhibitor)標靶藥物開發平台。首顆新藥MAOi證實能靶向性抑制小鼠前列腺癌,已技轉新創公司瑞諾華生醫,並已啟動二期臨床。「專注一項科學研究,就會不斷循著感覺的方向往前走」陳景虹鑽研MAO-A超過30年,因此在科學界有「MAO基因研究之母」之稱。今年2月,美國化學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封面刊登了NMI「共軛」分子(near-infrared dye MAO-A inhibitor)標靶藥物開發技術平台論文,並認為這項研究是未來癌症標靶藥物開發的一大突破。研究顯示,常用的抗抑鬱藥MAO-A(單胺氧化酶 A)抑制劑,接上成像診斷染劑,其所形成之染料共軛藥物,能有效地減少、甚至抑制小鼠前列腺腫瘤生長,未來除有望用在前列腺癌治療外,也可能用在其他癌症的治療與診斷。這項研究是由南加州大學(USC)藥學院教授、同時是中研院院士的陳景虹(Jean Chen Shih)帶領其團隊開發完成。旅居美國已經四十餘年的陳景虹院士,於今年6月回台參加中研院舉行的SCBA(華人生物科學學會)會議時,特別接受本刊訪問。

MAO基因之母」30年研究回饋台灣 「專注一項科學研究,就會不斷循著感覺的方向往前走」陳景虹鑽研MAO-A超過30年,因此在科學界有「MAO基因研究之母」之稱。陳景虹說:「這個染料 MAO-A共軛分子能專一鎖定癌細胞,比目前任何已知的MAO-A本身更有效。我們希望它未來可以用於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的治療、診斷及預後。」 更因為「心向台灣」,陳景虹將這項超過30年的突破性研究,並已進行全球專利技術佈局的顯影染料抗癌共軛藥物技術(Dye-Drug Conjugate, DDC),於2014年第三季技轉回台灣的新創公司-瑞諾華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資本額為1.5億新台幣,由吉富中華投資獨家出資。吉富中華投資為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創始人、目前同時是兆豐「成長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暨董事劉吉人個人的投資公司。瑞諾華生醫的科學諮詢委員會(Scientific Advisor oard, SAB)陣容堅強,除了陳景虹,還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組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中研院院士暨現任生醫所所長劉扶東、展旺生命科技董事長顧曼芹、前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現任智合生醫科學執行長汪嘉林。DDC新藥系列部分,目前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專注腫瘤內科的賴基銘醫師合作,展開前列腺癌及腦癌臨床一期試驗。瑞諾華生醫執行長沈立明強調,公司初步雖選擇腦癌及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作為開發核心,但未來DDC主要將應用於胃癌、乳癌及胰臟癌的治療,目前正進行臨床前試驗,不排除與藥廠共同開發或授權。另外,由於MAO抑制劑為已上市之神經藥物,瑞諾華將藥物之新製程、新適應症、新劑量循「老藥新用」途徑,MAOi藥物(公司產品代號VN102)獲FDA核准直接進行二期臨床試驗,已於20148月先在南加州大學啟動前列腺癌臨床實驗。沈立明並表示,老藥新用有如瑞士刀的多重功能,已有相當成功的案例,如威而鋼和生髮用(落健)藥物等,能大幅減少開發時程,有機會3年即可以新藥上市。瑞諾華已規劃MAOi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後,開始對外授權,預計2016年第四季或2017年第一季公開發行朝向進興櫃IPO

小分子共軛藥物成趨勢  沈立明強調,DDC小分子共軛藥物開發是個人化醫藥開發的重大突破,是一個精準的腫瘤標靶治療策略,已成為大藥廠藥物開發途徑的一大重要標的,重要的是,它展現的應用不只在藥物開發,對新興的藥物伴隨性檢測市場亦極具開發潛力。沈立明進一步指出,與日前各藥廠爭相卡位投入的ADC抗體共軛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比較,DDC共軛藥物分子量小於抗體蛋白質藥,可更直接穿透到癌細胞;具備更廣泛選擇有效抗癌藥物種類,包括以往因有安全性問題而被擱置的高效型化療藥等。與瑞諾華藥物平台模式相類似的美國Endocyte公司,Merck2012年付出1.2億美金前金,總授權金高達8.8億美金;該公司又於2013年和日本的Nihon-Physics共同開發伴隨性診斷試劑。瑞諾華生醫堪稱台灣DDC藥物開發的先鋒,有了Endocyte 的典範,沈立明對公司未來發展抱持樂觀!>>本文截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59月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