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May 11, 2016

台灣中小企業 高階研發人才需求不高 !!!

產學合作2.0 轉型靠產業博士 作者:程晏鈴 2016-05-10 天下雜誌597 博士生的指導老師是企業高管、研究題目直接根據產業需求,這樣的「產業博士」成為企業轉型的新助力,但政府和企業給學生的誘因不足,恐怕很難全面推廣。博士,這個曾經輝煌、受人尊敬,但前陣子黯淡的文憑,最近似乎有翻身的跡象。四月底在新竹喜來登酒店,由十二家企業、二十所大專院校共同成立的台灣半導體研發聯盟,和科技部合作「產學桂冠計劃」,每年挹注十億台幣,由產官學共同培育博士級人才。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暨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當場解釋,在這個計劃下,博士生的研究若符合企業需求,總計每月可以領到科技部兩萬、企業兩萬與一.二萬的研究基金,等於一年可以領六十萬。同一週,工業電腦大廠研華科技也宣布和交通大學合作「IoT A+物聯網產學菁英博士」,每年提供參與計劃的博士生五十萬獎學金,砸重金培養跨領域的物聯網領導人才。「產業博士是領導產業突破的關鍵,」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說。企業搶博士,反映出台灣過去六年博士生流失,台灣產業界轉型高階人才的供需斷層。而這個斷層,從高科技到傳統產業都有。過去六年博士數量下跌,二○一○年博士班招生人數六千人為最高,之後持續下降到四千五百人,儼然成為企業產業轉型的瓶頸。「坦白說連電機系也沒有招滿,博士班維持平均大概七成註冊率,」交通大學電機學院院長杭學鳴無奈笑道,雖然電機學院博士班就業率近乎百分之百,但招生還是招不滿。全國將近兩千個設有博士學位的系所中,三四%的系所註冊率低於七成,包括台大電機所;台大資工所註冊率更僅有三成多。

博士班缺額,台灣產業瓶頸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李彥儀說,博士班招不滿,反映出學術界教職飽和、過往台灣業界多是中小企業,對高階研發人才需求不高。碩士就業機會反而比博士多,念博士的投資報酬率又不高,因此學生沒動機念博士。兩年前,教育部預見危機,在一○三學年度推動「產學合作培育研發菁英計劃」,招收碩一與博一新生,分別以碩博士五年一貫與博士四年研發培育模式,第一到三年在學校修課,後面兩年進入媒合成功的企業界實習並完成論文,每年提供二十萬獎學金。杭學鳴說,這個計劃,將過去學界與業界以個別教授為主的產學合作計劃制度化,試圖改善產業求才若渴,學校招不到博士生,而博士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三方困境,更系統化地培育高階研發人才。

研發主管也是指導老師但「產業博士」與一般博士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交大電信工程研究所二年級博士候選人黃國書是產業博士的先驅。二○一四年,他就參與交大電機產業菁英培訓計劃,和網路通訊產品公司智易科技媒合成功。他在博一時修完必修課,提早進到業界實習。每週一、四、五,他是軟體工程師,但同時也必須負責部門主管交給他的研究題目。黃國書得在部門會議裡,向研發部技術長和部門的工程師報告研究進度,討論公司如何研發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的先進規格。「自己滿幸運的,」黃國書說,「我協助研發基地台的新規格,可以在業界看到具體的設計流程。」主要研究LTE(長期演進技術),黃國書認為學界重點是寫演算法和數據分析,在公司卻可看到實務細節。 這樣的產學博士,跳脫傳統老師提計劃、學生執行的模式,不只有實習,從面試時,企業界就可以參與遴選學生的過程、可以跟學生、指導教授共同討論研究主題、甚至可以提供修課建議。黃國書回憶,媒合的過程長達半年,從書面資料審查、人資、法務到研發部主管,跟教授共同面試,溝通研究領域是否符合產業需求,一旦符合才可能媒合成功,論文也是研發主管和教授共同指導。教育部核定計劃中,除了電機資訊與理工領域外,生技醫療也佔大宗。而中國醫藥大學是第一個制度化,跟生技製藥產業合作培養博士的先驅。

學生、企業一起決定課表 就讀中醫大藥用化妝品學系碩一的黃誼庭,就是用碩博士五年一貫的制度,去年剛通過永信藥品工業(昆山)廠的產業博士面試。四月實地走訪昆山,藥廠總經理、人資、研發部主管和品管分析部門主管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她未來三年修課內容,也談三年後到昆山廠實習兩年的規劃與畢業門檻。中醫大博士計劃比較特別,除了共同面試外,企業更提供學生修課建議,業師也進到學校上課,學期結束後檢核學生表現,和產業脈絡的連結互動更緊密。當第三年結束,博士生要有一篇國際期刊論文,作為基礎研究能力的檢視。後兩年再進去業界實習,完成業界需求。學生在實習的兩年內必須完成一項藥品的專利報告,並送進食品藥物管理局申請,才算達到畢業門檻。而今年將開始的研華產業博士,博士生暑期必須先到研華實習,實習審核通過後,才算真正錄取。學生錄取後回到交大的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做專題,而研華產品經理和技術長會在三年研究期間密切和實驗室溝通,確保研究方向連結產業需求。不只形式創新,研華也打破聘用博士就是專業人才的印象,劉克振認為雲端服務與垂直整合是物聯網產業未來的發展關鍵,需要跨領域整合人才,因此研華鼓勵大學或碩士背景是醫學工程、農業或環保領域的學生申請這個計劃。此外,看中物聯網將帶動更多創新機會,博士畢業後,研華不把學生綁死在公司內部,參與計劃的學生如果畢業後不想繼續留在公司也可以離開。若想創業,不管內部或是外部,研華也願意投資。從產業的需求連結人才的培育,學界很樂觀。交大教務長盧鴻興認為透過制度化的產學博士計劃,減少學生顧慮,對招生有幫助。

畢業門檻、合作誘因有待討論 但盧鴻興坦言,對於產業博士的畢業門檻如何訂定,實務作品或學術論文;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資格如何修正,目前都需要更好的配套與彈性。《高教崩壞》作者、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也建議,教育部審核計劃時,應評估產業類型、規模與建置的設備,看企業是否真的能提供博士研發能量。因為部份企業想到的還是缺工問題,對博士沒有太多規劃。某企業人資主管就直言,現在每個產業都缺人,產學博士計劃只是多一個招募人才的管道,「老實說產業博士量也不多,很難真正影響研發。」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的永信國際投資控股發言人李仰哲則說,生技製藥產業很缺博士,新產品研發是公司永續經營的關鍵,「大家都很缺,看到人才先搶再說。」另外,戴伯芬指出,教育部核定的名單有九成是理工與生技醫療系所,而這些領域學用落差是最低的。反而,最需要協助找出路的人文社科領域沒有。當問到產業博士會不會是培養人才的未來趨勢,李彥儀微皺眉頭,「老實說,產業博士的誘因還是不夠,」她認為,「企業界現在給學生的待遇也沒有很好。只有教育部一年二十萬,加上企業一年十萬,很難養活學生。」下午五點,在交大校園結束與《天下》的採訪,黃國書匆匆就要趕回公司上班。儘管在業界研發的產品和研究相關,但產業與學界之間的鴻溝還是得靠自己在假日或晚上彌補,「負擔真的比較重,」他瞇起眼苦笑,轉過身,走得匆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