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ne 6, 2016

蘇益仁: 開發 B肝病毒Pre-S2 伴隨式診斷&標靶治療 !!

長效干擾素 治療肝炎利器 2016-06-06 05:15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整理 ■蘇益仁肝病一直是華人的國病,而大多數的肝病都因「肝炎」而起,其中,B型肝炎更是華人罹患的肝炎「通病」,B肝不僅難治,還容易引發肝硬化、肝癌,要如何預防與治療,確實是大哉問。2000年前後,我發表了一篇論文,探討有些B型肝炎患者受到藥物治療後,雖然血液中的病毒量已經下降,但是事後追蹤卻仍罹患肝癌。我的結論是,B肝患者肝細胞上的基因序列Pre-S2突變株,會製造病毒抗原蛋白,而這個蛋白就是導致演變成肝癌的兇手。這也是為何B型肝炎難以治癒的原因。我的研究發表後多年,並未受到國際學界重視,但近期,這個研究已經被證實,且成為學界的共識。其中,不少國內醫界專家包括台大醫學院高嘉宏教授與高雄長庚陳建宏醫師,也都基於這樣的理論,並且進一步發表極為精闢的論文。進一步說,B型肝炎之所以會導致肝癌,就在病毒表面抗原的一段基因序列Pre-S2,這段序列稱為「表面抗原突變株」。Pre-S是一種危險因子,一旦出現突變缺損,會累積在負責細胞內物質運輸的內質網,引起細胞壓力,導致「毛玻璃肝細胞」。這個「毛玻璃肝細胞」會讓肝的表現出現「一坨一坨」不規則的組織,這些組織就是肝癌形成的前兆;換言之,如果不處理Pre-S2基因突變株的問題,光只靠抗病毒藥物殺B肝病毒,其實還是捨本逐末,最後還是會導致肝癌。台灣有3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每年約有1萬人死於肝硬化及肝癌,帶原者如果感染B肝病毒表面抗原發生Pre-S基因缺損,罹患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250倍。我在國家衛生研究院時,與成功大學研究黃溫雅教授團隊合作,開發Pre-S基因診斷試劑,最近已經技轉給國內生技公司,用於測試B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但是知道如何檢測,也要知道如何治療。過去抗病毒藥物、干擾素(interferonsIFN)一直是主流;雖然干擾素能夠達到治療的效果,但是干擾素嚴重的副作用,大多讓肝病患者聞之色變,大大降低接受治療的意願,再者,抗病毒藥物價格昂貴,大多是健保不願給付的新藥,這也讓B肝病患面臨困境。美國醫界近期已經形成一個共識,肝炎患者的治療,多以干擾素加上抗病毒藥物雙管齊下,由於效果不錯,所以已經成為肝炎患者的主流療法。似乎是台灣醫學界可以借鏡的地方。我聽說國內有生技公司開發出新一代的長效型干擾素,優點是副作用極低,且已經做到臨床三期試驗,如果真的是這樣,我衷心期盼這樣的產品能夠儘快上市,因為干擾素如果除卻副作用且拉長治療效果,確實是治療甚至預防肝炎很好的藥物。如果新一代長效干擾素能順利上市,由於干擾素有效、價廉的特性,健保署或許可以將產品納入給付,並且建議醫療單位納入標準療法,也可搭配Pre-S基因突變篩檢試劑使用,趁早在肝病患者形成肝癌前治療,相信可大大降低健保肝病用藥的支出。全球迄今還未開發出有效的抗B肝病毒藥,未來若以篩檢B型肝炎病毒Pre-S基因,去篩選抑制Pre-S2突變株的藥物,可望成為全球新藥研發,進行肝癌預防與標靶治療之伴隨式診斷工具。不過,在此之前現有藥物如何選擇,值得有關單位思考。(本文由國衛院前疫苗所所長/南台科技大學生技系講座教授蘇益仁口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