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October 11, 2016

(植物工廠) 夏普 阿拉伯 種草莓/ 大企業如何不與農民爭利 !!

整合光電技術克服天災 植物工廠前景看好 2016/10/06 02:12-DIGITIMES 受到全球溫度上升影響,世界各地都接連發生嚴重天然災害,不僅影響到民眾居住安全,也嚴重衝擊到農產品的供需平衡,對各國政府調節蔬菜供應能力帶來極大挑戰。如2016年初襲擊台灣的霸王級寒流,便導致原本要在農曆春節前採收農產品計畫都被打斷,除導致蔬果價格飆漲之外,農民賴以維生的收入也因此銳減,最終只能透過開放農產品進口解決暫時性的短缺,也讓運用農業科技發展的植物工廠議題又再度受到關注。現今全球發展植物工廠最成功的國家,便屬位於中東地區的以色列。早期以色列的農業科技以解決缺水問題及改善植物生長為主,因此發明了滴水灌溉植物、頂尖的水處理科技等等。而現今在結合網際網路與行動裝置等,各項資通訊整合資源後,已經進步到具有先進科技管理、集約化生產、工廠化栽培技術、永續環保特色的智慧化農業,甚至有能力供應全球花卉、蔬果、種苗、農業資材、設備、農業生產技術,造就以色列在國際農業市場不可或缺的地位。Spread預計在2017年將打造全新機器人自動化工廠蓋,屆時可望省去50%人力成本,讓植物工廠栽種成本再次降低。Spread

結合光電技術植物工廠發展速度快 以農業立國的台灣,長年來在發展精緻農業成果也相當豐碩,在長期投入農作物改良以減少農害之外,近幾年來也積極運用LED燈具的波長可調整特性,陸續針對不同植物研發所需的LED照明燈具,如工研院中分院研發團隊在2011年與農民合作,開發出適用葡萄園夜間燈照LED燈,具備可節省7成電費、3年就回本的特性,還讓葡萄擁有甜度集中、大小一致的特性,有助於提高市場價值。LED植物燈僅是植物工廠的一部份,後續還需要搭配相關機電設施,才能夠自動依照植物生長狀況,給予所需照明、空氣、水量等等資源,讓有限土地面積創造出最大產值,解決人口不斷成長衍生的糧食不足問題。其次,植物工廠也是希望將天災因素降到最低,同時藉由妥善控制植物品質及產期的方式,解決市場供需平衡的問題等。Spread執行長Shinji INADA指出,傳統農業是依照季節、氣候變化,在特定環境中種植符合季節性的植物,只不過在水資源短缺和極端天氣不斷發生下,傳統耕作方法已經無法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此外,傳統植物中的農藥和化學肥料殘留問題,也會對民眾健康造成衝擊,也凸顯出發展植物工廠的急迫性。2006年即投入植物工廠領域的Spread,至今已累積長達10年室內農場栽種的經驗,可透過電腦自動控制場內的溫度、濕度、燈光和二氧化碳方式,針對特定植物以水耕栽培種植,不僅高達98%水會回收利用,室內也不用噴灑農藥,可確保植物能夠在無毒環境成長,且因生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天氣變化或自然災害等影響,所以能夠提供市場穩定且價格合理的農產品。為降低生產成本,Spread正在研發完全由電腦監管的種植流程,預計在2017 年將打造全新機器人自動化工廠蓋,屆時可望省去50%人力成本,讓植物工廠栽種成本再次降低,也能夠幫助日本解決農業人口高齡化的問題。

杜絕農藥、土地污染鎖定高價值蔬果 儘管目前尚未以任何組織為植物工廠下註解,不過臺灣植物工廠產業發展協會副秘書長林意雀認為,完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廠是指在一個封閉的設施內,施予適合植物生長的溫度、光源及光量、空氣、養分條件,甚至透過自動化設備控制前述條件的給予方式,進而讓植物可以維持穩定品質的生長系統。但是在考量成本回收下,目前適合在植物工廠中生產的植物,主要以經濟價值較高的葉菜類為主,藉由降低颱風、寒害、日照過多或不足等因素,培育出高品質的農作物。林意雀表示,植物生長需要一定時間,也得有良好生長環境配合,一旦採收前有任何天然災害發生,如旱災、大雨、寒害等等,便會影響到生長時間與採收時間,最終自然會發生農產品價格上揚的狀況。當然,也可能發生因天候環境良好盛產,反而發生所有農產品採收時間相似,以致於價格暴跌的狀況。雖然目前植物工廠可以大量栽種的品種尚且不多,但確有助於調節部分葉菜類植物的市場價格,非常值得政府單位與民間企業推廣。此外,台灣因長期致力發展工業,適合栽種的土地越來越少,甚至有部分農地因有重金屬污染,以致於出現休耕或是無法耕種的問題。換句話說,只要極端氣候發生持續發生,可食用蔬菜價格將會愈來愈貴,而植物工廠則能夠在不需要佔用太多土地資源的狀況下,提供穩定且安全無虞的蔬菜。

台灣投入技術研發有成解決方案眾多且完整 全球投入植物工廠已經多年,台灣亦有鴻海、英業達、億光、新世紀等科技業者,先後規劃或在廠區改裝植物工廠,試種萵苣、蘭花種苗等高經濟作物,只是受限於投入成本不低,若要真正達到經濟量產規模,成為穩定獲利來源,除非仿照前述日本Spread公司進行大規模栽種,否則很難從販售農產品模式回收成本。所以多數業者都僅是從掌握關鍵角色出發,冀望藉此將建置植物工廠的技術輸出至海外。以預計在2016年底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立草莓工廠展示基地的夏普為例,早在2009年就開始與大阪府立大學共同合作,研究以日本科技業的現有技術及設施,發展不受自然天候及病菌影響的植物工廠。根據夏普目前公布的資料顯示,該公司在在堺工廠的實驗基地有3貨櫃,待未來商品化上市後將規劃1組至少有8個貨櫃,才能達到有最低經濟規模,預計每年採收期將可以長達10個月,非常適合在中東市場推廣。台灣發展植物工廠也有相當不錯成績,台灣大學自2007年開始便與億光公司、豐藝電子、中國砂輪、光茵生物科技等公司合作,透過專案方式在校園內的完全人工光植物工廠進行研究。多年來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技術成果,除順利協助業者將技術商品化之外,台灣大學更自2012年起建立試量產平台,不僅能提供植物工廠研究團隊的研究之外,也結合校內福利社進行每日定量供貨銷售的小型商業化銷售而位於花蓮高農生物產業機電科則在教育農園植物工廠計畫補助下,已於2014年完成植物工廠初步建置工作,推動農業生產無毒化、發揮有機資源循環原理,達成減少病蟲害、提高作物之免疫能力,再造校園農業教育目標,同時藉由辦理植物工廠教學研習,讓社區農民及師生瞭解新型態農業生產方式。花蓮高農生物產業機電科主任黃俊霖指出:「台灣政府推動的農業4.0,主要是訴求透過自動化方式提高生產力,而結合機械電機、電子技術而成的植物工廠,正好能夠讓傳統農業朝精緻化發展,有助於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之路,解決農村人口老化的問題。」

突破光電業營運困境植物工廠成新方向 儘管發展植物工廠已是全球趨勢,不過國發會認為從農業發展角度來看,該技術仍然有許多先天上的限,植物工廠大多採取多層式栽培,以提高單位面積之產量,因此栽培的作物以短期即可收穫、個體高度有限之葉菜為主,因此種植前必須有完整市場調查,才能建立供需平衡的產銷制度。其次,建置植物工廠的成本極高。因此目前多半為大企業利用閒置電子廠房進行投資,長久下來難保不會與現有農民之收益造成衝突,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將考驗各國農業主管單位的智慧。不過,對台灣光電產業而言,若能以目前研究成果搶進農業生產條件欠佳的非洲或中東市場,或取將是突破目前營運困境的絕佳解決之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