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January 3, 2017

論文出包 : 雞犬升天/ 得失憶/ 推學生/ 生命共同體/ 誰不低頭 ?!


學術亂象之二:掛來掛去,浮爛掛名讓人大開眼界 2017-01-02撰文=李彥謀 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前教授郭明良和他的研究團隊,涉及5篇學術論文造假被揭發,其中一篇的共同作者是台大校長楊泮池,驚動學術界,外界撻伐此起彼落,有人要求楊泮池辭職下台,不過教育部與台大選擇「力挺」,到底參與共同掛名論文者有沒有責任,為什麼會有「共同掛名」這種現象?共同掛名在學術圈很普遍,早已亂象叢生,有教授吹噓自己一年出產數十篇至上百篇論文,但是仔細觀察,由他擔任第一作者、也就是主筆者,絕對少之又少,像楊泮池做到台大校長,哪有可能還自己下海做實驗、寫論文,他被列名為某篇論文的共同作者,合理性太低,沒有說服力,久而久之,自己的名字掛來掛去,浮濫掛名變成學術亂象。

師徒掛名很黑暗據調查,浮濫掛名不出3種情況:1.師徒掛名:馬政府的前教育部長蔣偉寧,就是栽在掛名於學生所寫的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是蔣偉寧的學生,也就是陳震遠從學校畢業後,發表論文時才掛上蔣偉寧名字。這種情況又有2種可能,一種是蔣偉寧不知情,但他知道這篇是「純掛名文章」,也把這篇文章當成自己的研究,列入發表成果內,如果作者或掛名者都曾用該篇文章來申請教育部、科技部的研究計畫,或校內外獎助金,出了事一樣要負責,不是當初蔣偉寧說不知情,就可以免除責任為什麼陳震遠要掛上老師蔣偉寧為共同作者?因為「蔣偉寧」的名號至少比陳震遠要大得多,科技部看到「蔣偉寧」三個字,能不乖乖核准研究計畫嗎?但是台灣學術界的黑暗也在於,很多被掛名的知名教授,向政府拿錢時就說他也寫過這篇,當論文出包時,就得了失憶症,或是推給學生,說是學生未經他同意而主動掛名。當然,在提出這篇論文時,包括學生與老師早就默認這種潛規則。有一種情況是,如蔣偉寧真的不知情,也從來沒有用過該篇有問題的論文,申請過任何計畫、補助與經費,確實不該受到牽連。只是這種問題很好查,隔離訊問立馬可以讓這些文人丟盔棄甲。

同事掛名有暗盤2.同事掛名:同事間的互相掛名,郭明良與楊泮池就屬這類。他們做的是癌症研究,一定會有使用實驗室、儀器、樣品等。例如若楊泮池提供樣品、或提供實驗室或儀器,被掛名為共同作者似乎也是合理,要是出了包,只要沒有撕破臉,又有暗盤,這類掛名確實不容易追查,也難以防堵,更難以用人為方式介入防止。學界人士指出,楊泮池事件,可以細查掛名出問題的論文有幾篇,若有2篇以上,由於楊在台大校長之位,理應還是該下台,因為他已經符合了浮濫掛名、而且還是「慣犯」,即使他是被動的。

近親掛名鑽漏洞3.近親掛名:就是夫妻或親子之間的互相掛名,這並不難查,因為通常夫妻與親子不會在同一學校或系所,所做研究略有不同,交叉比對就不難發現論文大多由一人主筆,此人通常較資深或英文程度較好,也許不會每篇均同時掛名,以免引人注意。例如,夫妻分別在理工學院及管理學院,但妻子時常有理工相關論文發表,就可由交叉追查其先生在該時期所發表的論文去比對;同樣的,專長與學院別差太遠的掛名,通常是弊端所在。據了解,這類情況與當事人的升等,會錯開時間,以避人耳目。

特別委員會虛晃一招 論文內容的抄襲、拷貝,在台灣已司空見慣,浮濫掛名更是推陳出新,但不外乎爭取補助、升等的機會。再從蔣偉寧到楊泮池,出包都是國立大學名校,他們占了政府獎補助的大半,其他許多大學的優秀教授、默默耕耘者,還不如三流大學一位助理教授攀親帶故,找到像蔣偉寧、楊泮池這類大學校長,又有極強的黨政關係可以快速雞犬升天台灣的大學在國際排名逐年下降,台大更是每況愈下,但是論文產量在全球卻名列前茅,不是一種荒唐的矛盾嗎?這次台大組成88年來首次的「特別委員會」,要調查郭明良與楊泮池,但他們早已是「生命共同體」不可能左手砍右手。風暴過後,繼續如法炮製,吃乾抹淨科研獎補助,反正為政者耳不聰、目不明,又能耐他們如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