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April 10, 2017

台灣葉克膜依賴 病人 盛行率 是 美國5.8倍 (醫療支出120億)


呼吸器維生年耗百億 台灣用葉克膜 占全球半數 2017-04-09 〔記者林惠琴、黃邦平/台北報導〕作家瓊瑤先前發表支持安樂死的言論,希望走得有尊嚴,未久傳出老公住院已四百天,身心幾乎崩潰。無法挽回患者、卻不捨中斷治療的苦痛,糾結著每一個無效醫療者的家屬。搶救最後生機的呼吸器及葉克膜因而淪為殘忍的人生終點站,也消耗了健保可觀的資源。

無法挽回患者 又不捨中斷治療的煎熬 「生命不該如此!」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陳秀丹表示,台灣依賴呼吸器患者盛行率是美國的五.八倍且使用葉克膜人數也約占全球一半,其實若醫療無法使病情好轉、減低病人痛苦,就如同在干擾病人自然告終。歐洲國家力推「老後無長期臥床」,平均臨終前臥床僅約兩週,台灣落後太多。

歐洲力推老後無長期臥床 平均僅約兩週 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去年健保醫療費用總計約五千六百五十六億元,其中有二%用在長期依賴呼吸器的支出上,呼吸器依賴患者(連續使用廿一天以上)共一萬六九○二人,醫療支出約一二○億元,平均每人約七十一萬元,很多患者長期依賴呼吸器維持生命徵象,使用時間最長的是一名生產過程發生意外的女性,從二○○三年至二○一六年,十四年全都躺在病床上。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可替代心肺功能,去年國內有一七○一人使用,平均每人使用七.九天,儘管可應用在手術救急,確實有重要功能。但對於部分罹患不可逆或無法治療疾病的個案,除了延長氣息,沒有其他效用。去年使用最久的患者就達一一六天,醫療支出約二○二萬元。仰賴呼吸器維生的患者不只是靠機器維持呼吸,有些身上還有氣管內管或氣切管、點滴管、鼻胃管、尿管、洗腎管,錯綜複雜的管線纏繞在身上,也像是綑綁著這逐漸走向終點的生命,但這些患者幾乎連說一句「我好痛苦」都辦不到。

家人安心放手 才能改善無效醫療 陳秀丹說,依賴呼吸器度過餘生的人,活得不成人樣,看了很不捨、很心痛,醫師和民眾都須加強生命教育清楚認知對患者最好的方式。健保支付制度也該改,因為這些療程都有健保買單,每年耗費上百億的健保經費,卻未曾思考對病人有沒有幫助,恐怕也是讓這些病患餘生無法擺脫苦痛的幫凶。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唐高駿指出,當病患已得不到合理治癒的希望或益處時,就可算是無效醫療原因可能是家屬不願放手,也可能是醫師教育中把救活患者當成職志,還有論量計酬的健保給付、相關醫材產業等,都是原因。 唐高駿強調,目前只能持續推廣預立醫療決定、宣導放手讓家人善終並非不孝等觀念,形成社會共識,才有可能改變。 健保署醫管組長龐一鳴說,這是人性,也是人道,試想若是自己的至親走到這一步,真能放手的有多少人?他分析,二○一四年呼吸器依賴患者二萬二九○二人、醫療支出約一五九億元,到去年已大幅降低到一萬六九○二人、約一二○億元,可見國人觀念正在改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