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November 21, 2017

(熱射頻) 胃鏡微創 治療 胃食道逆流


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 改善胃食道逆流 台灣新生報 2017/11/21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大都需要控制飲食及改變生活習慣來改善,若照胃鏡診斷有食道發炎時,需服用降胃酸藥物長達4個月至1年以上,而且藥物治療仍對3成的病患無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指出,目前在國內已經有4例個案,透過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Stretta)幫助治療難治型胃食道逆流病人,成效相當不錯。吳文傑指出,胃食道逆流病人除了平時要控制飲食及生活習慣之外,若經胃鏡診斷發現有食道發炎時,需服用降胃酸藥物長達4個月至1年以上,若不治療食道會反覆被胃酸腐蝕而潰瘍出血,甚至4%會產生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病變),提高罹患食道腺癌的風險。但藥物治療對有些病患無效,有部分的原因是是因為食道下括約肌無力或橫膈膜疝氣所引起,再以往這些病人需要接受尼式胃底摺疊術,約九成可以改善逆流症狀。但手術仍有3-10%會因胃包繞食道太緊而導致吞嚥困難,所以在我國,患者想接受手術治療意願不高。大多仍選擇長期服藥以及忍受極差的生活品質,但長期依賴降胃酸藥物,不僅已被證實會引起骨質疏鬆以及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帶來健保藥價負擔。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於今年10月引進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來治療難治型胃食道逆流病人,這項手術在國外是門診手術,而且已有15年的歷史,除了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以及停止胃藥依賴外,併發症也僅有約0.9%。吳文傑表示,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在臺灣是最新的微創治療方式,手術的方式藉由胃鏡協助下,讓射頻能量從針頭傳至食道下括約肌,造成肌肉束的增生,最終可讓括約肌重新塑型而達到逆流的減少。患者在進行手術12個月後,括約肌大小預計可達到原本的兩倍左右,而下食道括約肌重新塑形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完全取決於每個人肌肉生長速度的快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