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January 3, 2018

(醫生集團趨向專科化) 張強醫生集團: 中國第一家血管外科 醫生組織/ 醫生創業孵化器: 大家醫聯


醫改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中國醫生集團 大陸資訊 0101 集體飛刀、科室合作、自建醫院……近年來,中國的醫生集團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其速度之快、規模之猛,讓許多醫院管理者不得不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據統計,中國目前已經成立了456家醫生集團。在此,我們謹對其討論一二,供關注者研究參考。醫生集團,又稱為「醫生執業團體」或者「醫生執業組織」,發端於國外,英文名為「Medical Group」。即由多個醫生聯合形成的組織。從歸屬來講,「醫生集團」可能屬於醫院,也可能是獨立的「醫生組織」,一般是獨立法人機構,以股份制形式運作。其本質是相對於醫生獨立執業而言的醫生團體執業。醫生集團是一個同進共退的執業團隊,醫生可以共享彼此的收入、共同承擔損失、共享設施設備。醫生集團的主要功能是代表醫生與各個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協定報銷比率,幫助醫生更新行醫職業資格,為醫生交付醫生責任險,提供助理和客服幫助醫生預約患者、隨訪,管理患者電子病歷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一,醫生集團的產生是中國醫改的大趨勢。通過對各利益相關者看法的綜合分析可以看出,醫生集團的產生無疑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其中,「多點執業」這一政策紅利的推行、體制內醫生對自由執業的強烈訴求、互聯網的影響以及樹立個人品牌的願望、政府引導下的市場推動結果、醫療需求及服務多樣化發展,以上五大主要因素促進了醫生以合夥制建立醫生集團。特別是201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之後,國內大量的醫生集團湧現。另外,美國醫生集團的影響也是中國醫生集團出現的原因。醫生集團首次在中國出現始於1998年的萬峰醫生集團但這之後並未出現規模性的發展,更談不上對醫療服務體系結構性的影響。醫生集團的再現主要得益於醫生多點執業政策的放寬。醫生集團作為推動體制變革的一種自發形成的力量,則承接了醫師多點執業的部分功能,試圖尋找除公立醫院之外的其他平台,值得關注。

第二,中國醫生集團組建的三大主要模式是什麼?一是體制外醫生集團。此類醫生集團一般由體制內醫生在其完全脫離體制后,為實現全職自由執業而建立。其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現有醫療體制的條條框框,將醫生資源引入自由競爭的市場中,實現醫生要素市場化並獲得相應報酬。一般的運營模式為:首先,醫生集團與醫生團隊簽約成為醫生團隊的母體,為醫生團體聯繫對口執業場所,安排醫生行醫,並負責與患者接洽、隨訪或者協調其他醫療資源;其次,醫生團隊與醫院簽約,過提供醫療服務取得分成收入或者保險支付。這樣使得醫生不再是醫院的僱員,而以一種平等的方式與醫院展開合作。這種模式以張強、萬峰醫生集團和杏香園為代表。

二是體制內醫生集團。該類型的醫生集團一般由體制內醫生牽頭成立。醫生不離開原執業醫院,仍然屬於體制內成員在工作之餘採取醫生多點執業等模式加入醫生集團。這種模式旨在為體制內躍躍欲試的醫生提供了自由執業的試水平台,化解了醫生走出去的風險,同時也促進了公立醫院的醫生資源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移。在具體運營過程中,醫生集團相當於醫生的經紀公司,不但為簽約醫生提供對口執業醫院,開展醫療服務,而且通過專門的運營團隊幫助醫生處 理專業之外的事務。這種模式的誕生充滿了「中國特色」,是現有醫療體制下的特殊產物,大家醫聯、中康醫生集團、廣州醫生工作室等。

三是互聯網醫生集團。這類平台公司的創辦主體既有專業的醫生團體,也包括一般的商業主體,前者如杏香園,後者如微醫集團 因為這類醫生集團主要依託於互聯網平台公司,其註冊類型一般為法,能夠對外承擔獨立的法律責任。此類醫生集團存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互聯網連接醫院、醫生和患者,促進三者信息的高效共享,提供先進並受信任的移動醫療服務,從而打造互聯網全國分級診療平台和良性互動的醫療服務與健康產業生態圈。一方面醫生集團為醫生團隊免費提供諮詢、品牌傳播、客戶開發、服務運營、支付體系、法律風險控制等服務;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信息的發布整合平台,醫生在平台上發布信息,者在平台上尋找資源,實現有效的分診,讓醫療資源獲得最有效的運用。平台在整個過程中承擔了綜合管理的任務,充當了中介服務的作用。但是互聯網醫生集團是否屬於醫生集團尚存在爭議。有研究認為這種類型只發揮第三方平台或中介的作用,醫生在其中並不一定發揮主導作用,因此不符合醫生集團的基本定義,但可歸為準醫生集團模式。

第三,中國醫生集團的主要代表及標誌性事件有哪些?

1.張強醫生集團:醫生集團的專科化選擇。201471日,張強醫生創辦的國內第一家跨專科醫生集團(Dr.Smile Medical Group),正式在上海1788國際中心宣布正式啟動。隨後幾個月內,上海各大三甲附屬醫院的優秀骨幹專家陸續宣布選擇自由執業,加盟張強醫生集團。目前張強醫生集團已經擁有7個專科團隊。2015年,張強醫生集團啟動投資計劃。在上海、北京、杭州三地建立互聯網診所,利用遠程移動醫療技術提供遠程會診、患者隨訪、第二診療意見等。2015l0月,張強醫生集團內的疝外科團隊正式剝離。成立宇克疝外科醫生集團,標誌著張強醫生集團開始向專科化醫生集團轉型,而2016年張強醫生集團也已經明確了轉型為血管外科醫生集團的定位。2016初,張強醫生集團順利完成從跨專科到血管專科的轉型,成為國內首家血管外科醫生集團。以張強醫生集團為代表的醫生集團的在國內日益興起20159「中國醫生集團大會」的召開則表明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

2.大家醫聯:首個由體制內醫生組建的醫生集團大家醫聯成立於20153,由兩名醫生,一名醫療行業職業經理人和一名律師發起,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孫宏濤是創始人之一。集團的醫生來北京地區三甲醫院,比如:北京阜外醫院和安貞醫院心血管科、北京天壇醫院腦外科、同仁醫院眼科、北醫三院骨科和北大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等等;醫生職稱均為副主任以上。201534日,孫宏濤醫師在微博上發出聲音,徵集首期創業診所新項目合伙人,短時間內受到來自患者、醫生、醫院等各界的關注並期望共同推進發展。20155月,大家醫聯順利談妥第一筆千萬級投資,與此同時,北京市 衛計委也發布了鼓勵體制內醫生多點執業的具體措施,政策紅利催發了醫生創業的動力,「大家醫聯」也成為醫生創業的孵化器目前已有近百名醫生及眾多醫療機構加入,專業涵蓋醫療界各個領域。

3.哈特瑞姆心律專科醫生集團:醫生集團瞄準基層市場「哈特瑞姆心律專科醫生集團」由7位國內知名的中青年心律失常專家聯合創建。從創建伊始就致力於為心律專科的分級診療服務。將患者的首診、轉診形成一個閉環。患者在基層首診,社區全科醫生髮現無法處理的問題向哈特瑞姆轉診,經過專家處理後轉至社區。同樣從成立之初就非常關注分級診療的名醫主刀。通過與國內甲醫院副主任醫師及以上級別的醫生簽約,再與有空置床位的二甲及以上級別的醫院簽約。讓名醫利用空餘時間到有條件的醫院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手術服務,通過整合醫生、醫院的資源,實現「大病不出縣」的願景。哈特瑞姆創始人之一劉興鵬表示,今後哈特瑞姆將會投資開發專供醫生使用的APP,更好地開展基層培洲與基層建立聯繫私人醫生工作室集團創始人之一林鋒則表示,今後集團將會下基層培訓基層醫生,讓基層醫生知道如何轉診、怎樣的患者轉給怎樣的專家,讓基層醫生承擔起分診的功能。而鮑宇克也透露,張強醫生集團和宇克疝外科醫生集團會通過互聯網手段對基層醫生開展遠程幫扶,最主要的模式是基層醫生與醫生集團的醫生建立直接聯繫,由醫生集團的醫生利用互聯網指導和培訓基層醫生,而醫生集團也在積極探索和基層醫療機構直接形成聯盟。

4.「中國醫生聯盟」成立2016227日,首屆醫生集團聯盟會議暨成立儀式,在北京市張強醫生集團北京總部召開,如此創舉無疑給醫生集團注入新的能量,讓醫生集團的發展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中國醫生聯盟」成員有:張強醫生集團、冬雷腦科醫生集團、沃醫婦產名醫集團、宇克疝外科醫生集團、永春男士整形醫生集團、旭光頜面外科醫生集團、博德嘉聯醫生集團。未來,隨著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支付制度改革的「落地」,中國的醫生將有望回歸社會人的身份。屆時,我們相信中國頂尖的醫生、一流的醫療服務必將使更多人群收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