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March 21, 2018

(工研院IE: 2016年臺灣醫材1041 家vs 2014年成長36.7%)醫生創業孵化器: 科技部 台灣史丹福醫材培訓計畫 !


智慧醫療崛起,台灣醫生瘋創業!吳元熙 2018.03.21 能救人、治病,擁有較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堪稱人生勝利組的「醫師」,適合在台灣創業嗎?他們需要資金?夥伴?還是能夠面對創業失敗的勇氣?台灣的醫師並非全被困在白色巨塔裡。願意脫離教學醫院體系、自行開設診所的醫師,始終為數不少。但,除了傳統的創業模式,越來越多人開始擁抱新的可能,朝數位健康、智慧醫療、創新醫材等產值快速成長的領域發展,學習如何當一位執行長。以醫材公司為例,工研院IEK統計,2016 年臺灣醫療器材登記廠商家數約 1,041 家,比起2014年的761家,成長36.7%不過,業者數量的增加,並不代表創業路上一切都能順利。開發眼科訓練AR顯微鏡的醫師黃宇軒認為,像是「如何取得專利認證、找尋適合的團隊成員」等問題,其實都非醫生強項。而且在醫生養成的訓練中,也很少會碰觸這些商業化的議題。除了「傳統」創業以外,越來越多醫生開始擁抱新的可能,朝「數位健康」、「智慧醫療」、「創新醫材」等產值快速成長的領域發展,學習如何當一位CEO。「醫師不一定適合當CEO。」擁有兩次創業經驗的泌尿科醫生陳階曉,則是從人生歷練的角度,來看這股白色創業潮。他表示,醫生大多有不錯的頭腦和家世背景,選擇創業自然是加分,可是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裡,如果都獲得「肯定」而少有「批評」,其實不太適合帶領一間新公司成長,因為經常需要找投資人募資、面對客戶質疑,或許可以考慮加入新創團隊,和他們一起成長。

問題是:台灣醫師能從哪裡找到適合的創業資源?十年前,由科技部推動執行的「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簡稱STB計畫),帶動台灣第一批生醫新創潮出現。陳階曉就是在為期一年的國外培訓過程中,結識另外兩位夥伴,回台共組安盛生科(iXensor)。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這項計劃累積促成18家醫療器材新創公司,實收資本額達13億新台幣,更重要的是,帶回許多矽谷思維和人脈。除了台灣醫材加速器、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等幾個由財團法人支持的單位,鴻海集團永齡基金會旗下的H.Spectrum,同樣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鼓勵跨界組隊、學習創業知識。「就算公司哪天真的成功了,我還是會希望自己留在醫界,持續精進自己。」新創團隊Metology共同創辦人傅裕翔認為,臨床觀察對醫師創業家非常重要,能夠從第一線的角度看出需求,或許就是和其他人的最大差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